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它对锻炼身体,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对体育教育非常重视,学校中的体育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部分农村初级中学依然存在轻视体育教育的现象,仍然在应试教育的老路里徘徊。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农村初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为了把握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状况,我走访了部分农村初级中学,作了一番调查研究。我发现许多农村初中均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安排》开设体育课,但课时不足。按规定每教学班每周3节体育课,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安排每教学班每周2节甚至1节。一到临近期中期末考试,由于初一、初二体育科不用考试,同学们都忙着复习其它科目。体育老师干脆也做个“顺水人情”,让同学们“乐在其中”。这种情形使体育课又“泡汤”了几节,再加上学期初和学期末往往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把体育课“枪毙”掉。这样一来,一个学期所上的体育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使上体育课,同学们也不太认真。
究其原因,学校行政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是主要原因。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中,“图音体”属于次科,所谓的“小三门”,可有可无。在一些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的眼中,体育是次科,不必如此认真。由于学校不重视,何来充足的体育设备设施呢?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的奖教奖学制度里表露无遗,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的奖教奖学制度中有奖励体育老师和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的条文。在我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对体育课有浓厚兴趣的不多,一个五十来人的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爱好体育,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的占三分之一,更令人遗憾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体育课有抵触情绪。为了应付中考,初三的体育教学一直围绕200m、掷实心球这二个中考项目训练。虽然,学生的考试项目成绩是提高了,但健康素质、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见长进。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把体育课变成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三基”的掌握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篮球不懂,如何正确运球和投篮,不了解简单的规则;排球不会传、垫球;有近半数的学生只接触过跑类、立定跳远、铅球或类似内容;器械类体操、武术等更是闻所未闻。可想而知,学生的身体素质怎会如意呢?因为,单调而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使他们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也影响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如何发展农村初中体育教育
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中国九亿人在农村,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今天农村学校的教育,正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的。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初中的体育教育呢?
(一)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强求大多数初中生成长为体育方面的专才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务必明确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不是培养体育专才,更不是造就体育家,而是透过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协调能力的人。其次,我们务必认识到体育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它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架构,对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学校行政领导应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重视体育教育。起码应该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其他学科教师同样看待,彻底消除体育教师“低人一等”的不合理现象。再次,应该健全和完善有关的奖励制度,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工作有“动力”、有“奔头”。
(二)引导学生和学生家长正确理解中考体育加试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校、社会都理解“体育加试”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以此作为选择和淘汰学生的手段。它是一种育人考试,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它有助于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它促使学校,家庭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改革课堂教学
1、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用好体育教材
现在《课程标准》规定允许不同版本的教材共存,这就是说明只要能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教材不再是唯一。只要有利于教学,作为体育老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心理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侧重用好某一章某一节,或略讲某一章某一节。现在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不失为一本好教材。
2、体育教师要端正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培训,要求体育教师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学校体育所要培养学生的目标,站在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高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以落实《课标》为主线,同时兼顾中考项目,有计划地把中考项目和《课标》要求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搞好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体育和其他锻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作为体育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务必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善于教授体育知识,还应兼备政治老师的“说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体育科教学中,方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异常必要了。单纯的讲解体育的技法要点,往往会显得过于单调和枯燥,没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示范、分组竞赛、做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逐步建立并完善体育学科的评估制度
现在,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制度。学校每次期末考试,通常是次要科目先考,体育科就是其中之一。部分学校领导,班主任,甚至学生大多不重视体育科的考试,不少人认为:有个分数,及格算了。于是,有个别体育老师干脆不设期末考试,随便给学生一个分数,造成学生缺乏锻炼的自觉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完善考试办法。在考试项目的设置上应考虑减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所造成的差距,既尊重个性,又兼顾全面。例如可设立从篮球、掷实心球、200M、跳绳、跳远、排球、跳高、体操、铅球九项当中任选五项来考试。多样性的考试规定,从根本上杜绝了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要推动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只要我们真正明确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纠正对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错误认识,真正了解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改革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改革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考试的办法,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就会促进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现状
为了把握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状况,我走访了部分农村初级中学,作了一番调查研究。我发现许多农村初中均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课程安排》开设体育课,但课时不足。按规定每教学班每周3节体育课,但是很多学校只是安排每教学班每周2节甚至1节。一到临近期中期末考试,由于初一、初二体育科不用考试,同学们都忙着复习其它科目。体育老师干脆也做个“顺水人情”,让同学们“乐在其中”。这种情形使体育课又“泡汤”了几节,再加上学期初和学期末往往也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把体育课“枪毙”掉。这样一来,一个学期所上的体育课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使上体育课,同学们也不太认真。
究其原因,学校行政领导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是主要原因。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中,“图音体”属于次科,所谓的“小三门”,可有可无。在一些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的眼中,体育是次科,不必如此认真。由于学校不重视,何来充足的体育设备设施呢?这种情况在很多学校的奖教奖学制度里表露无遗,几乎没有一所学校的奖教奖学制度中有奖励体育老师和体育成绩好的学生的条文。在我所调查的学生当中,对体育课有浓厚兴趣的不多,一个五十来人的班,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爱好体育,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的占三分之一,更令人遗憾的是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体育课有抵触情绪。为了应付中考,初三的体育教学一直围绕200m、掷实心球这二个中考项目训练。虽然,学生的考试项目成绩是提高了,但健康素质、锻炼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见长进。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从初一年级开始,就把体育课变成单纯的素质训练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三基”的掌握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通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篮球不懂,如何正确运球和投篮,不了解简单的规则;排球不会传、垫球;有近半数的学生只接触过跑类、立定跳远、铅球或类似内容;器械类体操、武术等更是闻所未闻。可想而知,学生的身体素质怎会如意呢?因为,单调而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已使他们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也影响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二、如何发展农村初中体育教育
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中国九亿人在农村,因此,提高农民的素质就显得尤其重要。今天农村学校的教育,正是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的。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展农村初中的体育教育呢?
(一)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强求大多数初中生成长为体育方面的专才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务必明确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不是培养体育专才,更不是造就体育家,而是透过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协调能力的人。其次,我们务必认识到体育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它能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健全学生的人格架构,对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学校行政领导应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重视体育教育。起码应该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其他学科教师同样看待,彻底消除体育教师“低人一等”的不合理现象。再次,应该健全和完善有关的奖励制度,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工作有“动力”、有“奔头”。
(二)引导学生和学生家长正确理解中考体育加试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校、社会都理解“体育加试”本身不是目的,更不是以此作为选择和淘汰学生的手段。它是一种育人考试,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它有助于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它促使学校,家庭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改革课堂教学
1、结合农村初中的实际用好体育教材
现在《课程标准》规定允许不同版本的教材共存,这就是说明只要能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教材不再是唯一。只要有利于教学,作为体育老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学生的心理作出相应的调整,可以侧重用好某一章某一节,或略讲某一章某一节。现在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本不失为一本好教材。
2、体育教师要端正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与业务培训,要求体育教师以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从学校体育所要培养学生的目标,站在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高度,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先以落实《课标》为主线,同时兼顾中考项目,有计划地把中考项目和《课标》要求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搞好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体育和其他锻炼,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作为体育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师,务必调整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仅仅是善于教授体育知识,还应兼备政治老师的“说才”,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体育科教学中,方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因此,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异常必要了。单纯的讲解体育的技法要点,往往会显得过于单调和枯燥,没法调动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示范、分组竞赛、做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逐步建立并完善体育学科的评估制度
现在,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制度。学校每次期末考试,通常是次要科目先考,体育科就是其中之一。部分学校领导,班主任,甚至学生大多不重视体育科的考试,不少人认为:有个分数,及格算了。于是,有个别体育老师干脆不设期末考试,随便给学生一个分数,造成学生缺乏锻炼的自觉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完善考试办法。在考试项目的设置上应考虑减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所造成的差距,既尊重个性,又兼顾全面。例如可设立从篮球、掷实心球、200M、跳绳、跳远、排球、跳高、体操、铅球九项当中任选五项来考试。多样性的考试规定,从根本上杜绝了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的单调性,更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要推动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只要我们真正明确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纠正对农村初中体育教育的错误认识,真正了解体育素质教育的内涵,改革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改革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考试的办法,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就会促进农村初中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