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残疾人无力改变其肢体、智力、听力或视力等残疾缺陷,但如果外界力量能够及时改变不利于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是能够影响这一弱势群体的人生的。本文将基于“人在情境中”视角,采取个案工作方法,分析智障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原因并探讨问题解决策略。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社会工作;智力残疾;个案
目前,我国存在数量庞大的残疾人口,大多数残疾人可能面临着就业、贫困、教育、婚姻或心理等问题。这些有困难的残疾人群也是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对象,当社会工作者服务于残疾人时,不能将残疾人当作“有问题的人”,而应该把他们看成“背负问题的人”。残疾人服务对象所背负的问题,不单单是出于残疾人本身,有些是出于社会或家庭的影响,即导致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是生存在一个“环境系统”中的,分析人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到所处的环境中,并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人在情境中”概述
有学者指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概念、观念、视角或理论范式,是社会工作的核心观点[1]。“人在情境中”在英文中有Person-in-situation(简称PIS)和Person-inenvironment(简称PIE)两种表达方式,但笔者认为,PIS更为准确。这是因为,一方面“situation”与“environment”对应的中文意思不同,“situation”译为情境、局面,而“environment”译为环境;另一方面,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后发现,王思斌在其《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一书中指出“人在情境中”(PIS)是心理社会治疗学派提出的基本概念,后来维塔克和特蕾西用“人在环境中”(PIE)对这一概念进行替代,表明个案工作对生态学视角的某种吸收[2]668。因此,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将“PIS”和“PIE”都翻译成“人在情境中”。此外,笔者还发现学界对“人在情境中”的运用还经常存在一个误区:在微观、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研究者常常对情境或环境进行现时性理解,即习惯于把它同眼前的、具体的生活处境或直接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只重视分析影响服务对象困境的具体或直接因素,而对影响服务对象行为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及制度因素等关注不足,甚至有所忽视[2]690。而事实上,“人在情境中”强调分析服务对象时要将其放到所处的环境中去,这里所指向的环境除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支持(家庭、学校、同辈朋友、社区等)外,还包括更为广泛的外延环境因素,如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历史因素等。
显然,通过了解“人在情境中”的使用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人在情境中”受到了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影响。乔纳森认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行动者的背景及周围的环境或情境因素的互动,并关注当事人对这些环境因素意义的理解[3]。可见,“符号互动理论”中的情境概念比较关注个人社会化的经历对其心理的影响。同样,“人在情境中”也较为注重人的心理结构、人格发展、环境因素及人格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人在情境中”去研究或分析服务对象时不能把他/她当作单一孤立的个体,而应该关注可能影响服务对象行为的诸多因素,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等)等,并重视这些因素之间具体是如何相互影响,以更好地完成助人过程的。
综上,“人在情境中”包括三要素:人、环境及人与环境互动。其中,“人”主要是指个人内在心理体系,也包括生理因素;“环境”主要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及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及文化环境等;“人与环境互动”是指二者间不断交互影响[4]。
二、“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何以可为
“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对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导的作用。“人在情境中”把服务对象及其行为放置于所处的环境中,认为环境因素对服务对象的行为产生多样化影响,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分析服务对象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无疑增加了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现实性分析与解释,但当能解释清楚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则可以有针对性地链接服务对象所处环境中的可用资源,制订出合理、科学的服务计划,从而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问题。
三、“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个案中的运用
(一)案例背景
服务对象小吴,20岁,福建省漳州人,健康状况一般,智力障碍4级(轻度智障),身体较弱,无法从事重活。自从服务对象从某所中专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失业在家,人际交往范围较窄,经常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等心理状态。服务对象与母亲关系亲密,而母亲对服务对象过于溺爱,几乎“全面包办”服务对象的一切事情。
服务对象母亲54岁,是一名街道清洁工。服务对象父母离异多年,家庭经济困难,目前其和母亲一同长期借住在舅舅家,但因为长期借住,引起舅舅的家庭成員不满,存在矛盾与隔阂。服务对象居住的社区卫生环境较为一般,属于老旧小区,但居民间的人际关系较为和谐融洽。
(二)案例分析
1.“人在情境中”在该案例中的运用
社工基于“人在情境中”视角为服务对象小吴提供合作伙伴式的帮扶。首先,全面剖析服务对象自身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其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出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链接服务对象所处环境中可用的资源,并制定有效的服务实施策略。
2.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服务对象生理问题:健康状况一般,智力障碍4级(轻度智障),身体较弱,无法从事重活。二是服务对象心理问题:较少与外界接触,经常表现出自卑、不自信。而且,服务对象存在智力障碍,导致其性格胆小,不敢与人接触等。三是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单薄问题:服务对象自毕业后,就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基本没有同辈朋友,人际交往范围较窄,与其亲戚的正向互动也较少。四是服务对象经济问题:服务对象和母亲无稳定住所,暂时借住在亲戚家,且一人无业,一人收入低。 3.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服务对象生理问题的成因:社会工作者深入调查后得知,服务对象的智障是由于其唐氏综合征引发的后遗症,而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而且,服务对象在7岁时发现先天性心肌隔膜缺损,但因经济原因未进行治疗。13岁时体检发现脉动脉压过高,一度病危,遂进行手术治疗,现阶段康复状况一般,且由于动手术时期处于发育期,愈合较慢。
服务对象心理问题的成因:一是服务对象及其母亲与其家庭互动较少,存在一定的隔阂,较少获得家庭支持,心理上不能获得家人的正向疏导;二是服务对象缺少必要的“再社会化”机会,缺少社会网络支持,如没有亲密的同辈朋友陪伴,这导致服务对象性格比较自我封闭及自卑;三是服务对象是一位唐氏综合征患者,生理上的问题也引发了其心理障碍。
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单薄问题的成因:一是服务对象自从毕业后,与同学之间较少联系,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人际交往的范围较窄,且由于借住和经济等原因,服务对象及母亲与其亲戚的正向互动较少;二是服务对象人际圈和信息收集渠道较少,无法及时获得一些社会参与信息,难以得到一定的社会参与机会和渠道;三是服务对象母亲对服务对象的支持停留在学习层面,较少关注服务对象的其他需求,比如,较少关注到服务对象的社交。
服务对象面临的其他问题及其成因: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服务对象母亲对其较为溺爱,担心服务对象受到伤害,不愿意让服务对象独立去尝试与人交往;从制度政策层面来看,服务对象与其母亲基本未获得相应的福利性资源支持,存在制度政策链接资源信息不对称、服务对象不知如何获取政策支持等问题。
4.解决问题的策略
(1)资源链接。一是廉租房资源链接。了解到服务对象家住房困难问题,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沟通讨论,针对服务对象家庭情况为服务对象提供廉租房申请资源,并协助服务对象办理廉租房申请信息登记备案。二是就业机会链接。服务对象是一位轻度智障残疾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且接受过计算机、绘画的教育训练,有一定的特长和能力,基于此,社会工作者链接当地劳动力市场,为服务对象寻找青少年艺术培训类工作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压力。三是医疗资源链接。社会工作者利用自身在圈内人脉,帮助服务对象链接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小组活动,并采用身心疗法(音乐疗法、行为认识疗法、正念疗法)对服务对象进行不定期治疗,及针对服务对象目前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护理宣教,减轻服务对象对疾病的焦虑、恐惧,帮助服务对象逐步实现心理功能复原和身体健康状况好转。
(2)参与社区活动。由于服务对象的主要兴趣为绘画,平时服务对象主要在家自己学习绘画,较少与人接触,缺少专业人员指导,社会工作者在了解社区资源后,得知社区每周六有针对居民开放的绘画课,于是询问服务对象及其母亲的意愿,服务对象表示愿意参加,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征求社区绘画班成员意见并得到同意,使服务对象成功成为社区绘画班一员,且通过与社区绘画班成员切磋画技,服务对象绘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工作者除引荐服务对象参与社区绘画班外,还邀请服务对象参与艺术治疗工作坊、亲子活动、快乐出行等活动。服务对象充分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了自身社会关系网,获得了同辈朋友陪伴。
(3)重构家庭支持。家庭治疗创始人萨提亚强调,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有效互动,她发现当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改变后,每个成员的行为也会跟着改变,而且这些改变不是暂时性的。由此可见家庭的有效互动对服务对象的重要性。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母亲的教养态度较为强势,缺乏关注服务对象社交能力建设,社会工作者通过策划亲子互动活动、家访方式与服务对象母亲展开沟通。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母亲分析并与其讨论服务对象和她之间的亲子互动关系,以及服务对象与外界的互动现状,鼓励服务对象母亲应该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锻炼的机会,更好地尊重服务对象,引导服务对象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5.服务成效
服务对象及其母亲经过本次项目服务后都产生良好的改变:一是就服务对象自身的变化而言,由以前一直在家不出门,很少与人交往的状态,转变为现在经常性参与社区活动,并可以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帮助其他人,情绪和自我效能感、自信心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二是就经济收入的变化而言,帮助服务对象找到了对口工作,提高了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三是就服务对象与其母亲的互动关系角度而言,以前母亲对待服务对象控制欲和依赖感都较强,不愿意让服务对象独立尝试与人交往,在社会工作者的建议和提示下,服务对象母亲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态度需要进行调整,开始有意识地调整与服务对象的互动方式;四是就服务对象生理问题而言,通过医务社会工作者采用身心疗法对服务对象进行治疗,服务对象不仅掌握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平时可以自己进行治療操作,而且经过身心疗法的治疗,服务对象心理功能复原和身体健康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结语
“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个案中的运用,一方面强调要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探究清楚人与环境具体是如何互动的。面对无力改变的“残缺的生命”,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将服务对象置于其所处环境中,分析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中发现导致服务对象陷入困境的原因,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有效帮助服务对象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从而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宁玉梅.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J].学理论,2013(25):130-131,210.
[2]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08-410.
[4]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112.
关键词:“人在情境中”;社会工作;智力残疾;个案
目前,我国存在数量庞大的残疾人口,大多数残疾人可能面临着就业、贫困、教育、婚姻或心理等问题。这些有困难的残疾人群也是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对象,当社会工作者服务于残疾人时,不能将残疾人当作“有问题的人”,而应该把他们看成“背负问题的人”。残疾人服务对象所背负的问题,不单单是出于残疾人本身,有些是出于社会或家庭的影响,即导致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人是生存在一个“环境系统”中的,分析人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到所处的环境中,并关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人在情境中”概述
有学者指出,“人在情境中”是一个概念、观念、视角或理论范式,是社会工作的核心观点[1]。“人在情境中”在英文中有Person-in-situation(简称PIS)和Person-inenvironment(简称PIE)两种表达方式,但笔者认为,PIS更为准确。这是因为,一方面“situation”与“environment”对应的中文意思不同,“situation”译为情境、局面,而“environment”译为环境;另一方面,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后发现,王思斌在其《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一书中指出“人在情境中”(PIS)是心理社会治疗学派提出的基本概念,后来维塔克和特蕾西用“人在环境中”(PIE)对这一概念进行替代,表明个案工作对生态学视角的某种吸收[2]668。因此,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将“PIS”和“PIE”都翻译成“人在情境中”。此外,笔者还发现学界对“人在情境中”的运用还经常存在一个误区:在微观、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研究者常常对情境或环境进行现时性理解,即习惯于把它同眼前的、具体的生活处境或直接的影响因素联系起来,只重视分析影响服务对象困境的具体或直接因素,而对影响服务对象行为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及制度因素等关注不足,甚至有所忽视[2]690。而事实上,“人在情境中”强调分析服务对象时要将其放到所处的环境中去,这里所指向的环境除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支持(家庭、学校、同辈朋友、社区等)外,还包括更为广泛的外延环境因素,如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历史因素等。
显然,通过了解“人在情境中”的使用误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在情境中”这一概念。“人在情境中”受到了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影响。乔纳森认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行动者的背景及周围的环境或情境因素的互动,并关注当事人对这些环境因素意义的理解[3]。可见,“符号互动理论”中的情境概念比较关注个人社会化的经历对其心理的影响。同样,“人在情境中”也较为注重人的心理结构、人格发展、环境因素及人格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人在情境中”去研究或分析服务对象时不能把他/她当作单一孤立的个体,而应该关注可能影响服务对象行为的诸多因素,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等)等,并重视这些因素之间具体是如何相互影响,以更好地完成助人过程的。
综上,“人在情境中”包括三要素:人、环境及人与环境互动。其中,“人”主要是指个人内在心理体系,也包括生理因素;“环境”主要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及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及文化环境等;“人与环境互动”是指二者间不断交互影响[4]。
二、“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何以可为
“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具有对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并为解决问题提供指导的作用。“人在情境中”把服务对象及其行为放置于所处的环境中,认为环境因素对服务对象的行为产生多样化影响,因此,在社会工作实践中需要分析服务对象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无疑增加了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现实性分析与解释,但当能解释清楚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则可以有针对性地链接服务对象所处环境中的可用资源,制订出合理、科学的服务计划,从而有效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问题。
三、“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个案中的运用
(一)案例背景
服务对象小吴,20岁,福建省漳州人,健康状况一般,智力障碍4级(轻度智障),身体较弱,无法从事重活。自从服务对象从某所中专学校美术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失业在家,人际交往范围较窄,经常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等心理状态。服务对象与母亲关系亲密,而母亲对服务对象过于溺爱,几乎“全面包办”服务对象的一切事情。
服务对象母亲54岁,是一名街道清洁工。服务对象父母离异多年,家庭经济困难,目前其和母亲一同长期借住在舅舅家,但因为长期借住,引起舅舅的家庭成員不满,存在矛盾与隔阂。服务对象居住的社区卫生环境较为一般,属于老旧小区,但居民间的人际关系较为和谐融洽。
(二)案例分析
1.“人在情境中”在该案例中的运用
社工基于“人在情境中”视角为服务对象小吴提供合作伙伴式的帮扶。首先,全面剖析服务对象自身的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及其与所处的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找出服务对象问题背后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链接服务对象所处环境中可用的资源,并制定有效的服务实施策略。
2.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是服务对象生理问题:健康状况一般,智力障碍4级(轻度智障),身体较弱,无法从事重活。二是服务对象心理问题:较少与外界接触,经常表现出自卑、不自信。而且,服务对象存在智力障碍,导致其性格胆小,不敢与人接触等。三是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单薄问题:服务对象自毕业后,就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基本没有同辈朋友,人际交往范围较窄,与其亲戚的正向互动也较少。四是服务对象经济问题:服务对象和母亲无稳定住所,暂时借住在亲戚家,且一人无业,一人收入低。 3.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服务对象生理问题的成因:社会工作者深入调查后得知,服务对象的智障是由于其唐氏综合征引发的后遗症,而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而且,服务对象在7岁时发现先天性心肌隔膜缺损,但因经济原因未进行治疗。13岁时体检发现脉动脉压过高,一度病危,遂进行手术治疗,现阶段康复状况一般,且由于动手术时期处于发育期,愈合较慢。
服务对象心理问题的成因:一是服务对象及其母亲与其家庭互动较少,存在一定的隔阂,较少获得家庭支持,心理上不能获得家人的正向疏导;二是服务对象缺少必要的“再社会化”机会,缺少社会网络支持,如没有亲密的同辈朋友陪伴,这导致服务对象性格比较自我封闭及自卑;三是服务对象是一位唐氏综合征患者,生理上的问题也引发了其心理障碍。
服务对象社会支持网络单薄问题的成因:一是服务对象自从毕业后,与同学之间较少联系,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人际交往的范围较窄,且由于借住和经济等原因,服务对象及母亲与其亲戚的正向互动较少;二是服务对象人际圈和信息收集渠道较少,无法及时获得一些社会参与信息,难以得到一定的社会参与机会和渠道;三是服务对象母亲对服务对象的支持停留在学习层面,较少关注服务对象的其他需求,比如,较少关注到服务对象的社交。
服务对象面临的其他问题及其成因:从家庭教育层面来看,服务对象母亲对其较为溺爱,担心服务对象受到伤害,不愿意让服务对象独立去尝试与人交往;从制度政策层面来看,服务对象与其母亲基本未获得相应的福利性资源支持,存在制度政策链接资源信息不对称、服务对象不知如何获取政策支持等问题。
4.解决问题的策略
(1)资源链接。一是廉租房资源链接。了解到服务对象家住房困难问题,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沟通讨论,针对服务对象家庭情况为服务对象提供廉租房申请资源,并协助服务对象办理廉租房申请信息登记备案。二是就业机会链接。服务对象是一位轻度智障残疾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且接受过计算机、绘画的教育训练,有一定的特长和能力,基于此,社会工作者链接当地劳动力市场,为服务对象寻找青少年艺术培训类工作机会,以减轻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压力。三是医疗资源链接。社会工作者利用自身在圈内人脉,帮助服务对象链接医务社会工作者,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小组活动,并采用身心疗法(音乐疗法、行为认识疗法、正念疗法)对服务对象进行不定期治疗,及针对服务对象目前身体状况进行相应的健康护理宣教,减轻服务对象对疾病的焦虑、恐惧,帮助服务对象逐步实现心理功能复原和身体健康状况好转。
(2)参与社区活动。由于服务对象的主要兴趣为绘画,平时服务对象主要在家自己学习绘画,较少与人接触,缺少专业人员指导,社会工作者在了解社区资源后,得知社区每周六有针对居民开放的绘画课,于是询问服务对象及其母亲的意愿,服务对象表示愿意参加,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征求社区绘画班成员意见并得到同意,使服务对象成功成为社区绘画班一员,且通过与社区绘画班成员切磋画技,服务对象绘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工作者除引荐服务对象参与社区绘画班外,还邀请服务对象参与艺术治疗工作坊、亲子活动、快乐出行等活动。服务对象充分参与社区活动,建立了自身社会关系网,获得了同辈朋友陪伴。
(3)重构家庭支持。家庭治疗创始人萨提亚强调,家庭成员之间需要有效互动,她发现当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改变后,每个成员的行为也会跟着改变,而且这些改变不是暂时性的。由此可见家庭的有效互动对服务对象的重要性。本案例中服务对象母亲的教养态度较为强势,缺乏关注服务对象社交能力建设,社会工作者通过策划亲子互动活动、家访方式与服务对象母亲展开沟通。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母亲分析并与其讨论服务对象和她之间的亲子互动关系,以及服务对象与外界的互动现状,鼓励服务对象母亲应该给予服务对象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锻炼的机会,更好地尊重服务对象,引导服务对象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5.服务成效
服务对象及其母亲经过本次项目服务后都产生良好的改变:一是就服务对象自身的变化而言,由以前一直在家不出门,很少与人交往的状态,转变为现在经常性参与社区活动,并可以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帮助其他人,情绪和自我效能感、自信心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二是就经济收入的变化而言,帮助服务对象找到了对口工作,提高了服务对象家庭的经济收入,从而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三是就服务对象与其母亲的互动关系角度而言,以前母亲对待服务对象控制欲和依赖感都较强,不愿意让服务对象独立尝试与人交往,在社会工作者的建议和提示下,服务对象母亲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态度需要进行调整,开始有意识地调整与服务对象的互动方式;四是就服务对象生理问题而言,通过医务社会工作者采用身心疗法对服务对象进行治疗,服务对象不仅掌握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平时可以自己进行治療操作,而且经过身心疗法的治疗,服务对象心理功能复原和身体健康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结语
“人在情境中”在社会工作个案中的运用,一方面强调要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重视探究清楚人与环境具体是如何互动的。面对无力改变的“残缺的生命”,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将服务对象置于其所处环境中,分析服务对象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中发现导致服务对象陷入困境的原因,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有效帮助服务对象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从而更好地生活。
参考文献
[1]宁玉梅.人在情境中:生态系统理论和增权理论的比较[J].学理论,2013(25):130-131,210.
[2]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408-410.
[4]徐震,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