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眼中的李翔
在刚进三坝小学的时候,和那些同学比起来,李翔除了样子更乖巧些之外,并不突出。
他不怎么说话,即使发言,也总是问些怪问题。比如“狗可以吃,为什么猫就不能吃”或者“羊肉有膻味,猪肉为什么没有”之类的。刚开始听老师们讲有个爱问怪问题的学生,校长李述斌认为这是孩子好奇的天性。
但接下来的一件事,使李校长对李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堂数学公开课,当时老师正在讲“零”不能作为除数。一般上公开课,学生们因为有外班老师来听课,都会比较“听话”,再说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基本上是老师说什么,学生们记什么。可是,李翔突然站起来问:“为什么?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就是这个平常的提问,令李述斌校长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和同龄孩子不一样的思维能力。
父亲眼中的李翔
李翔8岁,读二年级了。爸爸一天天发现儿子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有点与众不同了。
和大部分男孩儿一样,李翔从小就爱玩汽车模型,家里买了一大堆。有一天,爸爸下班回家,看见儿子房里散着一大堆汽车模型被拆散的零件,他也没在意,只怪儿子调皮,让他把房子收拾好。可是过了两天,李翔居然用这些零件拼装出了一部新车,还自己加了一个遥控装置。
“我一看那辆组装车,还真神,下地就能跑,还带遥控。”爸爸告诉记者,从那天起,他发现,平时闷嘟嘟的儿子,没准儿还是个人才。
卫生防滑筷
就在这时,三坝小学开展了鼓励学生搞发明创造的课外活动。李翔吃饭时,经常把筷子掉在地上,不知被爸爸妈妈骂过多少次。受老师鼓励小发明的启发,他琢磨开了……最终,他有了主意,只见他在每根筷子的中段,加上了厚厚的橡皮圈。这样,筷子架在碗上也不会滑动,即使平放在桌面上,筷子头也不会与桌面接触,干干净净。
这个“卫生防滑筷”让李翔获得了云阳县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用李翔自己的话来说,从此他走上了“搞科研”的道路。
卧床小便器获国家专利
李翔的爷爷年龄大了,瘫痪在床,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情,不但房间的味道不好闻,老人家自己也难受。“‘搞科研’之后,我就想发明一个东西,帮爷爷解决上厕所的问题。”李翔说。
最初,李翔试过竹筒、漏斗、痰盂等方式给爷爷接尿,但效果都不好。正犯愁时,他看见姑姑用奶瓶给孩子喂奶,奶瓶里的奶只能吸出来,而孩子嘴里的奶水不会倒流回奶瓶里去。这触发了他的灵感。在老师的帮助下,李翔在一个杯子里,设置了三层漏斗。最后一层漏斗装上奶嘴,尿液就不会回流,而是通过杯底的管子排出。只要杯底的出尿端,不高于病人平卧时的胸部,解出的小便就自然引流。如果卧床小便器的前端装上吸盘式接口,还可供女性使用。
这项小发明,首先在李翔的爷爷身上试用,效果真不错!再拿到县医院、敬老院试用,一炮走红。后来,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卧床小便器”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及第四届宋庆龄少儿发明奖银奖。李翔个人还荣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在“卧床小便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之后,三坝小学成立了云阳科技创新作品加工生产厂,主打产品就是李翔的“卧床小便器”。虽然没有钱做广告,但李翔的发明经过媒体报道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单越来越多。”三坝小学校长高兴地说。
接着,小李翔一鼓作气又发明出“可调易视镜”,用一根可以伸缩的鱼竿,两端各装一面可调角度的小镜子。“我叔叔是电力抄表员,这是专门为他发明的。”李翔说,可调易视镜是利用潜望镜的原理,抄表员再也不用搭着梯子、踩着凳子去抄电表了,站在地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李翔说:“我现在一定要把功课学好,继续‘搞科研’,将来还读研究生,做更大的发明……”
在刚进三坝小学的时候,和那些同学比起来,李翔除了样子更乖巧些之外,并不突出。
他不怎么说话,即使发言,也总是问些怪问题。比如“狗可以吃,为什么猫就不能吃”或者“羊肉有膻味,猪肉为什么没有”之类的。刚开始听老师们讲有个爱问怪问题的学生,校长李述斌认为这是孩子好奇的天性。
但接下来的一件事,使李校长对李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堂数学公开课,当时老师正在讲“零”不能作为除数。一般上公开课,学生们因为有外班老师来听课,都会比较“听话”,再说小学二年级的课程,基本上是老师说什么,学生们记什么。可是,李翔突然站起来问:“为什么?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就是这个平常的提问,令李述斌校长感觉到这个学生有着和同龄孩子不一样的思维能力。
父亲眼中的李翔
李翔8岁,读二年级了。爸爸一天天发现儿子真的像老师说的那样,有点与众不同了。
和大部分男孩儿一样,李翔从小就爱玩汽车模型,家里买了一大堆。有一天,爸爸下班回家,看见儿子房里散着一大堆汽车模型被拆散的零件,他也没在意,只怪儿子调皮,让他把房子收拾好。可是过了两天,李翔居然用这些零件拼装出了一部新车,还自己加了一个遥控装置。
“我一看那辆组装车,还真神,下地就能跑,还带遥控。”爸爸告诉记者,从那天起,他发现,平时闷嘟嘟的儿子,没准儿还是个人才。
卫生防滑筷
就在这时,三坝小学开展了鼓励学生搞发明创造的课外活动。李翔吃饭时,经常把筷子掉在地上,不知被爸爸妈妈骂过多少次。受老师鼓励小发明的启发,他琢磨开了……最终,他有了主意,只见他在每根筷子的中段,加上了厚厚的橡皮圈。这样,筷子架在碗上也不会滑动,即使平放在桌面上,筷子头也不会与桌面接触,干干净净。
这个“卫生防滑筷”让李翔获得了云阳县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用李翔自己的话来说,从此他走上了“搞科研”的道路。
卧床小便器获国家专利
李翔的爷爷年龄大了,瘫痪在床,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情,不但房间的味道不好闻,老人家自己也难受。“‘搞科研’之后,我就想发明一个东西,帮爷爷解决上厕所的问题。”李翔说。
最初,李翔试过竹筒、漏斗、痰盂等方式给爷爷接尿,但效果都不好。正犯愁时,他看见姑姑用奶瓶给孩子喂奶,奶瓶里的奶只能吸出来,而孩子嘴里的奶水不会倒流回奶瓶里去。这触发了他的灵感。在老师的帮助下,李翔在一个杯子里,设置了三层漏斗。最后一层漏斗装上奶嘴,尿液就不会回流,而是通过杯底的管子排出。只要杯底的出尿端,不高于病人平卧时的胸部,解出的小便就自然引流。如果卧床小便器的前端装上吸盘式接口,还可供女性使用。
这项小发明,首先在李翔的爷爷身上试用,效果真不错!再拿到县医院、敬老院试用,一炮走红。后来,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卧床小便器”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及第四届宋庆龄少儿发明奖银奖。李翔个人还荣获“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在“卧床小便器”获得了国家专利之后,三坝小学成立了云阳科技创新作品加工生产厂,主打产品就是李翔的“卧床小便器”。虽然没有钱做广告,但李翔的发明经过媒体报道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订货单越来越多。”三坝小学校长高兴地说。
接着,小李翔一鼓作气又发明出“可调易视镜”,用一根可以伸缩的鱼竿,两端各装一面可调角度的小镜子。“我叔叔是电力抄表员,这是专门为他发明的。”李翔说,可调易视镜是利用潜望镜的原理,抄表员再也不用搭着梯子、踩着凳子去抄电表了,站在地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李翔说:“我现在一定要把功课学好,继续‘搞科研’,将来还读研究生,做更大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