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益流行的“城市病”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创造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主要参与者, 设计师应当对当前城市建设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进行反思并寻求对策, 而人居环境理念则是我们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介绍了人居环境理念的本质,探讨了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的体现形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居环境发展体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住宅建设发展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和庞大的规模令人瞩目,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要求。结合人居环境学科理论进行居住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做法为现代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途径。将居住建筑的环境放置于城市环境中综合考虑,以人为本,进行全盘打算,实现生态平衡,城市才能真正做到宜居。作为建筑师,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视觉形式等方面的研究,而应结合人与自然去研究和探索问题。综合看待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在大环境上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去满足居住者的要求,努力建设居住方便、舒适和安全经济的建筑。
一、人居环境理念的本质
人居环境视野下的建筑在广义上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反映了居者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心理意识,寄托了人们对所处世界的认知和追求,超越了单纯、孤立的物质功能与经济理由,是与归属感紧密联系的场所。建筑空间无法与人性价值相割裂,建筑空间环境与居者的文化归属、价值定位相吻合,进而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形成有效互动,体现人的存在意义,达到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因此,文化内涵始终是人居环境理论的一个中心内容。
不同地域的建筑和环境与相应的人居文化互为因果,其特定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对特色空间的保存与呈现,既表明特定时空下人类某一阶段的个性和价值,又在多样化的层面构筑并丰富了人类文明。当今文化构架中,经济因素强势,刻板的城市化模式蔓延,人居环境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城市特色逐渐丧失。“建设性破坏”威胁着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人居文化环境越来越不宜人。
人居环境理论强调文化内涵,要求建筑与环境能从精神层面增加空间的吸引力,加强居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满足感,进而强化其归属感。城市标志建筑、历史地段、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等是人居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整体环境的社会与文化价值。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应着力分析和研究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建筑文化,使新建筑、环境与原有社会氛围相得益彰,更好地表达了空间追求,弘扬了社区历史,延续了环境文脉。建筑设计也要从本质上改变过于注重硬件物质环境塑造的习惯,强调可识别性、归属感和文化内涵。
二、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的体现
《美国城市文化》评价“城市宜人性”涉及23项物质要素,建筑学家吴良镛将其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良好的自然條件,如美丽的河流、湖泊、一般树丛、富有魅力的景观、洁净的空气、非常适宜的气温条件等;二是良好的人工环境,如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道系统、美丽的广场、喷泉群等;三是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如杰出的博物馆、负有盛名的学府、重要的历史遗迹、多种图书馆及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有艺术感的街道、可满足多种内容游憩要求的大游乐场、多样化的邻里等。
人居环境的优劣是决定人类理想栖居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人居环境理念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潮,给建筑师以启迪。
1、充分利用自然元素,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强调自然和生态环境,突出建筑等人工元素与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的结合。自然环境是不可再生资源,是衡量现代建筑价值的硬标尺,影响着建筑人居环境的质量。一项针对上海高层住宅区居民的调查显示,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和活动场地是居民关注的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内容,超过了对电梯质量、楼内环境卫生、房型设计、商业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水平的关注,排在第一位,表明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了相同的结果,56.3%的被调查者认为“树木花草多”是舒适的环境所应具备的条件,居各项条件之首。
人居环境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应注重与场地条件的结合,充分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尽可能保留和凸显自然环境元素,结合自然生态条件设置水景、湿地、植栽以及相应的小品、建筑,讲究自然生态与人工的有机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休憩环境。因此,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感受的相互协调,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基点,“以景养心,以境养人”。人与自然长期互动,人的意识中自然元素具有强烈的暗示力量,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人性化的空间功能
(1)建筑功能的合理配置,满足建筑功能、安全、休闲、社交的需求。
在“动”与“静”之间的功能中,有可能形成最大的冲突。动、静混杂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很有必要将其分离。尽管建筑空间普遍具有复合性功能,但人们的认识规律和行为习惯总是强化它一样或几样主要的功能,从而强化其主题性。建筑空间的主题不同,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各异,相应地要求功能上的针对性。
(2)行为设施的配置。
所谓行为设施就是服务使用者各种行为的设备和设施,称之为“宜人事物”。以步行环境中的行为设施为例,多指长椅、座凳、垃圾箱等服务设施和雕塑、小品、绿地、路灯等景观设施。
(3)宜人的景观环境。
以调节情绪、舒缓压力、陶冶情操为诉求。确保“绿量”,满足使用者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品位。
3、环境安全感的创造
建筑设计应注意把建筑空间划分为层次分明的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属性,保障各功能空间单元具有内向的聚合性,各建筑、组团、院落和建筑内各分区等有明确的出入口,避免四通八达。领域属性明确,有利于人们形成对领域以及城市色彩系统问题,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4、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
(1)关心老年人和儿童。
随着老龄人口逐年上升,对老年人生活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是引导建筑师转向以人为本、实现生命价值的人居环境思想的飞跃。建筑师关注并完善老年人和儿童文化教育、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设施,营造满足全年龄化需求的人居环境。建筑规划应整合民生政策、经济模式和科技系统,创新人居模式,合理安排老年人生活、健康、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的配置,突出为老年人和儿童创造亲善、积极、互动的邻里交往场所与氛围,为形成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人居环境创造条件。关注行为特征、体现创意思维、凸显艺术品位的雕塑小品、绿地、庭院及家具等文化休闲设施能够丰富老年人生活,激发儿童活力。建筑设计中既要提高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使采光、通风优越,空间、尺度适宜,又要重视其活动的特殊要求。通道满足轮椅、手推车等设施的使用,浴卫设施界面材料安全,便于照料和护理,扶手、照明和呼叫装置也应合理设置,方便老人和儿童的安全使用。
(2)重视残疾人。
建筑中的物质障碍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因素。残疾人要以平等的条件完全融入社会,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建筑空间环境。全年龄与所有能力的人群能够共同愉快地生活,这才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因此,建筑设计应协助失能人士克服诸多困难与障碍,鼓励残疾人与城市环境的良性互动。
(3)方便外来人群。
当今的人际交往突破了时空与模式的界限,创造了多样化的机会。让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所有社区来访者感到便利、舒适和亲切,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提高社区的地位和竞争力,并能创造新的机遇。建筑设计不仅要为外来人群提供便利,丰富建筑空间环境,还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空间与界面的推敲和环境布局。例如,设立富于创意的、清晰的空间标识系统,提供国际化的、涵盖医疗、防灾、交通、游憩的城市服务信息站,对外来者的接待服务向居留延伸。
参考文献:
[1] 王玉东.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几种方式[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3)
[2] 苏涛.试论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气候地域的体现[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4)
[3] 沈锋.建筑中太阳能的综合利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5)
[4] 梁欣欣,刘道永.浅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及策略[J]. 福建建材. 2009(06)
关键词:建筑设计人居环境发展体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住宅建设发展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和庞大的规模令人瞩目,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与要求。结合人居环境学科理论进行居住建筑设计和规划的做法为现代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途径。将居住建筑的环境放置于城市环境中综合考虑,以人为本,进行全盘打算,实现生态平衡,城市才能真正做到宜居。作为建筑师,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视觉形式等方面的研究,而应结合人与自然去研究和探索问题。综合看待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在大环境上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去满足居住者的要求,努力建设居住方便、舒适和安全经济的建筑。
一、人居环境理念的本质
人居环境视野下的建筑在广义上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反映了居者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心理意识,寄托了人们对所处世界的认知和追求,超越了单纯、孤立的物质功能与经济理由,是与归属感紧密联系的场所。建筑空间无法与人性价值相割裂,建筑空间环境与居者的文化归属、价值定位相吻合,进而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形成有效互动,体现人的存在意义,达到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因此,文化内涵始终是人居环境理论的一个中心内容。
不同地域的建筑和环境与相应的人居文化互为因果,其特定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具有独特的魅力。对特色空间的保存与呈现,既表明特定时空下人类某一阶段的个性和价值,又在多样化的层面构筑并丰富了人类文明。当今文化构架中,经济因素强势,刻板的城市化模式蔓延,人居环境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城市特色逐渐丧失。“建设性破坏”威胁着许多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人居文化环境越来越不宜人。
人居环境理论强调文化内涵,要求建筑与环境能从精神层面增加空间的吸引力,加强居民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满足感,进而强化其归属感。城市标志建筑、历史地段、历史古迹、风景名胜等是人居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助于实现整体环境的社会与文化价值。人居环境视角下的建筑与环境设计应着力分析和研究最有生命力的地方建筑文化,使新建筑、环境与原有社会氛围相得益彰,更好地表达了空间追求,弘扬了社区历史,延续了环境文脉。建筑设计也要从本质上改变过于注重硬件物质环境塑造的习惯,强调可识别性、归属感和文化内涵。
二、建筑设计中人居环境理念的体现
《美国城市文化》评价“城市宜人性”涉及23项物质要素,建筑学家吴良镛将其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良好的自然條件,如美丽的河流、湖泊、一般树丛、富有魅力的景观、洁净的空气、非常适宜的气温条件等;二是良好的人工环境,如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道系统、美丽的广场、喷泉群等;三是丰富的文化传统及设施,如杰出的博物馆、负有盛名的学府、重要的历史遗迹、多种图书馆及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有艺术感的街道、可满足多种内容游憩要求的大游乐场、多样化的邻里等。
人居环境的优劣是决定人类理想栖居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人居环境理念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潮,给建筑师以启迪。
1、充分利用自然元素, 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建筑设计强调自然和生态环境,突出建筑等人工元素与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的结合。自然环境是不可再生资源,是衡量现代建筑价值的硬标尺,影响着建筑人居环境的质量。一项针对上海高层住宅区居民的调查显示,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和活动场地是居民关注的最敏感和最重要的内容,超过了对电梯质量、楼内环境卫生、房型设计、商业服务设施、物业管理水平的关注,排在第一位,表明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了相同的结果,56.3%的被调查者认为“树木花草多”是舒适的环境所应具备的条件,居各项条件之首。
人居环境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应注重与场地条件的结合,充分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尽可能保留和凸显自然环境元素,结合自然生态条件设置水景、湿地、植栽以及相应的小品、建筑,讲究自然生态与人工的有机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休憩环境。因此,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感受的相互协调,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基点,“以景养心,以境养人”。人与自然长期互动,人的意识中自然元素具有强烈的暗示力量,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人性化的空间功能
(1)建筑功能的合理配置,满足建筑功能、安全、休闲、社交的需求。
在“动”与“静”之间的功能中,有可能形成最大的冲突。动、静混杂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很有必要将其分离。尽管建筑空间普遍具有复合性功能,但人们的认识规律和行为习惯总是强化它一样或几样主要的功能,从而强化其主题性。建筑空间的主题不同,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各异,相应地要求功能上的针对性。
(2)行为设施的配置。
所谓行为设施就是服务使用者各种行为的设备和设施,称之为“宜人事物”。以步行环境中的行为设施为例,多指长椅、座凳、垃圾箱等服务设施和雕塑、小品、绿地、路灯等景观设施。
(3)宜人的景观环境。
以调节情绪、舒缓压力、陶冶情操为诉求。确保“绿量”,满足使用者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品位。
3、环境安全感的创造
建筑设计应注意把建筑空间划分为层次分明的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针对不同人群的属性,保障各功能空间单元具有内向的聚合性,各建筑、组团、院落和建筑内各分区等有明确的出入口,避免四通八达。领域属性明确,有利于人们形成对领域以及城市色彩系统问题,这些都是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4、照顾特殊人群的需求
(1)关心老年人和儿童。
随着老龄人口逐年上升,对老年人生活设施及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是引导建筑师转向以人为本、实现生命价值的人居环境思想的飞跃。建筑师关注并完善老年人和儿童文化教育、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设施,营造满足全年龄化需求的人居环境。建筑规划应整合民生政策、经济模式和科技系统,创新人居模式,合理安排老年人生活、健康、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的配置,突出为老年人和儿童创造亲善、积极、互动的邻里交往场所与氛围,为形成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人居环境创造条件。关注行为特征、体现创意思维、凸显艺术品位的雕塑小品、绿地、庭院及家具等文化休闲设施能够丰富老年人生活,激发儿童活力。建筑设计中既要提高老年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使采光、通风优越,空间、尺度适宜,又要重视其活动的特殊要求。通道满足轮椅、手推车等设施的使用,浴卫设施界面材料安全,便于照料和护理,扶手、照明和呼叫装置也应合理设置,方便老人和儿童的安全使用。
(2)重视残疾人。
建筑中的物质障碍是阻碍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因素。残疾人要以平等的条件完全融入社会,就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无障碍的建筑空间环境。全年龄与所有能力的人群能够共同愉快地生活,这才是人类共同追求的和谐社会。因此,建筑设计应协助失能人士克服诸多困难与障碍,鼓励残疾人与城市环境的良性互动。
(3)方便外来人群。
当今的人际交往突破了时空与模式的界限,创造了多样化的机会。让包括外国人在内的所有社区来访者感到便利、舒适和亲切,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区形象,提高社区的地位和竞争力,并能创造新的机遇。建筑设计不仅要为外来人群提供便利,丰富建筑空间环境,还要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空间与界面的推敲和环境布局。例如,设立富于创意的、清晰的空间标识系统,提供国际化的、涵盖医疗、防灾、交通、游憩的城市服务信息站,对外来者的接待服务向居留延伸。
参考文献:
[1] 王玉东.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理念的几种方式[J]. 科技创新导报. 2008(23)
[2] 苏涛.试论我国当前建筑设计中气候地域的体现[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4)
[3] 沈锋.建筑中太阳能的综合利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5)
[4] 梁欣欣,刘道永.浅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及策略[J]. 福建建材.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