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kke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传统的教學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知识这条路上的需求,采用微课教学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们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微课教学就是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指导。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使学生们都能够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更好的推进数学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本文章对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年级;立体图形教学;运用
  引言
  微课可以最大限度地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数学学科教学氛围,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的复制数学教师转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等,以此来使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更加的生动形象,有效地增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一、微课的概念与优势
  微课是微型课堂的简称,是指教师根据某个知识点、例题、习题等内容制作微课视频,指导学生通过该微课视频开展学习。这属于一种新型的教辅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具体来讲,微课有三大优势:一是时间短,一节微课通常在5~10分钟左右,能够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仅为10分钟,而微课短小精悍正符合这一规律。一方面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另一方面也不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二是针对性强、短小精悍。微课通常是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知识难点来论述的,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将知识点讲得清楚明白,学生容易接受。同时,微课这一特性也有利于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三是突破时空限制,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学生就可根据个人需要随时随地观看微课并进行自学,针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多次反复重播,直到弄懂为止。
  二、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微课课前预习
  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新的小学数学知识前,可以先为学生布置预习知识的任务,并在“微课”中制作相应的预习资源,以此使学生预习知识的效率能够有所提升,并能够养成预习知识的习惯。同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教学后,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并在“微课”中制作相应的作业资源,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能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并可以使学生提升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二)运用微课培养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新教育环境下,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思维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受到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微课可以将多种教学元素融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就做了微课视频,寻找学生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一些物品,通过动态化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更直观立体的观看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相关特点,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并消化这部分知识内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运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包含了很多的抽象性、逻辑性内容,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枯燥吃力,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利用微课短视频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创设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来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小学生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我们日常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而数学又是源自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将学生们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积极地鼓励学生们亲近数学、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数学教师利用微课为小学生精心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程度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学科的学习中。
  (四)运用微课开展分层教学
  学生因自身实际情况等多重因素会显现出诸多差异,而此类差异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根据学生实际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教学,促使学生不同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由于数学知识自身抽象性,令教师难以向学生有效传递,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之内对相关知识充分理解,课堂效率难以提升。而通过微课,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层次与学习需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向学生更为真实、直观、清晰地展现,同时,通过差异化教学,促使学生在不同微课内容当中掌握与自身需求相匹配的核心内容,并且,教师也能够将学生反馈与教学经验作为基础,对不同层次学生微课内容进行调整,促使学生逐渐突破自身学习困境,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概念。教师合理运用微课可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过微课教学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这需要教师多总结、多研究,积极探索出将微课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使其真正发挥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用,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缪军平.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5):165+167.
  [2]刘玲.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运用微课的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19,{4}(12):36-37.
  [3]杨知喜.微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立体图形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9,{4}(03):163.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古印度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享誉世界,这两大史诗是在长达数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宏伟巨著,它们在印度各类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印度人民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藏族文学受古印度两大梵文史诗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旨在论述印度史诗的形成和在涉藏地区的发展以及对藏族戏剧文学产生的影响。
期刊
摘要:托妮·莫里森在《宠儿》中采用了多重式的聚焦叙事,使其主人公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并在多声部的独白和对话中重叙了黑人被压抑的悲惨历史。本文采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从主人公的主体性,人物的对话性以及对话中的历史重叙三方面解读《宠儿》的复调性特色及其艺术效果。  关键词:《宠儿》巴赫金复调对话  Abstract: Toni Morrison applies multiple types of foc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民族融合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少数民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汉化,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广西是有着多语言文化的地区,各个城市所讲的语言都有所不同,语言汉化的程度也所不同。因此,本文将以笔者所生活的桂西北地区的壮语为例,以笔者自身的实践经验为依据,探究“妈叔”一词汉化的原因及过程,并综合各个学者的研究,谈论“汉化”在当今时代中的意义。  关键词:“妈叔”;壮语;汉化  一、
期刊
摘要:游戏教育教学的使用,能够对幼儿起到情绪带动的作用。因而,在相关的教育研究以及区域游戏的设计中,幼儿教师应在尊重幼儿不同发展需要的同时,为幼儿区域自主游戏提供更多的游戏选择,以便在区域自主游戏的教育融合中,展开不同教育方向的研究,以此增加幼儿的游戏选择,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并提升教师介入指导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游戏教学指导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
期刊
摘要:品牌微电影是当下流行的广告形式,因其时长较短故事情节完整而备受欢迎,可以让观众在美好的视觉享受中认知到品牌的信息和优势,从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刺激受众消费。本文从微电影广告的产生、品牌微电影的叙事以及品微电影其艺术性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品牌微电影;叙事;艺术价值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日益碎片化,微电影广告得到快速发展,品牌微电影广告比传统广告更加层次丰富,常用以小见大的手
期刊
摘要:《化身博士》是罗伯特·史蒂文森创作的经典小说之一。小说中的主人公,德高望重的杰基尔博士和暴虐凶残的人格海德先生是文学作品中经典的双重人格人物。为了塑造两种人格的不同及其内在联系,罗伯特·史蒂文森通过空间极大程度推动了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发展。本文将从地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对《化身博士》进行空间解读。  关键字:《化身博士》;地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  《化身博士》是罗伯特·史蒂文森于
期刊
摘要: 生死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话题,也是民族价值观内在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中西方生死观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中西方都重生敬死,注重今世的幸福和价值。但中国的生死观强调个人责任,将个人生命看作一种手段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而西方生死观追求个人生命权利和幸福,直面死亡。通过对中西的生死观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深刻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还可以以一种共通融合的理念构建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文
期刊
摘要:《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以佛教文化为结构框架,在主题建构方面以儒家文化为主,并佐以道家文化,三教文化各司其职,相辅相成。  关键词:蒲松龄;《罗刹海市》;儒家;道家;佛教  《罗刹海市》将故事背景安排在了两个飘渺奇幻的海上异域——罗刹国和龙宫海市,小说由实入虚,讲述了有“俊人”之号的马骥在美丑颠倒的罗刹国的奇幻经历,马骥无奈以炭涂面扮张飞后,暂时融入了罗刹国,但最终无法忍受,毅然离开罗刹国,进
期刊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全媒体时代已经来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时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媒体的传播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从而使文学的发展空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使文学评论的生态环境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广阔的评论空间,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评论达到了巅峰,但是对文学评论的内核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要积极的寻找文学评论的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据了重要地位,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熟练良好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质量。目前,很多学生对于作文写作没有任何头绪,写作的时候找不到切入点,没有写作思路,导致写出的作文比较空洞,没有中心思想,没有自己的感情表达,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一直难以提高。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