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初步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关键词】历史学科;兴趣培养
历史如同车轮滚滚,昨日较之今日,便是历史。今日较之明日,也是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中历史学科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兴趣,应该如何培养兴趣呢?
一、历史学科兴趣的认识
要充分发挥学科兴趣的优势,自然离不开对历史学科兴趣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它以后,才能“对症下药”,发挥作用。那么,我们首先探讨,历史学科兴趣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兴趣是一种动力,它能够推动人们去追求某个目标,且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屈服。愚以为,这种动力也可以再细分为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
外在动力则表现为现实世界中的物质体现,一般以物质为基础,在现实中可以被人所广大认可和认知的。比如,学习成绩的高低、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等,更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较低,但如果在某一次考试中凭借真实实力拿到高分,那么该生有很大可能会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又比如,现今非常热门的直播游戏比赛等,为何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观众观看,究其原因也是在于游戏主播或联盟比赛的选手都是在电竞圈内操作一流、意识一流的,也就是在“技能运用”方面处于顶尖而让普通人产生一种学习的浓厚兴趣,它是外部尊重的体现。
内在动力则表现为内心世界的心灵体现,比如追求某种成就感、满足感,更具体的表现则为,某生上课认真学习后,发现习题完成的难度不高,对比其他学困生的冥思苦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优越感。亦或者体现在在完成某项高难度的任务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它体现了个人意志的追求,展示了个人能力,得到了自己的深刻认同,乃至于得到社会或者他人的认可,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等,是内部尊重的体现。
二、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行为,它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因此,对于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兴趣与认同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我将其分为第四层次,也就是尊重需求。历史学科的考试成绩是一个要点,它的高低与否,体现了学生的信心与自我成就感。成绩好的学生,或多或少会被其他人尊重,这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是一种认同。因此,在课堂中,面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应当要表扬,鼓励,以期待的态度,更加严格的要求他们。成绩固然是衡量一个同学学习认真程度、努力程度、投入程度的标准,它是重要的,但我们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重要性,成绩只是知识的一个体现,知识才是最根本最终要的。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才是一个良好的能力体现,一个渊博学识的人,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因此,对于平时上课认真、学习努力的同学但成绩却不优异的同学,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他们的学科兴趣,鼓励为主,给予足够的重视,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2.兴趣与满足感
呵護历史学科兴趣的内在动力则是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其实也就是马斯洛所言的内部尊重,一个人在有了足够的内部尊重以后,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兴趣与热情。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以问题导向,以课本为基础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正确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努力是有所得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满足学生的内部尊重。课堂问题的难度也应体现个别差异性,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则应该以难度较低的问题来刺激,保护好学生的稳定兴趣,避免在尝试性选择的时候受到打击而产生挫败心理。对于本身基础就好的学生则应适当加大难度,跳一跳才能摘桃子,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此次,就是在课堂中以互动式学习替代传统“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同时,引导好课堂氛围及积极性,构建好知识体系,保证课堂授课知识的完整性。
3.兴趣与教学手段
在备课方面,愚以为,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上课的内容需要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尽量做好资源的收集,利用老教师统筹全局的能力,实现系统化备课,力图做到上课的时候内容是系统化、体系化,充满逻辑性,能够让学生抓住“绳子”向上爬,而不至于在听课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所措,努力保证学生的学习信心不会遭受打击。
此次就是在教学手段方面,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科技化的手段,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现出历史的时空脉络,给予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在情感上给予一定的刺激,而不仅仅局限于尊重的需要。比如在上“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时候,从1840年至1949年间,利用网络图片生动的展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挨打就会受伤,是一种屈辱和破坏,是一种否认,从反面加深学生的历史体验,保持学生的尊重需求以此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4.兴趣与课外内容
再次就是在课上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些历史小故事,能够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烛影斧声”,这个故事充满争论,虽然真实的历史无法重现,历史本质也不是解密活动,但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趋近历史事实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得益,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历史不应该仅仅只有课本,更应有课本之外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历史观念,让学生对于历史的印象更加饱满、更加充实,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5.兴趣与教师
最后,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运用幽默的语言魅力,加深学生的学科兴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可巧妙的增加课堂趣味、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枫.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郑晓伟.我的兴趣学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1).
[3]高伟.从“陈桥兵变”与“烛影斧声”谈史学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
[4]牟琳.浅谈幽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18).
【关键词】历史学科;兴趣培养
历史如同车轮滚滚,昨日较之今日,便是历史。今日较之明日,也是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高中历史学科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什么是历史学科兴趣,应该如何培养兴趣呢?
一、历史学科兴趣的认识
要充分发挥学科兴趣的优势,自然离不开对历史学科兴趣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认识它以后,才能“对症下药”,发挥作用。那么,我们首先探讨,历史学科兴趣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兴趣是一种动力,它能够推动人们去追求某个目标,且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屈服。愚以为,这种动力也可以再细分为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
外在动力则表现为现实世界中的物质体现,一般以物质为基础,在现实中可以被人所广大认可和认知的。比如,学习成绩的高低、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等,更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某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较低,但如果在某一次考试中凭借真实实力拿到高分,那么该生有很大可能会对该学科产生兴趣;又比如,现今非常热门的直播游戏比赛等,为何能够吸引如此之多的观众观看,究其原因也是在于游戏主播或联盟比赛的选手都是在电竞圈内操作一流、意识一流的,也就是在“技能运用”方面处于顶尖而让普通人产生一种学习的浓厚兴趣,它是外部尊重的体现。
内在动力则表现为内心世界的心灵体现,比如追求某种成就感、满足感,更具体的表现则为,某生上课认真学习后,发现习题完成的难度不高,对比其他学困生的冥思苦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优越感。亦或者体现在在完成某项高难度的任务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满足,它体现了个人意志的追求,展示了个人能力,得到了自己的深刻认同,乃至于得到社会或者他人的认可,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等,是内部尊重的体现。
二、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
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行为,它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因此,对于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兴趣与认同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我将其分为第四层次,也就是尊重需求。历史学科的考试成绩是一个要点,它的高低与否,体现了学生的信心与自我成就感。成绩好的学生,或多或少会被其他人尊重,这是一种社会地位的体现,是一种认同。因此,在课堂中,面对考试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应当要表扬,鼓励,以期待的态度,更加严格的要求他们。成绩固然是衡量一个同学学习认真程度、努力程度、投入程度的标准,它是重要的,但我们也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重要性,成绩只是知识的一个体现,知识才是最根本最终要的。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才是一个良好的能力体现,一个渊博学识的人,才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因此,对于平时上课认真、学习努力的同学但成绩却不优异的同学,我们更应该注意保护他们的学科兴趣,鼓励为主,给予足够的重视,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
2.兴趣与满足感
呵護历史学科兴趣的内在动力则是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其实也就是马斯洛所言的内部尊重,一个人在有了足够的内部尊重以后,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满兴趣与热情。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以问题导向,以课本为基础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正确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努力是有所得的,付出是有收获的,满足学生的内部尊重。课堂问题的难度也应体现个别差异性,对于学习兴趣不高的同学则应该以难度较低的问题来刺激,保护好学生的稳定兴趣,避免在尝试性选择的时候受到打击而产生挫败心理。对于本身基础就好的学生则应适当加大难度,跳一跳才能摘桃子,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此次,就是在课堂中以互动式学习替代传统“填鸭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同时,引导好课堂氛围及积极性,构建好知识体系,保证课堂授课知识的完整性。
3.兴趣与教学手段
在备课方面,愚以为,让学生能够产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上课的内容需要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尽量做好资源的收集,利用老教师统筹全局的能力,实现系统化备课,力图做到上课的时候内容是系统化、体系化,充满逻辑性,能够让学生抓住“绳子”向上爬,而不至于在听课的时候“懵懵懂懂”不知所措,努力保证学生的学习信心不会遭受打击。
此次就是在教学手段方面,尽可能运用现代化,科技化的手段,使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展现出历史的时空脉络,给予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在情感上给予一定的刺激,而不仅仅局限于尊重的需要。比如在上“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时候,从1840年至1949年间,利用网络图片生动的展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挨打就会受伤,是一种屈辱和破坏,是一种否认,从反面加深学生的历史体验,保持学生的尊重需求以此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4.兴趣与课外内容
再次就是在课上的时候,适当添加一些历史小故事,能够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烛影斧声”,这个故事充满争论,虽然真实的历史无法重现,历史本质也不是解密活动,但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趋近历史事实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得益,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历史不应该仅仅只有课本,更应有课本之外的了解,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备的历史观念,让学生对于历史的印象更加饱满、更加充实,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5.兴趣与教师
最后,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运用幽默的语言魅力,加深学生的学科兴趣。幽默的授课风格可巧妙的增加课堂趣味、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枫.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郑晓伟.我的兴趣学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1).
[3]高伟.从“陈桥兵变”与“烛影斧声”谈史学观[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3).
[4]牟琳.浅谈幽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