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研学后教的备课,小组研读的题目理解、问题设置,以及后教过程的知识补全、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文本解读在研学后教中的应用策略是目前教师应当重视的课题。文章从文本解读和应用文本解读的优势、在研学后教中深入应用文本解读、在研学后教中解读文本要注意的问题三大方面来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文本解读;研学后教;语文教学;应用
一、文本解读和应用文本解读的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文本解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也包括“研学后教”的过程。从教师的教材分析到课前备课,从教学导入到学生自主的全方位的学习和解读,到“后教”过程中的知识补全及小结、延伸等,都离不开文本解读。教师通过走进文本,可以从深入理解文本意旨和作者意图等,获得更为准确的解读方向;可以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思考出更为现实而有效的训练途径,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课堂总体把控能力就可以得到逐渐提升,也就是“悟”的境界由浅入深,渐修渐“悟”,越来越接近“彻悟”的目标。
二、在研学后教中深入应用文本解读
(一)备课中的文本解读
依据文本解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可以就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与态度观等进行综合考虑,依托文本所蕴含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如:
1. 综合全单元组的要求,每课又各有侧重,利用文本解读中的所悟所得,在反复斟酌中确定本课的研学问题。
2. 根据工具性的要求,确定研学准备和研学中要圈画的修辞手法、句子,或造句、变换句式,或更正的错字、病句,还有理解重点词句、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等练习内容。
3. 关注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容,让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能在具体教学中一一呈现或逐步渗透。
《乡下人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篇课文就反映了热爱乡村、热爱生活的主题思想。教师在备课、研学时就要为从中提炼这些人文价值做准备。第一段的房前种瓜跟城里的石狮、旗杆对比,显得更为可爱、纯朴。第二段村里人种的花朵和春笋,显出独特的乡村风光与生气。第三、四段描写家养的鸡、鸭,具有十足的活力。还有第五段乡下人在门前摆下饭桌吃饭的豪气。第六段秋夜里纺织娘的歌声衬托出乡村的夜阑人静。教师可以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找到这些情景描写,认真地欣赏,细细地品味,再美美地朗读。从导入开始,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满怀热爱传达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发散到每一个研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和“后教”过程中的文本解读
在“研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研学时对文本的解读情况,并及时作出导向式的指引,但不必过多关注学生解读的结果。而在“后教”过程中,则要充分利用文本解读的知识技能储备,尽可能多地作出修正和补充,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
1. 注重題目的解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的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笔者就注重对题目的解读。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课文,容易被眼前(刚好也是本册书的封面)的美好景象所吸引,都会满怀兴致地投入阅读,但由于他们急于想知道这情景发生在什么地方、小姑娘在做些什么,这就容易导致阅读的随意性,不利于文章学习方向的把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细心解读文题了。
触:接触。摸:抚摸。这两个动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和有关资料习得。但“触摸春天”,该怎么接触、抚摸?谁能够触摸春天?等等。教师应该将问题串抛给学生。然后把几个问题整合、梳理成本课的一个研学问题——请你说说“触摸春天”这个题目的意思。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更专注于课文有关内容的描述,细心查找并圈画出答案。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答案,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注重多元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性情、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教师作为多元解读的首席,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对话,不断校正学生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学生解读文本的进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内容框架:人文性方面,在盛赞作者父亲作为维和战士的英雄形象的同时,强烈呼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让和平之花不受伤害”。工具性方面,有书信的格式,丰富的想象,含义隽永等。在“研学”和“后教”阶段,学生都提出了比较多的疑问。这时候更需要多元解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老师,他怎么知道爸爸呼唤的就一定就是‘和平’这两个字啊?”这是大多数求知欲强的学生的疑问。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句子和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爸爸牺牲了,但他是作为维和战士(军事观察员)牺牲的。他临终前能说的,就算不是这两个字,也一定跟这两个字有关。而作为“我”、妈妈、在场的叔叔阿姨,能想到的就是惋惜——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啊!要是和平该有多好啊!所以,作者想象到的,其实代表的是所有人的心声。 并且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写的。在“后教”阶段,一部分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写这封信的作者真的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吗?”这时,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根据文本的解读顺势而导:文章表面上写的是一个普通孩子对自己父亲的悼念,并且发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呼吁。实际上,这篇课文无论是从行文的手法,还是从语句的描述等方面来看,都更接近于成年人的口吻或习惯。因此,该篇课文其实是一个综合体,集合了千千万万热爱和平的各界人士的心声,他们通过一个学生向联合国写信的形式表达热爱和平的心声。通过学生的问题来深化文本的主题,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是本文解读的目标所在。
三、在研学后教中解读文本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文本解读更有利于完成研学后教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突出文本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避免过度解读
古语云,凡事过犹不及也。文本解读也是如此。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要赞颂的是伽利略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主要是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课文中包含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两个铁球从高处落下结果的原话和伽利略对此原理的分析判断,篇幅挺长,从表面上看很值得深究。但在讲述这段内容时,应该更多地从双方的结果上去认知,练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此部分内容,而不是纠结于“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的問题中,否则容易让课堂失去语文的本真。
(二)把准学生在解读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以某种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评判的依据或标准。它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因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它,引领学生正确去解读文本。
如《全神贯注》一课,记叙了罗丹忙于修改作品而冷落了好朋友茨威格甚而闹出笑话的事,赞扬主人公全神贯注工作的精神。但也有一些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对此事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罗丹这样做是不礼貌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学他”等看法。对待此类看法,教师就要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弘扬工匠精神,在适当时候舍弃繁文缛节。罗丹的做法是有所失礼的,但这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在对待老朋友的情形下做出的行为,与他能更好地完成“大作”相比,这样的行为表现大可忽略不计。并且这样反而会使作品内容更贴合生活实际,具有更真实的生活趣味。
综上所述,在研学后教中要充分应用文本解读的优势,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让语文教学文本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唯有如此,语文教学课堂才更有语文味,且耐人寻味,久久不绝。
【关键词】文本解读;研学后教;语文教学;应用
一、文本解读和应用文本解读的优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上,教师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文本解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也包括“研学后教”的过程。从教师的教材分析到课前备课,从教学导入到学生自主的全方位的学习和解读,到“后教”过程中的知识补全及小结、延伸等,都离不开文本解读。教师通过走进文本,可以从深入理解文本意旨和作者意图等,获得更为准确的解读方向;可以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解读思考出更为现实而有效的训练途径,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这样,教师的备课能力和课堂总体把控能力就可以得到逐渐提升,也就是“悟”的境界由浅入深,渐修渐“悟”,越来越接近“彻悟”的目标。
二、在研学后教中深入应用文本解读
(一)备课中的文本解读
依据文本解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性,可以就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与态度观等进行综合考虑,依托文本所蕴含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如:
1. 综合全单元组的要求,每课又各有侧重,利用文本解读中的所悟所得,在反复斟酌中确定本课的研学问题。
2. 根据工具性的要求,确定研学准备和研学中要圈画的修辞手法、句子,或造句、变换句式,或更正的错字、病句,还有理解重点词句、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等练习内容。
3. 关注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容,让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能在具体教学中一一呈现或逐步渗透。
《乡下人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这篇课文就反映了热爱乡村、热爱生活的主题思想。教师在备课、研学时就要为从中提炼这些人文价值做准备。第一段的房前种瓜跟城里的石狮、旗杆对比,显得更为可爱、纯朴。第二段村里人种的花朵和春笋,显出独特的乡村风光与生气。第三、四段描写家养的鸡、鸭,具有十足的活力。还有第五段乡下人在门前摆下饭桌吃饭的豪气。第六段秋夜里纺织娘的歌声衬托出乡村的夜阑人静。教师可以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找到这些情景描写,认真地欣赏,细细地品味,再美美地朗读。从导入开始,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满怀热爱传达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发散到每一个研学环节,从而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和“后教”过程中的文本解读
在“研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研学时对文本的解读情况,并及时作出导向式的指引,但不必过多关注学生解读的结果。而在“后教”过程中,则要充分利用文本解读的知识技能储备,尽可能多地作出修正和补充,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
1. 注重題目的解读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的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可以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地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的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笔者就注重对题目的解读。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课文,容易被眼前(刚好也是本册书的封面)的美好景象所吸引,都会满怀兴致地投入阅读,但由于他们急于想知道这情景发生在什么地方、小姑娘在做些什么,这就容易导致阅读的随意性,不利于文章学习方向的把握。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细心解读文题了。
触:接触。摸:抚摸。这两个动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字典和有关资料习得。但“触摸春天”,该怎么接触、抚摸?谁能够触摸春天?等等。教师应该将问题串抛给学生。然后把几个问题整合、梳理成本课的一个研学问题——请你说说“触摸春天”这个题目的意思。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思考,从而更专注于课文有关内容的描述,细心查找并圈画出答案。学生一旦获得正确的答案,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注重多元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学习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以一种无拘无束的心态走进课文,表达自己富有个性的阅读感受,并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陶冶性情、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阅读教学的至高境界。教师作为多元解读的首席,在走进课堂前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目的就是引领学生对话,不断校正学生对话的方向,适时推动学生解读文本的进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通过文本解读,可以梳理出这样的内容框架:人文性方面,在盛赞作者父亲作为维和战士的英雄形象的同时,强烈呼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让和平之花不受伤害”。工具性方面,有书信的格式,丰富的想象,含义隽永等。在“研学”和“后教”阶段,学生都提出了比较多的疑问。这时候更需要多元解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老师,他怎么知道爸爸呼唤的就一定就是‘和平’这两个字啊?”这是大多数求知欲强的学生的疑问。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句子和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爸爸牺牲了,但他是作为维和战士(军事观察员)牺牲的。他临终前能说的,就算不是这两个字,也一定跟这两个字有关。而作为“我”、妈妈、在场的叔叔阿姨,能想到的就是惋惜——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啊!要是和平该有多好啊!所以,作者想象到的,其实代表的是所有人的心声。 并且这篇课文以书信的形式写的。在“后教”阶段,一部分基础好、思维活跃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写这封信的作者真的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吗?”这时,教师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根据文本的解读顺势而导:文章表面上写的是一个普通孩子对自己父亲的悼念,并且发出“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呼吁。实际上,这篇课文无论是从行文的手法,还是从语句的描述等方面来看,都更接近于成年人的口吻或习惯。因此,该篇课文其实是一个综合体,集合了千千万万热爱和平的各界人士的心声,他们通过一个学生向联合国写信的形式表达热爱和平的心声。通过学生的问题来深化文本的主题,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是本文解读的目标所在。
三、在研学后教中解读文本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文本解读更有利于完成研学后教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突出文本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避免过度解读
古语云,凡事过犹不及也。文本解读也是如此。例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一课要赞颂的是伽利略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主要是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课文中包含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两个铁球从高处落下结果的原话和伽利略对此原理的分析判断,篇幅挺长,从表面上看很值得深究。但在讲述这段内容时,应该更多地从双方的结果上去认知,练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此部分内容,而不是纠结于“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的問题中,否则容易让课堂失去语文的本真。
(二)把准学生在解读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以某种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和认知评判的依据或标准。它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因此,教师要准确地把握好它,引领学生正确去解读文本。
如《全神贯注》一课,记叙了罗丹忙于修改作品而冷落了好朋友茨威格甚而闹出笑话的事,赞扬主人公全神贯注工作的精神。但也有一些学生在研学过程中对此事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提出“罗丹这样做是不礼貌的表现,我们不应该学他”等看法。对待此类看法,教师就要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弘扬工匠精神,在适当时候舍弃繁文缛节。罗丹的做法是有所失礼的,但这是在自己的工作室、在对待老朋友的情形下做出的行为,与他能更好地完成“大作”相比,这样的行为表现大可忽略不计。并且这样反而会使作品内容更贴合生活实际,具有更真实的生活趣味。
综上所述,在研学后教中要充分应用文本解读的优势,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让语文教学文本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唯有如此,语文教学课堂才更有语文味,且耐人寻味,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