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颅内低压合并硬膜下血肿致脑疝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42岁,因“头痛3个月,加重2 d,突发意识不清7 h”于2013年1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前3个月出现直立位时双额部胀痛,伴耳鸣、恶心呕吐,平卧后可缓解,无发热,起病前无外伤、感染及腰椎穿刺史。至当地医院行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考虑为“低颅压”,予补液、止痛等对症处理,患者头痛有所缓解,当地医院建议患者转上级医院继续就诊,患者未重视,仍继续日常活动。入院前2 d患者无明显诱因头痛再次加重,且平卧时也存在,至当地医院门诊补液治疗,疗效欠佳。入院前7 h患者突发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烦躁,无肢体抽搐,遂至我院急诊。体检:体温 37.4 ℃,脉搏79 次/min,呼吸频率19 次/min,血压125/68 mmHg(1 mmHg=0.133 kP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1+5分,颈软,右侧瞳孔直径4 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迟钝,四肢有自主活动,肌力检查不配合,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右侧巴宾斯基征阴性。急查头颅CT显示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后颅窝拥挤、环池变窄,提示存在双侧颞叶沟回疝(图1A、B),临床诊断考虑为“自发性颅内低压、硬膜下血肿、脑疝”,急诊行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钻颅引流术。术中颅骨钻孔后可见硬脑膜下呈蓝紫色,压力偏高,打开包膜后可见大量不凝的褐色液体流出,及较多血凝块及絮状物,量约80 ml。术后当日患者意识转清,平卧时头痛消失,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术后第4天查头颅磁共振增强可见弥漫性脑膜强化增厚,符合自发性颅内低压表现;同时提示双侧额顶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左侧明显(图1C、D)。术后第7天复查头颅CT可见脑池结构已恢复,左侧硬膜下血肿仍存在(图1E、F),考虑到硬膜下血肿仍有复发并加重的可能,在磁共振脊髓水成像(图1G)明确颈胸交界段脑脊液漏漏点位置后,紧急行靶向硬膜外自体血注射(血贴)治疗,局麻下于胸3~4椎间隙注入12 ml自体血。血贴治疗72 h后患者起床活动,无头痛、耳鸣或其他不适,复查头颅CT血肿较前未增多,予出院。血贴治疗1个月后复查头颅CT,硬膜下血肿已吸收消散(图1H),血贴治疗3个月后头颅磁共振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图1I、J)。至今随访6个月余,患者无头痛复发。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国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 方法对255例临床疑似脑炎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行抗NMDAR-IgG检测。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抗NMDAR脑炎患者,收集其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并按年龄分为<12岁,12~17岁以及>17岁3组。筛查上述患者标本中其他自身免疫及感染相关抗体,并对25例确诊半年以上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自255例中共确诊45例抗NMDAR脑
目的总结6例以周围神经病为主要表现的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索该病微血管损伤特点。方法收集6例经过临床症状、抗体检查、病理证实的MPA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腓肠神经活体组织检查。2例正常神经作为形态学对照。结果6例患者均出现感觉神经损害为主的非对称性多发单神经病。电生理检查显示感觉神经诱发电位和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为主要改变。病理检查发现有髓神经
目的对比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MASRP)和多发性肌炎(PM)患者大腿骨骼肌MRI改变的差异。方法对9例MASRP和21例PM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7.2±13.1)岁和(43.8±20.6)岁]行双侧大腿骨骼肌MRI检查,在T1WI和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分别观察肌肉脂肪化及水肿,计算每块肌肉脂肪化及水肿出现率和评分,比较两种炎性肌肉病的差异。结果9例MASRP患者均出现了肌肉水肿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认知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61例SIVD患者按认知损害程度分为皮质下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组(SVMCI,n=79)及皮质下血管性痴呆组(SVaD,n=82),77名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及剑桥老年认知检查
间断性闪光刺激 (IPS) 是脑电图监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旨在发现儿童及成人异常癫痫样放电对闪光的敏感性(即光敏感性)。但在临床实践中,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脑电图室采用的IPS方法不同,导致结果有所差异。我们认为应该建立标准的检测方法,从而能够可重复地定性和定量检测光敏感性,更利于监测和识别癫痫和光敏感性患者。与1999年发表的方法相比较,新方法不仅增加了内容,而且对IPS检测技术以及相关的操作原
期刊
目的探讨亨廷顿病一家系的IT15基因、头颅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 方法收集亨廷顿病一家系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巢式PCR方法对其IT15基因含CAG重复序列部分进行扩增, 对先证者进行头颅CT、MRI和经颅超声检查,在先证者死亡后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行尸体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测。 结果2例亨廷顿病患者IT15基因CAG重复数均>40。先证者早期头颅CT显示脑萎缩,脑室系统扩大, 脑沟裂池增宽、加深。
目的探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B)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例N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例为6∶1,平均发病年龄为46岁。以脑血管病起病者1例,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起病者5例,以脊髓炎起病者1例。血清凝集试验阳性6例,血培养阳性1例。影像学病灶位于双大脑半球皮质、皮质下、基底节等部位者2例,位于额叶
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进步,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运动障碍疾病的研究近年来在国际上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的态势,对于一些长期困扰临床实践的问题,研究者们找到了关键性的基础实验证据来解答,一些获得公认的新型诊治方案和理念通过治疗指南的形式被推广和应用,一些具有时代标志的最新科技成果正通过医工(理)结合的方式被有机嫁接到研究方案中,形成了“基础研究中求创新、临床实践上立标准”,二者相互融合的局面。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华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良好结局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华山医院所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3个月临床结局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结局良好组(<2分)及结局不良组(≥2分),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连续纳入14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4.5 h时间窗内溶栓患者的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又称为Leigh综合征(Leigh syndrome, LS),临床表现多样,患儿多于2岁前死亡,成人起病罕见,容易造成误诊[1-3]。我们报道1例成年起病的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患者临床资料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