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写景物的作文,学生都写得出来,但是大多数却写得有些干瘪,缺乏美感,没有味道,这样,文章得分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景物描写得好,文章的形象感就强,写的景物就很美,读者读后就会难以忘怀,让人陶醉在景物美的享受之中。那怎样描写出美的景物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和加以描写。
一、先仔细观察所写的景物,做到胸有成竹
心中有具体形象的景物,笔下才能写出其具体的形态来。这就需要观察,观察是为写作做准备的。观察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是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及外等;也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进行观察;按景物描写的类别观察,可先田野,再河流,后群山……对描写的景物要十分的熟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把景物写好。
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就是一种景物区别于另一种景物的东西,只要抓住了不同点,写出的景物才不会千种景物一个样,或者说是不分春夏秋冬的呆板模子。另外,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景色也会有所区别,例如树木,春天发芽与夏天枝繁叶茂、秋天叶黄飘落、冬天光秃秃的枝丫,就完全不一样。具体落实到某一种景物,其叶、主干、枝丫在不同季节里,颜色、形状、大小都有区别。所以,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详细的、有重点的描写。
三、描写景物时还要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的景物才会更有魅力
景物描写,要在行文中流露出作者对所描写景物的喜爱或者惆怅、忧伤等等思想情感。我们学习的描写景物的课文,一般是表达作者对所描写景物的喜爱之情的。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景物的优美壮丽,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作者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生动形象、美丽可爱的景物
要写好优美景物的文章,还必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行文过程中,可赋予景物一定的人的思想情感,景物才会更加形象具体和优美,读者读了这样的优美景物文章,才容易产生对所写景物喜爱的情感。下面,我们就如何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举一些实际例子说明。
例如:“春天来了,柳树最先发芽,嫩黄色的,几天就长成很细的叶子,是绿色的,柳枝倒垂下来,很好看。”
这句话虽然写出了柳树的样子,抓住了柳树的特点,但是总是给人很一般的印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句和对句子的分析。
例如:A.“杨柳发芽了,绿绿的,嫩嫩的,千条万条,在春风中轻轻拂动。”
B.“春风吹来了,柳芽醒了,悄悄地跳上枝头,染绿了柳条,染绿了柳树。在明媚的春光中,柳条轻柔地舞动身姿,喜盈盈地向从南方赶来加入春天盛会的小燕子欢迎和问好。”
分析:A句使用了“绿绿的”“嫩嫩的”等叠音词,除了具有节奏感外,还有色彩的形象感,给人的印象是深刻了一些,特别是“千条万条,在春风中拂动”中使用了“拂动”一词,将千丝万条的杨柳写活了,形象感更强了,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B句中,使用了动词“跳”“染”“舞动”“问好”等,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人来写,生动传神,描写的效果就更好。这样一描写,柳树的动态美更鲜明,形象美更强烈,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更完美了。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更加真切。
综合A、B两句来看,写得最好的句子还是后一句,因为后一句拟人化的写法,使行文间流露出的是喜爱之情,让读者也不得不承认,柳树很美很美。由此可以看出,运用比喻、拟人化的手法写景物,如果又能够采用整齐的句式、恰当的叠音词,句子有一定的韵律感,文章的语言能像散文诗的语言,那么,文章就更具有感染力,读者会更喜欢。
五、动静结合,景物更美丽
动静结合就是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作文,特别是描写景物的作文,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更要写出动态时刻的景色,文章才不会呆板沉闷、缺乏生机。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就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如果再结合上面讲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就会更好。我们学习的课文有不少就是动静结合的文章。例如,在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了两次去看大榕树:第一是傍晚去看的,只看到了千姿百态的静止状态的大榕树的形象,写得很美,但是作者第二次去看大榕树是第二天早上,不仅看到了清晨大榕树,更看到了千万只各种各样的鸟鹊在大榕树上欢叫、飞舞、扑腾、嬉戏,使得大榕树的小枝叶也随之抖动,大榕树此时是动态的美。作者动静结合地描写大榕树,美丽的大榕树,美丽的鸟的天堂。由此,作者喜爱大自然,喜爱大榕树,赞美“鸟的天堂”的思想感情,就完美地表达出来了,大榕树“鸟的天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样动静结合描写的课文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威尼斯的小艇》《草原》《第一场雪》等。它们都是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式,都写得很美。
六、首尾照应,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中间用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写作方式详细写几处景物
这类文章,一般首段简明地告诉读者景物在什么地方,有何特色,作者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等,引起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作者的态度和感受,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的思想,从而升华主题思想,文章条理清楚,读者一目了然。中间部分详细具体地写一两处景物,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使用修辞手法,采取动静结合的写作方式写。结构是“总——分——总”形式。
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很多是写得很美的景物文章,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火烧云》《三峡之秋》《迷人的张家界》《阿里山的动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等,他们大都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写的,而且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中成语多,叠音词多,有不少是句式整齐、韵律感强的句子。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仔细研读,就能体会文章写出景物的美,就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多修改,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写出优美的写景文章来。
一、先仔细观察所写的景物,做到胸有成竹
心中有具体形象的景物,笔下才能写出其具体的形态来。这就需要观察,观察是为写作做准备的。观察景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是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里及外等;也可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进行观察;按景物描写的类别观察,可先田野,再河流,后群山……对描写的景物要十分的熟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才有可能把景物写好。
二、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景物
景物的特点就是一种景物区别于另一种景物的东西,只要抓住了不同点,写出的景物才不会千种景物一个样,或者说是不分春夏秋冬的呆板模子。另外,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时间,景色也会有所区别,例如树木,春天发芽与夏天枝繁叶茂、秋天叶黄飘落、冬天光秃秃的枝丫,就完全不一样。具体落实到某一种景物,其叶、主干、枝丫在不同季节里,颜色、形状、大小都有区别。所以,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详细的、有重点的描写。
三、描写景物时还要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的景物才会更有魅力
景物描写,要在行文中流露出作者对所描写景物的喜爱或者惆怅、忧伤等等思想情感。我们学习的描写景物的课文,一般是表达作者对所描写景物的喜爱之情的。我们要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景物的优美壮丽,才能更真切地表现出作者对景物的赞美之情。
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生动形象、美丽可爱的景物
要写好优美景物的文章,还必须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行文过程中,可赋予景物一定的人的思想情感,景物才会更加形象具体和优美,读者读了这样的优美景物文章,才容易产生对所写景物喜爱的情感。下面,我们就如何具体生动地描写景物,举一些实际例子说明。
例如:“春天来了,柳树最先发芽,嫩黄色的,几天就长成很细的叶子,是绿色的,柳枝倒垂下来,很好看。”
这句话虽然写出了柳树的样子,抓住了柳树的特点,但是总是给人很一般的印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句和对句子的分析。
例如:A.“杨柳发芽了,绿绿的,嫩嫩的,千条万条,在春风中轻轻拂动。”
B.“春风吹来了,柳芽醒了,悄悄地跳上枝头,染绿了柳条,染绿了柳树。在明媚的春光中,柳条轻柔地舞动身姿,喜盈盈地向从南方赶来加入春天盛会的小燕子欢迎和问好。”
分析:A句使用了“绿绿的”“嫩嫩的”等叠音词,除了具有节奏感外,还有色彩的形象感,给人的印象是深刻了一些,特别是“千条万条,在春风中拂动”中使用了“拂动”一词,将千丝万条的杨柳写活了,形象感更强了,给人以动态美的感受。B句中,使用了动词“跳”“染”“舞动”“问好”等,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柳树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人来写,生动传神,描写的效果就更好。这样一描写,柳树的动态美更鲜明,形象美更强烈,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更完美了。从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更加真切。
综合A、B两句来看,写得最好的句子还是后一句,因为后一句拟人化的写法,使行文间流露出的是喜爱之情,让读者也不得不承认,柳树很美很美。由此可以看出,运用比喻、拟人化的手法写景物,如果又能够采用整齐的句式、恰当的叠音词,句子有一定的韵律感,文章的语言能像散文诗的语言,那么,文章就更具有感染力,读者会更喜欢。
五、动静结合,景物更美丽
动静结合就是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作文,特别是描写景物的作文,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更要写出动态时刻的景色,文章才不会呆板沉闷、缺乏生机。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就生动活泼,形象感人。如果再结合上面讲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效果就会更好。我们学习的课文有不少就是动静结合的文章。例如,在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了两次去看大榕树:第一是傍晚去看的,只看到了千姿百态的静止状态的大榕树的形象,写得很美,但是作者第二次去看大榕树是第二天早上,不仅看到了清晨大榕树,更看到了千万只各种各样的鸟鹊在大榕树上欢叫、飞舞、扑腾、嬉戏,使得大榕树的小枝叶也随之抖动,大榕树此时是动态的美。作者动静结合地描写大榕树,美丽的大榕树,美丽的鸟的天堂。由此,作者喜爱大自然,喜爱大榕树,赞美“鸟的天堂”的思想感情,就完美地表达出来了,大榕树“鸟的天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样动静结合描写的课文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威尼斯的小艇》《草原》《第一场雪》等。它们都是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方式,都写得很美。
六、首尾照应,结尾点明中心,升华主题,中间用修辞手法和动静结合的写作方式详细写几处景物
这类文章,一般首段简明地告诉读者景物在什么地方,有何特色,作者对它有什么样的感受等,引起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作者的态度和感受,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的思想,从而升华主题思想,文章条理清楚,读者一目了然。中间部分详细具体地写一两处景物,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使用修辞手法,采取动静结合的写作方式写。结构是“总——分——总”形式。
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很多是写得很美的景物文章,如《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火烧云》《三峡之秋》《迷人的张家界》《阿里山的动雾》《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等等,他们大都是采取“总——分——总”的方式写的,而且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中成语多,叠音词多,有不少是句式整齐、韵律感强的句子。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仔细研读,就能体会文章写出景物的美,就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多修改,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写出优美的写景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