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英语应用水平和实力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度,成为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因而高校教师的外语能力培养成为教师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以校本培训模式为依托,着重探讨高校教师双语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条件,论证校本培训模式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为双语人才培训提供新途径。
二、校本培训
在师资培训方面,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学校本位”的师资培训模式。“校本”的原名为“school-base”,是以学校为基础,基于学校资源进行培训的意思。这种培训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校本培训的目的来源于学校,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学校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中心。这种培训形式目标明确,指向性强的特点,并且培训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鲜明,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在医科院校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师资英语培训具备充分的资源和优势。医科院校外语教研室具有充足的中教和外教教师资源,英语教师具有英语专业的教育背景,对英语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充分发挥本校英语教师的资源优势,开办师资英语培训班对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是利用校本资源对医科院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
三、师资英语口语班项目的实施
1. 办学背景。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推进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我校教务处自1985年起开办师资英语口语培训班,现已开办十六年,因此我校在师资培养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03年起,我校正式确立了以半年为周期、20人以内全英小班授课、中教外教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口语班现已开办15期,培养教师300余人。
2. 办班条件。在硬件方面,我校为口语班配备了录像机、录音笔和监控器等全套多媒体设备,可全程记录学生课堂活动和口试、答辩等考核内容。为进一步做成绩分析、建立师资英语口语试题库提供了必备的保障。同时,每期学员口试笔试成绩都有档记载,每次考核都有成绩分析记录,为办学模式、教学重点、学员需求、培训效果等各方面的考核都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在信息反馈方面,每期学员在学习期間和结业后都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员动态,并为培训班的开办不断提供宝贵意见;此外,每隔两年会对往届结业学员进行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
3. 办学特色。我校师资英语口语培训班的办学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以提高教师英语口语水平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理念。因此在口语班的课程设置上突出强调口语的重要性,以外教口语课程为主线,中教外教授课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帮助学员强化英语基础,迅速适应外教全英教学的需求。同时,课程设置兼顾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外教口语课、中教读写课、语音课、听说课、英美概况课、以及医学文献阅读和医学英语术语学等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旨在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提高学员的综合水平。
4. 考核方案。积极有效的考核方式对教学可以起到正面的反拨作用。因此,在师资口语培训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是口语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明确测试构念。师资英语培训班从办学性质到学员特点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从口语测试任务的设计、任务难度的预测、到测试评分准则的制定、口语测试开发和研究的全过程,都要始终围绕口语能力的界定展开。
第二,Long(1984)根据评估的不同侧重点、时间、目的和理论动机,将其分为四类:终结性评估、成品评估、形成性评估以及过程评估。同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评估应注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指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和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口语班的办学特色,我校口语班的测试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大部分。首先,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分阶段口语测试;终结性评估包括:口试、笔试和模拟课堂答辩
A. 形成性评估体系包括:
(a)评价量化并记分,并建立学生档案。在入学初期对每位学员进行口语水平测试,并在学习期间分四个阶段进行阶段性测试,对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变化建立学生档案;
(b)课堂活动记录。学员在课堂上进行口语活动,教师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予以评价,并有语音记录,目的是建立并充实学员的跟踪档案,记录学习过程,对比学习成果。
(c)学生自评与互评。依据口试评分标准,设计学员自评和互评表,从而起到学员自我评价、自我了解、自我监督和自我促进的作用。在班级内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员对彼此的表现予以互评,相互听取意见,在合作中相互促进。
(d)问卷跟踪调查:学习过程中的问卷调查,以及结业后每两年一次问卷跟踪调查,及时获取培训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B. 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估体系包括:其一,语音测试;其二,交流能力;其三,全英授课;其四,口语答辩。
第三,确立评分方法。依据不同考核形式,运用整体评分法和分解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完善成绩分析体系,将入学成绩加入到成绩分析体系,进行全程跟踪对比。
四、结语
通过对培训学员及其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的问卷调查,总结出了大量有益的反馈信息。学员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对口语班的培训效果和管理方式普遍认可,受训学员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大多走到了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的一线,部分学员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并且在国际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能够参加学术会议,并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同时,学员也对口语班的进一步开办建言献策:希望继续缩小班型,以增加口语表达的机会;希望单位保证脱产培训的时间;以及加大专业英语的授课比例等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2]周建平. 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思考[J]. 教育探索, 2002.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师的英语应用水平和实力决定了教学效果的高度,成为教学评价的关键因素,因而高校教师的外语能力培养成为教师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将以校本培训模式为依托,着重探讨高校教师双语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条件,论证校本培训模式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为双语人才培训提供新途径。
二、校本培训
在师资培训方面,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学校本位”的师资培训模式。“校本”的原名为“school-base”,是以学校为基础,基于学校资源进行培训的意思。这种培训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发展目标和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的形式。校本培训的目的来源于学校,而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学校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中心。这种培训形式目标明确,指向性强的特点,并且培训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鲜明,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在医科院校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师资英语培训具备充分的资源和优势。医科院校外语教研室具有充足的中教和外教教师资源,英语教师具有英语专业的教育背景,对英语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充分发挥本校英语教师的资源优势,开办师资英语培训班对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是利用校本资源对医科院校教师进行师资培训的有效途径。
三、师资英语口语班项目的实施
1. 办学背景。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英语水平,推进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的开展和实施,我校教务处自1985年起开办师资英语口语培训班,现已开办十六年,因此我校在师资培养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03年起,我校正式确立了以半年为周期、20人以内全英小班授课、中教外教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口语班现已开办15期,培养教师300余人。
2. 办班条件。在硬件方面,我校为口语班配备了录像机、录音笔和监控器等全套多媒体设备,可全程记录学生课堂活动和口试、答辩等考核内容。为进一步做成绩分析、建立师资英语口语试题库提供了必备的保障。同时,每期学员口试笔试成绩都有档记载,每次考核都有成绩分析记录,为办学模式、教学重点、学员需求、培训效果等各方面的考核都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在信息反馈方面,每期学员在学习期間和结业后都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员动态,并为培训班的开办不断提供宝贵意见;此外,每隔两年会对往届结业学员进行跟踪问卷调查,了解学员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
3. 办学特色。我校师资英语口语培训班的办学目的是培养能够进行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的专业教师,以提高教师英语口语水平为宗旨,全面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理念。因此在口语班的课程设置上突出强调口语的重要性,以外教口语课程为主线,中教外教授课相结合的授课模式,帮助学员强化英语基础,迅速适应外教全英教学的需求。同时,课程设置兼顾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外教口语课、中教读写课、语音课、听说课、英美概况课、以及医学文献阅读和医学英语术语学等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旨在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提高学员的综合水平。
4. 考核方案。积极有效的考核方式对教学可以起到正面的反拨作用。因此,在师资口语培训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是口语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明确测试构念。师资英语培训班从办学性质到学员特点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因此从口语测试任务的设计、任务难度的预测、到测试评分准则的制定、口语测试开发和研究的全过程,都要始终围绕口语能力的界定展开。
第二,Long(1984)根据评估的不同侧重点、时间、目的和理论动机,将其分为四类:终结性评估、成品评估、形成性评估以及过程评估。同时,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评估应注重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明确指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区别的明显的特征在于目的(期望的用途)。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决定给定的学习任务被掌握的程度和未掌握的部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学习者分等或鉴定,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的学习上。”因此,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口语班的办学特色,我校口语班的测试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大部分。首先,形成性评估包括:课堂活动记录;分阶段口语测试;终结性评估包括:口试、笔试和模拟课堂答辩
A. 形成性评估体系包括:
(a)评价量化并记分,并建立学生档案。在入学初期对每位学员进行口语水平测试,并在学习期间分四个阶段进行阶段性测试,对每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变化建立学生档案;
(b)课堂活动记录。学员在课堂上进行口语活动,教师根据完成任务的情况予以评价,并有语音记录,目的是建立并充实学员的跟踪档案,记录学习过程,对比学习成果。
(c)学生自评与互评。依据口试评分标准,设计学员自评和互评表,从而起到学员自我评价、自我了解、自我监督和自我促进的作用。在班级内共同完成任务的同时,学员对彼此的表现予以互评,相互听取意见,在合作中相互促进。
(d)问卷跟踪调查:学习过程中的问卷调查,以及结业后每两年一次问卷跟踪调查,及时获取培训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B. 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和教学目标,终结性评估体系包括:其一,语音测试;其二,交流能力;其三,全英授课;其四,口语答辩。
第三,确立评分方法。依据不同考核形式,运用整体评分法和分解评分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完善成绩分析体系,将入学成绩加入到成绩分析体系,进行全程跟踪对比。
四、结语
通过对培训学员及其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的问卷调查,总结出了大量有益的反馈信息。学员及其所在单位领导对口语班的培训效果和管理方式普遍认可,受训学员在返回工作岗位后大多走到了双语教学和全英语教学的一线,部分学员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并且在国际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能够参加学术会议,并用英语进行基本的交流。同时,学员也对口语班的进一步开办建言献策:希望继续缩小班型,以增加口语表达的机会;希望单位保证脱产培训的时间;以及加大专业英语的授课比例等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
[2]周建平. 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思考[J]. 教育探索,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