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并积极组织各种课堂教学形式更好地落实《教学大纲》关于“实践教学”的先进理念,进而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及感悟从“语文性”、“实践性”这两个方面着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语文 实践课 语文性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47-02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语文学科,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用来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更是培养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的有效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修订版)》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创设的本质意义在于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性、应用性高素质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这一宗旨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加强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实际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求职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契合《教学大纲》关于“实践教学”的先进理念,进而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成为了摆在众多中职语文教师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笔者执教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多年,愿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及感悟对上述问题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于促进中职语文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及进步。
一、强调实践活动的“语文性”特征。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基本语文素质。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受其影响,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也多表现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将语文教材内容拆分为字、词、段落、思想主题等的具体讲解,并且一板一眼、死板单调的强赋予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众多弊端:一来严重制约了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生,二来也不利于其语文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他们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随着“实践教学”理念的实施与普及,众多教师逐渐摒弃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纷纷尝试在课堂上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可是,由于缺乏模范示范以及把握力度不得当等众多原因,中职语文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被过多注入了非语文教学元素上。在老师看来,实践教学强调“实践”两字,因此,只要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进行实践活动自己就算完成了任务。这其实是对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的偏见与错误认识。
实践教学强调“实践”两字这本无可厚非,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随意设置实践活动,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实质。例如,在进行“影视评论、歌曲评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很多教师都选择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几段影视视频或者几首流行歌曲,之后就匆忙下课、草草了事,对于实践活动中的“评论”两字却弃之一边、置之不顾。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设只让学生观看视频或者听几首音乐曲目之后就结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却不引导他们鉴定以及评论优秀影视作品或者音乐曲目的方法与技巧,这跟学生私下观看视频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更好的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修订版)》关于“实践教学”的先进理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在实践活动当中注入更多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元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课堂变成中职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自身语文基本素质的最佳场所,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完成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具体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显著增长。
还以“影视评论、歌曲评论”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播放几段影视视频或者音乐曲目之外,还要教会学生评论优秀影视作品或者音乐曲目的方法与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组织语言完成具体的评论环节,还可以鼓励他们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发表自己的评论性演讲,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大大锻炼了他们辩证分析问题以及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大纲》所提倡的“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理念。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加入“语文性”的特征,进而为更好的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促使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二、突出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本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前文提到“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实践”两字,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变动实践活动组织形式,更要着重对中职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实践内容丰富多彩的基础之上提高其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增强实践教学活动的时效性。以下,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的几种实践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为学生营造一种虚拟的情景氛围,如此,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对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把握,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例如,中职语文教学中“常用应用文”这部分知识着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应用文体(求职信、履历、邀请函等)展开细致的讲解,教师如果仅仅通过抽象的例子向学生灌输写作技巧,不但会严重制约其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只传授理论知识而不强调实践运用的教学模式还会日渐削弱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运用能力,不利于其日后求职或者就业目标的更好实现。
基于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创设一定的语文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对此有着明确的指示“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性的为其创设一定的语文教学情境。如此,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职语文的无限魅力,又可以促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更好地把握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同样以“常用应用文”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详细阐述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之外,还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展开教学活动。如,学习“求职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以及社会实践经历书写一份求职信,之后要求他们两两结合形成小组分别扮演“求职者”以及“应聘者”这两个角色。这样一来,就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应聘场景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这一场景中更好的把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还可以让他们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升华对于应聘流程、应聘用语等的规范运用,为其日后的求职应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组织社会调查活动,采用“任务驱动型”模式展开教学。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师在实践活动上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周边的可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开阔视野范围、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逐步增长。”我认为,“任务驱动型”模式对于更好的落实教学大纲的这一要求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例如,“口语交际”这部分知识包括了采访、导游、推销、洽谈这四种最基本的知识模块,在展开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这四种交际形式其中的一种,之后便到街头上选择特定的人群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之后更要以PPT幻灯片的形式在班上进行成果汇报。
这种以“任务驱动型”模式为背景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颖、别致,既符合了中职学生活泼爱动、热衷于探索未知事物的心理特点,而且又在社会实践中促使他们学习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对于他们自身口语交际以及与他人的良好沟通能力的提高与进步都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为其毕业之后顺利就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再比如,写作版块中有“我喜欢这职业”这部分知识,学生由于自身没有求职以及工作的实际经历,因此,在进行写作时往往因为缺乏写作素材致使文章变得苍白无力、毫无新意。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带领他们走上街头,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职场人物进行采访与调查,聆听他们的工作经历以及自身对于工作的点滴感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接触到不同性质、不同工种的工作,不但促使他们加深对于工作的不同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展开写作。
中等职业学校创设的本质意义在于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性、应用性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必须以这一宗旨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加强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实际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求职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敬惜《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2]潘海妮《关于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2年第19期
[3]姚茂栋《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01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 实践课 语文性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47-02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的语文学科,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用来沟通与交流的工具,更是培养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的有效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修订版)》强调“中等职业学校创设的本质意义在于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性、应用性高素质人才,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这一宗旨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加强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实际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求职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契合《教学大纲》关于“实践教学”的先进理念,进而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呢?这成为了摆在众多中职语文教师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笔者执教中职语文教育工作多年,愿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及感悟对上述问题展开细致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于促进中职语文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及进步。
一、强调实践活动的“语文性”特征。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基本语文素质。
应试教育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受其影响,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也多表现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即教师将语文教材内容拆分为字、词、段落、思想主题等的具体讲解,并且一板一眼、死板单调的强赋予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着众多弊端:一来严重制约了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生,二来也不利于其语文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他们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与进步。
随着“实践教学”理念的实施与普及,众多教师逐渐摒弃了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纷纷尝试在课堂上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可是,由于缺乏模范示范以及把握力度不得当等众多原因,中职语文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现状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被过多注入了非语文教学元素上。在老师看来,实践教学强调“实践”两字,因此,只要在语文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进行实践活动自己就算完成了任务。这其实是对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的偏见与错误认识。
实践教学强调“实践”两字这本无可厚非,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活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随意设置实践活动,而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实质。例如,在进行“影视评论、歌曲评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时,很多教师都选择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几段影视视频或者几首流行歌曲,之后就匆忙下课、草草了事,对于实践活动中的“评论”两字却弃之一边、置之不顾。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设只让学生观看视频或者听几首音乐曲目之后就结束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却不引导他们鉴定以及评论优秀影视作品或者音乐曲目的方法与技巧,这跟学生私下观看视频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想更好的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大纲(修订版)》关于“实践教学”的先进理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在实践活动当中注入更多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及元素,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课堂变成中职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自身语文基本素质的最佳场所,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完成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具体教学任务以及目标,促进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显著增长。
还以“影视评论、歌曲评论”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播放几段影视视频或者音乐曲目之外,还要教会学生评论优秀影视作品或者音乐曲目的方法与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组织语言完成具体的评论环节,还可以鼓励他们到讲台上面对全体学生发表自己的评论性演讲,如此,既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大大锻炼了他们辩证分析问题以及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大纲》所提倡的“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理念。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加入“语文性”的特征,进而为更好的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促使其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价值。
二、突出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本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
前文提到“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强调“实践”两字,提倡“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变动实践活动组织形式,更要着重对中职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实践内容丰富多彩的基础之上提高其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增强实践教学活动的时效性。以下,是我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的几种实践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广大中职语文教师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有意识、有目的为学生营造一种虚拟的情景氛围,如此,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对知识点的更好理解与把握,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实现。例如,中职语文教学中“常用应用文”这部分知识着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应用文体(求职信、履历、邀请函等)展开细致的讲解,教师如果仅仅通过抽象的例子向学生灌输写作技巧,不但会严重制约其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这种只传授理论知识而不强调实践运用的教学模式还会日渐削弱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运用能力,不利于其日后求职或者就业目标的更好实现。
基于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创设一定的语文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对此有着明确的指示“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性的为其创设一定的语文教学情境。如此,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职语文的无限魅力,又可以促使他们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更好地把握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知识点。”同样以“常用应用文”这部分知识为例,教师除了要向学生详细阐述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之外,还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展开教学活动。如,学习“求职信”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求职意向以及社会实践经历书写一份求职信,之后要求他们两两结合形成小组分别扮演“求职者”以及“应聘者”这两个角色。这样一来,就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应聘场景当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这一场景中更好的把握求职信的写作技巧,还可以让他们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升华对于应聘流程、应聘用语等的规范运用,为其日后的求职应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组织社会调查活动,采用“任务驱动型”模式展开教学。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师在实践活动上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周边的可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开阔视野范围、丰富自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逐步增长。”我认为,“任务驱动型”模式对于更好的落实教学大纲的这一要求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
例如,“口语交际”这部分知识包括了采访、导游、推销、洽谈这四种最基本的知识模块,在展开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这四种交际形式其中的一种,之后便到街头上选择特定的人群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之后更要以PPT幻灯片的形式在班上进行成果汇报。
这种以“任务驱动型”模式为背景的社会实践活动新颖、别致,既符合了中职学生活泼爱动、热衷于探索未知事物的心理特点,而且又在社会实践中促使他们学习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对于他们自身口语交际以及与他人的良好沟通能力的提高与进步都产生了极为积极的影响,为其毕业之后顺利就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再比如,写作版块中有“我喜欢这职业”这部分知识,学生由于自身没有求职以及工作的实际经历,因此,在进行写作时往往因为缺乏写作素材致使文章变得苍白无力、毫无新意。鉴于这种情况,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带领他们走上街头,对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职场人物进行采访与调查,聆听他们的工作经历以及自身对于工作的点滴感悟。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接触到不同性质、不同工种的工作,不但促使他们加深对于工作的不同理解,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有利于他们更好的展开写作。
中等职业学校创设的本质意义在于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专业性、应用性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必须以这一宗旨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加强语文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实际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求职以及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敬惜《对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2]潘海妮《关于中职语文实践教学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2年第19期
[3]姚茂栋《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J]《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