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罗格列酮抑制成纤维细胞转化及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罗格列酮抑制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转化及胶原合成中的作用及信号机制。

方法

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分为3组:罗格列酮组加入罗格列酮30 mmol/L,PAI-1组加入罗格列酮30 mmol/L及PAI-1 20 mmol/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培养基,分别于24、48和72 h收取细胞,离心后-80 ℃冻存备用。采用RT-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24 h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技术分析3个时间点PAI-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p-AKT和p-ERK的表达。

结果

24、48和72 h罗格列酮组成纤维细胞PAI-1的蛋白表达(0.732±0.015、0.583±0.005、0.762±0.032)较对照组(1.116±0.046)明显减低,PAI-1组(0.923±0.042、1.024±0.009、1.070±0.011)较罗格列酮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78.609,均P<0.01)。24、48和72 h罗格列酮组α-SMA的蛋白表达(0.209±0.012、0.280±0.140、0.254±0.025)较对照组(0.340±0.026)明显降低,PAI-1组(0.386±0.042、0.400±0.037、0.385±0.026)均较罗格列酮组明显增加(F=35.009,均P<0.01)。罗格列酮组肺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1.065±0.004)和Ⅲ型胶原(1.282±0.001)的mRNA含量较对照组(1.279±0.013、1.690±0.005)明显减低,而PAI-1组(1.390±0.029、1.350±0.044)较罗格列酮组明显增加(F=12.429、127.456,均P<0.01)。24、48和72 h p-AKT的蛋白含量在3组间无明显改变(F=2.736,P>0.05),p-ERK的表达在PAI-1组(0.561±0.101、0.448±0.022、0.406±0.003)、罗格列酮组(0.288±0.010、0.311±0.034、0.336±0.038)和对照组(0.506±0.032)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3.548,P<0.01)。

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抑制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PAI-1的表达,活化纤溶系统。上调PAI-1表达后,罗格列酮抑制大鼠胚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及胶原合成的能力减弱。罗格列酮对成纤维细胞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PAI-1与ERK信号途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其他文献
在遇见"小飞侠"以前,詹姆斯·巴里是个有点失意的剧作家,作品不太受欢迎,每每剧作公演,戏院里只见观众哈欠连连,仿佛总看见天花板上雨水倾斜,人人都沉闷得要发霉。好心的仆人担心巴里难过,得特意剪去报纸上关于剧作的差评文章。哪里去寻缪斯之神啊?肯辛顿公园的碧绿草坪上,巴里遇见戴维斯一家的男孩们的这一
期刊
推开2015年的大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扑面而来,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社会保险经办迎接大考的一年:制度面临大调整,基
目的分析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 pPENT)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呼吸科2016年1月收治的1例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todermal tumour"和"pPNE
9月4日,三支分别从乌鲁木齐、哈尔滨、景洪出发的“YES!YAMAHA激情穿越之旅”车队在古都西安胜利会师,宣告雅马哈激情穿越之旅2006年“Y之旅”落下帷幕.从8月19日出发,到9月3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景观之一,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补充地下水、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
粉尘危害在耐火材料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十分常见,是危害生产安全的主要限制条件,强化粉尘的防治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对防止耐火材料制
期刊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 (6 h内 )诊断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国外曾有学者对急性大脑中动脉梗塞患者超早期 CT征象分析 ,发现绝大多数存在着异常影像学改变 ,报道
目的探讨肾清除率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体内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干预观察性研究,纳入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血清肌酐水平正常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42例,年龄60~83岁,中位年龄为74岁,男25例,女17例。测定肾清除率并分析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及血清谷浓度能否达到指南推荐的目标值15~20 mg/L。通过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万古霉素给药方案为1 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