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本来在人们视线之外的孔子学院,由于一场签证引起世人关注,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一度紧张得令人堪忧。
美国国务院在当地时间5月17日发布公告,要求全美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认证,才能在其所在大学开展教学。公告同时要求,目前在美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须于6月30日前离境,美方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随后,中国汉办和外交部都呼吁这个事情能够妥善解决。《人民日报》还刊发文章称:“美国社会确实存在一些政治势力,一直对孔子学院横加指责,不断抹黑孔子学院的教学活动。”由此,一个原本是技术性的问题(教学认证与签证资格),开始升级为政治问题了。
好在5月25日,美国国务院修订了一个指导意见,澄清除非到时自愿离美,否则持有不当签证类别的中方教师不必在本学年结束之际离美,而17日发布的公告所引起的困惑和不解,纯粹是技术性和程序上的问题。
整个事件升级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事件,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应对方式,反而会让外界更加误解孔子学院。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心不虚就不会如此敏感。于是,这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即如何真正地实现政治的归于政治,文化的归于文化,让文化以自身的逻辑与规律运行。
文化的邏辑和政治经济的逻辑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政治运作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为了政绩,这是政治的收益。既然是收益,就需要见效快,“放长线钓大鱼”不符合当下任期制的政治运作逻辑。政治主导的,往往难以持续。因为政治的阶段性,任期制很大程度会影响政策的持续性,换一任领导,是一种思路。
文化是长线的,是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事,它重点在于挖掘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是非功利、多样性的,并体现审美的,精神性的。文化交流,生命力在民间。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真正产生作用,都是民间的。比如,现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他们都不是政府背景或者政府主导的,但生生不息。政治推动的文化交流,很容易陷入诸如意识形态等各种的纷扰泥沼中,而民间交流,不仅可以免去这种纷扰,同时也节约成本。官方坐享其成,又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如今世界文化组织通行的做法,基本上都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但运作上坚决不加干预,保证文化组织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否则,往往被人误解为带有政治目的。既然是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就应该按照国际规则来行事。只有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文化交流项目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并取得他国的信服。假如由政府主导文化交流,会让他国以为这是一种做广告的工具。反过来说,越让人认为是宣传工具,人家外国就越不会信任你。因此,要想获得信任与真正的更广泛的欢迎,就必须厘清政治与文化的边界。
孔子学院为什么叫“孔子学院”?无非是想重塑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巨大,形成了一个亚洲儒家文化圈。这种巨大的文化影响,不是短期形成的,也不是靠一两项文化项目促成的,而是靠文化魅力,形成了一种文化引力,像地心引力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所以,国际间文化交流最好的办法还是政府放手,让更多的民间交流去推动国家及其人民间的交流,将专业化的问题,交给专业化的组织去实行,让文化的归于文化。
美国国务院在当地时间5月17日发布公告,要求全美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认证,才能在其所在大学开展教学。公告同时要求,目前在美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须于6月30日前离境,美方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随后,中国汉办和外交部都呼吁这个事情能够妥善解决。《人民日报》还刊发文章称:“美国社会确实存在一些政治势力,一直对孔子学院横加指责,不断抹黑孔子学院的教学活动。”由此,一个原本是技术性的问题(教学认证与签证资格),开始升级为政治问题了。
好在5月25日,美国国务院修订了一个指导意见,澄清除非到时自愿离美,否则持有不当签证类别的中方教师不必在本学年结束之际离美,而17日发布的公告所引起的困惑和不解,纯粹是技术性和程序上的问题。
整个事件升级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事件,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应对方式,反而会让外界更加误解孔子学院。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心不虚就不会如此敏感。于是,这带给了我们很多思考,即如何真正地实现政治的归于政治,文化的归于文化,让文化以自身的逻辑与规律运行。
文化的邏辑和政治经济的逻辑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政治运作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为了政绩,这是政治的收益。既然是收益,就需要见效快,“放长线钓大鱼”不符合当下任期制的政治运作逻辑。政治主导的,往往难以持续。因为政治的阶段性,任期制很大程度会影响政策的持续性,换一任领导,是一种思路。
文化是长线的,是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事,它重点在于挖掘文化的本质与内涵,是非功利、多样性的,并体现审美的,精神性的。文化交流,生命力在民间。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交流,真正产生作用,都是民间的。比如,现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他们都不是政府背景或者政府主导的,但生生不息。政治推动的文化交流,很容易陷入诸如意识形态等各种的纷扰泥沼中,而民间交流,不仅可以免去这种纷扰,同时也节约成本。官方坐享其成,又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如今世界文化组织通行的做法,基本上都是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但运作上坚决不加干预,保证文化组织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否则,往往被人误解为带有政治目的。既然是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就应该按照国际规则来行事。只有由非政府组织主导的文化交流项目才能发挥有效作用,并取得他国的信服。假如由政府主导文化交流,会让他国以为这是一种做广告的工具。反过来说,越让人认为是宣传工具,人家外国就越不会信任你。因此,要想获得信任与真正的更广泛的欢迎,就必须厘清政治与文化的边界。
孔子学院为什么叫“孔子学院”?无非是想重塑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巨大,形成了一个亚洲儒家文化圈。这种巨大的文化影响,不是短期形成的,也不是靠一两项文化项目促成的,而是靠文化魅力,形成了一种文化引力,像地心引力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所以,国际间文化交流最好的办法还是政府放手,让更多的民间交流去推动国家及其人民间的交流,将专业化的问题,交给专业化的组织去实行,让文化的归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