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林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园林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人们更加的热爱园林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现在有很多的园林设计师都在考虑植物的运用搭配,使其更加的符合园林的独特景致,对于种植的技术研究,如何让其更好的生长,多样种类的搭配,满足园林物种多样性的要求,这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即园林植物种植与造景的相关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搭配;植物种植;分析
我国的园林建设拥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的园林风格和很多设计标准都是从古代的园林设计中传承和发展而来的,我们应该将其优秀的底蕴文化传承下来,体现在现代园林工程的设计之中,让充满美丽景色的园林遍布我们的众多城市之中,其中对于植物的种植搭配,以此来进行造景是一门独特的审美和学问,我们比较古今的园林建设的设计要求和风格,来全面细致的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具体做法和展现的审美情趣。
1、我国古代园林的植物造景分析
中国古代的历史悠久,传承久远,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也体现在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上,古人设计建造的园林是要体现出居住者或者设计者的审美以及道德情操,尤其是文人雅士的诗歌情怀,切实的体现在园林的设计之中,人们通过对园林的欣赏,景色的搭配,栽种的植物种类,从中就可以发现主人的闲情雅趣和胸怀,诗歌的魅力体现在对植物的选取和栽培之中,这股意境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大多只能暗自品位,还有的设计是仿照名画进行的,按照画中的景色以及传达出的意境来选取植物的搭配和造景,一句美如画用来形容园林的景致再合适不过了。古人还掌握了植物的一些生长习性,依据其习性来进行搭配,经过时间的变化美景也随之变化,妙不可言,选取其独特的外形、沁人的花香和出众的色彩进行综合搭配,古人能够借用天时地利的条件,对植物采取不同的配置手法,使得园林美轮美奂,植物造景被发挥到了极致。
植物的搭配造景并不只局限于植物之間,还要与园林中的其他建筑或者自然景观协调搭配,融入整体的园林景色之中。
在古人的设计理念中,园林最好有山的存在,多以大型的山体为景观,在皇家园林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因为其占地面积广阔,山体众多,体型的大小也显示着皇家的气魄格局,设计者是很注重天然植物的保护和搭配的,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天然存在的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别出心裁的设计,多种植树木,针叶林和阔叶林混合搭配,成为茂密的树林景观,成就了典型的园林气息和风格,注意与自然的搭配和协调,体现了天人合一。而除了皇家园林外,也有很多的私家园林,这些园林的面积较小,山体也不大,多为人工运来的石料搭建而成,人工布景的痕迹很明显,但是在植物的搭配要体现出山林独特的神韵,在假山与亭楼之间星星点点的点缀几颗造型别致的树木,在山石掩映间栽种较为低矮的常绿树以及穿插几颗高大的落叶树,地面再种植一些奇花异草,这种综合配置能够体现一年四季的美景变幻和设计者的别具匠心。
2、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又充满了向往和热爱,设计者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搭配栽种,以期能够制造出别致的风景供人们欣赏,虽然少了些诗情画意,但是有很多现代的新鲜元素丰富了园林,也给园林带来一阵清新的风,对于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有哪些新的方法和特点,下面开始详细介绍。
2.1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植物造景的配置,是园林中各种景观的综合搭配,混合搭配,而不是一草一木、一亭一楼的孤立景色,植物的造景要符合园林的整体风格,要与建筑、水体景观等进行搭配,这在古代的园林中早有体现,不妨就多借鉴一些古人的设计经验,再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就可事半功倍,茅塞顿开。
2.2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2.2.1 孤植
选择的孤植树木都具有个体美,比如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这样才能作为同林空问的主景。在孤植树木的旁边也留下了合适的距离,给游人一定的欣赏空问,也能很好地展现孤植树木的风姿。
2.2.2 对植
对植主要表现为两种:对植强调秩序感,一种是在同门、建筑物入口、广场等地方运用对植手法,这样的对植强调秩序感,能够在人流较多的地方避免造成秩序混乱的效果;另一种就是同中在自然式种植时,不要求绝对对称,而是在让对植植物保持形态的均衡,能够增加趣味。
2.2.3 列植
同中列植的植物多在道路的两旁,和一些广场的周围,种植在路边能够很好地配合道路的线条,也能与行人的视线保持一致。同内不同色彩的列植树木也形成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2.4 丛植
丛植是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同中丛植造景的地方很多,有的是作为主景给行人观赏,有的是作为配景来衬托周围环境,还有的是起到障景的作用。园中对湿地的主要观赏区的植物丛植做了很好地处理,给人充分的观赏空问。
2.3园林植物种植的艺术手法
2.3.1 层次和背景
植物的选用不能单一、单调,要从植物生长的高度以及颜色色彩的搭配进行组合,形成错落有致,高低搭配,不显乏味,不失韵味。背景多以高大的乔木和山体为主,也可以亭台楼阁进行搭配。
2.3.2 色彩和季相
景色一词重在于色,没有色彩的景观很少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在植物的选取上注重色彩搭配,对于季节的变化,植物也会相应产生自身姿態或颜色的变化,掌握好规律可以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景色。
2.3.3 起伏和韵律
植物种植时结合地形的起伏变化,同时运用不同株高、冠幅的植物营造出一种起伏的动态感,而且种植时很好地利用林缘线和林冠线对植物层次的起伏做出很好的处理,这也是同林植物配置中一种重要的手法。
结论:
我国的园林是一种独特的景观,也承载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美景的配置手法和审美追求,园林也将扮演我国建设园林工程,发展花园城市,减轻城市污染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角色,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园林都是人们眼中美丽、人性化和富有意境的景观,虽然园林的设计手法有所不同,但是在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优秀的设计方式和手法会逐渐成熟,通过古今的相关植物造景的介绍,希望更多的设计者能够有所触动。
参考文献:
[1]孙一萌,廖洪伟.浅谈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林业勘查设计,2009(01).
[2]王宏剑.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11(09)17-19.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搭配;植物种植;分析
我国的园林建设拥有悠久的历史,现代的园林风格和很多设计标准都是从古代的园林设计中传承和发展而来的,我们应该将其优秀的底蕴文化传承下来,体现在现代园林工程的设计之中,让充满美丽景色的园林遍布我们的众多城市之中,其中对于植物的种植搭配,以此来进行造景是一门独特的审美和学问,我们比较古今的园林建设的设计要求和风格,来全面细致的了解园林植物造景的具体做法和展现的审美情趣。
1、我国古代园林的植物造景分析
中国古代的历史悠久,传承久远,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现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也体现在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上,古人设计建造的园林是要体现出居住者或者设计者的审美以及道德情操,尤其是文人雅士的诗歌情怀,切实的体现在园林的设计之中,人们通过对园林的欣赏,景色的搭配,栽种的植物种类,从中就可以发现主人的闲情雅趣和胸怀,诗歌的魅力体现在对植物的选取和栽培之中,这股意境是很难用言语表达的,大多只能暗自品位,还有的设计是仿照名画进行的,按照画中的景色以及传达出的意境来选取植物的搭配和造景,一句美如画用来形容园林的景致再合适不过了。古人还掌握了植物的一些生长习性,依据其习性来进行搭配,经过时间的变化美景也随之变化,妙不可言,选取其独特的外形、沁人的花香和出众的色彩进行综合搭配,古人能够借用天时地利的条件,对植物采取不同的配置手法,使得园林美轮美奂,植物造景被发挥到了极致。
植物的搭配造景并不只局限于植物之間,还要与园林中的其他建筑或者自然景观协调搭配,融入整体的园林景色之中。
在古人的设计理念中,园林最好有山的存在,多以大型的山体为景观,在皇家园林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因为其占地面积广阔,山体众多,体型的大小也显示着皇家的气魄格局,设计者是很注重天然植物的保护和搭配的,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天然存在的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别出心裁的设计,多种植树木,针叶林和阔叶林混合搭配,成为茂密的树林景观,成就了典型的园林气息和风格,注意与自然的搭配和协调,体现了天人合一。而除了皇家园林外,也有很多的私家园林,这些园林的面积较小,山体也不大,多为人工运来的石料搭建而成,人工布景的痕迹很明显,但是在植物的搭配要体现出山林独特的神韵,在假山与亭楼之间星星点点的点缀几颗造型别致的树木,在山石掩映间栽种较为低矮的常绿树以及穿插几颗高大的落叶树,地面再种植一些奇花异草,这种综合配置能够体现一年四季的美景变幻和设计者的别具匠心。
2、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园林又充满了向往和热爱,设计者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对园林中的植物进行搭配栽种,以期能够制造出别致的风景供人们欣赏,虽然少了些诗情画意,但是有很多现代的新鲜元素丰富了园林,也给园林带来一阵清新的风,对于园林的植物造景还有哪些新的方法和特点,下面开始详细介绍。
2.1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
植物造景的配置,是园林中各种景观的综合搭配,混合搭配,而不是一草一木、一亭一楼的孤立景色,植物的造景要符合园林的整体风格,要与建筑、水体景观等进行搭配,这在古代的园林中早有体现,不妨就多借鉴一些古人的设计经验,再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就可事半功倍,茅塞顿开。
2.2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2.2.1 孤植
选择的孤植树木都具有个体美,比如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这样才能作为同林空问的主景。在孤植树木的旁边也留下了合适的距离,给游人一定的欣赏空问,也能很好地展现孤植树木的风姿。
2.2.2 对植
对植主要表现为两种:对植强调秩序感,一种是在同门、建筑物入口、广场等地方运用对植手法,这样的对植强调秩序感,能够在人流较多的地方避免造成秩序混乱的效果;另一种就是同中在自然式种植时,不要求绝对对称,而是在让对植植物保持形态的均衡,能够增加趣味。
2.2.3 列植
同中列植的植物多在道路的两旁,和一些广场的周围,种植在路边能够很好地配合道路的线条,也能与行人的视线保持一致。同内不同色彩的列植树木也形成了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2.2.4 丛植
丛植是三株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同中丛植造景的地方很多,有的是作为主景给行人观赏,有的是作为配景来衬托周围环境,还有的是起到障景的作用。园中对湿地的主要观赏区的植物丛植做了很好地处理,给人充分的观赏空问。
2.3园林植物种植的艺术手法
2.3.1 层次和背景
植物的选用不能单一、单调,要从植物生长的高度以及颜色色彩的搭配进行组合,形成错落有致,高低搭配,不显乏味,不失韵味。背景多以高大的乔木和山体为主,也可以亭台楼阁进行搭配。
2.3.2 色彩和季相
景色一词重在于色,没有色彩的景观很少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在植物的选取上注重色彩搭配,对于季节的变化,植物也会相应产生自身姿態或颜色的变化,掌握好规律可以营造出与众不同的景色。
2.3.3 起伏和韵律
植物种植时结合地形的起伏变化,同时运用不同株高、冠幅的植物营造出一种起伏的动态感,而且种植时很好地利用林缘线和林冠线对植物层次的起伏做出很好的处理,这也是同林植物配置中一种重要的手法。
结论:
我国的园林是一种独特的景观,也承载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美景的配置手法和审美追求,园林也将扮演我国建设园林工程,发展花园城市,减轻城市污染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角色,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园林都是人们眼中美丽、人性化和富有意境的景观,虽然园林的设计手法有所不同,但是在园林发展的过程中,优秀的设计方式和手法会逐渐成熟,通过古今的相关植物造景的介绍,希望更多的设计者能够有所触动。
参考文献:
[1]孙一萌,廖洪伟.浅谈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林业勘查设计,2009(01).
[2]王宏剑.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J].科学之友(B版),2011(09)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