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生的测量实操技能提出若干建议。主要从“学―看―思―练”的教学手段、分组分项教学法、实训项目提高法、测量竞赛促进法、学生技能整合、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为依据,旨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工程测量技能;工程测量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为此,要求学校注重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来,全国关于建筑方面的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其中就包括中职的测量技能大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或者能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近几年来,中职类工程测量课出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弱化现象”,即教师和学生都只重理论课而轻实践课。学生对工程测量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中职生测量操作能力的低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偏离工作岗位要求;(2)实践教学手段落后,仪器设备老化;(3)校外实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偏少。为了提高工程测量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组织教学。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强调科学教学过程
中职学生学习工程测量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不能生搬套硬书本或大学院校的内容和方法,这样会使中职生对测量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低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强调“学―看―思―练”过程。学,即进行测量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测量实训操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看,即看教师、周围的学生怎么操作。通过看教师的操作,可以学会基本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看周围学生的操作,可以发现学生中间操作错误的地方;通过发现和纠正别人的错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思,即是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是什么原理,怎么操作才是正确的。问,即代表学生思考了,这时候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即表示学生思考清楚,并在教师的教导下找到正确方法,就是勤学苦练了。因为只有不断熟练自己的技能,才能在比赛中胜出,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效率。
二、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训中,要采用分组分项教学法。首先,把大的测量项目分成小项,等学生学会以后,再分配一些比较大的综合项目给学生。测量学中大概有50多个小项目,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每个项目,学生的技能一定有所提高。其次,实训项目的设计必须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前提,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力求贴近实际工程项目。这样的项目设置可以更好地让中职生从学生身份平稳过渡到施工管理技术员的角色。另外,学生分组。许多教师主张学生自由组合,其实应该由教师固定分组,先把好生和差生分一个组,这样差生通过观察学习好生就可以学到。做完整个项目以后,这些分布在各组的差生再组成一两个组单独练习。如果他们在重组以后,仍能完成实训项目,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也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最后,通过比赛使学生技能得到提高。学校或者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举办一些学校级、专业部级的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加强练习,还能为将来的市级、省级大赛培养选手,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也正好应了全国举行测量技能大赛的初衷,以大赛促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技能整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学生技能的整合是提升工程测量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测量学相对于中职生来说比较深奥,不太容易理解,特别是理论部分。因此,不少学生在实训以后对所做项目还是一知半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技能整合。比如:学生在做三、四等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时候,一般都是要求学生直接按照实训指导书上的内容去做,做之前,教师先示范,细致讲解原理和内容,然后学生就照葫芦画瓢接着做。可是,我们培养的是将来要负责项目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而不是单纯操作仪器和扶棱镜的人。因此,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写方案。写方案其实最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假如学完这门课,还不知道方案怎么编写,那么这个学习是失败的。写方案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工程规范、原理、仪器操作、观测方法等,相当于让学生自己把整个项目总结了一遍。当然,学生的方案写得不完美,这时就需要教师逐点讲解,这时候才是拿出正确方案的时候。接下来学生发现了不足之后,用正确的方案进行实训,再由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就能使学生的技能达到整合,知识更加系统化。
四、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假期实习
校企合作是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国家非常推崇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最有特点的应该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元制”。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1)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2)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3)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这种职业教育体系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少的知识,回到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学成以后再去实践,如此往复,学生的技能得到不断提高。如果现阶段学校条件不够,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外出实习,相信学生的实操技能一定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组织工程测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完善,延伸拓展,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建筑专业实训教学,创设工程教育和实践环境,确保中职毕业生质量与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质量之间保持良好的适配度。
参考文献:
[1]周新力,陈正阳.对《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J].北京测绘,2005(3).
[2]马蕾.关于如何提高中职生测量实操技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5).
[3]张义珑.如何上好全站仪的操作实训课[J].今日科苑,2010(8).
关键词:中职学生;工程测量技能;工程测量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对劳动力人才资源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择优的标准转向操作技能优秀的实用型人才。为此,要求学校注重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将实践技能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训,以适应市场和企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近些年来,全国关于建筑方面的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其中就包括中职的测量技能大赛。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或者能让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近几年来,中职类工程测量课出现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的“弱化现象”,即教师和学生都只重理论课而轻实践课。学生对工程测量课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导致中职生测量操作能力的低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偏离工作岗位要求;(2)实践教学手段落后,仪器设备老化;(3)校外实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偏少。为了提高工程测量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组织教学。
一、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强调科学教学过程
中职学生学习工程测量要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不能生搬套硬书本或大学院校的内容和方法,这样会使中职生对测量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从而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低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而在教学过程中则强调“学―看―思―练”过程。学,即进行测量理论知识的学习,为测量实训操作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看,即看教师、周围的学生怎么操作。通过看教师的操作,可以学会基本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通过看周围学生的操作,可以发现学生中间操作错误的地方;通过发现和纠正别人的错误,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思,即是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是什么原理,怎么操作才是正确的。问,即代表学生思考了,这时候教师耐心细致地讲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练,即表示学生思考清楚,并在教师的教导下找到正确方法,就是勤学苦练了。因为只有不断熟练自己的技能,才能在比赛中胜出,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效率。
二、改进实践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训中,要采用分组分项教学法。首先,把大的测量项目分成小项,等学生学会以后,再分配一些比较大的综合项目给学生。测量学中大概有50多个小项目,如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每个项目,学生的技能一定有所提高。其次,实训项目的设计必须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前提,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依据,力求贴近实际工程项目。这样的项目设置可以更好地让中职生从学生身份平稳过渡到施工管理技术员的角色。另外,学生分组。许多教师主张学生自由组合,其实应该由教师固定分组,先把好生和差生分一个组,这样差生通过观察学习好生就可以学到。做完整个项目以后,这些分布在各组的差生再组成一两个组单独练习。如果他们在重组以后,仍能完成实训项目,就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也是考核学生的一个重要依据。最后,通过比赛使学生技能得到提高。学校或者教师可以定期给学生举办一些学校级、专业部级的比赛,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加强练习,还能为将来的市级、省级大赛培养选手,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也正好应了全国举行测量技能大赛的初衷,以大赛促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技能整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学生技能的整合是提升工程测量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为测量学相对于中职生来说比较深奥,不太容易理解,特别是理论部分。因此,不少学生在实训以后对所做项目还是一知半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技能整合。比如:学生在做三、四等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的时候,一般都是要求学生直接按照实训指导书上的内容去做,做之前,教师先示范,细致讲解原理和内容,然后学生就照葫芦画瓢接着做。可是,我们培养的是将来要负责项目的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而不是单纯操作仪器和扶棱镜的人。因此,应该要求学生自己写方案。写方案其实最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假如学完这门课,还不知道方案怎么编写,那么这个学习是失败的。写方案可以让学生更了解工程规范、原理、仪器操作、观测方法等,相当于让学生自己把整个项目总结了一遍。当然,学生的方案写得不完美,这时就需要教师逐点讲解,这时候才是拿出正确方案的时候。接下来学生发现了不足之后,用正确的方案进行实训,再由教师巡回指导、总结,就能使学生的技能达到整合,知识更加系统化。
四、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假期实习
校企合作是经常讨论的话题,我们国家非常推崇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最有特点的应该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元制”。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1)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2)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3)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这种职业教育体系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这样就能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尽快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生产实践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少的知识,回到学校以后继续学习,学成以后再去实践,如此往复,学生的技能得到不断提高。如果现阶段学校条件不够,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外出实习,相信学生的实操技能一定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组织工程测量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完善,延伸拓展,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建筑专业实训教学,创设工程教育和实践环境,确保中职毕业生质量与行业、企业所需人才的质量之间保持良好的适配度。
参考文献:
[1]周新力,陈正阳.对《测量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J].北京测绘,2005(3).
[2]马蕾.关于如何提高中职生测量实操技能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5).
[3]张义珑.如何上好全站仪的操作实训课[J].今日科苑,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