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活环境不断向前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塑造。本文主要从发现高中化学问题、当今课堂教学方式的实践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三个方面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动手实践 高效课堂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本学科,以中学时期的基础知识作为奠基。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渗透,传统的课堂教学得到一些转变,建立高效的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目标,但在转变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或者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不够明确,致使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如何在建立高效课堂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高中压力大,师生时间不充裕
高中的升学压力大,在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教师的休息时间往往会被挤压,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使教师身心疲惫,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对于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之下,除了不断地学习课堂知识,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许多的习题演练,题型的多样化使得学生课余复习没有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缺陷。
2.学习主动性不强,对课本产生依赖
在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现实,教师的教授内容依据教材制定,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往往对知识的学习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在学习“化学实验基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进行萃取、分液等实验的过程教授,而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没有将其与生活实例相联系,定性地认为这样的实验方式只会出现在实验室之中。这种对教材的过度依赖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视野停留在书本之上,而缺乏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教师单纯的知识教授,使课堂缺少了乐趣,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对化学高效课堂建立的研究
1.知识网络的全面建立
知识网络使各种独立分散的单元进行联系,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在进行正式的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与这节课有关联的先前学过的知识的巩固,由先前学过的知识引出对新知识的讲解,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长此以往,学生受到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学习时,就可以将必修一中的“认识化学科学”模块与必修二中“物质结构基础”相联系,在最初的化学学习中,对元素周期表的熟练掌握为学生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以及氧化性和还原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周期表中,从上至下,同主族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将这条规律与元素周期表,例如在判断铝和镓的金属性时就可以轻松的得知镓的金属性大于铝的金属性。教师通过对习题中知识点的着重把握,使学生建立起有层次感的知识网络。
2.精细备课,端正态度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如果说上课就是打仗,那备课就是战前的备战,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课的关键在于三备: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读教材,还要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有“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的感受。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让学生分组做钠与水的实验,然后提出问题:①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②分别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③苯和水互不相容,钠和苯不反应(密度:苯<钠<水),预测钠投入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现象如何?④若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又会有什么现象?各个小组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有其他组进行点评,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
3.情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时间的减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在40分钟内始终保持亢奋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情景化教学,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实验的演绎可以更好的了解物质的性质,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如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首先要进行海带的灼烧,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离子,再加入氧化剂将碘离子转变成碘单质,然后进行碘的检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对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复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扩展知识范围
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许多高新科技开始渐渐的进入课堂。多媒体作为其中的一种,在中学的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多媒体将学生从传统课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多媒体通过视频可以将课本中的一些在实验室中难以实现的实验进行展示,例如从铁矿石炼制铁,由于这一过程对温度的要求较为高,在普通的化学实验室里难以实现,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实验步骤以及为什么不那么做的原理,对学生视听多方面的刺激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还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班同学的学习情绪能够被充分的带动起来。
三、对未来化学教学的展望
1.向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当前高中化学的教学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完全成熟。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会相继进入教学课堂,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创造现代化的课堂,进行更高品质的教育,使学生在汲取课本知识的的同时还能对先进
课外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2.以实践为主,课本为辅
学习化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用,这是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最终要求。教师要将实践放在第一位,学生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用型社会,理论基础的扎实并不代表实践能力的水平。将实践放在首位会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上还要加强对动手能力的锻炼。化学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理性的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工作学习中所必不可缺少的品质。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犀利的眼光和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玲青.基于特质理论的高中化学因材施教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贾静.新课程背景下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衔接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高中化学 动手实践 高效课堂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本学科,以中学时期的基础知识作为奠基。随着新课改在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渗透,传统的课堂教学得到一些转变,建立高效的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目标,但在转变的过程中,因为经验的不足或者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不够明确,致使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如何在建立高效课堂的同时又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高中压力大,师生时间不充裕
高中的升学压力大,在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教师的休息时间往往会被挤压,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使教师身心疲惫,同时也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对于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之下,除了不断地学习课堂知识,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许多的习题演练,题型的多样化使得学生课余复习没有针对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缺陷。
2.学习主动性不强,对课本产生依赖
在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现实,教师的教授内容依据教材制定,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往往对知识的学习总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在学习“化学实验基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进行萃取、分液等实验的过程教授,而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没有将其与生活实例相联系,定性地认为这样的实验方式只会出现在实验室之中。这种对教材的过度依赖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视野停留在书本之上,而缺乏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教师单纯的知识教授,使课堂缺少了乐趣,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对化学高效课堂建立的研究
1.知识网络的全面建立
知识网络使各种独立分散的单元进行联系,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在进行正式的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与这节课有关联的先前学过的知识的巩固,由先前学过的知识引出对新知识的讲解,将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长此以往,学生受到了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例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学习时,就可以将必修一中的“认识化学科学”模块与必修二中“物质结构基础”相联系,在最初的化学学习中,对元素周期表的熟练掌握为学生判断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以及氧化性和还原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周期表中,从上至下,同主族元素的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将这条规律与元素周期表,例如在判断铝和镓的金属性时就可以轻松的得知镓的金属性大于铝的金属性。教师通过对习题中知识点的着重把握,使学生建立起有层次感的知识网络。
2.精细备课,端正态度
“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如果说上课就是打仗,那备课就是战前的备战,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课的关键在于三备: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读教材,还要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有“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的感受。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让学生分组做钠与水的实验,然后提出问题:①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有什么?②分别说明了钠的哪些性质?③苯和水互不相容,钠和苯不反应(密度:苯<钠<水),预测钠投入苯和水的混合溶液中现象如何?④若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又会有什么现象?各个小组分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有其他组进行点评,然后再进行实验验证。
3.情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时间的减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学生在40分钟内始终保持亢奋状态,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情景化教学,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实验的演绎可以更好的了解物质的性质,还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如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首先要进行海带的灼烧,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离子,再加入氧化剂将碘离子转变成碘单质,然后进行碘的检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对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复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扩展知识范围
随着高新科技的日益发展,许多高新科技开始渐渐的进入课堂。多媒体作为其中的一种,在中学的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多媒体将学生从传统课堂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多媒体通过视频可以将课本中的一些在实验室中难以实现的实验进行展示,例如从铁矿石炼制铁,由于这一过程对温度的要求较为高,在普通的化学实验室里难以实现,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实验步骤以及为什么不那么做的原理,对学生视听多方面的刺激使学生能够灵活的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还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班同学的学习情绪能够被充分的带动起来。
三、对未来化学教学的展望
1.向现代化的目标前进
当前高中化学的教学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未完全成熟。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会相继进入教学课堂,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为学生创造现代化的课堂,进行更高品质的教育,使学生在汲取课本知识的的同时还能对先进
课外知识有深入的了解。
2.以实践为主,课本为辅
学习化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用,这是对高中化学学习的最终要求。教师要将实践放在第一位,学生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用型社会,理论基础的扎实并不代表实践能力的水平。将实践放在首位会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之上还要加强对动手能力的锻炼。化学的学习还要求学生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理性的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在工作学习中所必不可缺少的品质。化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犀利的眼光和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塑造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玲青.基于特质理论的高中化学因材施教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贾静.新课程背景下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衔接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