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视觉系

来源 :天下美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觉系,这个词越来越适合餐饮界了。不论是白领们中午匆匆就范的“某食代”、“某美食街”,还是被某轮胎品牌打了星星的名店。正如相声里经常说的,烹饪,是一种艺术。作为视觉艺术的这一部分,自然不但有传统的写实具象艺术,也有不那么传统的抽象艺术。
  
  目下的趋势,正如艺术在不同的人群当中被接受的现实,食物也是如此。老百姓们罕有热爱抽象艺术的,仍然停留在苏东坡嘲笑过的“论画以形似”的阶段,热衷讨论像或者不像。虽然经常有人穿着可以直接去工地的衣服,在各种画廊和艺术空间的开幕酒会上穿梭,表达艺术追求的同时顺便喝一点画廊提供的香槟或者干红,但总体而言,抽象艺术还是比较阳春白雪的,堪称新时代的文人画,观念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就更不用说了。
  
  大排档里自然不用说,后厨与店堂难分彼此。在那里可以看到,食材如何经过或者让人心乱,或者让人惊喜的加工最终变成食物。还有什么比这个过程更具象么?简直就是照相式再现。不过这种风格走到极致,也容易让人想到当代艺术,比如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麻辣的红色、浓油酱赤的褐色、清蒸的白色……简直就是梦露的各种丝网印刷肖像。大排档摆放食物的模式,倒是尤其地波普艺术,密集整齐地一排又一排,真的很像金宝浓汤的格式——当然比沃霍尔弄出来的罐头汤迷魂大阵看上去要诱人得多了。只不过,大排档的价格还是更像路边摆摊画像的街头艺术家的作品,不至于像沃霍尔的作品变成富人的禁脔。
  
  最能体现朴素艺术追求的,在我看来,是大型商场附设的美食部分里,各个档口摆出来的美食模型。这种物体一直让我很着迷,现在貌似不但商场的美食档口,连一些传统饭馆也开始摆放这种模型了,可见经营者对这种艺术非常有自信。好像亚洲系的菜品特别适合这样的模型,面粉饭之类的速食的模型都被深度开发了,虾仁海参玉米笋上海青似乎也是经常被做出来的模型。其实我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非要如此,毕竟这些模型都是树脂做成的,就算模拟红烧肉的芡汁的质感模仿得再像,看到它们也很难产生食欲吧?至少我每次看到这些模型,都有一种面前摆开一大排仿真食物钥匙扣或者冰箱贴的感觉。作为冰箱贴、钥匙扣、手机链,仿真的食物很可爱。但是作为指引我吃饭的方向的路标……始终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啊。
  
  也许正因为亚洲系的食物通常都比较复杂,所以需要用这样的模型来做胜利女神状,指引饥肠辘辘的人们踏上正确之路。就好比很早之前的菜谱都是纯文字的,一幅反偶像崇拜的架势,人们只能跟随菜谱上的文字进行想象,万一碰上一些比较飘逸的菜名,“金钩玉版”、“翡翠白玉汤”之类,没有一定的经验,就肯定会发生悲剧了。多少笑话都是在这种纯文字的菜谱当中诞生的啊。但这大概也是象征资本的一部分吧,这样飘逸的菜名本身就形成了一种身份的区隔。旧社会的泥腿子老百姓们,也很少有去把菜名写成这样的地方吃饭的吧,他们都是享受波普艺术的。
  
  现在的食街档口租金不菲,每一平方厘米都好像眼睛一样珍贵,没有地方贴食物的大幅玉照。如何吸引眼球,如何让天南海北的食客知道自己要吃的东西大致长什么样——这太重要了,一个老家在云南或者广西的人,你很难让他对“饸饹”这个词有任何的感觉,同样一个老家在宁夏或者内蒙的人,对于“过桥米线”这个词也很难产生食欲。最早的时候,他们会放上一份做好的菜品,作为实物借鉴,不过这样成本过于高昂,于是高仿真食物模型设计生产这个产业就应运而生了。不得不承认,虽然是树脂,但也有一些精美产品,能够发挥“看上去就好吃”的幻觉功效,成功为档口老板招徕生意,当然经常会有上当的结果。这很像过去某些年代的宣传画,人人都散发出健康的红彤彤的脸色,看上去就吃得很饱的样子。
  
  日式料理是另外一种朴素的类型,返璞归真,每一种食物看上去都摆得很精美,加工也很简单。但神奇的是,看上去就很想吃!日式料理有时候美得不像真的,本身都很像模型。这也是一种境界,而且日本人每每乐此不疲,不管是寿司也好,刺身也好,寿喜烧也好,摆好造型以后都可以直接拿来画写生素描。哦不,其实更适合用来画四格漫画。要画好一份蛋炒饭或者宫保鸡丁很难,但画一份握寿司或者一碗蒲烧鳗鱼饭,相比之下,就要容易多啦。
  
  西餐就很有抽象画的感觉,当然汉堡意面之类的不能算在其中,尤其是法餐,摆盘有越来越艺术的趋势。写过《终极美味》的法国女作家妙丽叶•巴贝里甚至抱怨,有些法餐艺术得有了极简风范,只有几粒豌豆和一抹酱汁。想来好看应该是绝顶好看的,而且超越了好看,有冷抽象的感觉,就是估计吃起来也和欣赏艺术品一样吧。最近这些年大热的分子烹饪,更是走视觉系路线到极致,目的好像就是为了让你不知道你吃的是什么。这和为哪一类艺术相似呢?也许是新媒体艺术?还真是很让人为难。
其他文献
厦门的特色饮食,除了海鲜排档,要算素菜和印尼私房菜。前者是南普陀流传至今的影响力,以及厦门与台湾近距离,台湾又大肆流行所谓素菜,使得本岛内素餐馆遍地开花,但做得好的也就那么几家,且是传统和创新各占半边天下。而后者是因为本地印尼华侨众多,久而久之,印尼风味餐厅也有不少,只是专著传统或执着家传口味的餐厅并不多见,遂而才有了私房菜,不过,真正的私房菜在商业餐厅里是见不到的。这些私房菜未必能博得每个食客的
期刊
准备材料  五花肉300克 香菇300克 鱼圆300克 红萝卜800克 豆腐干800克 高丽菜1000克 鲜海蛎300克 芫荽少许 青蒜少许    步骤  1豆腐干切碎块,海蛎保持完整,其他材料切丝  2起油锅,所有材料需分开炒再会合  3先放入香菇翻炒一会儿后堆到锅内一边,放入鱼圆翻炒,稍后盛出  4炒豆腐干  5放入海蛎翻炒,稍后把前面炒过的材料放入锅同炒  6加少许盐调味  7放入红萝卜翻炒
期刊
去厦门旅行,如果预算不是太有限,以度假为名,那么酒店的选择就不能太随便。不是说那一众个性化的家庭旅馆不好,但如若从整套的服务、卫生标准以及地理位置而言,选择酒店可就谨慎多了。如果喜欢面朝大海,观海景、听海浪,那么本岛市区内,风光旖旎的环岛路,或者繁华璀璨的鹭江道,都是不错的地方。如果要逃开喧嚣的闹市,漫步于古朴小巷中,在咖啡醇香间回味慢城的幸福滋味,那么鼓浪屿绝对是第一选择。但这小岛上大多是家庭式
期刊
混合着豆香和奶香,又挟裹着一屡薄荷的草本清香,口感爽滑,青豆、薄荷和鸡肉的组合再适合夏天不过。    准备材料  主料:洋葱300g;蘑菇300g;青豆500g;鸡胸肉180g;新鲜薄荷4-5株  辅料:黄油40g;白葡萄酒250ml;鸡汤500ml;牛奶250ml;奶油250ml;葱段、辣椒仔、蜂蜜、橄榄油、蔬菜油、鸡汁、青豆泥少许    步骤  1,蘑菇和洋葱洗净、切薄片;  2,锅中放少许蔬
期刊
上海  1.生腌吞拿鱼塔塔配姜汁冻、柚子醋、牛油果  这款菜的入味完全来自厨师自制的酱汁:首先将干葱放置蔬菜油中直至软化,加入糖至葱呈焦糖状,再加入清酒和鸡汤、烧至减干,加入最重要的是柚子醋,带出夏天的酸甜感。可以  可将该酱汁放入任何生鱼片或者冷盘前菜,为菜品增加新鲜味道。    2.意式奶油布丁配桃子百里香冰淇淋、海盐奶酥  炎炎夏日怎能少得了冰淇淋和布丁的身影。这款甜品看似“单纯简单”,实则
期刊
正如那句经典的“在这里,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微醉的心扉,随时光流转,迷失在某一个街角或深巷的咖啡馆,有种误入藕花深处的缱绻味道。在厦门,大多是家庭式或个人生活方式型咖啡馆,有着海边岛屿的闲适情趣,也有着厦门人的慢调文化。任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一杯咖啡,一本书,一点音乐,一浪涛声,一袭海风,一段乐活时光,一种靠海而居的家的情结。而散漫的绿意,会在偶然间遇见,然后拾获一枚刚谢的三角梅,可以是在褚家园,
期刊
1923年,美国动物学家莱德在厦门海域发现文昌鱼,从此这奇妙生灵成为了厦门近百年来的生物学名片。    文昌鱼,不是鱼  文昌鱼是厦门的传统名贵特产,俗名鳄鱼虫,又名蛞蝓鱼,以鲜美著称。文昌鱼体形小,只有三厘米至六厘米长,每千克有四、五千尾之多,全身半透明,头尾两头尖,外形上具有通透玲珑的美感,国外又称“双尖鱼”。事实上文昌鱼不是鱼,只是外形像小鱼,是比鱼类低等的动物,属于古老的脊索动物。  19
期刊
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上百种特有的食材与香料,大自然赋予了云南永恒的魅力,使得云南的餐桌文化缤纷多彩。    1.丽江风味爆炒猪肉  主料:猪里脊肉  配料:姜丝 洋葱片 干辣椒  制作步骤:1/新鲜猪里脊肉洗净切片。2/里脊肉用鸡蛋清,姜汁,淀粉上浆。.3/油烧热后,倒入里脊肉滑炒 4/陆续放入调味用香料和植物性香料,有八角、花椒等,最后放入酱油和糖。   创意:“丽江”的里脊肉做法显得特
期刊
在“食疗养生”、“药食同源”被老百姓接受的同时,养生专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养生书籍、养生讲座、养生指导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负面新闻也逐渐浮出水面,泥鳅、茄子、“豆”你玩……一张嘴强暴了多少人的胃?本期对众多养生神医进行不完全盘点,去伪存真,笃疑由君。    胡万林  出名时间:1997年底  出名因由:著名作家柯云路《发现黄帝内经》出版  曝光时间:1998年10月1日  曝光因由:一位患
期刊
今年春天,我到普吉岛旅游。普吉岛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左外侧,这个印度洋上的主岛只是一个交通枢纽,它有39个离岛,风景点都在离岛上。抵达布吉机场的时候,落霞满天。机场口有个穿着蓝花衬衣的人向我们挥舞着小旗,他就是当地的导游披戴。  披戴其实姓戴,披是泰国对男性的尊称,相当于“先生”一样。披戴个头瘦小,可能不足1米6,棕色皮肤,40多岁,有一张历尽沧桑的脸,下巴特长,像埃及的长老。他一开腔就吓我们一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