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教育不只强调学生的學习能力,更强调学生应该先学会做人,只有具备一定的道德基础,才能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否则,只会培养出具有高智商的危害社会的毒瘤。德育教育要从小抓起,尤其要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
小学生由于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教师和家长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品德发展与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小学阶段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细节处慢慢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以养成。
1 德育教育要贯彻在日常教学中
德育教育不只是德育课的任务,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是通过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是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长期的培养。因此,德育教育要渗透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各科教师的教学中。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着这样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所谓的 “传道”在当时指的是封建思想与道德要求等,在今天我们则可以理解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然后再培养成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才。
教师要善于用理想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未来的伟大理想,用身边的事例教育他们要明事理,辨善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选择正确的事情,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各学科的教师可以利用本学科的知识,使思想品德的教育能够与具体的课程教学相结合,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挖掘学科的人文性价值,使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在深受影响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德育教育要贯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校是学生赖以成长的重要环境,如果说家庭是学生第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环境,那么学校就在家庭环境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校环境还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矫正的作用。有些小学生在家中往往是小皇帝、小公主的身份,深受整个大家庭的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们任性、娇惯的性格。通过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設,教师的及时宣传和引导,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树立在家庭中正确的角色和地位观点,做好父母听话的乖孩子,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努力做家务等。笔者在对各地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参观时发现,一些学校很善于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平台和载体,比如校园广播、校园围墙和班级宣传栏等。有的学校会在每天的早操、跑操或者课件休息的时间,播放传统文化宣传的资料,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很多小学生都能对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熟读成诵。还有的学校在围墙宣传上下了很大功夫,用漫画或者水彩画的形式,在校园围墙和班级墙面等张贴一些主题性的绘画比赛。比如,前段时间某小学以孝顺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质的绘画比赛,并筛选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奖励。小学生们通过画画,能够深化他们对于孝顺的认识,并促进他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和长辈。
3 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开展活动
班级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班会、班级集体活动两种。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性格以及学生背后的家庭情况,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还要及时总结,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每周一次的班会是非常珍贵的教育机会,教师要对班级一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班会展开教育,争取能够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校性的活动,和学校配合加强教育。比如,学校举行篮球比赛等,教师通过宣传鼓励学生们踊跃报名,并通过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男同学可以踊跃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取荣誉,女同学可以通过买水,递毛巾,打撒场地卫生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德育教育要在家庭教育中贯彻落实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长却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自己的事情,出了问题就求助教师;同样地,很多教师又认为孩子无法教育是因为家长太过娇宠,彼此往对方身上推卸责任。聪明的教师和家长往往能够认识到彼此的不足,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使两股力量朝一个方向努力,而不是两股力量互相抵消。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形成合作意识,家长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很多孩子的问题在家庭中容易被家长忽视,尤其是许多家长不具备教育的智慧,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由于对自己的孩子太过纵容和宠爱,往往看不到问题的所在。相反地,教师更容易从客观的角度冷静地分析学生问题。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寻找对策,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是他背后整个家庭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学生的书桌老是收拾不好,书本、作业本等东西常常找不到,这往往是由于这位学生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造成的,而究其根源还是家长过于宠爱的问题。有的孩子深受父母的影响,如果孩子不善于整理东西,老是丢三落四,那往往孩子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毛病。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与家长沟通。而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听取老师的意见,并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和教师的不断沟通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也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全社会重视教育,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中华民族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我们务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由于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教师和家长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品德发展与价值观的养成。因此,小学阶段更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从细节处慢慢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使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以养成。
1 德育教育要贯彻在日常教学中
德育教育不只是德育课的任务,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小学生良好品德养成是通过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的,是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的长期的培养。因此,德育教育要渗透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各科教师的教学中。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有着这样的解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中所谓的 “传道”在当时指的是封建思想与道德要求等,在今天我们则可以理解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把学生首先培养成一个顶天立地、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然后再培养成具有丰富知识和较强能力的人才。
教师要善于用理想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未来的伟大理想,用身边的事例教育他们要明事理,辨善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选择正确的事情,约束好自己的行为。各学科的教师可以利用本学科的知识,使思想品德的教育能够与具体的课程教学相结合,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挖掘学科的人文性价值,使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在深受影响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2 德育教育要贯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学校是学生赖以成长的重要环境,如果说家庭是学生第一个至关重要的成长环境,那么学校就在家庭环境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进一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学校环境还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矫正的作用。有些小学生在家中往往是小皇帝、小公主的身份,深受整个大家庭的宠爱,久而久之养成了他们任性、娇惯的性格。通过良好校园文化的建設,教师的及时宣传和引导,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树立在家庭中正确的角色和地位观点,做好父母听话的乖孩子,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努力做家务等。笔者在对各地的优秀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参观时发现,一些学校很善于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平台和载体,比如校园广播、校园围墙和班级宣传栏等。有的学校会在每天的早操、跑操或者课件休息的时间,播放传统文化宣传的资料,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很多小学生都能对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熟读成诵。还有的学校在围墙宣传上下了很大功夫,用漫画或者水彩画的形式,在校园围墙和班级墙面等张贴一些主题性的绘画比赛。比如,前段时间某小学以孝顺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全校性质的绘画比赛,并筛选优秀的作品,给予一定奖励。小学生们通过画画,能够深化他们对于孝顺的认识,并促进他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做到孝顺父母和长辈。
3 班主任要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开展活动
班级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情况下班会、班级集体活动两种。教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根据相应的性格以及学生背后的家庭情况,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结束后还要及时总结,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首先,每周一次的班会是非常珍贵的教育机会,教师要对班级一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班会展开教育,争取能够提出问题解决的办法。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校性的活动,和学校配合加强教育。比如,学校举行篮球比赛等,教师通过宣传鼓励学生们踊跃报名,并通过适时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班级荣誉感,鼓励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力量。男同学可以踊跃参加比赛,为班级争取荣誉,女同学可以通过买水,递毛巾,打撒场地卫生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德育教育要在家庭教育中贯彻落实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性,然而很多家长却认为教育孩子是老师自己的事情,出了问题就求助教师;同样地,很多教师又认为孩子无法教育是因为家长太过娇宠,彼此往对方身上推卸责任。聪明的教师和家长往往能够认识到彼此的不足,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使两股力量朝一个方向努力,而不是两股力量互相抵消。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形成合作意识,家长要及时与教师沟通。很多孩子的问题在家庭中容易被家长忽视,尤其是许多家长不具备教育的智慧,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由于对自己的孩子太过纵容和宠爱,往往看不到问题的所在。相反地,教师更容易从客观的角度冷静地分析学生问题。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寻找对策,很多学生的问题,往往是他背后整个家庭的问题。比如,有的小学生的书桌老是收拾不好,书本、作业本等东西常常找不到,这往往是由于这位学生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造成的,而究其根源还是家长过于宠爱的问题。有的孩子深受父母的影响,如果孩子不善于整理东西,老是丢三落四,那往往孩子的父母也有相同的毛病。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与家长沟通。而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听取老师的意见,并能够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和教师的不断沟通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这样才能使得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也能得到贯彻和落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全社会重视教育,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中华民族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我们务必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