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武术操”为特色体育项目赋能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u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一名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是“和乐”教育的追求。坐落在三袁故里、长江之滨的公安县实验小学秉承“享受和乐教育,放飞七彩梦想”的办学理念,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效,全方位构建“和乐”校园。近年来,学校把语文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内在要求,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紧紧抓住阅读、思考、表达等语文核心素养主线,突出体验性、参与性和融合性,以“ ”赋能,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语文 武术操”健体强身,提振精气神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思想性,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公安县实验小学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通过“语文 武术操”整合实践,利用自身优势,发掘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串联纽带作用和育人化人功能,将传统的单一武术训练创造性地转变成武术操课堂教学和课余训练,丰富阳光体育内容。
  写进发展计划。学校把武术操教学纳入学校的年度发展计划,组织编写武术操校本教材,并将其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体育学科教学中。依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细化教学内容,确立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评价方式。一二年级选择有代表性、基础性的一些基本动作,如基本步型和基本手型、武术游戏作为教学内容;三四年级在学习基本功、基本动作的基础上串联动作组合,并自编武术操第一套;五六年级以传统武术套路、自编武术操为主。学校通过武术操练习,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提振学生精神。
  纳入课后托管。学校将武术操训练作为健体部课后托管兴趣课程,学年初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训练。训练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日常体育课武术操训练内容确定,学期末依据训练成绩推选优秀学员,开展展示活动。
  开发校本课程。学校体育组创编以长拳、太极拳、对练为内容的校本教材《和乐运动武术》,利用体育大课间时间,师生共同练习,强健体质,放松身心。
  “语文 武术文化”,提高学科融合动能
  公安县实验小学“语文 武术文化”优质微课基于“大语文”概念,着眼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破学科边界,整合学科资源,激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武术的文化功能,激发学生学习、表达、展示、表演的兴趣,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提升学生文化品位。
  注重武术礼仪。在武术操课堂教学中,加强武术礼仪的传授和规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方法,明确其含义,还通过师生问候、递接器械及辅助、练习、考核等环节,使学生养成应用武术礼仪的好习惯,做到“动则功夫到家,静则修养有素,行则彬彬有礼”。部分学生通过学习武术操学会了基本的掌、拳、踢等动作,课间兴趣盎然地动手操练,你一拳、我一掌,甚至因为出手不轻,相互打起来的事件也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体育组教师创编口号:“练习武术、强身健体、发扬传统、保卫祖国。”在练习武术操之前,让学生一边原地踏步走,一边呼号,使学生明白学习武术操的真正目的。
  重视武学濡染。体育课武术操教学引发的兴趣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得以巩固和强化,二者相得益彰。中年级以“我为武馆来命名”“我来设计武术服饰”等内容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高年级把“武术的起源”“武术的种类及服饰和器械”“文学作品中的‘武林英雄’”“中华武术家知多少”“武术与柔道、拳击”等话题作为研究主题。各年级统一筹划综合性学习,以班级为活动成果汇报单位,以小组合作探究为模式。每班安排2名教师辅导课程的计划、小组任务分工协调、服务等工作。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学习任务到查阅、收集、整理资料,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知识水平得到提升,甚至有了关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在“武术的起源”及“武术的种类及服饰和器械”主题综合学习之后,有同学发现:武术器械的演变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从木棍、木棒到刀、矛、枪炮到现代新型武器,杀伤力的升级靠的是科技。有班级把“太极拳”作为活动的主题,从太极拳的起源、分类、招式、服饰、作用等方面作全面了解,展示内容之广之深遠远超过活动设计初衷。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作品中的武林英雄”是一场“群英会”,从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到近代故事中的“霍元甲”,从金庸作品中的武林高手到《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无不被同学们搬到了展示成果中,比武功论高下,最后落脚在他们的精神上——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疾恶如仇、伸张正义。“中华武术家知多少”活动开展之后,岳飞、叶问、李小龙、成龙等人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精神,热爱祖国、富有民族精神的情怀更是深深激励着学生,不少学生把他们视为自己的偶像。“止戈为武”“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从武术拓展到对战争的思考,正确认识防护与侵犯,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珍惜美好的幸福生活。
  “语文 武术活动”,挖掘学生发展潜能
  为避免武术操训练枯燥乏味,学校将口令、古诗诵读、音乐、绘画、书法等与武术操结合,激发学生兴趣,熏陶学生艺术气质。训练中,学生一边呼号动作要领,一边训练,动作熟练之后进行班级武术操展示活动,将武术动作与古诗诵读结合起来。
  学校每学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武术展演竞赛活动,活动结合演唱、书法展示、队形变化等。《和乐运动 武术》以吟咏古诗开端,结合歌曲伴奏,穿插队形变换,以体育游戏结束,集锻炼与观赏于一体。综合性学习展示的形式亦多种多样,武术操主题绘画展览、手抄报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武术操成为开端和载体,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挖掘和提升。
  公安县实验小学探索从“语文 武术操”入手,将课程体系建设作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全力推进,全面落实,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学校将推动“语文 生态教育”“语文 科技创新”的落地实施,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凝聚语文教学合力,着力打造绿色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杨万军
其他文献
蕲春县李时珍中学位于医圣故里——古城蕲州。近年来,蕲春县政府着力将蕲春打造成湖北省中医药材种植大县,建立“中部药都”,把中医药种植当作全县精准扶贫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学校利用这一优势,以中医药文化校本教材建设为突破口,以“神农本草园”为基地,以“中医药文化传承馆”“大别山动植物标本馆”为窗口,通过种药、识药、收药的实践活动,挖掘校内外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发挥与大自然、农村亲近的乡村教育优势,建设具有
近年来,公安县油江初级中学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结合校情实际,将开展“语文 ”活动与打造“性灵由衷、健美致远”办学特色相结合,让语文与“太极、合唱”特色训练过程融合共生,有效地塑造了学生科学、健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概括能力、逻辑推理、抽象能力、分析比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素养明显提高,办学水平显著提升。  “语文 ”让特色训练内容更有吸引力。南宋教育家朱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7(interleukin-37,IL-37)及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68例,依据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评价IL-37和SAA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IL-37和SAA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