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甜水园街道路西侧的平心堂中医门诊部看上去并不十分显眼,但里面别有洞天。中药饮片鉴别展柜上摆放着黄芪、金银花、川贝母、丝瓜络、鸡血藤等30多味药材。每味药材都有两罐,左边正品,右边假品。药罐下方的标签详细说明了正品药材的性状、功能,假劣药材的危害以及具体的鉴别方法,文字结合实物,一目了然。
小小的展柜足以传递出平心堂的口号:坚守诚信,赢在细节。成立17年来,平心堂以“振兴中医”为己任,将京城一众名老中医招致麾下,秉承着疗效当先的理念,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接受重托,外行办医
平心堂的创始人张晓彤自称是“中医票友”。1999年,他以外行身份创办平心堂中医门诊部,直接原因是为了继承父亲崔月犁的遗志——编写《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在任时曾走访上百个国家,他深感中医文献的艰涩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全面系统地翻译中医古籍名著迫在眉睫。1998年1月8日,中医古籍编译工作正式启动,拟编译上百部中医典籍,以多国文字出版,总计4500万余字,工程巨大。
天有不测风云。同年1月22日,崔月犁突然离世。张晓彤虽是外行,仍毅然接手父亲未竟的事业。开始工作后,他发现困难重重,除去专家和专业方面的严格要求,更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多位老中医建议办个中医门诊部,“我们拿3个手指头挣钱出书。”张晓彤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开办平心堂,走上以中医养中医之路。
创业伊始,筚路蓝缕。“门诊部的面积不过300平米,每天来一两个大夫,药都装在纸箱子里。”张晓彤回忆,“民间办中医,没有成熟模式可以参考,只能一点一点摸索。”
如今苦尽甘来。平心堂王府井店、甜水园店名医坐诊,每年总接诊量约10万人次,17年来为《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提供了600多萬元的资金。
患者至上,疗效当先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通知》,要求切实推进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服务,尤其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平心堂为这一办医模式做出表率。17年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是平心堂坚定不移的中医理念,也是平心堂医疗质量的根本保障。
平心堂把选择医生的权力完全交给患者,由患者根据疗效对医生进行“淘汰”,患者成为最严格最公正的考 官。疗效差的医生无法留住患者,自然会选择离职。“平心堂不仅是平台,更是擂台。”张晓彤的比喻一针见血。十余年间,离开平心堂的医生有近300名。正因为如此,平心堂靠着患者的口口相传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平心堂的坐诊医生不足百人,其中有十几位专家“一号难求”。张晓彤的经验之谈是,“疗效最好的,一定是地道的传统中医。”
3年前,张晓彤设立“月犁传统中医奖”,从每年的收入中拿出一百万元,奖励医德高尚、医道精湛、医理纯正、医术高明的传统中医,评选标准主要参考病人数量、复诊率、饱和度等硬指标。平心堂的这一举措,感动了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他们赞助平心堂把这个奖项做得更大,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传统中医的正道。
张晓彤非常重视员工的业务学习,想在实践中培养更多的传统中医药人才。在他的要求下,平心堂所有员工都要背诵《医学三字经》等中医启蒙经典,随诊要写医患故事,读书要写心得体会。张晓彤对员工的业务水平很自信,“如果处方不符合调剂规范,到收款员那,方子就会被拦下。”
坚守诚信,赢在细节
平心堂对于患者的咨询,一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荐合适的专家,耐心谨慎,从不夸口。在药品管理的诚信上,更是有口皆碑。张晓彤的夫人刘敏主任主抓药房工作,多年来,从防伪、防劣到追求地道药材,再到追求无硫天然药材,她一直帮助药商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大力纠正药品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
2013年,平心堂发现检测报告合格的黄芩出现质量问题,根本没有清热解毒的应有作用。平心堂的老药师张贵启认定这些黄芩是被提取过的。为了患者能用上好药,平心堂让药商带着现金到内蒙古,直接找老乡收购黄芩。带着泥土的黄芩,经过干燥、清理加工,成本翻番。“这一趟算下来,黄芩都快赶上人参了!”张晓彤打着趣,笑声背后带着一丝无奈。
药房的工作繁琐细碎,稍一疏忽,可能攸关人命。为避免忙中出错,平心堂从细节处入手,摸索出很多具体办法:每一个药袋都贴有防水、防热的标签,标注着患者姓名、病历号、煎药日期和特殊服法;药袋要盖上调剂、审方、核对三个戳,层层环节确保药品无误;每个患者每次煎药,平心堂都会保留样袋,一旦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查对。
张晓彤是平心堂的第一个煎药师傅。怎么泡药、什么水温、多少水量、如何先煎后下才能保证煎出严遵医嘱的汤药……这些具体问题,他都了然于胸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平心堂药房的煎药质量曾让国医大师金世元叹为观止。刘敏一语中的:“平心堂是用‘心’做事的。”
优合文化,和谐共振
“所有人都有优点,优点就是资本。”张晓彤推崇“优合文化”,这是他自己总结出的管理思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用人所长、公平分配、互相尊重,使每一名员工都能扬长避短,最终形成合力,实现“1+1>2”的整体效果。
张晓彤把平心堂视为一个组合,每名员工都属于这个组合,没有“老板”和“打工者”之分,人人都是主人。为此,平心堂设立了主人翁奖,获奖者自获奖当年起,每年都能得到一万元奖金。
员工们为了提高自身的资本价值,学习业务蔚然成风,主动编辑整理普及中药知识的“每日一味药”,图文并茂,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有人还利用公休日自费到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学习中药知识,张晓彤为有这样的员工队伍而自豪。
在张晓彤看来,管理不应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再次发生”的层次,而是应该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质,形成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共振。不难看出,张晓彤的观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和谐”思想的影响,他说:“我的管理哲学来自于中医理念,在顺其自然的和谐中,寻求发展。”
(栗征)
小小的展柜足以传递出平心堂的口号:坚守诚信,赢在细节。成立17年来,平心堂以“振兴中医”为己任,将京城一众名老中医招致麾下,秉承着疗效当先的理念,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接受重托,外行办医
平心堂的创始人张晓彤自称是“中医票友”。1999年,他以外行身份创办平心堂中医门诊部,直接原因是为了继承父亲崔月犁的遗志——编写《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
原卫生部部长崔月犁在任时曾走访上百个国家,他深感中医文献的艰涩严重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全面系统地翻译中医古籍名著迫在眉睫。1998年1月8日,中医古籍编译工作正式启动,拟编译上百部中医典籍,以多国文字出版,总计4500万余字,工程巨大。
天有不测风云。同年1月22日,崔月犁突然离世。张晓彤虽是外行,仍毅然接手父亲未竟的事业。开始工作后,他发现困难重重,除去专家和专业方面的严格要求,更是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多位老中医建议办个中医门诊部,“我们拿3个手指头挣钱出书。”张晓彤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开办平心堂,走上以中医养中医之路。
创业伊始,筚路蓝缕。“门诊部的面积不过300平米,每天来一两个大夫,药都装在纸箱子里。”张晓彤回忆,“民间办中医,没有成熟模式可以参考,只能一点一点摸索。”
如今苦尽甘来。平心堂王府井店、甜水园店名医坐诊,每年总接诊量约10万人次,17年来为《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提供了600多萬元的资金。
患者至上,疗效当先
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推进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服务的通知》,要求切实推进社会办医发展中医药服务,尤其鼓励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和中医诊所。平心堂为这一办医模式做出表率。17年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是平心堂坚定不移的中医理念,也是平心堂医疗质量的根本保障。
平心堂把选择医生的权力完全交给患者,由患者根据疗效对医生进行“淘汰”,患者成为最严格最公正的考 官。疗效差的医生无法留住患者,自然会选择离职。“平心堂不仅是平台,更是擂台。”张晓彤的比喻一针见血。十余年间,离开平心堂的医生有近300名。正因为如此,平心堂靠着患者的口口相传逐步发展起来。现在平心堂的坐诊医生不足百人,其中有十几位专家“一号难求”。张晓彤的经验之谈是,“疗效最好的,一定是地道的传统中医。”
3年前,张晓彤设立“月犁传统中医奖”,从每年的收入中拿出一百万元,奖励医德高尚、医道精湛、医理纯正、医术高明的传统中医,评选标准主要参考病人数量、复诊率、饱和度等硬指标。平心堂的这一举措,感动了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他们赞助平心堂把这个奖项做得更大,以激励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传统中医的正道。
张晓彤非常重视员工的业务学习,想在实践中培养更多的传统中医药人才。在他的要求下,平心堂所有员工都要背诵《医学三字经》等中医启蒙经典,随诊要写医患故事,读书要写心得体会。张晓彤对员工的业务水平很自信,“如果处方不符合调剂规范,到收款员那,方子就会被拦下。”
坚守诚信,赢在细节
平心堂对于患者的咨询,一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推荐合适的专家,耐心谨慎,从不夸口。在药品管理的诚信上,更是有口皆碑。张晓彤的夫人刘敏主任主抓药房工作,多年来,从防伪、防劣到追求地道药材,再到追求无硫天然药材,她一直帮助药商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大力纠正药品流通领域的不正之风。
2013年,平心堂发现检测报告合格的黄芩出现质量问题,根本没有清热解毒的应有作用。平心堂的老药师张贵启认定这些黄芩是被提取过的。为了患者能用上好药,平心堂让药商带着现金到内蒙古,直接找老乡收购黄芩。带着泥土的黄芩,经过干燥、清理加工,成本翻番。“这一趟算下来,黄芩都快赶上人参了!”张晓彤打着趣,笑声背后带着一丝无奈。
药房的工作繁琐细碎,稍一疏忽,可能攸关人命。为避免忙中出错,平心堂从细节处入手,摸索出很多具体办法:每一个药袋都贴有防水、防热的标签,标注着患者姓名、病历号、煎药日期和特殊服法;药袋要盖上调剂、审方、核对三个戳,层层环节确保药品无误;每个患者每次煎药,平心堂都会保留样袋,一旦出现问题,随时可以查对。
张晓彤是平心堂的第一个煎药师傅。怎么泡药、什么水温、多少水量、如何先煎后下才能保证煎出严遵医嘱的汤药……这些具体问题,他都了然于胸并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程。平心堂药房的煎药质量曾让国医大师金世元叹为观止。刘敏一语中的:“平心堂是用‘心’做事的。”
优合文化,和谐共振
“所有人都有优点,优点就是资本。”张晓彤推崇“优合文化”,这是他自己总结出的管理思路。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用人所长、公平分配、互相尊重,使每一名员工都能扬长避短,最终形成合力,实现“1+1>2”的整体效果。
张晓彤把平心堂视为一个组合,每名员工都属于这个组合,没有“老板”和“打工者”之分,人人都是主人。为此,平心堂设立了主人翁奖,获奖者自获奖当年起,每年都能得到一万元奖金。
员工们为了提高自身的资本价值,学习业务蔚然成风,主动编辑整理普及中药知识的“每日一味药”,图文并茂,在互联网上广为传播。有人还利用公休日自费到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学习中药知识,张晓彤为有这样的员工队伍而自豪。
在张晓彤看来,管理不应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再次发生”的层次,而是应该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场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质,形成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共振。不难看出,张晓彤的观点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和谐”思想的影响,他说:“我的管理哲学来自于中医理念,在顺其自然的和谐中,寻求发展。”
(栗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