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陈鹤琴是中国幼儿教育的开创者,有“中国的福禄贝尔”和“中国幼教之父”的美称。其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建立于广泛而深入的教育实践之上,顺应历史前进的方向,符合社会潮流的要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终生探索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系统、科学的“活教育”理论体系,至今仍闪烁着熠熠的哲理光辉。在幼儿教育改革热潮中,重温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不仅有一种亲切感,而且对中国今天的改革仍有借鉴作用,他先进的“活教育”理论,引导中国幼教改革一路前行!
【关键词】活教育 幼儿教育
一 活教育理论体系
活教育理论体系是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对中国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四十年代初,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年轻一代受的是封建奴化教育,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省创办了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提出“活教育”主张,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意在“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腐化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1继而提出了“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在二十世纪的科学民主时代,活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科学头脑和民主思想、民主意识的中国人。在随后的日子里,陈鹤琴不断的完善“活教育”理论,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三大目标、十七条教学原则、学习的四个步骤,“五指活动”计划,活教育的十个特点,训育的十三条原则。整个体系由三大目标统领,构成了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最高成就。仅从三大纲领入手展开研讨。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他从抽象到具体逐一递进的阐述了“活教育”的目的论。首先,“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认为“今后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无知的人使他有知,主要的还要教育不会做人的人会做人。”做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次,“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目的论的民族特征。陈鹤琴曾说到:“今天我们生长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3要把祖国的发展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要向民族英雄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最后,“做现代中国人”则使“活教育”进而体现时代精神。 “活教育”的目的论有了发展,由“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发展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4这个“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5这五个方面至今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课程是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6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的活书,直接的书。尤其是儿童在基本认识的形成时期,鲜活的教材,才具有说服力,印象最深刻,最引发创造。他认为“所有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就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5当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时,他们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相应的就使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变得比较容易进行,成效也更加显著。因此,陈鹤琴的源于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观尊重了儿童的兴趣、特点,体现了学习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地位。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7他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8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学习都是为了更好的做事、做人。做中有熟、熟中有巧,巧中有规律,规律再指导类似的做,这是一个真实的认识过程和进步过程,儿童形成直接经验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形成的过程。这是做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自己去做,去探讨、去思想、去发现,这是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幼儿解放出来,让他们自主活动、去探索、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则要善于启发诱导。
二 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与幼儿教育
“活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同样有深刻的影响。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注重活动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幼儿园要创造与幼儿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与幼儿教育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为《小学教师》撰写了发刊词,他根据陶行知先生批评传统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名言,提出了把这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和有生气的教育。教师要“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则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幼儿的生活应该被重重的凸现出来,教育的内容只有源自幼儿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远离幼儿的生活,也不可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幼儿的生活。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与幼儿教育
陈鹤琴认为自动自发的学习,乃是以“做”为出发点的,在“做”的过程中去“教”,在做的过程中去求进步,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才算是真知识,有用的知识,培养现代的中国人,必须以“做”开始。陈鹤琴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讲为主,将重心放在灌输知识上的教学理论,反对压抑儿童力量和思想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观点,要把儿童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陈鹤琴先生毕生致力于幼儿教育,为中国的幼儿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反映了儿童的幸福要求、人文精神、儿童发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也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息息相通,形成了一个经的起时代发展考验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为幼教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先行者的启示下,在世界科学迅速进步的形势下,在国家对下一代成长质量的关注下,有可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注释:
[1][3][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9.63.62.67.
[2][5][7][8]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4.
[6]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15.613.110.115.
【关键词】活教育 幼儿教育
一 活教育理论体系
活教育理论体系是陈鹤琴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对中国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在四十年代初,中华民族遭受外族侵略,年轻一代受的是封建奴化教育,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省创办了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提出“活教育”主张,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意在“要把那种死气沉沉的腐化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有生气的教育。”1继而提出了“活教育”的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在二十世纪的科学民主时代,活教育要求培养具有科学头脑和民主思想、民主意识的中国人。在随后的日子里,陈鹤琴不断的完善“活教育”理论,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三大目标、十七条教学原则、学习的四个步骤,“五指活动”计划,活教育的十个特点,训育的十三条原则。整个体系由三大目标统领,构成了陈鹤琴学前教育思想的最高成就。仅从三大纲领入手展开研讨。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他从抽象到具体逐一递进的阐述了“活教育”的目的论。首先,“做人”是“活教育”最为一般意义的目的。认为“今后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无知的人使他有知,主要的还要教育不会做人的人会做人。”做人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次,“做中国人”体现了“活教育”目的论的民族特征。陈鹤琴曾说到:“今天我们生长在中国,是一个中国人,做一个中国人与一个别的国家的人不同。”3要把祖国的发展同自己的命运联系起来,要向民族英雄一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最后,“做现代中国人”则使“活教育”进而体现时代精神。 “活教育”的目的论有了发展,由“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发展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4这个“世界人”要“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5这五个方面至今看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课程是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6他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我们的活书,直接的书。尤其是儿童在基本认识的形成时期,鲜活的教材,才具有说服力,印象最深刻,最引发创造。他认为“所有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切合人生的课程内容就是“儿童的一饮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触,灿烂的玩具用品。”5当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时,他们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相应的就使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变得比较容易进行,成效也更加显著。因此,陈鹤琴的源于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观尊重了儿童的兴趣、特点,体现了学习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地位。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7他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8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学习都是为了更好的做事、做人。做中有熟、熟中有巧,巧中有规律,规律再指导类似的做,这是一个真实的认识过程和进步过程,儿童形成直接经验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形成的过程。这是做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儿童自己去做,去探讨、去思想、去发现,这是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幼儿解放出来,让他们自主活动、去探索、去实践,这样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则要善于启发诱导。
二 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与幼儿教育
“活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当时的幼儿教育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同样有深刻的影响。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注重活动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儿童的兴趣,引导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条件。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发展中的不同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幼儿园要创造与幼儿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与幼儿教育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这是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为《小学教师》撰写了发刊词,他根据陶行知先生批评传统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名言,提出了把这种死气沉沉的教育变为前进的、自动的、活泼的,和有生气的教育。教师要“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则要“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幼儿的生活应该被重重的凸现出来,教育的内容只有源自幼儿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远离幼儿的生活,也不可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关注幼儿的生活。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与幼儿教育
陈鹤琴认为自动自发的学习,乃是以“做”为出发点的,在“做”的过程中去“教”,在做的过程中去求进步,经过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知识,才算是真知识,有用的知识,培养现代的中国人,必须以“做”开始。陈鹤琴反对传统教育以教师讲为主,将重心放在灌输知识上的教学理论,反对压抑儿童力量和思想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观点,要把儿童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陈鹤琴先生毕生致力于幼儿教育,为中国的幼儿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反映了儿童的幸福要求、人文精神、儿童发展和教育创新的要求,也和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息息相通,形成了一个经的起时代发展考验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为幼教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在先行者的启示下,在世界科学迅速进步的形势下,在国家对下一代成长质量的关注下,有可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注释:
[1][3][4]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五卷[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9.63.62.67.
[2][5][7][8] 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44.
[6]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第二卷[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115.613.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