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归纳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十一个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基础工具 应试目的 素质教育
一、重知识不重育人的观点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有深刻理解和体会的大纲内容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重视“探究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但是在目前教学活动中把一些富有思想情感的语言现象复杂化、教条化,把精美的文章割裂得支离破碎的现象不足为怪。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再加强对文章深刻含义的理解指导,然后再分析语文知识。
二、重应试不重素质的观点
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强调应试目的却脱离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仅仅围绕“传考试之道,授升学之业,解考题之惑”,偏重于研讨考试内容、题型,从而大量进行练习题的努力地教、努力地考,学生则是吃力地学、吃力地记,而距社会的实际需要越远,距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越远。新课标要求: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考试要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着重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要着手于学法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将获得的知识由面及点,长成知识树,形成能力网。
三、重教材不重情境的观点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課文为凭借。”“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的教师据此以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每一篇文章都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其思想根源就是“如果考试的内容是我没讲到的,那我的责任就大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重视教材的程度。但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起码就没有确切理解“以课文为凭借”和“指导学习课文”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忽略了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应当突破教材的禁锢,将“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抓住矛盾的焦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四、重名篇不重全面的观点
对教材的处理,教师往往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去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爱教文学作品,不爱教科普作品;爱教名人名篇,不爱教非名人名家作品。但是,选入教材的课文题材和体裁是丰富多样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剧增,如果对科普作品内容置若罔闻,熟视无睹,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为“历史课”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不能“唯名家名篇是举”,更不能凭爱好删去“可有可无”的作品。
五、重听写不重读说的观点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是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下,学生听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读说的能力受到了挤压。目前在语文教学讨论中,已把阅读提到了议事日程,但课堂上的口语表达,即“说”还被人冷落,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真正理解大纲要求,就要做到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
六、重灌输不重接受的观点
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活动甚少,甚至有的教师把“凡是应该讲的,我都讲了”当作炫耀的资本。与此相适应,在评优质课中,评委们一出口便是“这节课教师讲得如何如何”,把“讲”当成首要标准衡量老师的教学,岂不知,这种灌输方式不但不顾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指出: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应有赖于其自我的消化吸收,揭示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所在。
七、重统一不重发散的观点
“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但是阅读课文所要做到的,而且是阅读任何材料所必须的。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对所读东西的理解也会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心情、不同情境下,阅读同一内容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言教学却一直被“神圣化”,对统编教材的每一篇文章,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或大体一致的解读,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敢抒发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还压抑学生的个人看法,其心理原因是害怕考试时不符合标准答案。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如果教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怎么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素质教育大语文教育
思想冲击下,应该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没有必要将学生闪现出的火花扑灭。
八、重模式不重创造的观点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几种较为固定的模式,讲授法表现为教字词—授段意—提中心—讲特色;启发式表现为串讲串问,以问代学;阅读指导法表现为先阅读,后答题,无“指导”等等,其共同特点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既缺少对文章总体的领悟、感受,又缺少句子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给学生设计一条通向一定答案的小径,设法让学生沿着这条小径认同这个答案,这种教学模式的最终结果是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恰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突出训练重点,避免整齐划一,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所在。
九、重严肃不重活跃的观点
“这节是我的课”这句话从老师口中道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在这种垄断思想下,必须会认为:课堂是老师讲课的地方,是学生听课的地方,学生乱动就不行,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否则就得挨批评或被视为扰乱课堂,顶撞老师。这种观念连学习的主人是谁都认不清,还能谈什么效果。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没有学生讲什么课?设什么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服务员,要立足于服务学生的观点,才有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实际上,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笑一笑,达到愉快教学的效果,是素质教育进课堂的体现,能使学生爱学习、爱老师、爱学校,增添孩子们学习的乐趣。
十、重手段不重实效的观点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现代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另一种弊端也暴露出来了,那就是重手段不重实效,尤其是评课时采取“教学手段”一票否决,更促进了多种教具的走马灯似的更换。从传统的挂图、小黑板、彩色粉笔,到现代的投影、录音机、多媒体等,老少齐上阵,阵容浩大,还被评为“教学手段丰富,操作能力极强”,殊不知老师变成了道具工,又是挂黑板、放录音机,又是换投影,操作多媒体,忙得不亦乐乎,学生成了看表演,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晕晕糊糊,不知是啥,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实效为目的,不能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而滥用教具。
十一、重专业不重时事的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语文教学引不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却需要思考。鲁迅、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的授课很受学生欢迎,我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脱离现实,关注生活的环境。我在语文教学中,就经常保持重时事的特点,授课涉及新闻,使学生每天有新的信息,并以其为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基础工具 应试目的 素质教育
一、重知识不重育人的观点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有深刻理解和体会的大纲内容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重视“探究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句话的深刻内涵。语文课堂不仅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但是在目前教学活动中把一些富有思想情感的语言现象复杂化、教条化,把精美的文章割裂得支离破碎的现象不足为怪。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主题的基础上,教师再加强对文章深刻含义的理解指导,然后再分析语文知识。
二、重应试不重素质的观点
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强调应试目的却脱离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教师仅仅围绕“传考试之道,授升学之业,解考题之惑”,偏重于研讨考试内容、题型,从而大量进行练习题的努力地教、努力地考,学生则是吃力地学、吃力地记,而距社会的实际需要越远,距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越远。新课标要求: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考试要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着重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师要着手于学法指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将获得的知识由面及点,长成知识树,形成能力网。
三、重教材不重情境的观点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課文为凭借。”“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的教师据此以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每一篇文章都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其思想根源就是“如果考试的内容是我没讲到的,那我的责任就大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重视教材的程度。但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起码就没有确切理解“以课文为凭借”和“指导学习课文”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忽略了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应当突破教材的禁锢,将“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抓住矛盾的焦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四、重名篇不重全面的观点
对教材的处理,教师往往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去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倾向:爱教文学作品,不爱教科普作品;爱教名人名篇,不爱教非名人名家作品。但是,选入教材的课文题材和体裁是丰富多样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剧增,如果对科普作品内容置若罔闻,熟视无睹,那么语文教学也就成为“历史课”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端正教育思想,不能“唯名家名篇是举”,更不能凭爱好删去“可有可无”的作品。
五、重听写不重读说的观点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是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下,学生听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读说的能力受到了挤压。目前在语文教学讨论中,已把阅读提到了议事日程,但课堂上的口语表达,即“说”还被人冷落,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真正理解大纲要求,就要做到听说读写全方位训练。
六、重灌输不重接受的观点
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活动甚少,甚至有的教师把“凡是应该讲的,我都讲了”当作炫耀的资本。与此相适应,在评优质课中,评委们一出口便是“这节课教师讲得如何如何”,把“讲”当成首要标准衡量老师的教学,岂不知,这种灌输方式不但不顾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南京师范大学边霞教授指出: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应有赖于其自我的消化吸收,揭示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所在。
七、重统一不重发散的观点
“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但是阅读课文所要做到的,而且是阅读任何材料所必须的。每个人的经历、经验不同,对所读东西的理解也会千差万别,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心情、不同情境下,阅读同一内容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语言教学却一直被“神圣化”,对统编教材的每一篇文章,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或大体一致的解读,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敢抒发自己对课文的独到见解,还压抑学生的个人看法,其心理原因是害怕考试时不符合标准答案。
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如果教师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怎么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素质教育大语文教育
思想冲击下,应该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没有必要将学生闪现出的火花扑灭。
八、重模式不重创造的观点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几种较为固定的模式,讲授法表现为教字词—授段意—提中心—讲特色;启发式表现为串讲串问,以问代学;阅读指导法表现为先阅读,后答题,无“指导”等等,其共同特点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既缺少对文章总体的领悟、感受,又缺少句子基本功的训练,尤其是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给学生设计一条通向一定答案的小径,设法让学生沿着这条小径认同这个答案,这种教学模式的最终结果是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这些看似正确、深刻、全面的标准答案,实际上恰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突出训练重点,避免整齐划一,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才是语文教学的出路所在。
九、重严肃不重活跃的观点
“这节是我的课”这句话从老师口中道出,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在这种垄断思想下,必须会认为:课堂是老师讲课的地方,是学生听课的地方,学生乱动就不行,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否则就得挨批评或被视为扰乱课堂,顶撞老师。这种观念连学习的主人是谁都认不清,还能谈什么效果。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没有学生讲什么课?设什么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服务员,要立足于服务学生的观点,才有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实际上,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笑一笑,达到愉快教学的效果,是素质教育进课堂的体现,能使学生爱学习、爱老师、爱学校,增添孩子们学习的乐趣。
十、重手段不重实效的观点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现代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另一种弊端也暴露出来了,那就是重手段不重实效,尤其是评课时采取“教学手段”一票否决,更促进了多种教具的走马灯似的更换。从传统的挂图、小黑板、彩色粉笔,到现代的投影、录音机、多媒体等,老少齐上阵,阵容浩大,还被评为“教学手段丰富,操作能力极强”,殊不知老师变成了道具工,又是挂黑板、放录音机,又是换投影,操作多媒体,忙得不亦乐乎,学生成了看表演,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晕晕糊糊,不知是啥,因此在教学中应坚持注重实效为目的,不能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而滥用教具。
十一、重专业不重时事的观点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是理所当然的,然而语文教学引不起学生的共鸣与兴趣却需要思考。鲁迅、闻一多、朱自清等名人的授课很受学生欢迎,我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脱离现实,关注生活的环境。我在语文教学中,就经常保持重时事的特点,授课涉及新闻,使学生每天有新的信息,并以其为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