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公布,是当前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的十八个基本要点。如果说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教育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当然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提出,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落地生根,需要整体推动各个教育环节的变革,是一个长期、复杂、艰辛的过程,但作为基层的、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却不能等待、不能观望,而是需要反思教育教学现状,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尽可能早的从“知识教育”走向“生命的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的核心中表明:“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担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审视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还是最后的教学效果,都存在着与“育人”目标相悖的危机与困惑。
1.教师教学理念仍是知识至上。虽经历了几轮课程改革,教师都明白了教学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支配教学行为的仍是知识至上的思想观念。教师备课时着眼点是知识,上课时重点是知识,评价时围绕的还是知识,整个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特点:需求、体验和成长。教师在教学时过分注重知识,眼里只有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特点时,学生便会出现厌学、思维不活跃、想象力受阻、实践能力欠缺、情感淡漠等问题。
2.教学方法仍是教材为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驱使下,大部分教师改变了原来以讲解为主的课堂,表面上似乎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从本质上看,教学设计和推进仍以教材为根本,以知识为核心,学生缺乏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升华、实践的过程和体验的快乐,有很多應该让学生实践、讨论、体验的过程被忽略、简化,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进行机械的读、记、练、考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最后被一堆简单、死板的知识所替代。
3.教学评价方式仍是分数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的任务,但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比较单一的笔试评价办法,注重的是知识,缺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判,这就严重偏离了课程目标,既无法检测学生真实的品质状况,又无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品质的提升。
二、思想品德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核心的,但目前初中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这虽不能将责任全推给思想品德学科和教师,因为其中不乏家庭和社会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在塑造学生的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还远远不足,以下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值得关注并需要纠正。
1.“口是心非”现象。该现象是指学生对一些观点、理论在作为纯知识测试时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思想上并不认可。比如,针对“假如遇到摔倒的老人会不会上前去搀扶”这个问题,学生都会回答:“会。”但大部分学生思想上会认为,如果搀扶可能会有被讹诈或其他的麻烦,还是不扶的好。又如,针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联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能答出:“不良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但是学生在思想上可能会认为,没那么严重,别危言耸听,犯点小错不要紧。诸如此类现象,固然有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教学中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方式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因而学生也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罢了,并没有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
2.“言行不一”现象。该现象是指学生对一些理论、观点在作为纯知识测试时,能回答出正确答案,思想上也认可,但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比如,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在实际生活中,随手扔垃圾、浪费纸张、不珍惜水电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又如,关于坚强、宽容等相关知识,学生都能理解其重要性,知道该如何做,在进行纯知识训练时,学生都能回答得尽善尽美,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依然缺乏勇气,也会出现斤斤计较的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得到了相关知识的灌输,自身素质并没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训练而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3.“眼高手低”现象。该现象是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所要求的一些实践活动,能口头或书面地做出完整、条理的策划,但缺乏真正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比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活动建议2.1提出:“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如果让学生策划一次活动方案,学生能依据教师平时训练的答题技巧从目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写得井井有条,但如果要求他们真实地组织实施活动,那么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就所剩无几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实践经历,没有形成实践习惯,从而也就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
以上现象说明,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还没有把“人”的成长放在首位,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构想
核心素养发展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开花结果,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支持,包括“国家顶层设计的逐步落实:修订课标—完善教材—改革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社会教育环境的改变:社会用人制度、家长成才观及育人目标的改变”“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改变:教育观及对学校的评价机制的改变(不以升学率作为政绩的依据)”“学校的改变: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等等。但是,更离不开内力驱动——教师自身的力量。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积极面对核心素养时代带来的挑战,要努力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作用,要有使命感,有人文情怀,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课堂做起。 1.要重视情境创设。《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各种内心体验,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思想认识。学生只有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受,才会心悦诚服,心服口服,思想品德教学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知识与品质相对立的现象。
例如,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他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轮流让学生将眼睛蒙起来,然后模拟完成上、下楼,进、出教室,取、放课本等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平常的动作,在遇到困难时,引导另一组学生提供帮助。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有了盲人的实际体验,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与对帮助的渴望,自然激发起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善良本质和帮助残疾人的欲望,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这种体验式教育产生的效果是单纯说教式的方法所不能及的。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如珍爱生命、人人平等、感恩父母等,教师能创设的情境也很多,可以讲故事、演小品,也可以做游戏、模拟场景,还可以播放音频、视频资料等。总之,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最鲜活的事例,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触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感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2.要重视思维碰撞。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的问题,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教材文本的浅层次理解上,不“入心”,不思考,不探究,那收获的只能是死知识,品德、能力、价值观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难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教师只有运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质疑、反思、探究、辩论,引爆思维,点燃激情,学生才能在经历思维碰撞、“头脑风暴”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而非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是非不分,黑白难辨。
例如,针对“面对摔倒老人扶不扶”“被侵权后是依法维权还是息事宁人”“网络到底是好还是坏”等问题时,如果教师只是就教材文本泛泛而谈,仅仅满足了学生用教材知识点回答上述问题,而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积极探究的机会,没有辩论、讨论的平台,学生就无法从本质上理解上述及类似问题的价值所在,当然也难以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难以提升相关的能力与素养。
3.要重视实践活动。长期的教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道德教育必须由道德灌输向道德实践转变,道德学习必须由被动接受向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将课堂和周围生动的、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出光彩,具有生命力。现实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肥沃土壤,离开了生活实际与实践,思想品德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學生在缺乏生活实际与实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不到知识的温度与力量,调动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强化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的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在对知识结论的机械训练中是无法形成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改变应试教育,真正树立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教育放在教学之上,把育人置于育智之上,才能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出思想品德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山西省永济市逸夫初级中学校)
(责任编辑 岳 舒)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的核心中表明:“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担负着重要的育人功能。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
审视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无论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还是最后的教学效果,都存在着与“育人”目标相悖的危机与困惑。
1.教师教学理念仍是知识至上。虽经历了几轮课程改革,教师都明白了教学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支配教学行为的仍是知识至上的思想观念。教师备课时着眼点是知识,上课时重点是知识,评价时围绕的还是知识,整个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特点:需求、体验和成长。教师在教学时过分注重知识,眼里只有知识,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特点时,学生便会出现厌学、思维不活跃、想象力受阻、实践能力欠缺、情感淡漠等问题。
2.教学方法仍是教材为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驱使下,大部分教师改变了原来以讲解为主的课堂,表面上似乎是以“学生为主体”,但从本质上看,教学设计和推进仍以教材为根本,以知识为核心,学生缺乏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升华、实践的过程和体验的快乐,有很多應该让学生实践、讨论、体验的过程被忽略、简化,取而代之的是对知识进行机械的读、记、练、考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品格和能力最后被一堆简单、死板的知识所替代。
3.教学评价方式仍是分数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担负着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的任务,但目前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采用比较单一的笔试评价办法,注重的是知识,缺乏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判,这就严重偏离了课程目标,既无法检测学生真实的品质状况,又无法引导和促进学生品质的提升。
二、思想品德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表现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核心的,但目前初中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这虽不能将责任全推给思想品德学科和教师,因为其中不乏家庭和社会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这样认为:思想品德课程在塑造学生的责任担当、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作用还远远不足,以下三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值得关注并需要纠正。
1.“口是心非”现象。该现象是指学生对一些观点、理论在作为纯知识测试时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但思想上并不认可。比如,针对“假如遇到摔倒的老人会不会上前去搀扶”这个问题,学生都会回答:“会。”但大部分学生思想上会认为,如果搀扶可能会有被讹诈或其他的麻烦,还是不扶的好。又如,针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联系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能答出:“不良心理和行为如果不加以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违法犯罪。”但是学生在思想上可能会认为,没那么严重,别危言耸听,犯点小错不要紧。诸如此类现象,固然有社会、家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教学中教师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方式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因而学生也只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罢了,并没有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
2.“言行不一”现象。该现象是指学生对一些理论、观点在作为纯知识测试时,能回答出正确答案,思想上也认可,但不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比如,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在实际生活中,随手扔垃圾、浪费纸张、不珍惜水电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又如,关于坚强、宽容等相关知识,学生都能理解其重要性,知道该如何做,在进行纯知识训练时,学生都能回答得尽善尽美,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依然缺乏勇气,也会出现斤斤计较的现象。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得到了相关知识的灌输,自身素质并没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训练而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3.“眼高手低”现象。该现象是指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所要求的一些实践活动,能口头或书面地做出完整、条理的策划,但缺乏真正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比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活动建议2.1提出:“开展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如果让学生策划一次活动方案,学生能依据教师平时训练的答题技巧从目的、途径、方法等方面写得井井有条,但如果要求他们真实地组织实施活动,那么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就所剩无几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少相关的实践经历,没有形成实践习惯,从而也就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
以上现象说明,目前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还没有把“人”的成长放在首位,核心素养的培养还任重而道远。
三、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构想
核心素养发展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开花结果,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支持,包括“国家顶层设计的逐步落实:修订课标—完善教材—改革考试制度与评价体系”“社会教育环境的改变:社会用人制度、家长成才观及育人目标的改变”“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改变:教育观及对学校的评价机制的改变(不以升学率作为政绩的依据)”“学校的改变:课程管理与教学管理制度的改变”,等等。但是,更离不开内力驱动——教师自身的力量。思想品德课教师,要积极面对核心素养时代带来的挑战,要努力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在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的独特作用,要有使命感,有人文情怀,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课堂做起。 1.要重视情境创设。《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各种内心体验,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获得情感体验,深化思想认识。学生只有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受,才会心悦诚服,心服口服,思想品德教学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知识与品质相对立的现象。
例如,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个小游戏,他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轮流让学生将眼睛蒙起来,然后模拟完成上、下楼,进、出教室,取、放课本等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平常的动作,在遇到困难时,引导另一组学生提供帮助。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有了盲人的实际体验,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与对帮助的渴望,自然激发起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善良本质和帮助残疾人的欲望,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这种体验式教育产生的效果是单纯说教式的方法所不能及的。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去体验感悟,如珍爱生命、人人平等、感恩父母等,教师能创设的情境也很多,可以讲故事、演小品,也可以做游戏、模拟场景,还可以播放音频、视频资料等。总之,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最鲜活的事例,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触动学生内心,激发学生共鸣,引导学生感悟,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2.要重视思维碰撞。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围绕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维度的问题,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对教材文本的浅层次理解上,不“入心”,不思考,不探究,那收获的只能是死知识,品德、能力、价值观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难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教师只有运用各种方法,引起学生质疑、反思、探究、辩论,引爆思维,点燃激情,学生才能在经历思维碰撞、“头脑风暴”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而非盲目从众,人云亦云,是非不分,黑白难辨。
例如,针对“面对摔倒老人扶不扶”“被侵权后是依法维权还是息事宁人”“网络到底是好还是坏”等问题时,如果教师只是就教材文本泛泛而谈,仅仅满足了学生用教材知识点回答上述问题,而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积极探究的机会,没有辩论、讨论的平台,学生就无法从本质上理解上述及类似问题的价值所在,当然也难以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难以提升相关的能力与素养。
3.要重视实践活动。长期的教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道德教育必须由道德灌输向道德实践转变,道德学习必须由被动接受向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只有将课堂和周围生动的、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出光彩,具有生命力。现实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的源头活水、肥沃土壤,离开了生活实际与实践,思想品德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學生在缺乏生活实际与实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受不到知识的温度与力量,调动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强化已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本地区存在的资源短缺问题”的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在对知识结论的机械训练中是无法形成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改变应试教育,真正树立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教育放在教学之上,把育人置于育智之上,才能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发挥出思想品德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作者单位:山西省永济市逸夫初级中学校)
(责任编辑 岳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