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系,这个词越来越适合餐饮界了。不论是白领们中午匆匆就范的“某食代”、“某美食街”,还是被某轮胎品牌打了星星的名店。正如相声里经常说的,烹饪,是一种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这一部分,自然不但有传统的写实具象艺术,也有不那么传统的抽象艺术。
目下的趋势,正如艺术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被接受的现实,食物也是如此。老百姓们罕有热爱抽象艺术的,仍然停留在苏东坡嘲笑过的“论画以形似”的阶段,热衷讨论像或者不像。虽然经常有人穿着可以直接去工地的衣服,在各种画廊和艺术空间的开幕酒会上穿梭,表达艺术追求的同时顺便喝一点画廊提供的香槟或者干红,但总体而言,抽象艺术还是比较阳春白雪的,堪称新时代的文人画,观念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就更不用说了。
大排档里自然不用说,后厨与店堂难分彼此。在那里可以看到,食材如何经过或者让人心乱,或者让人惊喜的加工最终变成食物。还有什么比这个过程更具象么?简直就是照相式再现。不过这种风格走到极致,也容易让人想到当代艺术,比如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麻辣的红色、浓油酱赤的褐色、清蒸的白色……简直就是梦露的各种丝网印刷肖像。大排档摆放食物的模式,倒是尤其地波普艺术,密集整齐地一排又一排,真的很像金宝浓汤的格式——当然比沃霍尔弄出来的罐头汤迷魂大阵看上去要诱人得多了。只不过,大排档的价格还是更像路边摆摊画像的街头艺术家的作品,不至于像沃霍尔的作品变成富人的禁脔。
最能体现朴素艺术追求的,在我看来,是大型商场附设的美食部分里,各个档口摆出来的美食模型。这种物体一直让我很着迷,现在貌似不但商场的美食档口,连一些传统饭馆也开始摆放这种模型了,可见经营者对这种艺术非常有自信。好像亚洲系的菜品特别适合这样的模型,面粉饭之类的速食的模型都被深度开发了,虾仁海参玉米笋上海青似乎也是经常被做出来的模型。其实我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非要如此,毕竟这些模型都是树脂做成的,就算模拟红烧肉的芡汁的质感模仿得再像,看到它们也很难产生食欲吧?至少我每次看到这些模型,都有一种面前摆开一大排仿真食物钥匙扣或者冰箱贴的感觉。作为冰箱贴、钥匙扣、手机链,仿真的食物很可爱。但是作为指引我吃饭的方向的路标……始终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啊。
也许正因为亚洲系的食物通常都比较复杂,所以需要用这样的模型来做胜利女神状,指引饥肠辘辘的人们踏上正确之路。就好比很早之前的菜谱都是纯文字的,一幅反偶像崇拜的架势,人们只能跟随菜谱上的文字进行想象,万一碰上一些比较飘逸的菜名,“金钩玉版”、“翡翠白玉汤”之类,没有一定的经验,就肯定会发生悲剧了。多少笑话都是在这种纯文字的菜谱当中诞生的啊。但这大概也是象征资本的一部分吧,这样飘逸的菜名本身就形成了一种身份的区隔。旧社会的泥腿子老百姓们,也很少有去把菜名写成这样的地方吃饭的吧,他们都是享受波普艺术的。
现在的食街档口租金不菲,每一平方厘米都好像眼睛一样珍贵,没有地方贴食物的大幅玉照。如何吸引眼球,如何让天南海北的食客知道自己要吃的东西大致长什么样——这太重要了,一个老家在云南或者广西的人,你很难让他对“饸饹”这个词有任何的感觉,同样一个老家在宁夏或者内蒙的人,对于“过桥米线”这个词也很难产生食欲。最早的时候,他们会放上一份做好的菜品,作为实物借鉴,不过这样成本过于高昂,于是高仿真食物模型设计生产这个产业就应运而生了。不得不承认,虽然是树脂,但也有一些精美产品,能够发挥“看上去就好吃”的幻觉功效,成功为档口老板招徕生意,当然经常会有上当的结果。这很像过去某些年代的宣传画,人人都散发出健康的红彤彤的脸色,看上去就吃得很饱的样子。
日式料理是另外一种朴素的类型,返璞归真,每一种食物看上去都摆得很精美,加工也很简单。但神奇的是,看上去就很想吃!日式料理有时候美得不像真的,本身都很像模型。这也是一种境界,而且日本人每每乐此不疲,不管是寿司也好,刺身也好,寿喜烧也好,摆好造型以后都可以直接拿来画写生素描。哦不,其实更适合用来画四格漫画。要画好一份蛋炒饭或者宫保鸡丁很难,但画一份握寿司或者一碗蒲烧鳗鱼饭,相比之下,就要容易多啦。
西餐就很有抽象画的感觉,当然汉堡意面之类的不能算在其中,尤其是法餐,摆盘有越来越艺术的趋势。写过《终极美味》的法国女作家妙丽叶•巴贝里甚至抱怨,有些法餐艺术得有了极简风范,只有几粒豌豆和一抹酱汁。想来好看应该是绝顶好看的,而且超越了好看,有冷抽象的感觉,就是估计吃起来也和欣赏艺术品一样吧。最近这些年大热的分子烹饪,更是走视觉系路线到极致,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让你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这和为哪一类艺术相似呢?也许是新媒体艺术?还真是很让人为难。
目下的趋势,正如艺术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被接受的现实,食物也是如此。老百姓们罕有热爱抽象艺术的,仍然停留在苏东坡嘲笑过的“论画以形似”的阶段,热衷讨论像或者不像。虽然经常有人穿着可以直接去工地的衣服,在各种画廊和艺术空间的开幕酒会上穿梭,表达艺术追求的同时顺便喝一点画廊提供的香槟或者干红,但总体而言,抽象艺术还是比较阳春白雪的,堪称新时代的文人画,观念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就更不用说了。
大排档里自然不用说,后厨与店堂难分彼此。在那里可以看到,食材如何经过或者让人心乱,或者让人惊喜的加工最终变成食物。还有什么比这个过程更具象么?简直就是照相式再现。不过这种风格走到极致,也容易让人想到当代艺术,比如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麻辣的红色、浓油酱赤的褐色、清蒸的白色……简直就是梦露的各种丝网印刷肖像。大排档摆放食物的模式,倒是尤其地波普艺术,密集整齐地一排又一排,真的很像金宝浓汤的格式——当然比沃霍尔弄出来的罐头汤迷魂大阵看上去要诱人得多了。只不过,大排档的价格还是更像路边摆摊画像的街头艺术家的作品,不至于像沃霍尔的作品变成富人的禁脔。
最能体现朴素艺术追求的,在我看来,是大型商场附设的美食部分里,各个档口摆出来的美食模型。这种物体一直让我很着迷,现在貌似不但商场的美食档口,连一些传统饭馆也开始摆放这种模型了,可见经营者对这种艺术非常有自信。好像亚洲系的菜品特别适合这样的模型,面粉饭之类的速食的模型都被深度开发了,虾仁海参玉米笋上海青似乎也是经常被做出来的模型。其实我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非要如此,毕竟这些模型都是树脂做成的,就算模拟红烧肉的芡汁的质感模仿得再像,看到它们也很难产生食欲吧?至少我每次看到这些模型,都有一种面前摆开一大排仿真食物钥匙扣或者冰箱贴的感觉。作为冰箱贴、钥匙扣、手机链,仿真的食物很可爱。但是作为指引我吃饭的方向的路标……始终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啊。
也许正因为亚洲系的食物通常都比较复杂,所以需要用这样的模型来做胜利女神状,指引饥肠辘辘的人们踏上正确之路。就好比很早之前的菜谱都是纯文字的,一幅反偶像崇拜的架势,人们只能跟随菜谱上的文字进行想象,万一碰上一些比较飘逸的菜名,“金钩玉版”、“翡翠白玉汤”之类,没有一定的经验,就肯定会发生悲剧了。多少笑话都是在这种纯文字的菜谱当中诞生的啊。但这大概也是象征资本的一部分吧,这样飘逸的菜名本身就形成了一种身份的区隔。旧社会的泥腿子老百姓们,也很少有去把菜名写成这样的地方吃饭的吧,他们都是享受波普艺术的。
现在的食街档口租金不菲,每一平方厘米都好像眼睛一样珍贵,没有地方贴食物的大幅玉照。如何吸引眼球,如何让天南海北的食客知道自己要吃的东西大致长什么样——这太重要了,一个老家在云南或者广西的人,你很难让他对“饸饹”这个词有任何的感觉,同样一个老家在宁夏或者内蒙的人,对于“过桥米线”这个词也很难产生食欲。最早的时候,他们会放上一份做好的菜品,作为实物借鉴,不过这样成本过于高昂,于是高仿真食物模型设计生产这个产业就应运而生了。不得不承认,虽然是树脂,但也有一些精美产品,能够发挥“看上去就好吃”的幻觉功效,成功为档口老板招徕生意,当然经常会有上当的结果。这很像过去某些年代的宣传画,人人都散发出健康的红彤彤的脸色,看上去就吃得很饱的样子。
日式料理是另外一种朴素的类型,返璞归真,每一种食物看上去都摆得很精美,加工也很简单。但神奇的是,看上去就很想吃!日式料理有时候美得不像真的,本身都很像模型。这也是一种境界,而且日本人每每乐此不疲,不管是寿司也好,刺身也好,寿喜烧也好,摆好造型以后都可以直接拿来画写生素描。哦不,其实更适合用来画四格漫画。要画好一份蛋炒饭或者宫保鸡丁很难,但画一份握寿司或者一碗蒲烧鳗鱼饭,相比之下,就要容易多啦。
西餐就很有抽象画的感觉,当然汉堡意面之类的不能算在其中,尤其是法餐,摆盘有越来越艺术的趋势。写过《终极美味》的法国女作家妙丽叶•巴贝里甚至抱怨,有些法餐艺术得有了极简风范,只有几粒豌豆和一抹酱汁。想来好看应该是绝顶好看的,而且超越了好看,有冷抽象的感觉,就是估计吃起来也和欣赏艺术品一样吧。最近这些年大热的分子烹饪,更是走视觉系路线到极致,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让你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这和为哪一类艺术相似呢?也许是新媒体艺术?还真是很让人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