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占全国中小学生多数的农村中小学生的音乐课教学却令人担忧。笔者所在的地区不要说山区村小的音乐教学,即使县城也只是几所中学和一两所小学配备了专职的音乐教师,其他学校则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音。了解一个问题:“音乐课你们干什么”?笔者调查了一些当地中小学生,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回答是唱歌,还有很少数的回答是做游戏 ,其余的回答都是写作业或讲题。
其实,优美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众多的艺术教育形式中,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从事音乐教育以来,深切的感觉到社会、家长、学生其实是渴望音乐的。且不说县城里大大小小好多处音乐培训班搞的红红火火,当穿过大街小巷,走进百姓人家,哪一家没有几件“欣赏”音乐的电器,大到家庭影院,小到mp3、音乐手机。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和奥尔夫都认为音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应是全民普及性的事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写到:“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义务教育阶段,目前这门必修课在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做得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长期的副课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子,所以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乃至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习惯性的用主课和副课划分学生所学的课程,所以在音乐课上学生可以写作业、讲习题、背英语单词,就是可以不听音乐。
二、没有完善的教研教学管理体系
据了解,全县所有的中小学,只有我们学校有一个艺术教研组,还有几所学校有音体美教研室,再其余的学校都是音乐教师随便分在哪个教研室坐就行了。教育行政部门平时也是很难找到音乐教研室或负责音乐艺术教育的管理人员。
三、教师本身的素质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农村在职音乐教师,只有极少数是音乐专科毕业生,另外一部分是师范音乐班的毕业生;其余大多数则是兼职音乐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多数是只要能哼几首歌就上音乐课;还有的学校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课程表上排的是音乐课,实际上的是其他课。这样的教师队伍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专业知识都远远达不到 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教学要求。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几乎从不组织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教师缺乏了知识的补充与更新,也就谈不上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提出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更有灵性,那就让他们多接受点儿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所以要想尽快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一下几点做起。
第一、音乐教师自身要更新理念,改变认识
教育的进步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更新理念是关键。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从思想上改变对音乐课的认识。也许有人会说:谈何容易,长期的认识说改就能改吗?其实在中国古文化中对音乐人的定位是极为低下的,如今不是早已改变了吗?关键不是能不能改变,而是想不想改变。只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有一份责任心,少一点功利性,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积极做好课后反思,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对每一节音乐课抱着副课当主课上的心态,请相信学生是最具可塑性和被感染力的,你当主课上,他们就不会当副课的。举一个音乐老师最常见的问题:音乐课上学生不带课本怎么办?尤其是这些学生还会无所谓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正常。我代课的一个班,86名学生,第一天上课,36人不带书,同桌看一本,有的课桌上还摆着数学作业本。我记下没带课本的学生姓名,贴在了教案本的第一页,并且严肃的提出:“下节课你们必须要带课本,而且全班同学每人必须有一本课堂笔记本。”一周后上第二节课,只有三个人没带课本,十几个同学没带笔记本。“好,没带书的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看,老师这儿有书,没带笔记本的同学记上姓名,下次上台在老师的教案本上写。”第三节课86名学生的书带全了,问题解决了,当然以后还要继续巩固,切不可放松。我们要清楚音乐课就是音乐课,不是语文课,就像男女有别,只是分工不同,但绝对没有主次之分。只要音乐老师们把音乐可看作主课它就是主课,就是对自我工作的认可,这种肯定会激励你把音乐课的愉悦性尽情的展示给孩子们,也就是对孩子们的负责,对音乐课程标准不折不扣的实践。
第二、管理者要改变观念,保障音乐教育的落实
为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应设法在农村中小学进一步配备师德修养良好,专业知识丰富,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专职或兼职音乐教师;转变观念,从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都力求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实。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建设的大力投资,许多农村中小学都修建成了乡村的小“风景区”。走进教学楼,看看挂牌——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实验室......应有尽有,就是很难看到音乐室、绘画室、舞蹈室或艺术室。如果说是具体学校做得不好,那管理者的责任更大,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落实的不够。有些五星级学校有一架电子琴,就是全部的乐器了;有些标准化学校却没有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另外,一些学校一年到头搞上一次“庆六一文艺汇演”,孩子们表演的几乎全是大人节目的“模仿秀”除了搞笑就是严重的成人化,甚至还夹杂着低俗。校方为此活动还请来了各级领导,美其名曰“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搞笑,而是让学生具备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应以良好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校园每周一歌”、“校园红歌会”、“小小舞蹈家”、“小演奏家”等,从而长期的,可持续的推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了欣赏与审美,尤其把中小学生对音乐创造性的要求提升到了感知与情感体验的境界,强调了“多元化”,要求通过舞蹈、美术、文学等相关艺术形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但在实际教学中,不要说已任教十几年的音乐教师是否接受过这样“多元化”的艺术课堂教育,据了解现在的高校也没有几节这样的课,更不用说那些“做游戏”、“讲习题”、“代管”的音乐教师。因此,我们且不说他们音乐课上得怎样,其实我们先考虑的是他们怎么上音乐课,所以改进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最迫切的是要提高教师素质。
要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质,首先应该是靠自己探索学习,不断进取,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艺术知识,还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审美学、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修养。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组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补充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强化专业教师,提高半专业教师,培养非专业教师,使农村音乐教师队伍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优质课、公开课、集体说课等教研活动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真正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困境。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普及教育,农村中小学生不应该被音乐教育所冷落。我们也许不可能使他们成为音乐尖子,但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们一个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健康、积极、乐观、愉悦的教育环境,从而使他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
其实,优美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在众多的艺术教育形式中,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一种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从事音乐教育以来,深切的感觉到社会、家长、学生其实是渴望音乐的。且不说县城里大大小小好多处音乐培训班搞的红红火火,当穿过大街小巷,走进百姓人家,哪一家没有几件“欣赏”音乐的电器,大到家庭影院,小到mp3、音乐手机。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和奥尔夫都认为音乐是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应是全民普及性的事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写到:“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普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义务教育阶段,目前这门必修课在我们农村中小学中做得远远不够。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长期的副课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由于长期以来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子,所以从社会到学校,从家长到学生,乃至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习惯性的用主课和副课划分学生所学的课程,所以在音乐课上学生可以写作业、讲习题、背英语单词,就是可以不听音乐。
二、没有完善的教研教学管理体系
据了解,全县所有的中小学,只有我们学校有一个艺术教研组,还有几所学校有音体美教研室,再其余的学校都是音乐教师随便分在哪个教研室坐就行了。教育行政部门平时也是很难找到音乐教研室或负责音乐艺术教育的管理人员。
三、教师本身的素质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农村在职音乐教师,只有极少数是音乐专科毕业生,另外一部分是师范音乐班的毕业生;其余大多数则是兼职音乐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多数是只要能哼几首歌就上音乐课;还有的学校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课程表上排的是音乐课,实际上的是其他课。这样的教师队伍不论是教学能力还是专业知识都远远达不到 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教学要求。加上教育行政部门几乎从不组织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教师缺乏了知识的补充与更新,也就谈不上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的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提出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如果想让我们的孩子更有灵性,那就让他们多接受点儿艺术的熏陶和教育。所以要想尽快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应从一下几点做起。
第一、音乐教师自身要更新理念,改变认识
教育的进步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更新理念是关键。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从思想上改变对音乐课的认识。也许有人会说:谈何容易,长期的认识说改就能改吗?其实在中国古文化中对音乐人的定位是极为低下的,如今不是早已改变了吗?关键不是能不能改变,而是想不想改变。只要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有一份责任心,少一点功利性,认真备课、认真上课,积极做好课后反思,关注课堂教学效果,对每一节音乐课抱着副课当主课上的心态,请相信学生是最具可塑性和被感染力的,你当主课上,他们就不会当副课的。举一个音乐老师最常见的问题:音乐课上学生不带课本怎么办?尤其是这些学生还会无所谓理直气壮的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正常。我代课的一个班,86名学生,第一天上课,36人不带书,同桌看一本,有的课桌上还摆着数学作业本。我记下没带课本的学生姓名,贴在了教案本的第一页,并且严肃的提出:“下节课你们必须要带课本,而且全班同学每人必须有一本课堂笔记本。”一周后上第二节课,只有三个人没带课本,十几个同学没带笔记本。“好,没带书的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看,老师这儿有书,没带笔记本的同学记上姓名,下次上台在老师的教案本上写。”第三节课86名学生的书带全了,问题解决了,当然以后还要继续巩固,切不可放松。我们要清楚音乐课就是音乐课,不是语文课,就像男女有别,只是分工不同,但绝对没有主次之分。只要音乐老师们把音乐可看作主课它就是主课,就是对自我工作的认可,这种肯定会激励你把音乐课的愉悦性尽情的展示给孩子们,也就是对孩子们的负责,对音乐课程标准不折不扣的实践。
第二、管理者要改变观念,保障音乐教育的落实
为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应设法在农村中小学进一步配备师德修养良好,专业知识丰富,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专职或兼职音乐教师;转变观念,从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等方面都力求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落实。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建设的大力投资,许多农村中小学都修建成了乡村的小“风景区”。走进教学楼,看看挂牌——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实验室......应有尽有,就是很难看到音乐室、绘画室、舞蹈室或艺术室。如果说是具体学校做得不好,那管理者的责任更大,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落实的不够。有些五星级学校有一架电子琴,就是全部的乐器了;有些标准化学校却没有一名专职的音乐教师。另外,一些学校一年到头搞上一次“庆六一文艺汇演”,孩子们表演的几乎全是大人节目的“模仿秀”除了搞笑就是严重的成人化,甚至还夹杂着低俗。校方为此活动还请来了各级领导,美其名曰“艺术教育成果展演”。《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娱乐或搞笑,而是让学生具备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应以良好的课堂教学为基础,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校园每周一歌”、“校园红歌会”、“小小舞蹈家”、“小演奏家”等,从而长期的,可持续的推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重视了欣赏与审美,尤其把中小学生对音乐创造性的要求提升到了感知与情感体验的境界,强调了“多元化”,要求通过舞蹈、美术、文学等相关艺术形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美。但在实际教学中,不要说已任教十几年的音乐教师是否接受过这样“多元化”的艺术课堂教育,据了解现在的高校也没有几节这样的课,更不用说那些“做游戏”、“讲习题”、“代管”的音乐教师。因此,我们且不说他们音乐课上得怎样,其实我们先考虑的是他们怎么上音乐课,所以改进农村音乐教育现状最迫切的是要提高教师素质。
要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质,首先应该是靠自己探索学习,不断进取,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音乐专业知识,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艺术知识,还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审美学、以及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修养。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组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更新教育理念,补充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可以强化专业教师,提高半专业教师,培养非专业教师,使农村音乐教师队伍逐渐向专业化发展。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优质课、公开课、集体说课等教研活动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真正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困境。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是十分重要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普及教育,农村中小学生不应该被音乐教育所冷落。我们也许不可能使他们成为音乐尖子,但我们有责任给孩子们一个感受音乐,创造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健康、积极、乐观、愉悦的教育环境,从而使他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