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ren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培养 主动参与 意识
  当今中学生由于年龄偏小,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着,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
  一、作为数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组织者、点播者,因此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我们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因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与学生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距离。相反,应是一个明智的辅导员,在不同的时间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是示范者、评论者、欣赏者也可以是顾问和朋友。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
  首先,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因此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以宽容友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沟通对话渠道,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更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锤定音,而是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聆听学生的见解,并能适时的给以赞同表扬或指正他们的观点。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应该充分体现主体地位的作用,积极参与到一个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首先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给以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在教师的思维圈子中顺着教师的思路走。如不这样,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就会妨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引发学生开动脑筋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想;在知识的疑难处想; 在.思维干扰处想。对于学生思维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出计算的原理;说出概念的形成;说出公式的推导;说出解题的思路。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的否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其次,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他们的伙伴、朋友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不压抑而是在群体交流与讨论中让学生自我发现;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种良好的课堂习惯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地位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与学生分享理解,是生命的活动,专业所长,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
  最后,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中科院院士张景中认为数学实验就是动手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右脑的开发并能因此引发奇思妙想,产生大胆的猜想和创新,使得所学的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给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的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沉旧的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对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冷静思考,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要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吃透精神,积极探索,才不会“误人子弟”,才不会“淘汰出局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作文关乎的不仅是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掌握,而且是素养的提高与心灵的丰富,在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到继承与创新结合,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作文教学中广泛存在的选材困难、题材匮乏、缺乏兴趣、空洞无味等现象,如何引导到学生去解决,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时间中总结出应该做到三个转变,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作文素材由片面只顾书本素材转向兼顾生活素材
期刊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提问有技巧,就应由以教师提问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发问为主,使学生敢问、能问、善问。   一、营造“敢问”的氛围,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  1、晓之以理,打动心弦,让“我要问”的观念深入人心。人的行为总是受意识支配的,有思必有疑,有疑应有问,有问也必有思,有思也定有所得。作为学生,只有不断去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能进一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2、积极评价,树立信心,让“我能问
期刊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时期的地理教学要正确实施德育,必须更新若干观念,并将这些观念贯彻到地理教学过程中。  一、全球观念  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有些已不是由国家和地区运作的了,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我们应当正视世界市场的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划分应有新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区域化趋势也很明显,经济全球化并不抹煞经济发展的地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对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作者从兴趣、模仿、氛围、毅力四个方面对英语教学方法改进谈了一点个人体会,使我们在改进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英语 教学 方法   英语传统教学方法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主要表现在: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全面
期刊
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思想水平。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  一、知识水平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的四大知识板块分别提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以确保学生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知识水平。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这两大知识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分为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四个不同层次; 2、对化学基本计算
期刊
摘要:素质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行为,一种可以设定、有规范的教育结果。高校中的素质教育应主要强调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具有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因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必须在教学的准备、实施、评定等阶段都融入素质教育的原则。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备课 前提  关于素质,我国目前最权威的解释是:“素质可以包括这样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文化素质;三是业务素质;四是身体心理
期刊
如何按照《数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灵活运用教材的能力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版本多样化的教材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只是奠基性的,它明确了每个学段的目标,至于每个年级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没有做具体规定。与过去《大纲》相比,课程标准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此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为探究性学习巧设铺垫  高中生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指导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孕育探求动机,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代中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学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离不开想象思维,没有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不需耍创造性想象的。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只有抓住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