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前国际大环境下,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一是欧美文化开始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泛滥成灾,有相当多的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甚少,道德失范。理想动摇,信仰苍白。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恰豐富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因此,文章结合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契机,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初探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它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但可惜的是,由于快餐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的盛行,过洋节成为年轻一代趋之若鹜的时尚,传统文化在孩子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其中不少课文涉及了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呢?下面我以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挈领提纲——爱国主义情感渗透
中华传统美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治国”最主要内容就是爱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正因为周恩来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那么怎样从周恩来的故事中体会人文情怀,明确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呢?
本篇课文从内容上看,涉及很多方面,但却有着一条主线,即:中华不振。于是,我抓住这条核心线层层教学,让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词句,重点引导学生研读了伯父的话和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两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是本文的重点,它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学到此处,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不失时机的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补充材料,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情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接着,我引导学生看着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成就实例图片,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最后,我让学生思考: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让学生们明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和为国家建设的本领,将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人。
二、沙海拾贝——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渗透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语是汉语言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成语一般为四个字,但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出现了一个七字成语“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成语,但接触多字成语,这还是第一次。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我设置了一个疑问:“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几个词语呢?同学们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没有一个学生说是一个词语了。我适时夸张地说:“你们都错了。”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我,兴趣盎然。接着,我向学生介绍成语的特点: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含义,这就是一个七个字的成语。然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句子,联系上下文,在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延伸,收集更多的多字成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内涵十分丰富,是古代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孔子、孟子这些大文学家的宏思佳作,又有无名氏、村妇野叟的真情实录。但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毕竟是一种陌生的课文,加之文言文晦涩难懂,又不好读,如果起步教学搞得不好,将会影响到今后文言文的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才出现第一篇古文——《杨氏之子》。我们在前几年的教学中就可以适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古文字词,为学习文言文做铺垫。如本课就出现了不少古词:“之”、“者”、“诸生”等,而这些字词又是文言文中常用的,此时联系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就能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扫除了一些障碍。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重振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义不容辞。我们只有适应新形式、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中潜移默化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传统文化:初探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绵延五千年的产物,它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但可惜的是,由于快餐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的盛行,过洋节成为年轻一代趋之若鹜的时尚,传统文化在孩子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他们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小学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学科,其中不少课文涉及了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呢?下面我以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一、挈领提纲——爱国主义情感渗透
中华传统美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治国”最主要内容就是爱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正因为周恩来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以成就了伟大的事业。这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素材,那么怎样从周恩来的故事中体会人文情怀,明确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呢?
本篇课文从内容上看,涉及很多方面,但却有着一条主线,即:中华不振。于是,我抓住这条核心线层层教学,让学生品读课文中表现“中华不振”的词句,重点引导学生研读了伯父的话和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两部分内容。特别是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是本文的重点,它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
学到此处,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不失时机的出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补充材料,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情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与少年周恩来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接着,我引导学生看着科技、体育等方面的成就实例图片,朗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最后,我让学生思考: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让学生们明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好知识和为国家建设的本领,将来使自己成为一名对国家有所作为的人。
二、沙海拾贝——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渗透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语是汉语言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成语一般为四个字,但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出现了一个七字成语“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成语,但接触多字成语,这还是第一次。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我设置了一个疑问:“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几个词语呢?同学们的答案各不相同,但没有一个学生说是一个词语了。我适时夸张地说:“你们都错了。”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望着我,兴趣盎然。接着,我向学生介绍成语的特点: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含义,这就是一个七个字的成语。然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句子,联系上下文,在这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课后延伸,收集更多的多字成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内涵十分丰富,是古代文化遗产,其中既有孔子、孟子这些大文学家的宏思佳作,又有无名氏、村妇野叟的真情实录。但对小学生来说,文言文毕竟是一种陌生的课文,加之文言文晦涩难懂,又不好读,如果起步教学搞得不好,将会影响到今后文言文的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才出现第一篇古文——《杨氏之子》。我们在前几年的教学中就可以适当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理解一些古文字词,为学习文言文做铺垫。如本课就出现了不少古词:“之”、“者”、“诸生”等,而这些字词又是文言文中常用的,此时联系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就能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扫除了一些障碍。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重振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义不容辞。我们只有适应新形式、新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中潜移默化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在文化传承的宏伟事业中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