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浓缩的国魂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40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4个字的歌词,37小节的节拍,46秒的奏唱时长,这些关于国歌的信息,都融进了于海的神经中,长在了他手臂的肌肉里。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国家一级指挥,于海指挥演奏国歌近50年,见证了党和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
  “国歌是浓缩的国魂,它往往能呼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于海说,“国歌是我心中的最爱。这源于我与它的不解之缘。”
  1970年1月,15岁的于海从山东高密参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当上了一名演奏员。24岁时,他成为指挥。1970年10月1日,于海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用单簧管吹奏国歌;1984年国庆阅兵中,他拿起指挥棒,作为千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分指挥之一,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指挥军乐团演奏国歌; 1994年、1999年、2009年国庆阅兵,他成为千人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及联合军乐团团长;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他是现场大合唱总指挥……于海已经不记得自己指挥演奏过多少遍国歌。
  但他知道,每一次演奏,他都满怀虔诚。他曾目睹数万群众在《义勇军进行曲》中肃立致敬,也目睹過意志顽强的体育健儿在国歌声中潸然泪下。于海对国歌的感情,就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积蓄着、沉淀着、提炼着、升华着……
  让于海难忘的是,2009年全国“两会”开闭幕式上,“奏国歌”程序被改为“唱国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两会”开闭幕式军乐团指挥,他感到由衷欣慰。国歌是代表国家形象的“第一声音”,用心唱响国家“第一声音”,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只“奏”不“唱”,不利于国歌的传唱和普及。
  “国歌代表着精神的传承,代表了民族的声音,代表了全中国人民的声音,国歌的神圣不能被亵渎。”
  于海发现,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够尊重国歌的现象,一些婚丧嫁娶、商业场合乱用国歌,对国歌歌词的改编调侃也时有发生。于海意识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歌需要立法,需要有一个标准的版本。因此,从2007年全国“两会”开始,他连续就国歌立法问题提交相关提案。直到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颁布。
  对国歌的内涵,于海有着深刻的体认。“我们的国歌,通篇都是由中国传统音律的五声音阶,相当于‘哆、来、咪、索、拉’组成,只用了一个‘西’来过渡。中国国歌蕴含着一种恢宏大气,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也是非常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他说。
  国歌的前奏是嘹亮的军号,为何不是其他乐器?“因为在曲作者聂耳的手稿中,前奏下面明确写着4个字:‘军号独奏’。”
  “起来!起来!起来!”一个音比一个音高,如有人手推后背,催促每个国民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为什么国歌最后一句“前进、前进、前进进”多了一个“进”字呢?于海认为,这才是国歌的点睛之笔—“前进进”的节奏感,凸显了国歌的进行时态,“前进”一直在路上。音乐声虽然停止了,但行进的脚步声仍在脑海中继续。
  退休后,于海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到各地进行“我们的国歌”主题讲座,讲述国歌背后的故事,宣传国歌的常识。他认为,国歌蕴含了团结、不屈不挠、不甘受压迫、居安思危、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用心唱好国歌,不仅能从中传承民族精神,也能坚定文化自信,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一  清晨的湄江湖村山雾迷蒙。雍元书像往常一样,早早起了床,收拾好药箱。今天,他要去给村里的几位患者做定期检查。十余斤重的药箱,已成为几十年来陪他行走村中的“老伙计”。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北部偏远山巅的湄江湖村,因山脚有清澈的湄江湖而得名。然而,今天这个如诗如画的村庄,几十年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那时,由于交通不便,村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靠肩挑、背扛、马拉;遇到病痛,因为离医院远,多数时候只能硬
期刊
60岁的刘丽,身姿健美,活力十足,看起来宛若一位30多岁的年轻女性,很多人看到她都很羡慕。刘丽说,是运动使她保持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年轻和活力,朝气蓬勃地过着每一天。  源于热爱的坚持  1961年1月出生在沈陽的刘丽,并没有当过专业运动员,却已经参加过46场国内、国际马拉松赛事。她是国内马拉松大众精英选手,也是马拉松赛的急救志愿者。从2016年北京马拉松开始,她陆续参加了国内很多马拉松比赛,并一直跑
期刊
三九时节,寒风刺骨,寒潮侵袭山野。在黑龙江省伊春森工集团乌马河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乌马河林场分公司(以下简称乌马河林场分公司)“西北岔”附近的山中,一位老人手执镰刀,在荆棘密布的林中穿行,他时而察看林木长势,时而割打藤条灌木,进行透光作业。  这位老人叫张英善,是乌马河林场分公司的一名退休党员。46年时间,他用忠诚和奉献诠释着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以躬身践行创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他先后获得
期刊
一个背包、一个行李箱,66岁的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退休教授刘伟再次奔赴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这是他近一年内第五次前往云南大理。从珞珈山到苍山,从东湖到洱海,尽管与其结缘不到一年,但在刘伟心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已成为他的另一个家。  “补齐西部地区教育短板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能成为一名银龄教师,同西部地区师生分享知识、经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刘伟说。  忠诚于党:响应号召支援西部
期刊
周游世界各地,你期待这样的生活吗?  走进长沙市87岁老人易久藩的家中,你会发现,他家的陈设和普通家庭有所不同,客厅四周的墙上贴满了旅行时拍摄的照片,在一面墙的上方,“环游世界五大洲”这几个大字格外显眼。  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旅行达人的家。“朋友都叫我‘老玩童’。”87岁的易久藩说,家里的照片墙足有36平方米。客厅后的一间屋子里,还摆满了易久藩所写的超30万字的游记、150多张自学自制的光碟、60
期刊
老戏迷、曲艺迷自不必说,不常看戏的朋友,只要您看过电影《霸王别姬》《梅兰芳》,就会对戏园子里“炸了窝”似的叫好儿场面,留有深刻的印象。那是现场观众对演员精彩演出最直接、最热烈的回应和赞许。  “叫好儿”源于何时?或许没人说得清楚,至少上百年了。比如,清光绪年间,才子刘鹗写的小说《老残游记》当中,就有特生动的一章“白妞说书”,写他自己在济南明湖居听黑妮、白妞姐妹唱梨花大鼓。先写弹三弦的弦师弦子弹得如
期刊
本没有路的地方,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一条路的最初,很可能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但后来,走的人渐渐多了,必要的时候修一修,就成了平坦的样子。  一个人习惯了走路,生活也就被纳入了固定的轨道中。有样学样,别人的“样”,就成了自己的路。唯恐一不留心,稍有差池,踏错了路,将自己引向一个未知的前方。  桥是什么?路到了此处,已是尽头,于是桥应运而生,将本来没有路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桥延续了路的功用,再將其
期刊
夏天到了,可恶的蚊子又出来寻找“猎物”了。世界上有超过3500种蚊子,而蚊子传播的疾病高达80多种,每年有数十万人因此死亡。现在各国的环境保护做得越来越好,绿地增加,湿地扩大,这也给蚊子繁殖创造了条件。不过,很多欧洲国家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花团锦簇、绿植满园,但很少遇到蚊蝇的大肆侵扰。这要归功于欧洲国家“无死角”的防蚊网络。  设立专业“防蚊官”  德国有些城市多年前就设立了“防蚊官”,对蚊子问题进
期刊
作为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马寅初被誉为“民族瑰宝”。他一生勤于学习,乐于钻研,留下了一段段佳话,为后人仰慕。  少时,马寅初由义父提供学费、食宿,每月的零花钱只够买纸笔用。为省钱,马寅初不用电灯照明,改用油灯,而且只点一根灯草。有朋友来访,见室内光线太暗,又加了一根灯草。马寅初却拨开一根,说:“请别见笑,我点不起两根。”义父得知此事后,便问他为何节省到只用一根灯草。马寅初笑着说:“
期刊
曲解,就是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将它运用到诗和文章中,能使语言生趣、文章增色,可获得讽刺、诙谐的艺术效果。  古代有一书生,匆忙间误把白纸当成写好的书信寄回了家。妻子收到信后,竟然回了一首情意绵绵的绝句:  碧纱窗下启缄信,  一纸从头彻底空。  知君欲归情意切,  相思尽在不言中。  明明是件错事,却把它说得头头是道,妙趣横生。“曲解”给这对夫妻增添了感情。  除用会意法之外,有时还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