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中职阶段的学生,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首先应该承担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重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研究教材,最大效度地开发与利用语文学科中的德育资源与功能。
1 透过文本多方位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些名家名篇,不仅充满先人才华的艺术性,而且极富人文性、思想性、德育性。因此,教师对教材文化底蕴进行充分挖掘,通过讲解及对课文艺术化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某种应激,真正情有所感,情有所钟,情有所溺,从而达到文道统一。
以文本中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文化教育为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有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入世思想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原则;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和忠君思想;王勃“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个性;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的抱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忧国思想;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这些优秀人物身上闪耀着淡化个人、强化群体的人文精神,它们是强大的精神磁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这些文章都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得到人生的启迪,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熏陶着他们的爱国思想。对这些名篇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努力引导他们秉承爱国之志、择走爱国之路、学做爱国之人。
2 增加课外活动多形式强化德育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文本教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将德育融入活动之中,增添更加广阔的育人天地。职中生精力充沛,乐于从事各方面的活动,易于在活动中受到影响,这种感染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课堂之外,能够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因此,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深入素质教育,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非常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延伸。
例如,在教授鲁迅的著名小说《药》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深刻地领会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不觉醒和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透彻地感悟鲁迅先生那颗为国为民不断思考的拳拳爱国心,学习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布置第二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把《药》改编成话剧,精心排练后为学校艺术节准备表演节目。布置任务之后,教师要一直关注学生这个课外活动的发展动向,不时地指导他们如何体会、把握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凶残、华老栓愚昧麻木的内心世界、革命者夏瑜未充分发动民众的悲哀,要求他们必须充分理解鲁迅先生对这种革命悲剧的痛心思考,告知他们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把握改编和排练成功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人物和把握作品主旨,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播放电影《药》让学生集体观看。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补充了革命的历史资料,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的排练和实践会更加巩固这种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使其终身受益。
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如今,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 很多传统节日却表现得很漠然。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更是凝结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这些世世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宗教观念和道德风尚,寄托了整个民族的憧憬,是数千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的盛会。
因此,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组织举办各类课外活动。譬如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举办古典诗词朗诵会,举行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观看展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等。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时,可以针对常见的传统节日,以辨析题、诗歌或故事形式的竞赛内容出现,形式多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各个节日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了解,还能对节日的来历有更明确的认知,增加課外知识。在辩论赛中,可以让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一部分青年人漠视传统节日却重视洋节来谈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传统节日时刻不能忘,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还譬如到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开设“屈原专题讲座”,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读屈原的作品,讲屈原的人生经历,品评屈原的精神,领悟屈原的伟大人格,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更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透过社会实践多角度内化德育
新课程的“实施建议”中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给学生创设语文實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当今学生,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下转第158页)
有为青年,而不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各方面的“社会热点”,诸如“环保问题”、“节约能源”、 “民主与法制”、 “构建和谐社会”等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华,获得许多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
除此之外,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汇苑》:“师,法也,人之模范,所以传道授业者曰师。”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而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师德标准的规范,严以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热爱学生,给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以情育爱,以德育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国家之间竞争的本质其实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将青少年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四有新人是现代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是德育与智育的统一结合,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入探索,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多角度多方位地渗透,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传授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1 透过文本多方位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些名家名篇,不仅充满先人才华的艺术性,而且极富人文性、思想性、德育性。因此,教师对教材文化底蕴进行充分挖掘,通过讲解及对课文艺术化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某种应激,真正情有所感,情有所钟,情有所溺,从而达到文道统一。
以文本中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道德文化教育为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有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入世思想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处世原则;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和忠君思想;王勃“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情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个性;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忧国忧民的抱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鲁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忧国思想;毛泽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情壮志……这些优秀人物身上闪耀着淡化个人、强化群体的人文精神,它们是强大的精神磁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这些文章都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得到人生的启迪,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熏陶着他们的爱国思想。对这些名篇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努力引导他们秉承爱国之志、择走爱国之路、学做爱国之人。
2 增加课外活动多形式强化德育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文本教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将德育融入活动之中,增添更加广阔的育人天地。职中生精力充沛,乐于从事各方面的活动,易于在活动中受到影响,这种感染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课堂之外,能够学生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因此,在课外活动中融入德育内容,深入素质教育,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进行德育渗透的非常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延伸。
例如,在教授鲁迅的著名小说《药》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学生深刻地领会上世纪初,中国国民的不觉醒和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同时透彻地感悟鲁迅先生那颗为国为民不断思考的拳拳爱国心,学习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布置第二课堂活动:请同学们把《药》改编成话剧,精心排练后为学校艺术节准备表演节目。布置任务之后,教师要一直关注学生这个课外活动的发展动向,不时地指导他们如何体会、把握刽子手杀害革命者的凶残、华老栓愚昧麻木的内心世界、革命者夏瑜未充分发动民众的悲哀,要求他们必须充分理解鲁迅先生对这种革命悲剧的痛心思考,告知他们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把握改编和排练成功的关键。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人物和把握作品主旨,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室播放电影《药》让学生集体观看。这样,学生在语文课堂外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补充了革命的历史资料,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的排练和实践会更加巩固这种革命历史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使其终身受益。
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现如今,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 很多传统节日却表现得很漠然。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更是凝结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这些世世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宗教观念和道德风尚,寄托了整个民族的憧憬,是数千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的盛会。
因此,为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组织举办各类课外活动。譬如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举办古典诗词朗诵会,举行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观看展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等。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时,可以针对常见的传统节日,以辨析题、诗歌或故事形式的竞赛内容出现,形式多样,不仅能让学生对各个节日的具体时间有清楚的了解,还能对节日的来历有更明确的认知,增加課外知识。在辩论赛中,可以让学生针对当前社会上一部分青年人漠视传统节日却重视洋节来谈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传统节日时刻不能忘,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还譬如到端午节的时候,可以开设“屈原专题讲座”,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通过读屈原的作品,讲屈原的人生经历,品评屈原的精神,领悟屈原的伟大人格,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更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 透过社会实践多角度内化德育
新课程的“实施建议”中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给学生创设语文實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当今学生,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下转第158页)
有为青年,而不应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各方面的“社会热点”,诸如“环保问题”、“节约能源”、 “民主与法制”、 “构建和谐社会”等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华,获得许多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
除此之外,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汇苑》:“师,法也,人之模范,所以传道授业者曰师。”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而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师德标准的规范,严以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热爱学生,给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以情育爱,以德育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文化更加多元,国家之间竞争的本质其实是文化之间的竞争,因此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将青少年培养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的四有新人是现代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学科是德育与智育的统一结合,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深入探索,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多角度多方位地渗透,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传授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