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1年在《花城》发表处女作《孤岛》至今,毕飞宇已经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了,虽然他的作品在中国当代作家中是不算多的,成就也不算是最大的,但他对文学的理解却是独到而深刻的,这源于他对“本源”与“真相”地不断追寻与探索。这篇《在苏黎世大学的演讲》看似散漫,通篇都在讲“毕”“飞”“宇”这三个字,并没有太多涉及文学的内容,实际上,毕飞宇是在以自己真实的案例为基准,从最切身的体会出发,谈自己和文学的关系,阐述自己对文学的理解,追寻沿途的秘密。
这篇演讲通过几个小故事串连而成,既风趣幽默,又不失内涵。从姓氏“毕”开始,再到“飞”,最后到“宇”,平均每个字引出两到三个小故事,既是对字的追溯,又是对当时事件的还原。由姓“毕”引出我真实的姓是“陆”,由姓“陆”引出父亲是爷爷的养子以及爷爷被当作汉奸处死的故事;再以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进行类比,引出父亲的名字由“陆承渊”改成了“毕明”,最后讲父亲读《阿Q正传》时,因感同身受伏案而泣。姓氏的由来大约占去了整篇演讲稿三分之二左右的篇幅,表面上看,这一连串的故事虽然真实、生动,但与文学似乎毫无关系,而这恰恰是这篇演讲稿的妙处所在。
通常而言,演讲稿总是要宣扬或鼓吹些什么。事实上,声嘶力竭的呼喊并不一定就比娓娓道来的效果好。娓娓道来的演讲可以深入人心,引人入胜,让人铭记其中的点点滴滴,历久而不忘;而群情激昂的演讲感情奔泻而出,演讲本身固然可以成为经典,却未必能深入每一位在场听众的心。毕飞宇的这篇演讲可谓深谙演讲之道,一系列的故事不仅能深深抓住听众的心,而且在还原当时事件的过程中隐含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即对“本源”与“真相”的叩问和揭露。讲稿中处处在讲毕飞宇,也处处在讲毕飞宇对文学的理解。正是这种精神,使毕飞宇开始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最终走上了创作之路。
每一位作家都是有故事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讲故事也就是讲作家自己,讲故事的过程中就隐含了作家对文学的理解。用毕飞宇自己的话说,“对一个小说家而言,‘问题’永远是重要的”。毕飞宇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伴随着问题的人,特殊的身世和生活遭际造就了他,也造就了他的文学才华。他不止一次的宣称自己选择小说与童年时代在乡下度过有关。自己虽然生在乡下,可是没有农村户口,户口在城里,却不属于任何城市,可谓两头不搭边,再加上父母的口音也和别人不同,所以毕飞宇自小就觉得处处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使其形成了追问的心理,当追问的欲望无限强大时,就内化成一种本能。演讲中也提到,毕飞宇去追问父亲的身世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有些问题是不能问的,生活里其实有许多黑洞,你不能跳进去,你如果一定要跳进去,一定会伤害到你的亲人”。
这种追问意识表现到毕飞宇的作品中,就是对“疼痛”的持续关注,甚至是以“疼痛”作为自我创造的母体,不厌其烦的加以表现。有些作家,可能由于写作的题材、故事、人物不一样,最后写的东西就不一样,但是我们发现,毕飞宇不管是写知识分子、农民、还是工人,故事和人物不一样,但东西都一样,即在不同的题目下表现了“疼痛”这一个主题。所以他作品里的主人公都是高度压抑的,焦虑,不甘,疼痛。“三玉”系列中的玉米便是最集中的体现。玉米因为父亲王连方失势后,与空军的爱情无望了,她回到那个孕育两人爱情的灶房,解开衣服,抚摸自己,最后用手指结束了自己的童贞,结束了一切少女的梦想,头也不回地开始做郭家兴的填房,挽救那个被父亲推倒的家,这种绝望与无奈的疼痛令人窒息。《平原》里不厌其烦地描写端方的“体力”“力气”,可是他没有前途,没有爱的机会,也没有性的机会,空有畸形的能量,也是一种绝望的疼痛。《家事》虽然语言诙谐幽默,通篇充满了喜剧色彩,但刻画的却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之痛。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外在的肉体和生理上的疼痛,也发掘内在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疼痛。
毕飞宇是一个对疼痛十分敏感的人,演讲中介绍“毕”“飞”“宇”这三个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展示和挖掘毕飞宇成长过程中的疼痛。但是毕飞宇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自身疼痛的关照,而是将目光推及到芸芸众生,反映他们的不甘以及对苦难命运的抗争。毕飞宇曾经说,“我们的机遇多了,我们的基本生存状况改善了,但是我们心中依然有痛,依然有许多挣扎的东西,依然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承受”。在演讲中,毕飞宇也是言明自己“更热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说,这样的小说拥有更大的承载,拥有更加锐利的思想”,这些我们都可以认作是毕飞宇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而他自己也言明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毕飞宇不仅是优秀的作家,也是高明的演说家,他以最真实和贴近自身生活的例子向听众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使听众在猎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毕飞宇的疼痛,也寻觅到了其文学创作的动力,更体会到了文学对于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这是毕飞宇的演讲,也是真正属于毕飞宇的演讲。
石超,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责任编校:张 思
这篇演讲通过几个小故事串连而成,既风趣幽默,又不失内涵。从姓氏“毕”开始,再到“飞”,最后到“宇”,平均每个字引出两到三个小故事,既是对字的追溯,又是对当时事件的还原。由姓“毕”引出我真实的姓是“陆”,由姓“陆”引出父亲是爷爷的养子以及爷爷被当作汉奸处死的故事;再以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进行类比,引出父亲的名字由“陆承渊”改成了“毕明”,最后讲父亲读《阿Q正传》时,因感同身受伏案而泣。姓氏的由来大约占去了整篇演讲稿三分之二左右的篇幅,表面上看,这一连串的故事虽然真实、生动,但与文学似乎毫无关系,而这恰恰是这篇演讲稿的妙处所在。
通常而言,演讲稿总是要宣扬或鼓吹些什么。事实上,声嘶力竭的呼喊并不一定就比娓娓道来的效果好。娓娓道来的演讲可以深入人心,引人入胜,让人铭记其中的点点滴滴,历久而不忘;而群情激昂的演讲感情奔泻而出,演讲本身固然可以成为经典,却未必能深入每一位在场听众的心。毕飞宇的这篇演讲可谓深谙演讲之道,一系列的故事不仅能深深抓住听众的心,而且在还原当时事件的过程中隐含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即对“本源”与“真相”的叩问和揭露。讲稿中处处在讲毕飞宇,也处处在讲毕飞宇对文学的理解。正是这种精神,使毕飞宇开始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最终走上了创作之路。
每一位作家都是有故事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讲故事也就是讲作家自己,讲故事的过程中就隐含了作家对文学的理解。用毕飞宇自己的话说,“对一个小说家而言,‘问题’永远是重要的”。毕飞宇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伴随着问题的人,特殊的身世和生活遭际造就了他,也造就了他的文学才华。他不止一次的宣称自己选择小说与童年时代在乡下度过有关。自己虽然生在乡下,可是没有农村户口,户口在城里,却不属于任何城市,可谓两头不搭边,再加上父母的口音也和别人不同,所以毕飞宇自小就觉得处处和别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使其形成了追问的心理,当追问的欲望无限强大时,就内化成一种本能。演讲中也提到,毕飞宇去追问父亲的身世时,结果得到的结论是“有些问题是不能问的,生活里其实有许多黑洞,你不能跳进去,你如果一定要跳进去,一定会伤害到你的亲人”。
这种追问意识表现到毕飞宇的作品中,就是对“疼痛”的持续关注,甚至是以“疼痛”作为自我创造的母体,不厌其烦的加以表现。有些作家,可能由于写作的题材、故事、人物不一样,最后写的东西就不一样,但是我们发现,毕飞宇不管是写知识分子、农民、还是工人,故事和人物不一样,但东西都一样,即在不同的题目下表现了“疼痛”这一个主题。所以他作品里的主人公都是高度压抑的,焦虑,不甘,疼痛。“三玉”系列中的玉米便是最集中的体现。玉米因为父亲王连方失势后,与空军的爱情无望了,她回到那个孕育两人爱情的灶房,解开衣服,抚摸自己,最后用手指结束了自己的童贞,结束了一切少女的梦想,头也不回地开始做郭家兴的填房,挽救那个被父亲推倒的家,这种绝望与无奈的疼痛令人窒息。《平原》里不厌其烦地描写端方的“体力”“力气”,可是他没有前途,没有爱的机会,也没有性的机会,空有畸形的能量,也是一种绝望的疼痛。《家事》虽然语言诙谐幽默,通篇充满了喜剧色彩,但刻画的却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灵之痛。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外在的肉体和生理上的疼痛,也发掘内在的心理和精神上的疼痛。
毕飞宇是一个对疼痛十分敏感的人,演讲中介绍“毕”“飞”“宇”这三个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展示和挖掘毕飞宇成长过程中的疼痛。但是毕飞宇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自身疼痛的关照,而是将目光推及到芸芸众生,反映他们的不甘以及对苦难命运的抗争。毕飞宇曾经说,“我们的机遇多了,我们的基本生存状况改善了,但是我们心中依然有痛,依然有许多挣扎的东西,依然需要我们去面对、去承受”。在演讲中,毕飞宇也是言明自己“更热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小说,这样的小说拥有更大的承载,拥有更加锐利的思想”,这些我们都可以认作是毕飞宇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而他自己也言明会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
毕飞宇不仅是优秀的作家,也是高明的演说家,他以最真实和贴近自身生活的例子向听众阐述了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使听众在猎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毕飞宇的疼痛,也寻觅到了其文学创作的动力,更体会到了文学对于社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这是毕飞宇的演讲,也是真正属于毕飞宇的演讲。
石超,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责任编校:张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