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里,提起年轻有为的赵传胜教授,同事们都会啧啧称赞他是“青年才俊”。的确,1973年出生的赵传胜在人才济济的东北最大、久负盛名的“医大一院”里早已是教授了,没有过人的本事是不可想象的。别的先不提,去年由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兴辽英才计划”选出的5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就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著名专家赵传胜教授。他牢记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在为患者的诊疗中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完美诠释了医者仁心、医者匠心的座右铭。
心怀理想,远渡重洋
1990年,赵传胜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五年的医学学习让他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神经病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在医大一院神经内科正式开启了他的从医生涯。
那时,国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乏善可陈。面对现状,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赵传胜并不满足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了在国内神经科学领域里“扛旗”, 2001年赵传胜毅然选择远赴东芬兰大学攻读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凭着对医学的赤诚之心,在这个高度发达的北欧国家,他刻苦钻研学习了4年。他说:“面对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想把更多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在东芬兰大学Jukka Jolkkonen教授的带领下,他查阅了大量医学文献,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实验技术及科学严谨的统计方法,使自己的科研思维得到了长足提高。博士毕业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SCI文章。2005年博士毕业后他立即回国,当时他年仅32岁,毕业当年他就获得了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从此踏上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征途。外国的老师都非常敬佩赵传胜发奋学习的精神。老外们评价赵传胜:“中国有这样出色的学生,经济排在世界第二一点都不奇怪。”
再度出国深造
在一次业务讲座课上,领导的一句開场白说到了“点子”上:赵传胜是我院青年大夫的榜样,他是一个永不自满、浑身充满激情的热血青年。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赵传胜在同行中已经是佼佼者了,但他每天上班之余的时间都给了书籍,他在学习中文文献的同时,还翻阅了大量外文文献和书籍,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他曾和同事说:我还年轻,抓紧时间学习为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赵传胜的工作和经历让医大一院的许多年轻大夫钦佩不已,但他本人并不满足,还是如饥似渴地寻求知识。2005年,赵传胜再次离开祖国先后奔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神经病学系,进行博士后的相关研究。博士后期间他的科研能力已经崭露头角,他曾获得华人为数甚少的Civitan国际基金会杰出学者奖的奖励。2009年,赵传胜回到了他的母校——中国医科大学,不到40岁的他很快晋升为医大一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成为科室学术的领军人物。
口碑出自国内同行
已经工作了20年的赵传胜教授,其实还有一个他一直在攻克的“堡垒”:脑血管疾病和癫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因为近些年患脑血管疾病的人呈上升趋势,一些年轻人也成了患者。为此,赵传胜常年奔波在临床第一线,每天查病房,坐门诊及急诊工作。他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诊治疾病的水平,2017年他就从拥有4000多名各类人才、专家和知名大夫的医大一院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同行认可、心服口服的著名专家之一,尤其在国内同行中,他的口碑非常好,名气也不断上升。
赵传胜说:“作为临床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仁慈博爱,励志求新。这既是中国医科大学百年来的校训,也是每位医学工作者应该一生坚持的信仰。”
奇迹发生在“高级卒中中心”
笔者在赵传胜的办公室里看到患者和有关方面给他和他的团队送的大量锦旗和牌匾,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一个牌匾引起笔者的注意:“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笔者向赵传胜教授请教什么是“卒中”?
赵教授向笔者侃侃而谈——
所谓“卒中”,学名叫“急性脑血管事件”,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脑梗。这个病近些年一直呈高发态势,而且年轻人发病的越来越多。脑梗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其后遗症是偏瘫、半身不遂,甚至卧床不起,终身瘫痪。
笔者了解到,在卫生部一位退休的老部长的呼吁下,医大一院于去年5月,在滕伟禹副院长的牵头下,成立了高级卒中中心,赵教授是该中心的副主任。这时,旁边一位叫李进伟的医生插话道:“赵主任带领我们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许多病人可以说是起死回生。”这位28岁的医生绘声绘色给笔者讲了几个抢救病例——今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沈阳市内一个年仅32岁的小伙子,晚上喝酒时突然半身不遂被紧急送到卒中中心。他的父母急得哭着说:大夫,救救我们的孩子吧,他明天就结婚了,饭店都定了,请柬也发了……事不迟疑,在赵教授的指挥下,全体医护人员各就各位,治疗了一个小时奇迹就发生了,病症消失,小伙子基本恢复了健康。他一再请求出院第二天参加婚礼。但如此重病,怎么也得住院观察几天。在大夫和他家人的劝说下,喜极而泣的未婚妻答应推迟婚期……正好那位退休的卫生部副部长在医大一院,他听了这件事兴奋地说:你们的故事可以传遍大江南北啊。
还有一个病例也很令人感动。今年初,一位31岁、刚提拔为部门经理的男士,半夜突发急性脑梗,全身瘫痪。他被送来时,正好赵传胜教授值班。经他镇定自若的指挥和娴熟的溶栓抢救,小伙子慢慢睁开了眼睛,可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被领导提拔为经理才几天,我要马上回单位上班。赵教授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也深知他工作不易。经过精心治疗,不到一周时间,小伙子完全恢复健康上班去了……
这不是神话,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听得笔者目瞪口呆。
一年抢救患者300多
听到这么神奇的故事,笔者纳闷赵教授和他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赵教授说,其实,我们用的药和手段并不是“独家”的,关键是我们在时间上与病魔“赛跑”并战胜了它。脑梗发病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无尽的烦恼。我们完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制定抢救措施,其实就是一个“快”字。 赵教授说:我作为卒中中心的副主任,带领团队成员每天24小时待命,争取第一时间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抢救。为了抢时间,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以前需要患者家属做的拍片、化验全部由我们代劳,患者一到马上进入手术室。每抢救完一个病人我都要研究快在什么环节,慢在什么地方,发现问题马上改,尽量缩短抢救时间。因为我知道,慢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掉,所以,一个病人抢救的及时与否往往就在几分钟之内。快了几分钟,病人康复也快;慢了几分钟,后果就是半瘫痪、全身瘫痪甚至死亡。以前抢救脑梗病人全程平均需要96分钟,现在我们缩短到45分钟。看见众多卒中患者经过我们的治疗康复出院,我们的心情比患者还高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仅救活了病人,还挽救了患者的家庭。卒中中心成立1年来,我们已经抢救了300多位患者,治愈率达到80%以上。实事求是说,我们的抢救效果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一肩双挑 身兼数职
赵传胜教授在临床一线奋战的同时,始终坚守崇高的科研信仰。他每天除了工作和抓紧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外,还不断探索新的科学课题。他提出的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再生的修复机制和神经环路的建立,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为中国神经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20年来,他先后承担了16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科研经费总额达500余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文章41篇,总影响因子100余分,单篇最高分10.55分;并获得2项国家专利。
多年来,杰出的科研成果及高超的临床水平让赵传胜教授收获了“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查专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国际基金会杰出学者奖”等多项榮誉称号,并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等殊荣。赵传胜教授还担任辽宁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学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以及国内多家医学杂志的主编。
赵传胜教授每周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探讨目前基础实验或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2014年他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十几年来,他一共培养博士毕业生13人,硕士毕业生28人,并为多个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出国深造机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和医务工作者。
平台决定高度 理想决定方向
“您最近在忙些什么呢?”在和赵教授交谈中笔者问他。赵教授告诉笔者,他手里有两项批下来不久的发明专利。其中之一的灵感,竟然来自他母亲做直肠癌手术后造瘘引发的“创作欲”。事情是这样的:赵教授的母亲手术后造了瘘,每天都要清洗造瘘的地方,非常麻烦不说,而且容易倒流和感染。赵教授带领几个学生研究了几天后,将造瘘地方的一个袋改为两个袋,这样不但解除了患者许多麻烦,而且避免了倒流和感染。这样的改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赵教授透露,丹麦一家医药企业欲买断该专利,目前双方正为此准备谈判。
后记现在人们经常提到“匠心”二字。笔者以为,所谓“匠心”就是类似赵教授这样的大国“工匠”所具有的对工作“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赵传胜教授一直在用精湛的医术履行自己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怀抱勤奋严谨的科研态度,凭借对科学研究的高度热情及敏锐的科研思维,孜孜以求,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关,铸造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他和他的团队以实际行动使“匠心精神”不断延续,不断发扬光大!我们正需要这种“匠心精神”,在振兴辽宁的远大征途中,我们要向赵教授们学习,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心怀理想,远渡重洋
1990年,赵传胜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医科大学。五年的医学学习让他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了神经病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199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在医大一院神经内科正式开启了他的从医生涯。
那时,国内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手段乏善可陈。面对现状,胸怀远大理想和抱负的赵传胜并不满足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为了在国内神经科学领域里“扛旗”, 2001年赵传胜毅然选择远赴东芬兰大学攻读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凭着对医学的赤诚之心,在这个高度发达的北欧国家,他刻苦钻研学习了4年。他说:“面对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我想把更多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在东芬兰大学Jukka Jolkkonen教授的带领下,他查阅了大量医学文献,学习了许多先进的实验技术及科学严谨的统计方法,使自己的科研思维得到了长足提高。博士毕业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SCI文章。2005年博士毕业后他立即回国,当时他年仅32岁,毕业当年他就获得了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从此踏上了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征途。外国的老师都非常敬佩赵传胜发奋学习的精神。老外们评价赵传胜:“中国有这样出色的学生,经济排在世界第二一点都不奇怪。”
再度出国深造
在一次业务讲座课上,领导的一句開场白说到了“点子”上:赵传胜是我院青年大夫的榜样,他是一个永不自满、浑身充满激情的热血青年。
事实也的确如此。尽管赵传胜在同行中已经是佼佼者了,但他每天上班之余的时间都给了书籍,他在学习中文文献的同时,还翻阅了大量外文文献和书籍,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他曾和同事说:我还年轻,抓紧时间学习为的就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赵传胜的工作和经历让医大一院的许多年轻大夫钦佩不已,但他本人并不满足,还是如饥似渴地寻求知识。2005年,赵传胜再次离开祖国先后奔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和阿拉巴马伯明翰大学神经病学系,进行博士后的相关研究。博士后期间他的科研能力已经崭露头角,他曾获得华人为数甚少的Civitan国际基金会杰出学者奖的奖励。2009年,赵传胜回到了他的母校——中国医科大学,不到40岁的他很快晋升为医大一院神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成为科室学术的领军人物。
口碑出自国内同行
已经工作了20年的赵传胜教授,其实还有一个他一直在攻克的“堡垒”:脑血管疾病和癫痫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因为近些年患脑血管疾病的人呈上升趋势,一些年轻人也成了患者。为此,赵传胜常年奔波在临床第一线,每天查病房,坐门诊及急诊工作。他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诊治疾病的水平,2017年他就从拥有4000多名各类人才、专家和知名大夫的医大一院中“脱颖而出”,成为被同行认可、心服口服的著名专家之一,尤其在国内同行中,他的口碑非常好,名气也不断上升。
赵传胜说:“作为临床医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坚定,技术优良,仁慈博爱,励志求新。这既是中国医科大学百年来的校训,也是每位医学工作者应该一生坚持的信仰。”
奇迹发生在“高级卒中中心”
笔者在赵传胜的办公室里看到患者和有关方面给他和他的团队送的大量锦旗和牌匾,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一个牌匾引起笔者的注意:“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笔者向赵传胜教授请教什么是“卒中”?
赵教授向笔者侃侃而谈——
所谓“卒中”,学名叫“急性脑血管事件”,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脑梗。这个病近些年一直呈高发态势,而且年轻人发病的越来越多。脑梗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其后遗症是偏瘫、半身不遂,甚至卧床不起,终身瘫痪。
笔者了解到,在卫生部一位退休的老部长的呼吁下,医大一院于去年5月,在滕伟禹副院长的牵头下,成立了高级卒中中心,赵教授是该中心的副主任。这时,旁边一位叫李进伟的医生插话道:“赵主任带领我们争分夺秒抢救病人,许多病人可以说是起死回生。”这位28岁的医生绘声绘色给笔者讲了几个抢救病例——今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沈阳市内一个年仅32岁的小伙子,晚上喝酒时突然半身不遂被紧急送到卒中中心。他的父母急得哭着说:大夫,救救我们的孩子吧,他明天就结婚了,饭店都定了,请柬也发了……事不迟疑,在赵教授的指挥下,全体医护人员各就各位,治疗了一个小时奇迹就发生了,病症消失,小伙子基本恢复了健康。他一再请求出院第二天参加婚礼。但如此重病,怎么也得住院观察几天。在大夫和他家人的劝说下,喜极而泣的未婚妻答应推迟婚期……正好那位退休的卫生部副部长在医大一院,他听了这件事兴奋地说:你们的故事可以传遍大江南北啊。
还有一个病例也很令人感动。今年初,一位31岁、刚提拔为部门经理的男士,半夜突发急性脑梗,全身瘫痪。他被送来时,正好赵传胜教授值班。经他镇定自若的指挥和娴熟的溶栓抢救,小伙子慢慢睁开了眼睛,可他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我被领导提拔为经理才几天,我要马上回单位上班。赵教授被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也深知他工作不易。经过精心治疗,不到一周时间,小伙子完全恢复健康上班去了……
这不是神话,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听得笔者目瞪口呆。
一年抢救患者300多
听到这么神奇的故事,笔者纳闷赵教授和他的团队是怎么做到的?赵教授说,其实,我们用的药和手段并不是“独家”的,关键是我们在时间上与病魔“赛跑”并战胜了它。脑梗发病快,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带来严重后果,给病人和家属带来无尽的烦恼。我们完全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制定抢救措施,其实就是一个“快”字。 赵教授说:我作为卒中中心的副主任,带领团队成员每天24小时待命,争取第一时间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溶栓抢救。为了抢时间,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以前需要患者家属做的拍片、化验全部由我们代劳,患者一到马上进入手术室。每抢救完一个病人我都要研究快在什么环节,慢在什么地方,发现问题马上改,尽量缩短抢救时间。因为我知道,慢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脑细胞死掉,所以,一个病人抢救的及时与否往往就在几分钟之内。快了几分钟,病人康复也快;慢了几分钟,后果就是半瘫痪、全身瘫痪甚至死亡。以前抢救脑梗病人全程平均需要96分钟,现在我们缩短到45分钟。看见众多卒中患者经过我们的治疗康复出院,我们的心情比患者还高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不仅救活了病人,还挽救了患者的家庭。卒中中心成立1年来,我们已经抢救了300多位患者,治愈率达到80%以上。实事求是说,我们的抢救效果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一肩双挑 身兼数职
赵传胜教授在临床一线奋战的同时,始终坚守崇高的科研信仰。他每天除了工作和抓紧阅读大量英文文献外,还不断探索新的科学课题。他提出的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再生的修复机制和神经环路的建立,取得了标志性成果,为中国神经科学的进步做出了不小的贡献。20年来,他先后承担了16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科研经费总额达500余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文章41篇,总影响因子100余分,单篇最高分10.55分;并获得2项国家专利。
多年来,杰出的科研成果及高超的临床水平让赵传胜教授收获了“中国卒中中心管理指导委员会督查专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中国卒中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国际基金会杰出学者奖”等多项榮誉称号,并获得“中国医科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等殊荣。赵传胜教授还担任辽宁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医学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副组长、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神经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以及国内多家医学杂志的主编。
赵传胜教授每周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与学生探讨目前基础实验或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2014年他被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十几年来,他一共培养博士毕业生13人,硕士毕业生28人,并为多个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出国深造机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和医务工作者。
平台决定高度 理想决定方向
“您最近在忙些什么呢?”在和赵教授交谈中笔者问他。赵教授告诉笔者,他手里有两项批下来不久的发明专利。其中之一的灵感,竟然来自他母亲做直肠癌手术后造瘘引发的“创作欲”。事情是这样的:赵教授的母亲手术后造了瘘,每天都要清洗造瘘的地方,非常麻烦不说,而且容易倒流和感染。赵教授带领几个学生研究了几天后,将造瘘地方的一个袋改为两个袋,这样不但解除了患者许多麻烦,而且避免了倒流和感染。这样的改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赵教授透露,丹麦一家医药企业欲买断该专利,目前双方正为此准备谈判。
后记现在人们经常提到“匠心”二字。笔者以为,所谓“匠心”就是类似赵教授这样的大国“工匠”所具有的对工作“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赵传胜教授一直在用精湛的医术履行自己救死扶伤的崇高职责,怀抱勤奋严谨的科研态度,凭借对科学研究的高度热情及敏锐的科研思维,孜孜以求,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关,铸造出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他和他的团队以实际行动使“匠心精神”不断延续,不断发扬光大!我们正需要这种“匠心精神”,在振兴辽宁的远大征途中,我们要向赵教授们学习,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