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要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合作学习才是真正让学生融入到生物学习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学生生物知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生物;合作学习;低效成因;解决对策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趋势。合作学习作为改革教学方法的新兴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发展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许多教师教学创新的手段。在初中生物课堂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唤起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的束缚,秉承“生本教育”的理念,为生物课堂注入全新的活力。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
  (一)学生因素
  1.预习工作不充分
  教师在进行生物合租学习之前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合作先进行预习。但是部分学生存在“搭顺风车”的现象,自己课前不主动预习,在合作探究中只是等待其他学生的结果,自己坐享其成。导致无法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课堂效率低下。
  2.学生存在胆怯、抵触心理
  在进行合作学习中需要学生在小组中各抒己见,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交流。但是一些生物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生物存在畏难、抵触心理,不敢在小组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导致自身在合作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
  3.学生参与度不高,对合作学习缺乏重视
  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性格特点,有些学生的个性比较腼腆,不善于在大家面前发言,在小组活动中一般不说话;有些学生形成了自己学习的习惯,思考问题时不和其他学生交流;有些学生渴望学好生物,但是在进行合作中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但是逐渐失去参与积极性。这些学生存在的现象都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参与程度不高。
  (二)教师因素
  1.教师在分组时随机性较大,没有科学分配
  开展生物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小组分配缺乏一定的合理性。部分教师一般采取自愿组合或者就近原则进行分组,这样不利于合作学习的开展,反而会导致纪律问题的出现。学生们在探究中容易闲聊,不利于课堂进程推进。学生中分工的角色不明显,影响学生合作探究的效率。
  2.课堂时间控制度较弱
  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中,由于教育内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就要压缩时间,因此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时间有限,学生无法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究。个别小组公布了学习成果后就不再进行了,进入新的知识点的学习。导致学生在讨论问题时许多问题的思考并不深入,只是草草结束。
  三、改善初中生物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具体对策
  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从学生入手,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为例进行探究。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分组
  为了改变分组中学生闲聊的现象,教师在进行课堂安排时首先要将分组工作做好。安排学生进行探究之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习能力较强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合理分配。这样在进行小组探究中可以取长补短,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中。每一个小组中都有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普通的学生。教师在分组后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每个人说出一种熟悉的動物,在小组中讨论有无脊椎或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的不同,让学生将常见的动物分类,给它们分别“找个家”。学生在“组间异质”的原则上就可以互相交流自己掌握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养成正确交流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表现就是小组内的各个成员都各抒己见,利用头脑风暴将众人的意见集合,得出优质的结论。交流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会,可以让学生在其中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当鼓励组内腼腆、胆小的成员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怕出错。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想法正确的表达出,同时组内的成员要耐心聆听其他学生的讲话。例如,让学生开展小组实验,观察鱼缸里鱼的体型、鳞片及运动时鳍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观察鱼在游动的时候鳍的作用,学生在小组的讨论中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有利于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三)教师科学把控课堂时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不能只是走形式,将合作当成应付教学要求的形式,而是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实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要吝啬课堂时间,要让学生投入到探究生物的奥妙之中。学生们只有在合作探究中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生物燃起浓厚的兴趣。在一堂课中要充分将学生作为主体,从新课导入就从吸引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观看奇妙的海底世界,观察海洋中丰富多彩的生物。向学生提问:“鱼为什么能适于在水中生活?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除了鱼,水中生物中还有哪些生物,水生生物的存活和水环境有什么关系?在一堂课中让学生思考交流占到大部分时间,教师做好评价工作,总结学生在探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进步。
  四、结束语
  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要求较强,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将合作探究学习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手段。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为学生创设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学生只有在合作学习中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雪斌.试析如何提高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6,(4):177.
  [2]韦立柏.合作教学,互动共进——浅析合作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15):147.
  [3]鲁卫国.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界,2016,(4):58-58.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习数学学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策略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提出,初中数学教育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学科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初中数学家的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的讲授之外,还要注重学生
摘要: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了融合研讨式学习与 CDIO理念下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通过讨论式教学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科交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CDIO  作者简介:印勇(1963-),男,重庆人,重庆大学通信工程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互衔接,加强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对于学生认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接着又结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案例,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提出如下建议:①运用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②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形成良好地理情感态度;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摘 要: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得以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需要创新的力量,而创新力量的来源则是我们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该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以创新为主线的艺术教育,我们可以借助美术课堂,根据学生发展的特征,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进行充分的挖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创新教育。下面,我
摘 要:高中地理的地域广阔性和领域丰富性等特点,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这就为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文章立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对学生知识积累与学习技巧的教学,而是要指导学生认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展现了多种问题和弊端,因此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观念,精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探讨出适合与教学的课堂,思考如何提高教学工作,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构建高效实验课堂则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高校实验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显示了学生在学习时的主动性,并实行小组合作模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教师应当使学生自
信息技术教学体现了当今社会科学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在教学实践中,既给教师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下面浅议目前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认识存在问题  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有部分领导和老师认为,新课改每一节课如果没有用到多媒体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好课”的局面。而其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简单单文字加图片,
期刊
摘 要: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然而影响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重要因素则是任课老师、数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所以要使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有所提高,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提高兴趣;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数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教育的实践性、拓展性成为课程改良的决定性因素。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如何让课程更加生活化,更有趣味性是如今的首要问题。本文就此问题展开研究,以学生的视野去分析问题,改善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学习兴趣  一、将生活化理念引入教学过程  课程生活化是指将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现象与课本上的内容结合起
初中物理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面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如何落实新课程目标是我一直探索的问题,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通过实验教学面向全体提高学生的能力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每个学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新教材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