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样年华》和《廊桥遗梦》,各自作为中西方描写陌生男女爱情故事的代表作,在引人入胜的情节叙事中,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青年人们表达爱意的不同方式。本文旨在探究两者台词比对中体现出的不同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高语境;爱情观;审美视角
【作者简介】张星瑶(1996- ),女,汉族,河北蔚县人,商务英语本科在读,西南财经大学。
《花样年华》和《廊桥遗梦》两部电影,各自作为中西方描写陌生男女爱情故事的代表作,因其成熟的叙事手法,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技巧运用,值得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化比较时作为例子来剖析。下文将以部分台词及人物表现为例,剖析中外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一、初次表达自我
在《花样年华》的主角苏丽珍和周慕云第一次真正互表心迹时,巧妙又含义颇深的对话引人会心一笑:
“你的皮包款式很特别,不知道哪里能买的到?我想买一个送给我太太。”
“那个皮包是我先生在外地工作时买给我的,他说香港买不到的。对了,你的领带哪里买的?”
“我也不知道,全是我太太给我买的。”
“是吗?其实我先生也有一条领带和你的一模一样,是他老板买给他的。”
“我太太也有个皮包和你的一模一样。”
“我知道,我见过。你想说什么?”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虽然两人都早已相生爱意,但即使在私下约见的咖啡店里,也没有直白的说出“我喜欢你很久了”之类的话语。相反,二人的对话用皮包和领带这两样具有强烈性别特征又有一定私人性的物品开头。佯装是为自己的家人买,却实际表明了对对方的关注和赞美。正有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妙处。在了解了对方的心意过后,一句“我还以为只有我知道”透露出了惺惺相惜的感动和依恋。而若将这样的对话放在普通的同事谈天间,简单地理解为拉近关系,似乎也并无不当。这正从侧面体现除了中国高语境的文化特点。当一名女性与你并非很熟,却愿意单独赴约时,至少能说明她对你的一定好感。
相比之下,《廊桥》的倾诉就开门见山了很多。
“But?”
“Well,it is not what I dreamed of as a girl.”
“Yea. I scribbled something down the other day. I often do that when l am on the road. It goes like this,the old dreams or good dreams, they didn’t work out, but l had them. I don’t know what all that means, just thought it might be used someday. Well, anyway I think I kind of know how you feel.”
佛朗西斯卡和罗伯特相识没多久,在将短短的赞美和不得已的安贫乐道表露出来之后,女主继而很快表露了自己的心声。面对一个陌生人,女主用了“clean”一词描述自己的丈夫,发觉不妥后又急忙用“hard worker”“honest”这样看似褒义却略显枯燥的词去补充,最后还是用“but”引出了自己不愿少女时代的梦想陨落的真实想法。作为旁观者,我们不难从言辞中看出女主的不甘寂寞。相对于苏丽珍从来都是的那一句“我先生出差去了”,佛朗西斯卡显然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二、交流中的反馈
在苏丽珍和周慕云的感情逐渐升温时,发生了一件暖心的小事情。女主得知男主想吃芝麻糊,便特地为他煮了。男主得知后,说了一句“说起来真巧”,女主也只是淡淡的回应“是吗?真巧”。从举案齐眉到相敬如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感谢和感动更多的是记在心里,再给予实质性的报答。能记得对方的生日并给予祝贺,似乎要比在自己生日收到祝贺时大加溢美之词更实在的多。而在《廊桥》中,直白炽热的倾诉,却不胜枚举。“I’m coming to you as you coming to me for so long. Although we haven’t know each other before the date.”,“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once in a lifetime.”,“Seems right now, that all I have done in my life was making my way here to you.”...
中西在接收到对方情绪后反馈方式的不同,在其它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以我们常引用来表达爱意的林徽因先生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诗中的意象正符合我们一向的审美: 用轻柔,美好的物品去比喻心上人,用委婉,隐约的形式去告白。而雪莱在他的诗《给玛丽》中,赞美了玛丽明朗的眼睛,甜美的歌喉,并发出感叹”你对于我,亲爱的,就像黄昏对于西方的星辰,就像日落对于圆满的月亮”,浩瀚的景色与炽热的情感交织相融。在这反馈方式的背后,其实正隐含着中西方爱情观的不同。刘莉在她的文章《浅论中美文化差异》中写到,西方人崇尚爱情,除了宗教中将“性欲”作为需要抑制的东西去约束外,人们对爱情通常是带着崇敬的心理去接受的。而在中国,大多数的人对爱情是一种复杂心理因素,需要又排斥,接受又逃避。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来自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
此外,仔细对比两部影片的语言并結合生活实际,你会发现,为了礼貌卑谦,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谈话的对方作为中心,以对方的需求作为切入。发表言论时,也常爱用“我们”以期望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而在英语中,许多的句子都是以“I”开头,以个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为中心。甚至当你并不确定对方的意见却用了“We”来阐述意见,会被看做自大和不礼貌的象征。同样的,我们看到《花样》这部设定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的片子中,多次使用了“您”一词,尤其是在房东管家对丽珍,丽珍为老板转达消息等等情况下。但对于英语来说,“You”却足以表达两种意思。 三、留白艺术
我们再来看看《花样》的最经典的台词: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这是男主和女主在已经互谙心事后,男主在离开前的最后的邀请。男主其实想表达的是,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走,我一定会为你多买一张船票。只要你邁出一步,我就愿意抛弃一切。一个长情的邀请,虽然被分割成短短的句子,夹着假设,夹着猜测,夹着不敢有更大期望的语调,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以清晰地读懂这样的告白,女主也一样。这段爱情从开始到结束,看似没有过热烈的交融,却又是句句的长情。这句邀请,只有前提加问句,看似简单,却表达着周先生愿不顾流言蜚语与女主远走他乡的决心。影片的这一部分到此结束,我们甚至不知道女主说了什么,却已通过几秒的寂静和压抑的氛围猜出了结果。这也正符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留白的手法。
与之相比,《廊桥》中的分别时刻:
“Who is us? Don’t throw us away. Maybe you feel in this way, maybe you don’t. Maybe it’s because you are in this house. Maybe tomorrow when they come back, you will feel in different way. Don’t you think it’s possible?”
“I don’t know.”
“Well, look, I’m gonna be here a few more days. We can talk it later. We don’t have to decide it right now. Maybe we will see each other and you will change your mind.”
男女主对于是不顾一切地离开还是留下,进行了直截明了的沟通。罗伯特也不断用自己的努力尝试去说服佛朗西斯卡。虽然我们已经大致猜到了结局,但主人翁抉择家庭伦理与自由的矛盾心理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故事的情感渲染更上了一层楼。两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但若以我国传统审美视角来看,似乎语言简明凝练的《花样》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更夺人眼球。
究其所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除去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固有习俗,我们几乎可以为各类表达找到它们的文化根源所在。几句台词的对比就去评价文化的不同难免有失偏颇,但希望能从这一点开始,我们能更注重从语言这一现象,探究其背后的文化不同。
参考文献:
[1]刘莉.浅论中美文化观的差异——以《花样年华和廊桥遗梦》为例[J].艺术广角,2011(23):175-176.
【关键词】高语境;爱情观;审美视角
【作者简介】张星瑶(1996- ),女,汉族,河北蔚县人,商务英语本科在读,西南财经大学。
《花样年华》和《廊桥遗梦》两部电影,各自作为中西方描写陌生男女爱情故事的代表作,因其成熟的叙事手法,鲜明的文化特征和技巧运用,值得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化比较时作为例子来剖析。下文将以部分台词及人物表现为例,剖析中外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一、初次表达自我
在《花样年华》的主角苏丽珍和周慕云第一次真正互表心迹时,巧妙又含义颇深的对话引人会心一笑:
“你的皮包款式很特别,不知道哪里能买的到?我想买一个送给我太太。”
“那个皮包是我先生在外地工作时买给我的,他说香港买不到的。对了,你的领带哪里买的?”
“我也不知道,全是我太太给我买的。”
“是吗?其实我先生也有一条领带和你的一模一样,是他老板买给他的。”
“我太太也有个皮包和你的一模一样。”
“我知道,我见过。你想说什么?”
“我还以为只有我一个人知道。”
虽然两人都早已相生爱意,但即使在私下约见的咖啡店里,也没有直白的说出“我喜欢你很久了”之类的话语。相反,二人的对话用皮包和领带这两样具有强烈性别特征又有一定私人性的物品开头。佯装是为自己的家人买,却实际表明了对对方的关注和赞美。正有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妙处。在了解了对方的心意过后,一句“我还以为只有我知道”透露出了惺惺相惜的感动和依恋。而若将这样的对话放在普通的同事谈天间,简单地理解为拉近关系,似乎也并无不当。这正从侧面体现除了中国高语境的文化特点。当一名女性与你并非很熟,却愿意单独赴约时,至少能说明她对你的一定好感。
相比之下,《廊桥》的倾诉就开门见山了很多。
“But?”
“Well,it is not what I dreamed of as a girl.”
“Yea. I scribbled something down the other day. I often do that when l am on the road. It goes like this,the old dreams or good dreams, they didn’t work out, but l had them. I don’t know what all that means, just thought it might be used someday. Well, anyway I think I kind of know how you feel.”
佛朗西斯卡和罗伯特相识没多久,在将短短的赞美和不得已的安贫乐道表露出来之后,女主继而很快表露了自己的心声。面对一个陌生人,女主用了“clean”一词描述自己的丈夫,发觉不妥后又急忙用“hard worker”“honest”这样看似褒义却略显枯燥的词去补充,最后还是用“but”引出了自己不愿少女时代的梦想陨落的真实想法。作为旁观者,我们不难从言辞中看出女主的不甘寂寞。相对于苏丽珍从来都是的那一句“我先生出差去了”,佛朗西斯卡显然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二、交流中的反馈
在苏丽珍和周慕云的感情逐渐升温时,发生了一件暖心的小事情。女主得知男主想吃芝麻糊,便特地为他煮了。男主得知后,说了一句“说起来真巧”,女主也只是淡淡的回应“是吗?真巧”。从举案齐眉到相敬如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感谢和感动更多的是记在心里,再给予实质性的报答。能记得对方的生日并给予祝贺,似乎要比在自己生日收到祝贺时大加溢美之词更实在的多。而在《廊桥》中,直白炽热的倾诉,却不胜枚举。“I’m coming to you as you coming to me for so long. Although we haven’t know each other before the date.”,“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once in a lifetime.”,“Seems right now, that all I have done in my life was making my way here to you.”...
中西在接收到对方情绪后反馈方式的不同,在其它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以我们常引用来表达爱意的林徽因先生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为例。诗中的意象正符合我们一向的审美: 用轻柔,美好的物品去比喻心上人,用委婉,隐约的形式去告白。而雪莱在他的诗《给玛丽》中,赞美了玛丽明朗的眼睛,甜美的歌喉,并发出感叹”你对于我,亲爱的,就像黄昏对于西方的星辰,就像日落对于圆满的月亮”,浩瀚的景色与炽热的情感交织相融。在这反馈方式的背后,其实正隐含着中西方爱情观的不同。刘莉在她的文章《浅论中美文化差异》中写到,西方人崇尚爱情,除了宗教中将“性欲”作为需要抑制的东西去约束外,人们对爱情通常是带着崇敬的心理去接受的。而在中国,大多数的人对爱情是一种复杂心理因素,需要又排斥,接受又逃避。这种矛盾的心态恰恰来自于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
此外,仔细对比两部影片的语言并結合生活实际,你会发现,为了礼貌卑谦,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谈话的对方作为中心,以对方的需求作为切入。发表言论时,也常爱用“我们”以期望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而在英语中,许多的句子都是以“I”开头,以个人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为中心。甚至当你并不确定对方的意见却用了“We”来阐述意见,会被看做自大和不礼貌的象征。同样的,我们看到《花样》这部设定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的片子中,多次使用了“您”一词,尤其是在房东管家对丽珍,丽珍为老板转达消息等等情况下。但对于英语来说,“You”却足以表达两种意思。 三、留白艺术
我们再来看看《花样》的最经典的台词: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 这是男主和女主在已经互谙心事后,男主在离开前的最后的邀请。男主其实想表达的是,如果你愿意和我一起走,我一定会为你多买一张船票。只要你邁出一步,我就愿意抛弃一切。一个长情的邀请,虽然被分割成短短的句子,夹着假设,夹着猜测,夹着不敢有更大期望的语调,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可以清晰地读懂这样的告白,女主也一样。这段爱情从开始到结束,看似没有过热烈的交融,却又是句句的长情。这句邀请,只有前提加问句,看似简单,却表达着周先生愿不顾流言蜚语与女主远走他乡的决心。影片的这一部分到此结束,我们甚至不知道女主说了什么,却已通过几秒的寂静和压抑的氛围猜出了结果。这也正符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留白的手法。
与之相比,《廊桥》中的分别时刻:
“Who is us? Don’t throw us away. Maybe you feel in this way, maybe you don’t. Maybe it’s because you are in this house. Maybe tomorrow when they come back, you will feel in different way. Don’t you think it’s possible?”
“I don’t know.”
“Well, look, I’m gonna be here a few more days. We can talk it later. We don’t have to decide it right now. Maybe we will see each other and you will change your mind.”
男女主对于是不顾一切地离开还是留下,进行了直截明了的沟通。罗伯特也不断用自己的努力尝试去说服佛朗西斯卡。虽然我们已经大致猜到了结局,但主人翁抉择家庭伦理与自由的矛盾心理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故事的情感渲染更上了一层楼。两部影片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但若以我国传统审美视角来看,似乎语言简明凝练的《花样》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更夺人眼球。
究其所以,语言的背后是文化。除去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固有习俗,我们几乎可以为各类表达找到它们的文化根源所在。几句台词的对比就去评价文化的不同难免有失偏颇,但希望能从这一点开始,我们能更注重从语言这一现象,探究其背后的文化不同。
参考文献:
[1]刘莉.浅论中美文化观的差异——以《花样年华和廊桥遗梦》为例[J].艺术广角,2011(2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