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已有不少的研究和实践,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认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经验,总结出较为可行的课堂教育
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是:
1围绕问题,确立阅读目标
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在阅读中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的科学而辩证的阐述。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例如,教学《猫》这一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先作铺垫引线:课文中写了哪两种猫?写了多少只大猫、多少只小猫?怎样的一只大猫,怎样的一群小猫?作者对猫的感情怎样等之后,提出研读中心(问题情境):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选择一处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得好。研读好了再作全班交流。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
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训练学生求异思维,促进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有人说,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他的天才的相对论也就是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思考空间中产生出来的。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质疑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能说是‘孔隙’吗?”教师抓住这一学情,意识到这一疑处具有洞观全文的研究价值,便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作者却把它称作‘孔隙’?请大家联系外洞和内洞的状况和这一空隙的特征来深入研究。”有的同学从外洞之大入手,体会“仿佛到了大会堂”,可以“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对比通小船的那个“孔”,确实是“孔隙”了等等。于是,整个研读的过程虽然只有一个问题,但却让同学们深读了全文。大家认为,“孔隙”一词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出了双龙洞的特点,这处“孔隙”真是又奇、又险、又好玩,确实会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研读的成果就这样体现在学生自主、积极而又有充裕时间的研读过程之中。
3切磋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分小组讨论、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有助于发散式(辐射式)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们为鼓励学生质疑、标新立异,立下了“三不”规定,即不呵斥质疑学生,不讽刺标新立异的学生,不敷衍质疑学生。设计讨论问题力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教完一篇课文,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每上完一个单元,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考老师(由学生提问题让老师谈看法或作解答),改变以往单元测试由老师考学生的惯例。这样做不仅拓展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
由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交流作为一种广义的人际交往行为,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交流不但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而且还必须追求高效性,使其充分体现教学价值。如在研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一位学生提出了质疑:“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大钊同志有枪,可为什么不开枪呢?”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益,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背景,当时周围的环境和李大钊同志为人处世等方面考虑,去细读课文,想象李大钊同志不开枪的道理。”结果,大家交流得很热烈,并对当时李大钊现场的特殊环境以及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态度上进行详尽分析。这样的交流才更具有效益的针对性。
在研究性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提问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
研究性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的全面发展。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③教师不应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④要乐于吸收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乐于把阅读教学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要求是:
1围绕问题,确立阅读目标
用有一定涵盖性、综合性的问题为阅读定向。在阅读中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是对学习中的问题意识的科学而辩证的阐述。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例如,教学《猫》这一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先作铺垫引线:课文中写了哪两种猫?写了多少只大猫、多少只小猫?怎样的一只大猫,怎样的一群小猫?作者对猫的感情怎样等之后,提出研读中心(问题情境):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选择一处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得好。研读好了再作全班交流。
2自主探索,筛选目标信息
由学生自主独立进行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训练学生求异思维,促进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协调发展。有人说,爱因斯坦的伟大就在于他不为任何人的意志所支配,他的天才的相对论也就是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思考空间中产生出来的。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一位学生质疑说:“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能说是‘孔隙’吗?”教师抓住这一学情,意识到这一疑处具有洞观全文的研究价值,便提出研读专题:“为什么能通过一条小船的洞,作者却把它称作‘孔隙’?请大家联系外洞和内洞的状况和这一空隙的特征来深入研究。”有的同学从外洞之大入手,体会“仿佛到了大会堂”,可以“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不觉得拥挤”等描写,对比通小船的那个“孔”,确实是“孔隙”了等等。于是,整个研读的过程虽然只有一个问题,但却让同学们深读了全文。大家认为,“孔隙”一词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出了双龙洞的特点,这处“孔隙”真是又奇、又险、又好玩,确实会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研读的成果就这样体现在学生自主、积极而又有充裕时间的研读过程之中。
3切磋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分小组讨论、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标新立异,有助于发散式(辐射式)思维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们为鼓励学生质疑、标新立异,立下了“三不”规定,即不呵斥质疑学生,不讽刺标新立异的学生,不敷衍质疑学生。设计讨论问题力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教完一篇课文,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每上完一个单元,安排一节课让学生考老师(由学生提问题让老师谈看法或作解答),改变以往单元测试由老师考学生的惯例。这样做不仅拓展加深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洽了师生关系,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4交流评价,反馈阅读质量
由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反驳、完善,教师评价。交流作为一种广义的人际交往行为,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交流不但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而且还必须追求高效性,使其充分体现教学价值。如在研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一位学生提出了质疑:“在那万分紧急的关头,李大钊同志有枪,可为什么不开枪呢?”教师觉得这个问题有价值,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益,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同学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被捕的背景,当时周围的环境和李大钊同志为人处世等方面考虑,去细读课文,想象李大钊同志不开枪的道理。”结果,大家交流得很热烈,并对当时李大钊现场的特殊环境以及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态度上进行详尽分析。这样的交流才更具有效益的针对性。
在研究性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向教师提问很多,师生问答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判定,而应该是平等协商的讨论,所以,学生正确的提问方式应该是:先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再询问老师的看法并与之讨论,如不同意教师的意见,要进一步质疑。
研究性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展,教师由主宰课堂到主导课堂,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革。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做通才教师,而不是只懂语文。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自我的全面发展。②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质疑问难的随机性,使教学过程可能出现不可预知性,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智慧驾驭能力,又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心态。③教师不应是知识仓库、权威和真理裁判官,而是学生学习的服务员、协助者和合作伙伴。④要乐于吸收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乐于学习和运用新的教学设备(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乐于把阅读教学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