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屏幕带来的生活改变
屏幕所展现的内容是专业程序设计者在展示前设计的再现。人机交互状态下,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动态、形象、鲜活、延迟性、可思考措辞、人机可互动等特点。正是如此,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冲击。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粉笔与言教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挑战,“How Power-Ponit Is Killing Education(ppt在怎样扼杀教育)”一文揭示了现实中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其实也向我们揭示了屏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此外,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不得不让人们意识到屏幕带来了人们生活的改变。
2 屏幕带来的成就
屏幕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过程让人们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他们继续与屏幕依存的愿望。软件设计商家的人性化设计,不断强化着人们的读屏行为。比如多点触屏技术,人们可以用人类自身具有的天生工具——手,实现自己的操作。人们可以因为屏幕获得暂时的自由、平静,获得片刻的自我解放,也因为找到了自我的归属而依附于屏幕。例如,有人认为与人面对面交流会承受更多的压力,面部表情会泄漏自己内心的秘密,在别人注视下想问题与交谈很紧张。
3 屏幕带来的隔离
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在现实中的实际距离很近,却由于屏幕而被动地隔离,人与人的隔离正在通过屏幕实现。人们因此不再面对面地真诚交谈。如一个典型的一家三口的生活画面:三人同在客厅,却面向不同的方向,一个正在用手机收发短信,一个正在用平板电脑看电影,一个正在用个人笔记本电脑上网收发邮件。
4 屏幕带来的迷恋
人们为了生活的高质量而忙碌,却因此产生了没人理、没时间、快节奏、有距离等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些都导致了心灵交流与沟通的缺乏,以及作为人追求自由与闲暇的障碍。为了保持办公场所的安静,提高办公效率,与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等,邮件、飞信、QQ等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从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屏幕的迷恋。
5 屏幕带来的迷失
有些人初期迷恋上屏幕,是因逃避现实愿意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快乐感受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停滞在高原地带下不来,这是高原迷失现象;有些人将屏幕当作自己的家园,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此,无法分清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同,这是自我迷失现象;还有些人在虚拟社会中流连忘返只因为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从而逃避对现实的归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这就是归属迷失现象。这些人可能是成人,更有可能是青少年。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既不能全面否定,又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能做的是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来自屏幕的挑战,因为屏幕正在考验教育者们的教育智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如何积极地适应屏幕带来好处与弊端,这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信息技术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所暗示给人们的内容。这已经向人们预示了前进中的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有不少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定之一是不能带手机到学校。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要不要带手机到学校,而是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场合正确地使用手机。对于那些认为屏幕虽好但不能替代面对面交流的人们,是否也要认真地想一想,面对面无法沟通的屏幕是不是也方便和补充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呢?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人总是可以对技术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认清了屏幕带来的利弊后,相信教育者们一定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来自屏幕的挑战。
屏幕所展现的内容是专业程序设计者在展示前设计的再现。人机交互状态下,对于使用者来说具有动态、形象、鲜活、延迟性、可思考措辞、人机可互动等特点。正是如此,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冲击。在课堂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粉笔与言教的教学方式形成了挑战,“How Power-Ponit Is Killing Education(ppt在怎样扼杀教育)”一文揭示了现实中人们对技术的依赖,其实也向我们揭示了屏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此外,电视、电脑、手机等的普及,不得不让人们意识到屏幕带来了人们生活的改变。
2 屏幕带来的成就
屏幕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过程让人们获得成就感,从而调动他们继续与屏幕依存的愿望。软件设计商家的人性化设计,不断强化着人们的读屏行为。比如多点触屏技术,人们可以用人类自身具有的天生工具——手,实现自己的操作。人们可以因为屏幕获得暂时的自由、平静,获得片刻的自我解放,也因为找到了自我的归属而依附于屏幕。例如,有人认为与人面对面交流会承受更多的压力,面部表情会泄漏自己内心的秘密,在别人注视下想问题与交谈很紧张。
3 屏幕带来的隔离
现代社会中尽管人们在现实中的实际距离很近,却由于屏幕而被动地隔离,人与人的隔离正在通过屏幕实现。人们因此不再面对面地真诚交谈。如一个典型的一家三口的生活画面:三人同在客厅,却面向不同的方向,一个正在用手机收发短信,一个正在用平板电脑看电影,一个正在用个人笔记本电脑上网收发邮件。
4 屏幕带来的迷恋
人们为了生活的高质量而忙碌,却因此产生了没人理、没时间、快节奏、有距离等现代社会的通病。这些都导致了心灵交流与沟通的缺乏,以及作为人追求自由与闲暇的障碍。为了保持办公场所的安静,提高办公效率,与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等,邮件、飞信、QQ等交流工具的广泛应用,从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屏幕的迷恋。
5 屏幕带来的迷失
有些人初期迷恋上屏幕,是因逃避现实愿意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快乐感受而无法自拔,最终导致停滞在高原地带下不来,这是高原迷失现象;有些人将屏幕当作自己的家园,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此,无法分清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同,这是自我迷失现象;还有些人在虚拟社会中流连忘返只因为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从而逃避对现实的归属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这就是归属迷失现象。这些人可能是成人,更有可能是青少年。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既不能全面否定,又不能因噎废食,我们能做的是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来自屏幕的挑战,因为屏幕正在考验教育者们的教育智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如何积极地适应屏幕带来好处与弊端,这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信息技术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所暗示给人们的内容。这已经向人们预示了前进中的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有不少学校关于学生管理的规定之一是不能带手机到学校。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要不要带手机到学校,而是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出现的新问题,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在正确的时间、场合正确地使用手机。对于那些认为屏幕虽好但不能替代面对面交流的人们,是否也要认真地想一想,面对面无法沟通的屏幕是不是也方便和补充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呢?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人总是可以对技术发挥主观能动性,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牢固地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在认清了屏幕带来的利弊后,相信教育者们一定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来自屏幕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