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節意味着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其安定和谐、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已渗透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在朝阳地区,春节则更为强劲、富有激情。春节期间,数十万的朝阳百姓走出家门、踩起高跷、甩起手绢,以忘情的扭动和洋溢的笑脸温暖春节。正月里,我也走出家门与朝阳人共度佳节,亲身感受全民参与传统节日的浓浓热情,感受朝阳社火这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全民热潮。
朝阳市位于辽宁西部,曾是前燕、后燕和北燕三朝古都,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文化的汇聚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朝阳地区的社火活动,就是各省份传统民俗和民间舞蹈在辽西地区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朝阳县志·卷二十五·风土篇》中所提及的社火秧歌表演就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一带的秧歌有着相似之处。社火所用的道具,如鼓、伞、棒、花等,与河北秧歌较为一致,彩绸、手绢、扇子与山东海洋秧歌一脉相承,而腰鼓、挎鼓等则是对河南、河北一带威风锣鼓秧歌形式的吸收运用。
朝阳社火以大小凌河流域为区分,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大凌河流域多以高跷秧歌为主,角色设置规范,表演形式统一,强调风格上的硬朗粗犷和舞姿的舒展、力量感,特殊的表演形式有跑驴、旱船和老汉推车等;小凌河流域多是地秧歌,以扭、逗见长,注重表演的细腻传神,有八锣八鼓、女耍公等特殊表演形式。在所有二十多种表演形式当中,流传于台子乡的“九女船” “背阁”,木头城镇的“寸跷”、联合乡的“跑黄河”、西五家子乡的“夜八出”等较为成熟活跃,多数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九女船”流行于台子乡三岔口村一带,根据王母娘娘和其八个女儿的传说创作而来。6米长的船身共有9个座位,分成三列,“王母娘娘”头戴凤冠、身着女蟒,手执云帚或如意。八个仙女由7至12岁的女孩扮演,着宫衣,带云肩,手提花篮或执团扇,9人皆为“九女船”的上角。船两侧共有32个下角负责抬船,他们头扎白毛巾、身穿喜鹊衣和红彩裤,表演时浩浩荡荡,规模宏大。
活跃于木头城镇的“寸跷”表演分为“踩街”与“打场”两种。表演者脚踩寸跷,身着彩衣,打场时每到一处要进行跑大场,队形主要有“四面斗”“八面风”“卷白菜心”“五股穿心”等。完场还要站立两排进行对唱,曲牌有《柳春娘》《满堂红》《鹧鸪》等。
“跑黄河”也叫“黄河阵”,由朝阳县北四家子乡谢杖子村秧歌队根据《封神演义》,三霄女大摆黄河阵为兄长赵公明报仇的故事创作未来,由当地老艺人李志艺创意,谢海廷、赵希武等共同参与创作。“跑黄河”按城数多少来衡量规模,最小为九连城,还有十二、十六、二十四连城。当地人用秫秸耙子捆绑成留有入口、出口的城阵,入口有门楼牌坊,城内竖彩旗和面灯。农历正月十四傍晚,由会首下令点灯,打开黄河阵的大门,引领秧歌队踩城,待秧歌队出场后,以男先女后的顺序开始“跑黄河”。
“夜八出”,主要流行于西五家子乡一带,以演员戴面具在夜间表演八出戏而得名。表演内容以神话故事、传说为主,主要角色有天兵天将、寿星、白鹤、和合二仙等。动作套路和程式要求严格,人物角色的个性突出,多以唢呐、胡琴、笛子伴奏,曲牌有《枪头曲》《句句双》等。
朝阳社火大都以表演形式为单位,分布在各个乡镇,这样的分布特点和阵容规模促成了以老艺人带徒传艺为主的传承方式。出生于台子乡三岔口村的刘俭和魏勇师徒一生致力于“九女船”的整理和完善,使其有了更加成熟的表演形式和更加精良的表演道具。西五家子乡的老艺人陈云峰自幼跟随爷爷和父亲筹办“夜八出”,在其中扮演白鹤童子,通过他的整理和增删,“夜八出”走出了濒临失传的境况,使当地百姓得以一睹其完整风貌。
在这个与太阳同名的城市的大街小巷、山村街屯,春节的魅力四处可见,从一两岁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个个精神抖擞,在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里倾情演绎着对秧歌的喜爱,对节日的祝福。
13岁的李佳峰,因鼓点打得准打得好,担任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西营子村寸跷会伴奏队的鼓手。问他跟谁学的鼓点节奏,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跟人学过。实际上,他从记事起就听村里的大人这么敲,听着听着节奏就记在了心里。没人的时候李佳峰就用巴掌拍,用木棍敲,逐渐学会了鼓点敲法。
隋和大爷当了40多年的会首。今年本想在家享享清福,陪着老伴、二女坐在热乎的炕头上唠唠家常。可是村民们一致要求老将出马,老爷子一看群众如此拥护自己,也不畏天寒地冷,组织大家上街扭秧歌、挨家挨户拜年。
在浩大的秧歌队伍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李佳峰”和“隋和”,以及为演员叫好、捧场的朝阳百姓们。他们的热情成为滋生和培育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肥沃的土壤。从每个人到每个家庭,从每个村落到每个乡镇,正月里闹秧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参与到扭秧歌的活动中来,在不自觉中传承和保护着朝阳大秧歌。
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普通村民没有受网络等现代文化的浸染,质朴的民风和民情得以传承和延续。希望朝阳的经济有新突破时,也不要破坏文化和谐,不要惊动沉迷在秧歌世界中自娱自乐的人们。
朝阳市位于辽宁西部,曾是前燕、后燕和北燕三朝古都,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多元文化的汇聚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朝阳地区的社火活动,就是各省份传统民俗和民间舞蹈在辽西地区碰撞融合而产生的。《朝阳县志·卷二十五·风土篇》中所提及的社火秧歌表演就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一带的秧歌有着相似之处。社火所用的道具,如鼓、伞、棒、花等,与河北秧歌较为一致,彩绸、手绢、扇子与山东海洋秧歌一脉相承,而腰鼓、挎鼓等则是对河南、河北一带威风锣鼓秧歌形式的吸收运用。
朝阳社火以大小凌河流域为区分,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大凌河流域多以高跷秧歌为主,角色设置规范,表演形式统一,强调风格上的硬朗粗犷和舞姿的舒展、力量感,特殊的表演形式有跑驴、旱船和老汉推车等;小凌河流域多是地秧歌,以扭、逗见长,注重表演的细腻传神,有八锣八鼓、女耍公等特殊表演形式。在所有二十多种表演形式当中,流传于台子乡的“九女船” “背阁”,木头城镇的“寸跷”、联合乡的“跑黄河”、西五家子乡的“夜八出”等较为成熟活跃,多数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九女船”流行于台子乡三岔口村一带,根据王母娘娘和其八个女儿的传说创作而来。6米长的船身共有9个座位,分成三列,“王母娘娘”头戴凤冠、身着女蟒,手执云帚或如意。八个仙女由7至12岁的女孩扮演,着宫衣,带云肩,手提花篮或执团扇,9人皆为“九女船”的上角。船两侧共有32个下角负责抬船,他们头扎白毛巾、身穿喜鹊衣和红彩裤,表演时浩浩荡荡,规模宏大。
活跃于木头城镇的“寸跷”表演分为“踩街”与“打场”两种。表演者脚踩寸跷,身着彩衣,打场时每到一处要进行跑大场,队形主要有“四面斗”“八面风”“卷白菜心”“五股穿心”等。完场还要站立两排进行对唱,曲牌有《柳春娘》《满堂红》《鹧鸪》等。
“跑黄河”也叫“黄河阵”,由朝阳县北四家子乡谢杖子村秧歌队根据《封神演义》,三霄女大摆黄河阵为兄长赵公明报仇的故事创作未来,由当地老艺人李志艺创意,谢海廷、赵希武等共同参与创作。“跑黄河”按城数多少来衡量规模,最小为九连城,还有十二、十六、二十四连城。当地人用秫秸耙子捆绑成留有入口、出口的城阵,入口有门楼牌坊,城内竖彩旗和面灯。农历正月十四傍晚,由会首下令点灯,打开黄河阵的大门,引领秧歌队踩城,待秧歌队出场后,以男先女后的顺序开始“跑黄河”。
“夜八出”,主要流行于西五家子乡一带,以演员戴面具在夜间表演八出戏而得名。表演内容以神话故事、传说为主,主要角色有天兵天将、寿星、白鹤、和合二仙等。动作套路和程式要求严格,人物角色的个性突出,多以唢呐、胡琴、笛子伴奏,曲牌有《枪头曲》《句句双》等。
朝阳社火大都以表演形式为单位,分布在各个乡镇,这样的分布特点和阵容规模促成了以老艺人带徒传艺为主的传承方式。出生于台子乡三岔口村的刘俭和魏勇师徒一生致力于“九女船”的整理和完善,使其有了更加成熟的表演形式和更加精良的表演道具。西五家子乡的老艺人陈云峰自幼跟随爷爷和父亲筹办“夜八出”,在其中扮演白鹤童子,通过他的整理和增删,“夜八出”走出了濒临失传的境况,使当地百姓得以一睹其完整风貌。
在这个与太阳同名的城市的大街小巷、山村街屯,春节的魅力四处可见,从一两岁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耄耋老人,个个精神抖擞,在属于自己的传统节日里倾情演绎着对秧歌的喜爱,对节日的祝福。
13岁的李佳峰,因鼓点打得准打得好,担任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西营子村寸跷会伴奏队的鼓手。问他跟谁学的鼓点节奏,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没跟人学过。实际上,他从记事起就听村里的大人这么敲,听着听着节奏就记在了心里。没人的时候李佳峰就用巴掌拍,用木棍敲,逐渐学会了鼓点敲法。
隋和大爷当了40多年的会首。今年本想在家享享清福,陪着老伴、二女坐在热乎的炕头上唠唠家常。可是村民们一致要求老将出马,老爷子一看群众如此拥护自己,也不畏天寒地冷,组织大家上街扭秧歌、挨家挨户拜年。
在浩大的秧歌队伍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李佳峰”和“隋和”,以及为演员叫好、捧场的朝阳百姓们。他们的热情成为滋生和培育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肥沃的土壤。从每个人到每个家庭,从每个村落到每个乡镇,正月里闹秧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人们参与到扭秧歌的活动中来,在不自觉中传承和保护着朝阳大秧歌。
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普通村民没有受网络等现代文化的浸染,质朴的民风和民情得以传承和延续。希望朝阳的经济有新突破时,也不要破坏文化和谐,不要惊动沉迷在秧歌世界中自娱自乐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