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海能源(00342.HK)的主营业务是液化石油气(也称为LPG)的零售和批发,主要针对于中国的华南市场。其他业务包括成品油和电子贸易生意,但收入占比不到10%。
在天然气逐渐成为主流能源的大环境下,这家以液化石油气分销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然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它却成为了能源板块的明星,股价从2012年9月份的1.8港元左右一路攀升至2014年2月17日的近8港元,升幅高达344%。在液化石油气进口和民用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却在2009-2012年里保持收入平均每年24%和利润平均每年56%的年增速,其股价也应声而上。
但我们走访了行业内相关企业、专家以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调研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公司涉嫌通过严重夸大业务规模伪造其收入和利润。
新海能源1998年借壳上市,目前最大的股东是岑氏家族,持股35%。岑家最早是做电子产品贸易的,在2000年初购买了一家在广西的液化石油气的销售点,针对民用市场,也就是所谓的煤气罐销售。之后便开始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市场。2004年,公司从一家日本公司手里收购了在珠海高栏区的石油气码头,以此做起了石油气进出口的生意。 公司称,除了位于珠海的码头,还在华南拥有16间充瓶厂、200多个销售门点以及在广州市的17个汽车加气站。公司最近三年的审计均由德勤(香港)负责。
新海能源从中东气田进口液化石油气,进而销售给广州市的公交及出租车以及华南区的工业用户。按公司2012年的年报数据计算,进口气业务的毛利占公司整体毛利的60%以上,当年总进口液化石油气量为93万吨,其中转出口为31万吨,即进口气在国内的销量约为62万吨。然而我们通过广东油气商会(http://www.oilgas.cc/) 得知,全国液化石油气的进口量在2011、2012年分别为340万吨和330万吨,其中新海能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在2012年仅为39万吨和13万吨,远远小于公司年报数据;进口气实际在国内的销量约为26万吨,仅为公司年报数据的40%。广东油气商会是广东省的油气能源行业协会,其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
我们还咨询了中石化集团信息部专门负责液化石油气的专家,他掌握的关于新海能源的进口数据和广东油气商会提供的一致。此外,我们采访了同在珠海高栏港设有石油气进口码头的新海能源的直接竞争对手珠海龙华石油化工,其码头的员工表示,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新海能源在珠海港的进口量在2013年每月最多不过4万-5万吨,2012年可能更少。
新海能源财报的进口气量和行业实际差距如此之大,不知公司作何解释。
公司还有一块主营业务是民用市场,即煤气罐的零售业务。这部分业务的毛利占公司2012年整体毛利的15%-20%。因煤气罐缺乏安全性和便利性,在过去几年中,民用液化天然气市场逐渐萎缩,已经让位给天然气,而且这一趋势也将在今后的几年中继续保持。然而,新海能源的民用燃气的销售量却在2009-2012年逐年递增,公司称这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结果。截至2012年底,公司在11个城市拥有220个零售门点。这11个城市分别是桂林、荔浦、梧州、仓梧、德庆、茂名、清远、花都、广州、深圳、珠海。除了广州、深圳、珠海,其余的都是三四线城市。我们分别从珠海、中山两个城市的民用燃气公司了解到,当地平均一个零售门点的年销量约为300吨上下。而按照新海能源所报数据,其220个零售门点在2012年的平均年销量为1000吨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差距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意思的是,2009年8月,新海能源因资金缺乏,和一家BVI公司Provisional Talent Limited达成协议,将新海发展(NewOcean Development)25%的股权以1亿港元予以转让,但是买家有权在2013年之前行使回售权,即要求公司购回股份外加5%的年利率。新海发展是新海能源民用零售业务的运营主体。之后,2010年4月,公司宣布,这名买家只给了4000万港元,换得新海发展10%的股份。2012年10月,公司又宣布,这名买家行使回售权,把新海发展10%的股权归还给公司,同时收回4000万港元外加每年5%的利息,共计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这意味着,这位知情的买家在2012年10月对新海的民用零售业务的估值低于3.5亿元人民币。而另外一方面,公司自称其民用零售业务在2012年的销量为25万吨,每吨净利约为人民币750元,也就是说,其民用零售业务当年净利润近1.9亿元。如果这部分业务当真可以每年产生如此高的净利润,那位买家为何要迫不及待的以3.5亿元的估值将公司的股权进行回售?毕竟,出售的价格还不足两倍的市盈率!
在2009-2013年期间,公司进行了四次股票配售,共集资18亿港元。相应地,公司的在外发行股份也从2009年底的9.6亿股增加到2014年初的14.8亿股,增幅52%,但岑氏家族的股权也从51%降到35%。2013年1月,公司另一位大股东,也是内部人士,任德章通过配售卖掉了其所有股份。
基于我们的采访和调研,估计公司2012年实际的净利润不足1亿元,不足公司财报的四分之一。另外,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利润在过去三年并没有显著增长,未来增长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其估值不超过10亿元。但截至2014年2月17日,公司的市值已接近120亿港元。公司涉嫌通过严重的财务造假,做高股价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应该尽早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和监管。
在天然气逐渐成为主流能源的大环境下,这家以液化石油气分销为核心业务的公司一开始并不引人注意。然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它却成为了能源板块的明星,股价从2012年9月份的1.8港元左右一路攀升至2014年2月17日的近8港元,升幅高达344%。在液化石油气进口和民用市场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却在2009-2012年里保持收入平均每年24%和利润平均每年56%的年增速,其股价也应声而上。
但我们走访了行业内相关企业、专家以及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调研的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公司涉嫌通过严重夸大业务规模伪造其收入和利润。
新海能源1998年借壳上市,目前最大的股东是岑氏家族,持股35%。岑家最早是做电子产品贸易的,在2000年初购买了一家在广西的液化石油气的销售点,针对民用市场,也就是所谓的煤气罐销售。之后便开始进入了液化石油气市场。2004年,公司从一家日本公司手里收购了在珠海高栏区的石油气码头,以此做起了石油气进出口的生意。 公司称,除了位于珠海的码头,还在华南拥有16间充瓶厂、200多个销售门点以及在广州市的17个汽车加气站。公司最近三年的审计均由德勤(香港)负责。
新海能源从中东气田进口液化石油气,进而销售给广州市的公交及出租车以及华南区的工业用户。按公司2012年的年报数据计算,进口气业务的毛利占公司整体毛利的60%以上,当年总进口液化石油气量为93万吨,其中转出口为31万吨,即进口气在国内的销量约为62万吨。然而我们通过广东油气商会(http://www.oilgas.cc/) 得知,全国液化石油气的进口量在2011、2012年分别为340万吨和330万吨,其中新海能源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在2012年仅为39万吨和13万吨,远远小于公司年报数据;进口气实际在国内的销量约为26万吨,仅为公司年报数据的40%。广东油气商会是广东省的油气能源行业协会,其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
我们还咨询了中石化集团信息部专门负责液化石油气的专家,他掌握的关于新海能源的进口数据和广东油气商会提供的一致。此外,我们采访了同在珠海高栏港设有石油气进口码头的新海能源的直接竞争对手珠海龙华石油化工,其码头的员工表示,据他们了解的情况,新海能源在珠海港的进口量在2013年每月最多不过4万-5万吨,2012年可能更少。
新海能源财报的进口气量和行业实际差距如此之大,不知公司作何解释。
公司还有一块主营业务是民用市场,即煤气罐的零售业务。这部分业务的毛利占公司2012年整体毛利的15%-20%。因煤气罐缺乏安全性和便利性,在过去几年中,民用液化天然气市场逐渐萎缩,已经让位给天然气,而且这一趋势也将在今后的几年中继续保持。然而,新海能源的民用燃气的销售量却在2009-2012年逐年递增,公司称这是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结果。截至2012年底,公司在11个城市拥有220个零售门点。这11个城市分别是桂林、荔浦、梧州、仓梧、德庆、茂名、清远、花都、广州、深圳、珠海。除了广州、深圳、珠海,其余的都是三四线城市。我们分别从珠海、中山两个城市的民用燃气公司了解到,当地平均一个零售门点的年销量约为300吨上下。而按照新海能源所报数据,其220个零售门点在2012年的平均年销量为1000吨以上,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差距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有意思的是,2009年8月,新海能源因资金缺乏,和一家BVI公司Provisional Talent Limited达成协议,将新海发展(NewOcean Development)25%的股权以1亿港元予以转让,但是买家有权在2013年之前行使回售权,即要求公司购回股份外加5%的年利率。新海发展是新海能源民用零售业务的运营主体。之后,2010年4月,公司宣布,这名买家只给了4000万港元,换得新海发展10%的股份。2012年10月,公司又宣布,这名买家行使回售权,把新海发展10%的股权归还给公司,同时收回4000万港元外加每年5%的利息,共计约合人民币3500万元。这意味着,这位知情的买家在2012年10月对新海的民用零售业务的估值低于3.5亿元人民币。而另外一方面,公司自称其民用零售业务在2012年的销量为25万吨,每吨净利约为人民币750元,也就是说,其民用零售业务当年净利润近1.9亿元。如果这部分业务当真可以每年产生如此高的净利润,那位买家为何要迫不及待的以3.5亿元的估值将公司的股权进行回售?毕竟,出售的价格还不足两倍的市盈率!
在2009-2013年期间,公司进行了四次股票配售,共集资18亿港元。相应地,公司的在外发行股份也从2009年底的9.6亿股增加到2014年初的14.8亿股,增幅52%,但岑氏家族的股权也从51%降到35%。2013年1月,公司另一位大股东,也是内部人士,任德章通过配售卖掉了其所有股份。
基于我们的采访和调研,估计公司2012年实际的净利润不足1亿元,不足公司财报的四分之一。另外,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利润在过去三年并没有显著增长,未来增长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其估值不超过10亿元。但截至2014年2月17日,公司的市值已接近120亿港元。公司涉嫌通过严重的财务造假,做高股价以谋取私利。这样的行为应该尽早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