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歌创情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雨巷》是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中的一首新诗。本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让学生认识到新诗的“新”中具体的内涵——新诗不仅是白话创作,摆脱古典诗歌的严整格律的限制,更体现出现代人普泛的“现代情绪”。《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强烈且抒情色彩浓郁的现代诗歌,“丁香”“雨巷”这些意象背后的深刻象征意味一向是教学的重难点。这首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给学生的直接感知和情感体验带来了困难,因此传统的《雨巷》教学都特别注重对具体意象的讲解。但这样容易使课堂枯燥乏味,变成脱离文本的“知识性灌输”,而缺乏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笔者认为《雨巷》教学应更注重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雨巷》寂寥彷徨的氛围之中,“入境”之后,再通过学生亲自参与课堂活动,包括通过想象再现画面,通过朗诵揣摩诗人情感,自然生成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体味到诗歌字句间透露出来的“徘徊往复的孤独寂寥感”——即诗人的“现代情绪”是本课最核心的内容。
  本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通过设计剧本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分小组合作探究,用语言描述意象的特征,理解象征义和诗歌的情境,;第二课时主要通过朗诵,揣摩诗人的深层情感,体会《雨巷》中普泛的“现代孤独情绪”,品味《雨巷》低徊往复的音乐特色。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课前5分钟播放黄宝欣歌曲《雨巷》——粤语演唱更能引起广东学生的共鸣)
  一、初入雨巷,感受意境
  1.诗意导入,配乐朗诵
  烟雨蒙蒙,独自徘徊在江南小巷,耳畔只有细雨摩挲青石板的声音。这时你的心里,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思绪呢?撑一把油纸伞,让我们化身江南才子,走进这雨巷,去品味其中的韵味。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就在于读,请听教师配乐范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个( )的抒情意境。(预设:朦胧、低沉、伤感、优美……)
  2.自由朗读,找生字词
  (1)明确要求:点学生回答,并请回答者自己把圈出来的生字词写在黑板上。
  (預设:彳亍、颓圮、彷徨、惆怅、寂寥……)
  (2)补充:双声叠韵词在语意、语音上的双重效果。
  语义上:彷徨——诗人在彷徨的时候,在寂静空旷的雨巷来来回回地走动。惆怅:伤感失意的;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都有犹豫不决,徘徊往复的意思。
  语音上:双声叠韵词。读来也有一种音节循环往复的感觉。
  导入情境:这些词与声音都和整首诗的意境相符合。诗人就在这么一个寂静,空旷的雨巷中来来回回,走来走去,低徊往复,挥之不去。
  3.讲述故事,理解内容
  教师提问:诗人独自在这雨巷干什么?这首诗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叙述。
  (预设:学生可能说:诗人在雨巷遇到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他们相遇又别离。诗人还彷徨在雨巷,期望遇到。——诗人和姑娘相见别离或许并非真正遇到,而是想象到的。)
  二、再入雨巷,创设情境
  1.设计剧本,发挥诗意想象
  现在我们利用想象让简单的故事丰满起来!每个学生都是编剧,大家一起为诗歌设计一个剧本。将全班学生分为以下几个小组:音乐设计组、舞台设计组、道具设计组、人物设计组、观众评论组。在学生自由讨论时,播放配乐《乱红》,营造诗意氛围。学生讨论结束后,各组依次派代表在黑板上做记录,其他组员发表意见,教师做点评。
  预设:
  a音乐组:配乐:风格:婉转低沉的。如:古风歌 风声,雨声……(为什么加入风雨声?)
  b舞台组:雨巷:外观:青砖破瓦,狭长阴暗的、破败的低矮的房屋;色彩:灰色的破败的墙——爬着青苔的、潮湿的,有藤蔓的(意象“雨巷”的特点——寂寥、悠长、封闭)
  c道具组:油纸伞:颜色。(意象“油纸伞”的特点——复古、神秘、与外界的疏离感)
  d人物设计组:“我”:穿着,年纪、表情;丁香姑娘:穿着、长相、身材
  质疑:为何这个姑娘很美?为何丁香就能表现忧愁呢?你们有没有见过丁香花?——多媒体显示丁香花的图片和简介,补充“丁香花”的古典意象含义。
  f观众评论组:在其他组说的时候做补充,并表达意见。
  2.教师总结,渲染朦胧氛围
  大家想象力真丰富!老师似乎看到了穿着长衫的诗人就是在这江南的蒙蒙细雨中,撑着这样一把油纸伞,在寂静空旷的,悠长的巷子中,踏着青石板,走走停停的,来来回回地,希望碰见这么一个有着丁香一样淡雅颜色的,丁香般芬芳的,美丽却忧愁的姑娘。
  第2课时
  三、三入雨巷,体味情感
  1.朗读体验,揣摩诗人情感
  要求: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现诗人的情绪。注意:语调、语速、语气、停顿、轻重音
  请自由诵读,读出声音来。
  朗读指导要点:
  第一节:读出“悠长”的感觉:拖慢拖长——ang韵悠长的空荡荡的感觉(齐读第一节)
  第二节:重读“颜色”“芬芳”和“忧愁”这几个词——复沓的句子具有递进感;
  第五节:“走尽”这雨巷:停顿——表现诗人内心的伤感情绪:远了、远了递减变弱
  第六节:“消散了”读出递减的感觉 变慢 丁香——静美苦涩的味道
  总结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格律更自由,语言更直白。音节变化配合诗人情感的变化。
  2.合作探究,大胆质疑文本
  问题预设:
  (1)最后一节可否删去?为什么?
  示例:不可以,在结构上,形成回环往复的感觉。“逢着”和“飘过”的区别:飘过有一种缥缈的感觉,想梦一般的,蕴含着希望,但是又似乎希望更加渺茫。诗人希望有一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姑娘一起感受这惆怅。但是潜意识里他又不希望这个姑娘也困在这雨巷,而是希望她走出去。而这种重复的无法走出的孤单的,寂寞的情绪,正是诗人“现代都市人普泛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具有现代性。   (2)可否把“丁香姑娘”改为“菊花姑娘”为什么?(展示学生仿写“菊花姑娘”)
  示例:丁香——菊花 意象的特定含义——淡雅、美丽、忧愁 与雨巷的意境相符
  (3)丁香姑娘在诗人心中象征什么?作者为何忧伤彷徨?
  示例: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诗人多用意象来表情达意,在长期的实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比喻义、象征意义。这里的丁香姑娘可能象征着一切美好但是又容易凋谢的事物。而诗人的忧伤惆怅可能是爱恋的苦痛、社会黑暗的压迫、也可能是现代都市人普泛的孤独痛苦的情绪。
  3.知人论世,补充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雨巷》写于的1927年夏天,此时反动派对革命者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诗人的革命热情受到沉重的打击,于是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現。“四,一二”政变后,戴望舒隐居江苏松江朋友施蛰存家中,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也正是这时,他爱上施蜇存的妹妹(施绛年),但这恋爱失败告终,戴望舒十分痛苦。雨巷里的丁香姑娘也许正是以这位恋人为原型的。
  (2)诗人简介:戴望舒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诗作的与他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戴望舒躯体高大,粗犷,黝黑,兼之少年时出过天花,脸上留有麻点瘢痕,这使他在同学中很自卑,自觉矮人一截。逐渐形成了内向敏感忧郁的性格。但他一心想在另处“杀开一条血路”,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个“另处”,就是诗歌的创作。因此他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戴望舒也逐渐将自己归于边缘化的“第三种人”如:
  人们称我为“夜行者”/尽便吧,这在我是一样的/真的,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而且又是一个可怜的单恋者。——《单恋者》
  4.拓展阅读,扩大文学视野
  戴望舒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简单介绍戴望舒晚期作品《偶成》
  偶 成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结束语:戴望舒这一生,始终在追求着什么,但不是“为了追求什么“而是为了“永久的追求”本身。他知道爱情或者是理想,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但也并不需要得到满足。于是他选择圉于自己编织的雨巷之中,一次又一次的彷徨着,寻找着,期待着。他有着都市人普泛的“孤独”情绪,但他也最终走出“雨巷”,坚信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不会消失”。
  请同学们再带着感情,体会诗人这种忧郁感伤的情绪,齐读全诗!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雨巷》
  2.仿写《雨巷》
  【教学评价及反思】
  在对北师大深圳南山附中高一6班学生进行真实课堂授课之后,通过教学检测,发现本次教学设计有如下优缺点和反思之处:首先本课参考著名特级教师吴丹青的《雨巷》教学观摩课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造。基于情境教学的理念,贯彻了“互联网 ”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音频,实现对《雨巷》情境的有效创设。尤其是在展示丁香花图片和资料的环节,直观的为没见过丁香花的南方学生呈现其特点,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丁香”意象的象征义。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学生为主,考虑到学生的真实学习需要和重难点,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自己在黑板上书写生字词、设计剧本环节小组合作讨论,并发挥想象,创设雨巷的情境画面、让学生自己板书找到的有价值性的问题、朗读环节让学生自己朗诵揣摩诗歌情感等等。围绕课堂核心内容,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出发,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在实施教学设计中,也发现许多预设的遗漏之处,如对“油纸伞”形象的讨论产生分歧;朗诵时也缺乏更专业的指导。这也是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
  “诗者,隐秀也”诗歌的言外之意并非具象的语言可以说尽的。因此学生的体验、沉思和意会更难能可贵。诸如《雨巷》这类现代新诗的教学不一定要圉于传统的意象分析,把整体的诗歌弄得支离破碎。换个思路,从整体出发,创设情境,品味诗歌,也是中学诗歌教学的重要方法,而学生更能于无形中学会鉴赏诗歌的知人论事、意象分析和朗读体验的基本方法,产生对诗歌的个性化体验。
其他文献
导入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教学环节了,作为课堂的“首因效应”,其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诸如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情趣、将其思维引入积极状态、为后续教学作有利铺垫等。这“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漪)。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谈到“为了使一堂课一开始就以其不寻常和鲜明性吸引学生,以便后来能成功地组织学习新内容”,很多教师都想方设法“不失时机地精细设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和初步的文言语感;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文言文学习如果轻文重言,将文言文肢解成语言碎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唯“言”独尊,只是为高考吃力而艰难地学着文言文,
【课文特点】  《老人与海》来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归航途中,马林鱼却被鲨鱼吃掉。课文节选的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回到渔港的部分。  这是一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遇无可挽回的失败。然而,从另
当前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面临着尴尬的境遇:一方面教师苦心经营,帮助学生寻找名家作品,推荐优秀文章,期望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写作教学带来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在大量的“读”后却仍然收获甚微,苦于写作无法得到很大的提升。是教师推荐的精品“不精”,还是学生阅读的量不够?这种困惑的纠结曾经也苦苦地困扰笔者,在不断的反思过后,笔者才意识到作文训练如果一旦脱离文本的教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初中
从近年来高考语文试卷的命制趋向看,阅读能力的考查越来越明显地被体现出来,单纯地就试卷分值计算(以江苏卷为例),文言阅读、诗歌阅读、散文(小说)阅读、文学(论述)类文本阅读等阅读类题总分值高达67分,这还不包括阅读能力体现在语言应用类题和作文题中的分值。因此,重视语文阅读教学已成为一种共识。从实际教学中观察,目前学生在高三一模复习后期,阅读类题型中的失分仍然比较明显,归结起来,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较
一、引言  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以下简称PIRLS)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协会(IEA)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全球性学生阅读素养比较项目,其主要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PIRLS测评从2001年开始,每隔五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举办过4次。从2001年至2016年的历届PIRLS中,每次
《驿路梨花》是2016年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这篇文章已经连续很多年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了。文章主要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以发生在云南哀牢山深处一所小茅屋的故事,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生根、开花、发扬光大的动人情景,表现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歌颂了人们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先生1977年写作的作品。谈及《驿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必修一上的一篇文言文,也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难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初高中知识与能力的衔接问题,文本本身的语言表述带来的理解障碍,当时的三国形势与历史背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大部分教师都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为:围绕“退”字梳理故事情节、品鉴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分析文章中三个君主的形象、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特别是秦晋恩怨、分析经过围攻郑国
磨课是指精心打磨课堂教学设计,反复推敲研磨之后,使课堂更加精彩。但大多数教师磨课时更注重斟酌、优化一个教学设计方案中的细节部分。与之不同的是,这里所谈的“一课多磨”指的是把一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出多个教学方案,从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让课上得更有品质,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师能、师技素养的提升。也可以说这种“一课多案”设计的磨课方法是教师自我专业快速成长的一条捷径。虽然在这条孤独前行的研修路上,需要
一、导入,语句有什么特征?  师:让大家预习的文章,大家有没有预习?能不能读懂这篇文章?  生:(七嘴八舌地说)预习了,不能读懂。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没读懂的原因,为什么读不懂,是什么情况下的读不懂,是不喜欢这样的文章而读不懂呢,还是就读不懂文章在说什么呢,抑或是喜欢这样的文章但读不懂,既不喜欢也读不懂。大家到底是哪种情况?  生:(几乎一起回答)既不喜欢也读不懂。  师:喜不喜欢,是一种情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