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那么,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有人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也有人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叶圣陶先生曾提出“教是为了不教”,他认为教是手段,把学生教会了,学生学会了,就达到目的了,我们就可以“不教”了,“不教”是教育目的。新课改智慧课堂的实践告诉我们,这里的“不教”除了是教育目的外,还应该是教育手段。通过“不教”的手段,让学生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会,还应该不断提高“会学”的能力,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既是指学生学会了,也应该是指学生会学了,只有具备了会学的能力,才能既“会学”(那些认为可以教的)已知世界的知识,又能去探索(那些不可以教的)未知世界的奥秘。而“会学”的能力是教不出来的,只能是“不教”,只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不到教的痕迹,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所以不教既是教育的手段,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不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目的既是指学生学会了,也应该是指学生会学了,只有具备了会学的能力,才能既“会学”(那些认为可以教的)已知世界的知识,又能去探索(那些不可以教的)未知世界的奥秘。而“会学”的能力是教不出来的,只能是“不教”,只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不到教的痕迹,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所以不教既是教育的手段,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不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