三家店奇事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有趣的美德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广东潮汕地区。
  话说有一日,潮阳县某地有两个贫富悬殊的女子恰好同日同时出嫁潮州。其中家富的这位姓黄名月,家贫的那位姓马名兰。黄月这四人抬的花轿走在前头;马兰那二人抬的花轿则跟在后面。走至半途,不料天下起了大雨。他们走至一道独木桥时,溪水已把桥淹没了。在进退无路的情况下,两台花轿只得到附近的一棵大榕树下去避雨。
  这时,马兰透过轿帘窥视,见黄月的嫁妆有好几箱,而自己却仅有几件粗布衣服,此时此刻,她不禁哭泣起来。马兰那凄惨的哭声惊动了黄月,她示意轿夫去安慰马兰。黄月的轿夫对马兰劝释道:
  “今日是好时好日,理该高兴才是,为何哭得这般伤心呢?”
  “我娘家穷,可夫家也穷,没有什么积蓄,这教我日后如何生活呀?”马兰哭泣道。
  黄月忍不住插话道:“日后你们夫妻男耕女织,俭朴一点,日子不就好过了么?”
  马兰又哭泣道:“你有所不知,我乃寒门弱女,估计折腾不了多久。”
  黄月听罢,对马兰十分同情。她对马兰安慰道:“你勿哭,听我说,我有好几箱嫁妆,我就送你一箱吧,你要哪一箱,自己下轿来挑。”
  马兰一听高兴极了,想不到在此碰上这位好心人。她擦干眼泪步出轿门,随便从黄月的嫁妆中挑了一箱。黄月按其所挑的箱子将钥匙交给马兰。马兰暗自高兴,当众打开箱子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各款绣鞋。她鼻子一酸又哭泣起来,遂把整箱绣鞋交还黄月,并对黄月的好意表示感谢。黄月立即意识到:绣鞋并非银子,若整箱送给马兰,一时她穿不了多少,对她日后的生活又没有多大帮助。黄月实在过意不去,于是从中拿出一双绣有双凤朝牡丹图样的绣鞋,又从身上掏出一个金佛仔,对马兰道:“我将这个陪嫁的金佛仔送给你,以后要是生活有困难,你就把它变卖吧。至于这双绣鞋,算是送给你作个纪念。”
  “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份厚礼我不能收。因为我与你非亲非故,实在不好意思让你破费。”马兰对黄月婉言辞谢道。
  “哎呀,这点小意思你就收下吧,不必如此客气,见难相助理所当然。你就收下吧,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黄月诚恳地把这份礼物塞到马兰面前。
  俗话说:“盛情难却。”马兰见对方有真心实意,遂破涕为笑,接过黄月的赠物,连声道谢。她问明对方的姓名、年纪及住址后,向黄月说道:“姐姐在上,请受妹妹一拜!姐姐的恩情,容当后报!并把自己的姓名、年纪及住址告知黄月。黄月扶起马兰,同意跟她结为金兰姐妹。在场的六位轿夫见此情形,无不赞叹黄月的高尚品德和为人,可谓深受鼓舞。不久,雨过天晴,独木桥逐渐露出了水面。因时间紧迫,不便久留,马兰和黄月只得双双惜别,各自随轿往夫家去了。
  且说马兰过门后,与丈夫姚良起早摸黑下地耕作,尽管如此,生活还是比较清苦。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由于马兰劳累过度,不久便病倒在床。姚良为此急得团团转,家里三餐还难度,哪有钱供给妻子治病呢?马兰在呻吟之时,想起义姐黄月吩咐的话。她挣扎起来对丈夫说:“姚郎,箱子里有个金佛仔,你快拿去集市典当吧。”
  姚良取出金佛仔,向其妻询问它的来历,马兰便把她出嫁时遇上好心人黄月的事一一向丈夫说了。姚良听后十分感动,发誓日后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报答义姐黄月的恩情。他用布袋把金佛仔包妥,告别其妻,当即乘船往河对岸集市某当铺赶去,典当得三百两银元。姚良将银元装进布袋里,高高兴兴地赶回渡口。
  此时渡船刚靠岸,姚良跟着众乘客争相下船,好不容易争得一个座位,与一位做小贩的王老头并排坐在一起。渡船开出不久,姚良由于连日劳累,不觉大起瞌睡来。睡着睡着,姚良双手一松,那袋银元正好落在那小贩的担子上。渡船靠岸了,姚良便昏昏然地跟着众人上岸去了。
  那小贩挑起担子走了一段路,才发觉多了一个布袋。他到僻静的地方放下担子,打开布袋一看,里面竟是白花花的银元。他乐坏了,顾不得做买卖,急忙赶回家去了。
  花开两朵,单表一枝。且说姚良走至家门口,才想起那袋银元丢失了,吓出了一身冷汗,慌忙往回走,边走边寻找,一直找到渡口,始终不见银元的踪迹。他向船夫打听,船夫也说不曾发现。姚良急得直跺脚,他知道自己惹了祸,恐怕妻子不肯饶恕自己,便偷偷逃离家乡,来到汕头流浪。有一日,姚良来到码头,见停泊着一艘外国商船,他趁人不注意,躲藏于船舱里,漂往南洋去了。
  却说那小贩拾到银元回到潮州某村家里,当即向其妻刘氏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阵。刘氏听后,惊讶地说:“哎呀!人家丢失了这么多钱,心里会急死的。这钱咱们不能要,你快把它带去交还失主吧!”丈夫依言,带着银元赶至渡口,等候失主前来认领,可是一连等了三天,仍不知失主是谁。丈夫只好将银元带回家去,向其妻道明经过。刘氏沉思了片刻,对丈夫道:“既然一时找不到失主也就罢了,咱们把这笔钱带到汕头做生意吧。一来挣些钱作本钱,二来可继续寻找失主。”丈夫听后十分赞同。于是,他们夫妻便在汕头某街开了一家百货店,那小贩姓萧名德,店名便叫“萧记”。由于他们老夫妻经营得法,故生意十分兴隆。
  却说姚良到了南洋,因找不到合适的职业,且惦记着家中生病的爱妻马兰,两年后便返回汕头了。此时他身无分文,想挣到钱后才回家为妻子治病。因此,他暂且靠沿街求乞过活,以便从中寻找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一天,姚良因病恰巧昏倒在“萧记”百货店门口。萧德夫妻看见了,立即起身将他扶到附近一家医院抢救。姚良醒将过来时,见一对夫妻围坐在他的病床前,顿时便明白过来。姚良康复出院后,对萧德夫妻感恩戴德,表示日后一定报答。萧德见他老实厚道,言辞诚肯,非常赏识,便把他带回店里当杂工。姚良争早夺晚帮助萧德料理店务,很是卖力。一天,在闲谈中,萧德无意间问起姚良的身世。不问则可,一问便勾起了姚良的辛酸往事,不禁伤心落泪。
  萧德觉得事有跷蹊,忙追问道:“后生兄,什么事叫你如此伤心?你能否告诉我们?”
  姚良擦了擦眼泪,叹了口气道:“头家(老板),我要是勿丢失那袋银元,今日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哩。”
  萧德听罢,心里不由一震,问道:“后生兄,你的银元是怎样丢失的?”   姚良止住泪,对他们诉说了银元丢失的经过。萧德听罢,断定他就是自己所要寻找的失主,于是主动向他说明了原委:“后生兄,不瞒你说,当时你丢失的钱恰巧让我拾到了。那时我在渡口等了三天,可始终不见失主前来认领。后来,我们就将这笔钱带到汕头,开了这家商店。好呀,这家商店就算是你我两家共有吧。我正愁没有个年轻人作帮手,你正合适呢。”
  姚良听了,激动得热泪滚滚,说:“头家,你真是我的再生父母呀!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做您的儿子,服侍您一辈子!”
  这话正合老夫妻的意,他们正好没有个香丁,遂收他为儿子。接着,姚良说:
  “阿爹阿娘,我离家已经两年,妻子体弱多病,至今生死未卜,我得回家一趟。”
  “好,你快点去,要是媳妇健在,你就带她来汕头一起生活吧。”
  姚良辞别义父母,回家省亲去了。一踏进家门,便高兴地呼唤妻子的名字,但没有听到回音。他走进里屋,仍是冷冷清清的。他默默地坐在门口抱头沉思起来。这时,邻居走来告诉他,说他走后,马兰见他迟迟未回,悲痛过度,病一日比一日重,不久便气绝身亡,丧事是邻居们帮助料理的。姚良一听,心如刀绞,差点昏倒。在邻居的陪同下,他来到妻子的坟前,哭诉了自己的许多不是,说是他害了马兰。妻子已死,哭也没用。他擦干眼泪,带着妻子遗下的那双绣鞋,拖着沉重的脚步回汕头去了。
  姚良回到百货商店,便把家中的不幸向义父义母说了。萧德夫妻听后都流下了同情的泪水。萧德安慰道:“孩儿,人死了不能复生,你别愁坏了身体。这几天你就留在店里看管吧,以后待你精神恢复好了,才让你外出购货。”姚良点点头,强忍悲哀,送走外出购货的义父母,自己留在店里继续做起生意来。一有空,他总要拿出那双绣有双凤朝牡丹图样的绣鞋细心端详,思念早逝的爱妻……
  回头再说黄月。黄月过门后,她满心希望丈夫林武是个品德高尚,勤劳俭朴,通情达理之人。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现实中的林武竟令她大失所望:他整日无所事事,经常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在一起,且好喝懒做,赌博成性。黄月多次苦口婆心规劝丈夫回心转意,改邪归正,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但都无济于事,轻则被丈夫辱骂,重则遭受毒打。林武由于不听黄月的好言相劝,不久便把家财破尽,还债台高筑呢。为逃避债主,林武终于远走他乡,后来因盗窃人家财物而被乱棍打死。
  黄月无不呼天唤地,苦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嫁了个不争气的短命鬼。她见人家夫妻恩恩爱爱,同甘共苦,勤劳俭朴,十分羡慕。她也想到了义妹马兰,自从与她分手以来,至今杳无音讯,不知她一家的生活情况如何……黄月仰天长叹道:以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何处才是她真正的归宿?世间的人情冷暖呀……她不禁思绪万千,泪如泉涌。她望着这个破碎不堪的家,心头又是一阵痛苦。为了活命,她不得不外出求乞,奔波劳累,过着十分凄苦的生活。
  一天中午,黄月流落到汕头,路过“萧记”百货商店门口,想要开口讨饭,恰见姚良正默默地凝视着手里的一双绣鞋。她好奇地上前细看,见那双绣鞋绣有双凤朝牡丹图样,且针法跟她的一模一样,不觉眼睛一亮,遂斗胆向姚良询问道:
  “头家(老板),这双绣鞋真好看,请问是谁绣的呢?”
  姚良抬头一看,见面前站着一位年轻妇人,虽然穿着破烂,但是面孔却十分清秀。他心里觉得很奇怪,那妇人为何对这绣鞋如此感兴趣呢?他不知其意。为不使对方失望,姚良还是开口道:
  “这双绣鞋是我妻的义姐亲手做的,在出嫁的途中,是她送给我妻作留念的。”
  黄月一听暗喜,忙追问道:“请问令妻姓甚名谁?何方人氏?”
  “她姓马名兰,潮阳人氏。”姚良看了对方一眼,淡淡地答道。
  “噢,当年令妻的义姐还赠送一个金佛仔给她,对么?”
  “对呀。”姚良顿时来了劲,他微笑着问道,“妇人,你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呢?莫非……”
  “不瞒你说,我就是令妻的义姐黄月。”黄月说罢低下了头。
  “哎呀,原来是好姐姐到来,恕小弟有失远迎了。”姚良立即放下绣鞋,起身相迎道,“马兰曾多次提到姐姐的为人真好。来来来,你快快进店里歇息歇息吧。”
  黄月对此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她沉思了片刻,终于走了进去。姚良请黄月在椅子上坐下来后,问道:“不知姐姐为何落到这个地步?”黄月不禁一阵心酸,顿时泪水满面,哭泣着向姚良诉说了她家的不幸遭遇。姚良听罢十分同情,便安慰了她几句。黄月擦着眼泪,顺便询问起义妹马兰的下落来。姚良一听低下了头,鼻子一酸,眼角顿时溢出了泪花,哽咽着把马兰的不幸遭遇也说了。黄月连连叹气,说她薄福。两人可谓同病相怜。
  正在此时,萧德夫妻购货刚好回来,见义子姚良跟一年轻的妇人谈叙着什么,正想退出来,让姚良看见了。他立即起身相迎,把义父母介绍给黄月相识,并将黄月的一切告诉了他们。
  老夫妻一听大喜,对黄月道:“噢,真是巧极了,原来这家百货商店也有你的一份呢!”
  “这是怎么回事?”黄月不解地问道。
  于是,萧德夫妻便把这家百货商店的不寻常来历一五一十地向黄月说了。黄月这才明白过来。
  “妇人,今后你用不着到外面奔波劳累了,留下来吧,咱们一起经营这家百货商店!”萧德说道。刘氏也对黄月挽留道。
  黄月听了,感动得热泪夺眶而出。心想:这里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原来人间自有真情在呀!黄月终于同意留下来,从此跟他们一起经营这家百货商店。三家合店就是这么来的。
  不久,在萧德夫妻的撮合下,黄月与姚良结为百年之好。真是皆大欢喜哩。后来,这个感人至深的美德故事便在广东潮汕地区民间流传开来。
  题 图:李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宋代乡村社会中纠纷的调解可展现出乡村社会的多元权威,其中既有宗族势力、士绅、豪强、民间组织首领及宗教人士构成的非制度性权威,也有乡村行政头目等制度性的权威,在实际乡村生活中,各种权威交织在一起,共同维护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关键词:宋代; 乡村社会; 权威; 民间纠纷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学者马伯良(Brain E. Mcknight)对宋代职役制度有系统深入的
期刊
陈经理是我们公司管理部经理,是老板特地从台湾聘请来的。陈经理平时没啥爱好,就爱种菜。业余时间,陈经理把厂区的花池和绿化带的间隙里都种上了菜,有辣椒、茄子、西红柿、小白菜等。下班后,总见到陈经理在花池和绿化带里忙碌的身影。中午吃完饭后,大多都回宿舍午休了,可陈经理却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戴着草帽拔起草来,只要看到西红柿或辣椒被风刮倒了,陈经理就用棍子插上支起来。晚上下班后,又见陈经理在给菜和花草浇水和施
期刊
同无数个晚上一样,吃过晚饭后,我急急忙忙地返回车间加班。像我们这样的打工者,除了多加点班多挣点钱以外,还真的没有什么事情好做。  流水线上产品在飞快地走着,所有的人也都跟着飞快地挥动着双手埋头苦干。四周静悄悄的,掉根针下地也能听见声音。要知道,如果做不完规定的产量,是要留下来义务加班的。所以每个人都不敢怠慢,丝毫不敢慢下半秒,我也不例外。  我的工作是用挑针将502胶水均匀地涂在产品上,然后在涂好
期刊
你得到了什么,在遥远的异地?你失去了什么,在你自己的故乡?  ——莱蒙托夫  1  老徐说,这两天他已经死了两次,下午准备再死一次。但那天下午他没有去死,而是在我家喝得酩酊大醉。他举起两个手指,说这是两棵树。我只能说是的,好大的两棵树。他接着说要砍树,我看他站起来,直奔厨房寻找菜刀,大惊失色,一把抱住他,连哄带骗让他在沙发上躺下,但没多久,他又站起来,说要去找铁莲,我说铁莲不在;他便要去找苗导要工
期刊
六年前,我在深圳松岗一家台资企业担任部门课长。工厂老总范先生是台湾人,不到50岁,身高近1.8米,戴副近视眼镜,看起来蛮斯文、年轻和帅气。不过他有一个毛病,就是脾气特别暴躁,动不动就爱冲下属特别是管理人员发火,大家都十分怕他。在这家工厂工作的几年中,我挨了他不少骂,有一次被他骂得狗血淋头,至今仍记忆犹新。  记得那年临近年底,工厂特别赶货,生产相当繁忙。可不巧的是,有个车间的锅炉突然出现了故障,只
期刊
一天下午,日落西山,我到外面办事路过农贸市场时,人声喧闹,你拥我挤,人们肩擦肩,脚碰脚,从这边挤到那边。小贩的叫卖声,小孩的呼喊声,摊主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组成了一首丰富多彩的交响乐。  在左边出口处一块巴掌大的空地上,吆吆喝喝密密麻麻围满了一大堆人,我扒开围观的人群一看,一个身穿牛仔衫满脑壳黄头发的年轻人站在那里指手划脚在推销什么产品。在他前面平铺着一块红白相间的塑料纸,塑料纸上横七竖
期刊
2005年9月份,我带着行李去广东投奔我哥,一路上心情很欢快,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一幅美好的画面:我想象自己是怎样凭着自身能力和运气,在这个据说遍地是机遇和黄金的富饶地域,风生水起,平步青云,成家置业,衣锦还乡,荣归故里……  顺利地到了哥哥那里,当务之急便是好好休息,虽对旅途并无恐惧,但半天一夜的火车让我着实累了一把。  几天下来,我对周围的环境也有所熟悉了。这里除了人口繁多,却未能像像电
期刊
周 一  新的一周开始,新的一天到来。  黎明,曙光初照。我家的小院开始明亮起来了。我坐在小院里,利用早晨还没下地干活的空余时间看书,这已经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我看的书范围很广,农业的有之、科技的有之、经商的有之、做人处事的有之、文学方面的有之、法律的有之……只要是书,只要对我有所启示,有所收益,我都爱看。  这时,红彤彤的太阳早已越过村边的那座小山头,把灿烂的曙光照射到小院里。我掩卷而立,放
期刊
一  南方的冬天格外恬静格外柔美。  强子独自站在大鹏湾一个叫霞涌的海滩上望着深邃的海水发呆。没有风,海面异常平静。不远处的几只小渔船似乎也在安享这难得的宁静——它们纹丝不动,极像一群熟睡的孩子,显得格外惬意和安详。  强子记得两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略显慵懒的宁静午后,他和公司的十几个男女同事相邀来到这里游玩,同行者中包括了公司的两大美女——秋菊和冬梅。风平浪静的海滩并不缺少浪漫。时下的年轻人都热衷
期刊
一个母亲的自白 (外二首)  黄素芳  自从没有你,薯干和咸菜一罐罐地越来越多  田头的蟋蟀不知怎地都不说话啦  我蹲在地上,捡豆子  碗,是你用过的碗  雪花在外飘,也在我头上长  想想,想想,再想想  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你的脸了  那张照片的你,还是七八岁的样子,怎么看也长不大  一年,两年  又是一年,两年  第五个年头,你说你还是不能回来  我藏起牵挂,藏起过多的言语  别,别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