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科目,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和培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和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教师应该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意识。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实用价值
应用意识的发展是数学学科本身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它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养成自觉用数学观念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所以,教师就要结合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产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比如:在《线与角》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确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征和区别,使学生掌握读出和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打开了激光灯,将光线射向了教室对面的墙壁上,让学生观察后面的墙壁,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然后,笔者提出了问题:如果将灯的发射点和墙上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间的一条光线可以看作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的。同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了问题: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类似的情況进行具体的分析。有的学生就提到了电脑左上两条边组成的角就是90°,还有学生提到了电视的四条边组成了4个90°角,楼房上的窗户也是90°角。学生在此环节,就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实用价值,这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2、归纳数学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学科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如:归纳、推理、比较分析等等。这些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有效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用三角尺、剪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在这样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就展示了用不同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能力。在此环节,学生就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笔者要求学生思考了问题: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有着怎样的关系?长宽又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在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素养。
3、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应用意识
在帮助学生了解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之后,教师就应该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应用的技能,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比如:在《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以及运用平移、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了对应的图形,在此环节学生就可以明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概念和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要求学生画出了其对称轴。并且,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共同运用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设计了创意十足的图案。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掌握了应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教师要归纳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改变数学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应用意识和综合素养。当然,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宗若灿.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以《比例尺》一课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4):43-45.
[2]李敏杰.培养探究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56-157.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意识 培养
教师应该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提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意识。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究:
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实用价值
应用意识的发展是数学学科本身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它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养成自觉用数学观念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所以,教师就要结合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具备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产生深入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比如:在《线与角》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确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征和区别,使学生掌握读出和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打开了激光灯,将光线射向了教室对面的墙壁上,让学生观察后面的墙壁,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然后,笔者提出了问题:如果将灯的发射点和墙上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间的一条光线可以看作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的。同时,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了问题: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笔者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类似的情況进行具体的分析。有的学生就提到了电脑左上两条边组成的角就是90°,还有学生提到了电视的四条边组成了4个90°角,楼房上的窗户也是90°角。学生在此环节,就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实用价值,这就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2、归纳数学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学科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如:归纳、推理、比较分析等等。这些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应用也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价值。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有效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用三角尺、剪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想办法转变成我们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在这样的过程中,各个小组就展示了用不同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的能力。在此环节,学生就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笔者要求学生思考了问题: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大小有着怎样的关系?长宽又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底和高有着怎样的关系?学生在分析和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综合素养。
3、改变教学方法,强化应用意识
在帮助学生了解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之后,教师就应该有计划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能力,使学生形成应用的技能,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比如:在《轴对称和平移》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以及运用平移、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的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出了对应的图形,在此环节学生就可以明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概念和方法之后,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要求学生画出了其对称轴。并且,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共同运用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设计了创意十足的图案。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就掌握了应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意识和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同时,教师要归纳数学方法,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改变数学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应用意识和综合素养。当然,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宗若灿.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以《比例尺》一课为例[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9,35(04):43-45.
[2]李敏杰.培养探究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