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生活跟“成本”一起沉没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份爱情如果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该怎么办?
  你是否发现,在恋爱或婚姻里,明明彼此相看两厌,但就是分不开,而且相处时间越久,就越是难以分手?
  明明清楚地知道两个人继续在一起只会更痛苦,但为什么就分不开呢?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沉没成本在干扰着你现在的决策。

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經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人们在后继决策时,总会考虑先前为此投入的成本,先前的沉没成本越大,后继的决策越倾向于保持一致。换句话说,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看眼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上有过投入。这种热衷于根据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价值来做决定的现象,叫做沉没成本心理效应。
  比如,你花50元看一场电影。刚坐下来30分钟,你就发现这部电影无聊透顶,周围的人不是打呼噜就是沉浸在二人世界,你确定继续看下去对你毫无价值,但是,你会愿意马上离开吗?
  绝大部分不知道沉没成本这个概念的人都不会离开,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我自己主动花了钱的。
  50元已经花了,我们是否离开不应该受它的影响。但事实上,自己腰包里掏出的50元,的确影响着我们的决定。
  仔细想想,有时候你买东西,是因为你真的需要,还是已经逛了一天街,觉得不买点什么太亏了?
  说到这里,我就要和大家分析一下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了:

原因一:对心理的影响,损失“完胜”收益。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了一个理论:损失厌恶,人们对损失感受的强烈程度是对收益感受的2.75倍。
  经济行为专家也发现,人们在评估自己的决定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时,对损失的反应比得益的反应更大,尽管两者数量一样。例如,你损失了100元的痛苦比你赚取100元的快乐在强度上大一倍。因此,人们宁愿少得益也要避免痛苦。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宁可忍受痛苦也要把糟糕的电影看下去的心理原因。
  开头的婚恋问题也是这样,面对“分手”决定时,你更多关注的是“分手了,就等于自己过去几年的青春和付出都白费了”,而很难或完全没去想“分开或许是给彼此一个机会,去寻找更合适的人。”
  你的坚持,只是因为讨厌已有的损失。

原因二:自我维护、自我申辩的心理倾向。


  由于人们存在自我维护、自我申辩的心理倾向,不愿承认自己先前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顾及沉没成本,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
  尤其是当我们发现,现实情况和自己的理想预期有差距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去解释这些差距,以此来为自己的选择寻找正当性。
  我在自己身上就发现过这样的现象,在商场买运动鞋时明明试穿过,真正穿上它健身时却发现脚后跟很磨,可我依然忍受疼痛继续穿在脚上。妻子劝我趁早换一双新的,但我却摇头说,这双鞋虽然有点磨脚,但鞋底还是很舒服的,也不算买错了。这种情况下,所谓顾及沉没成本,其实成了一个自我维护的托词—“我之前的决定没有错”“我之前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等等。
  讲到这里,你也许已经明白了,你的分手困难,可能就是沉没成本在影响着你。
  当你已经在一个人身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爱,却仍然无法修成正果时,你很有可能在潜意识当中,不断地夸大对方给自己带来的好,用“ta其实对我还挺好”“我们总体来说挺合适”之类的说辞,无论如何,也要让损失看上去小一点。

怎样避免沉没成本心理效应的消极影响?


  1首先,面对决策时,要最大程度地唤醒自己的理性,不要让思维被成本所干扰。我们要考虑的是眼下的事情本身以及它对以后的影响,至于以前和这件事情相关的成本,并不能直接影响你的现在和未来。
  2多关注你得到的,而非你正在或将要失去的。当我们知道某件事终究会让自己得益,认为在过程中犯一点小错误、小瑕疵,也能欣然接受时,你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如果总想着没有达到目标会造成如何严重的后果,过分在乎损失,你犯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升高。
  3必须要说明的是,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对我们的生活可不光是帮倒忙,它可以让我们的决策更理性,至少避免了轻率的放弃。我们也可以主动利用沉没成本心理效应,为自己设置一个沉没成本,让它控制自己的后续行为。
  婚恋更是如此。开头所提到的分手困难现象也并非特例。通常情况下,很多婚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也与沉没成本心理效应有关。因为在一桩婚姻里沉没的成本太多太多了,比如时间成本、物质成本,精神成本等等,所以,即便婚姻观趋向开放,即便离婚率持续增高,随随便便舍弃的婚姻还是少之又少。
  此外,学业的持之以恒,事业的持之以恒,人生追求的持之以恒,其中都有沉没成本心理效应在发挥作用。避免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才是我们对待沉没成本的妥善方式。
  其实我们今天的生活,都有昨天的影子。昨天的付出,已经付出了,沉没了也就沉没了,我们要做的是把握好当下,别让生活跟沉没成本一起沉没了。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个时候偶尔有些低落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假如一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愁眉苦脸的,即使没有发生什么糟糕透顶的事情,也会感到闷闷不乐的话,那么这就可能预示着:在这个人的脑海中,存在着大量自我攻击的信念。  所谓自我攻击的信念,主要是指一个人会倾向性地认为:自己的快乐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之上的。如果自己没有达到这些条件,就会否定自己,不允许自己开心。比方说
期刊
4岁的东东上幼儿园半年了,他无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老师上课提问到他,他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在说什么;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大部分都聚在一起玩,但他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自个儿玩积木;放学在院子里看见其他孩子,要么装没看见,要么死命地拽着妈妈的衣角,往身后躲。  这样的现象在许多孩子身上都很常见。儿童由于缺乏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交经验,在离开父母,独自面对陌生人的时候,
期刊
上篇当你想提高学习效率时在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高考试题与课本里和平时做过的题不同,虽然年年都进行,可每次的试题都不一样。然而,却又都是平时学过的基本内容,就看考生怎样去灵活运用。考场如战场,不仅要求能正常发挥自己的实力,还得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所以,平时在学习中,一定要多训练灵活运用的能力。什么是应用能力呢?就是在遇到一个从未见过的问题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或经
期刊
与其他人格不同,偏执型人格不到万不得已,是很难寻求他人帮助的。这自然与他们对外界和他人的戒备有关,所以对于来找我做咨询的高山(化名),这个决定本身就已经意味着他所面临问题的困扰程度。  而他的问题是:无论在哪儿工作,都会被人排斥。  高山一共做过五份工作,这对于刚刚大学毕业才两年的人来说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他的专业方向是电脑软件,在如今3C行业很火爆的形势下,找份对口的工作其实一点都不难。按理说,他
期刊
▼ 助人?自助!  与“心理学”的相遇要回到十年前我刚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年开始,那时候的我对于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这其中带给我最大神秘感的便是“心理学”这个专业。于是,带着一种青年的稚嫩与热忱我选择了它。  但要说我真正对“心理助人工作”有所感悟,是在几年后我作为心理热线的志愿者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开始。虽然我在这之前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我按下通话键的那只手是颤抖的,我的声音也是犹豫
期刊
▼ 回母校教书,缘分妙不可言  二十年前,我初次迈进了母校的大门。开学第一课我就迟到了,但因为性格害羞,不敢喊报告,站在教室门口吹了一整节课的冷风,险些错过了和新班主任王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大学毕业我想回到母校教书,收到入职邀请的时候既兴奋又紧张,和刚在母校入学时的心情全然不同,既兴奋又忐忑。兴奋在于学生时代的梦想终于实现,忐忑在于我和王老师马上就要成为同事了。  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王老师我入
期刊
王阿姨的爱人张叔叔,今年59岁,已经有半年的时间总是怀疑王阿姨和别人有不正当关系,而且还说得有理有据,经常去他认为的第三者家中闹事,多次闹到了派出所,在警察同志的提醒下,他們才来精神科咨询。  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张叔叔从年轻时就开始饮酒,每天都得喝半斤左右的高度白酒,这一喝就是近40年,从来没有间断过,喝多了就会睡觉,没有怎么耍过酒疯,家人也早已习以为常。近两年来张叔叔的酒量大不如从前,可是性格
期刊
最近和儿子吵了一架,是的,远远隔着太平洋,亲情还是浓到可以口角。  三月美国疫情大爆发,在洛杉矶的儿子看到当地很多医生在社交平台上求救,要民众提供口罩救救他们,要不然他们真的是暴露在危险之中工作。  儿子跟我一样是菩萨心肠,看不得别人受苦,因此要老妈找口罩,因为当时中国已经缓过来,口罩开始富余了。我顺口要求他捐赠的人,写一个收据给我。  他问我为什么要?我说我也不知道,就是想要一个证据。  他开始
期刊
影片的开头,背景显示是旧上海的照相馆,这既是时代变化折射的见证,也是几代母女内心的“房子”意象。灰暗的光线显示茉的母亲内心的消极和怨怼,陈旧的摆设是她懒得精心装饰的生活写照,而被蜿蜒而上的木质楼梯隔开的楼上是母亲经常待的地方,表明了她封闭的内心,但又渴望人缓缓走近,靠近她,给她温暖。  茉年轻时候喜欢穿浅绿色的旗袍,很清纯靓丽,象征着她内心的单纯和欢快。她会在无聊时候折纸飞机玩,纸飞机代表渴望自由
期刊
他们让我“去死”  梁莹(化名)是一名大四女生。让她走进咨询室的原因,是感觉别人一直在说让她“去死”。那是在三天前,走在路上的梁莹听到前面有几个人在交谈,感觉是在说她,让她“去死”。尽管同学劝慰她说,“他们不认识你,应该不是在说你”。来访者觉得同学说得有道理,但还是放心不下,翻来覆去地想是不是真有人在骂她。  第一次见面,只见她衣着朴素整洁,神情自然,主动倾诉自己的咨询需求,和我的互动也对答如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