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红色经典回眸舞蹈何以更上层楼r——为“百年红色经典与文艺高峰”专题研讨会而作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秉承“前海学派”的治学精神,本文主要以文献为依据,在第一部分精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这两个阶段的红色经典舞蹈与歌舞,概述了它们的宏大历史背景,对其创作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在第二部分中,笔者用了六个小节,分别阐述了“百年大党的辉煌成就”“言之有据和有感而发”“长于抒情的舞蹈本质”“舞蹈叙事靠姊妹艺术”“标准化语言的有效传播”“唯常演不衰成就经典”.为了使这篇论文广为传播,并感谢主办单位的盛邀,笔者特意保持了研讨会上“朗朗上口”的口述风格.
其他文献
期刊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近现代美学艺术学,对于中国美学艺术学来说,最初是一座沟通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日本桥”,今天则是一面足资借鉴的“日本镜”.本书作为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研究的专著,是对日本近现代成就最大、影响深巨的四大美学家大西克礼、植田寿藏、竹内敏雄、今道友信的美学与艺术理论成果的概括性研究,同时也对发足于明治时代、直至平成时代结束的日本近现代美学艺术学择其要者做了概观式描述,旨在为中国当代美学艺术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与参考.
期刊
近五年的国际纪录片领域涌现出一批文献纪录片作品:围绕大事件周年纪念,发掘并修复未经播出的文献影像,用电影化方式剪辑,让历史如同故事片般展开,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影体验;取消上帝视角的解说与当事人或专家的出镜采访,编织历史当事人采访录音,让历史说话,尽可能减少中介.这一批作品共同构成了一股文献纪录片的新潮流.本文将拆解这组纪录片的共同特征,分析其背后成因,探讨如何更好地为新一代观众讲述历史.
电影《白毛女》改编自同名歌剧剧本,基本保留了文本的故事情节、人物设置及故事走向,但是,“白毛女”形象在社会公共空间中的视觉传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歌剧文本所展示的恐怖的“疯女人”群像逐渐趋向富有阶级表意的“演员的脸”.从表面上看,这主要源于延安黑白木刻与电影彩色海报之间的媒介差异,实质上,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方式各有不同的视觉叙事和话语表达,隐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意涵.
焦菊隐作为一代导演大师,十分注重与舞台美术工作者通力合作,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舞台美术观.其内容包括从戏剧本体出发,高度重视舞台美术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舞台美术工作者多方体验生活、深入了解时代、认真研读作品,舞台美术实践上则力求营造人物活动的环境,渲染舞台气氛和情调,烘托人物的表演,切实做到“一戏一格”以及遵守简易、经济的原则等.焦菊隐的舞台美术观切实指导了北京人艺的舞台美术实践,参与了北京人艺前期演剧风格的构建,至今仍富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期刊
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是1962年在1954年北京版《白毛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定版”.该版循着张家口版、东北版、北京版对延安原版的改版方向,进一步加强革命叙事,并通过凸显喜儿唱段的板腔体结构特征、提高合唱和乐队部分的艺术水平,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使歌剧《白毛女》成为一部“红色经典”——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歌剧《白毛女》改版和“经典化”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代歌剧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2021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也是张庚先生诞辰110周年.张庚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2003年逝世,一直在中国戏曲研究院(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为戏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在党的领导下,张庚先生带领学术群体,为戏曲事业,为戏曲学科建设、戏曲学术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中国艺术研究院院庆、纪念张庚先生诞辰,应该继承张庚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弘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优良传统,把戏曲事业和理论研究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已成为当下的重要任务.其中文艺评论者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认知尤为重要.应在分析文艺评论者媒介把持和评论立场的基础上,重点提升评论者应该具备的五种观念,即坚守价值观、强化时代观、追求审美观、辨析文体观、建设评论观,从而始终保证文艺评论的正确方向,真正践行文艺评论“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的根本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