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假日你们喜欢上哪儿玩?”“游乐园。”一句简短的对话。很快把学生海阔天宽的思绪拉到课堂。课开始了,随着欢快的乐曲,教师用课件出示一幅单元情境图,把学生带进快乐的游乐园。“这幅图就在你们课本的第2和第3页(蝴蝶页),请同学们打开书,像学语文那样给它分成几个部分,并给各部分取个小标题。”一阵静思之后,大多数学生有了答案。“可分为四个部分:看木偶戏、买面包、玩跷跷板和丢沙包”。当前单元情境图教学存在或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问题,可这节课教师巧借语文课的分段、添标题方法,把复杂的情境梳理得条块分明,省时、高效。
(续一)
“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走,我们到木偶戏场去。”教师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情境图。以往的教材,两步应用题是用文字叙述的,提供的是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学生思维从解答问题的列式开始;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且感兴趣的素材,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可见与传统应用题相比,“解决问题”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前移。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面对零乱的不成体系的信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链,并有序的表达出来。不一会儿,学生七嘴八舌地编出了许多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题目……
其中有这样列式的:22 (13-6)=29(人)。
出现的这个带小括号列式,打乱了教案原有的预设,教师决定调整预案,把小括号的作用教学内容移到这节课来教学。
(续二)
“这是什么?(师指小括号)”“小括号。”“你是怎么知道小括号这个知识的?”“我是通过课外预习知道的。”“我是妈妈在家里给我讲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这儿为什么要用小括号吗?”
生1:因为我要先算的13-6,所以在它们外面加上了一个小括号。
生2:算式中只要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在算式中加上小括号有什么用?
生(全班):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不加括号行吗?
教师不满足于这个结论,又“无事生非”地发问,引发了辩论。
正方:我通过计算,加括号与不加括号得数都一样,我方认为不加括号也可以。
反方:加括号与不加括号计算顺序不一样,解题思路也不一样。我方认为不加括号不可以。
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小括号的教学有些夹生,教师果断把例2前移改为练习,对夹生的小括号教学,进行“二度”重煮。这种习题例题化或例题习题化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灵活把握。
(续三)
随着欢快的乐曲,课件又回到单元情境图。“前面我们已经解决了看木偶戏问题,接着我们找个最难的问题来解决。”教师问得巧。学生纷纷落入“预料”之中——“买面包什么数据都没有,最难!”课件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2情境图。“买面包事情怎样发展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经过一番对例2情境图信息的读取、加工,很快各个组有了问题解决方法:
组1:54-8-22=24(个)。我是这样想的,从54个面包里,先去掉右边买走的8个,再去掉左边买走的22个,就求出了还剩24个。
组2:54-22-8=24(个)。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是先从54个面包里面,先去掉左边买走的22个,再去掉右边买走的8个,就求出了还剩24个。
组3:54-(22 8)=24(个)。我是这样想的,先把买走的8个面包和22个面包合起来,是30个,再用54个面包减去一共买走的30个面包,就求出还剩下24个面包。
组4:其他成员作了补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减去两次买走的面包就是剩下的面包,由于要把两次买走了多少个面包先算出来,所以加上了小括号。
“不加括号行吗?”教师又来了个“无事生非”,双方经过思考,反方顿悟,前面的辩论又有了下文:
反方:请问正方,加括号与不加括号计算结果真得都一样吗?请你们算一算54-(22 8)=24(个)这道题吧。
正方:请问反方22 (13-6)=29(人)这道题就是加括号与不加括号计算结果都一样,你们该如何解释?
反方:这说明小括号要用在需要用的地方,不能用时乱用会出现错误,不必用时乱用等于浪费。
双方认识趋于一致,“夹生”的小括号教学经过“二度”重煮,终于煮熟了。
(续四)
“丢沙包的小朋友等急了。我们快去看看吧!”随着欢快的乐曲,课件又回到单元情境图。不过教师对“丢沙包”情境作了这样动态处理:
情境1:原有12人在丢沙包,第一次去了3人玩跷跷板,第二次又去了4人玩跷跷板。
情境2:原有12人在丢沙包,7人去玩跷跷板,又来了6人丢沙包。
这样2道练习题与例1、例2完全相似,学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
“今天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课进行了小结。“原来学习的解决问题,用一步就能解答出来,今天学习的要用两步才能解答出来。”“解决问题时有的算式要加上小括号。”
解决问题的内容前几册都是结合数的运算分散安排的,“解决问题”单列一个单元,是在教材的二年级下册,还是首次出现。“解决问题”该如何教,也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我上的一节公开课,今以纪实公布于众,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发“解决问题”教学探讨。
(续一)
“你们知道吗?这幅图里面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走,我们到木偶戏场去。”教师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情境图。以往的教材,两步应用题是用文字叙述的,提供的是现成的条件和问题,学生思维从解答问题的列式开始;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且感兴趣的素材,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观察、解读原生态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可见与传统应用题相比,“解决问题”突出的特点就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起点明显前移。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面对零乱的不成体系的信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数、读、看等方式,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形成可以利用的信息链,并有序的表达出来。不一会儿,学生七嘴八舌地编出了许多一步或两步计算的题目……
其中有这样列式的:22 (13-6)=29(人)。
出现的这个带小括号列式,打乱了教案原有的预设,教师决定调整预案,把小括号的作用教学内容移到这节课来教学。
(续二)
“这是什么?(师指小括号)”“小括号。”“你是怎么知道小括号这个知识的?”“我是通过课外预习知道的。”“我是妈妈在家里给我讲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这儿为什么要用小括号吗?”
生1:因为我要先算的13-6,所以在它们外面加上了一个小括号。
生2:算式中只要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大家听明白了吗,在算式中加上小括号有什么用?
生(全班):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不加括号行吗?
教师不满足于这个结论,又“无事生非”地发问,引发了辩论。
正方:我通过计算,加括号与不加括号得数都一样,我方认为不加括号也可以。
反方:加括号与不加括号计算顺序不一样,解题思路也不一样。我方认为不加括号不可以。
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小括号的教学有些夹生,教师果断把例2前移改为练习,对夹生的小括号教学,进行“二度”重煮。这种习题例题化或例题习题化的处理,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灵活把握。
(续三)
随着欢快的乐曲,课件又回到单元情境图。“前面我们已经解决了看木偶戏问题,接着我们找个最难的问题来解决。”教师问得巧。学生纷纷落入“预料”之中——“买面包什么数据都没有,最难!”课件从单元情境图切换到例2情境图。“买面包事情怎样发展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经过一番对例2情境图信息的读取、加工,很快各个组有了问题解决方法:
组1:54-8-22=24(个)。我是这样想的,从54个面包里,先去掉右边买走的8个,再去掉左边买走的22个,就求出了还剩24个。
组2:54-22-8=24(个)。我也是这样想的,只不过是先从54个面包里面,先去掉左边买走的22个,再去掉右边买走的8个,就求出了还剩24个。
组3:54-(22 8)=24(个)。我是这样想的,先把买走的8个面包和22个面包合起来,是30个,再用54个面包减去一共买走的30个面包,就求出还剩下24个面包。
组4:其他成员作了补充,一共做了54个面包减去两次买走的面包就是剩下的面包,由于要把两次买走了多少个面包先算出来,所以加上了小括号。
“不加括号行吗?”教师又来了个“无事生非”,双方经过思考,反方顿悟,前面的辩论又有了下文:
反方:请问正方,加括号与不加括号计算结果真得都一样吗?请你们算一算54-(22 8)=24(个)这道题吧。
正方:请问反方22 (13-6)=29(人)这道题就是加括号与不加括号计算结果都一样,你们该如何解释?
反方:这说明小括号要用在需要用的地方,不能用时乱用会出现错误,不必用时乱用等于浪费。
双方认识趋于一致,“夹生”的小括号教学经过“二度”重煮,终于煮熟了。
(续四)
“丢沙包的小朋友等急了。我们快去看看吧!”随着欢快的乐曲,课件又回到单元情境图。不过教师对“丢沙包”情境作了这样动态处理:
情境1:原有12人在丢沙包,第一次去了3人玩跷跷板,第二次又去了4人玩跷跷板。
情境2:原有12人在丢沙包,7人去玩跷跷板,又来了6人丢沙包。
这样2道练习题与例1、例2完全相似,学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
“今天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课进行了小结。“原来学习的解决问题,用一步就能解答出来,今天学习的要用两步才能解答出来。”“解决问题时有的算式要加上小括号。”
解决问题的内容前几册都是结合数的运算分散安排的,“解决问题”单列一个单元,是在教材的二年级下册,还是首次出现。“解决问题”该如何教,也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这是我上的一节公开课,今以纪实公布于众,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发“解决问题”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