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绥宁县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巫傩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绥宁县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苗族插绣这一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在绥宁县苗、侗族村寨中广为流传。主要流传于以关峡苗族乡、寨市苗族侗族乡、党坪苗族乡、联民苗族瑶族乡、麻塘苗族乡、枫木团苗族侗族乡、河口苗族乡、竹舟江苗族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黄桑坪苗族乡为中心的苗族、侗族聚居地。
绥宁苗家插绣是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不仅形式多样、构图质朴、工艺精湛、色彩艳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世代相传而形成的手工技艺,具有民族的独创性和地方特征,蕴藏着深厚的艺术价值。绥宁苗族插绣是苗族人民生活装饰的重要部分,并广泛用于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用在服装上,男女服装都满绣彩色花纹。此外,苗族插绣还用在各种装饰物品方面,如门帘、被面、床檐、壁挂、坐垫、鞋帕、佩饰等,处处都用插绣织锦来装饰,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五彩斑斓的色彩。
历史悠久的苗族插绣
史料记载,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至今湘西、邵阳、娄底等地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赤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苗族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同时中原铁器和生产技术的传入,推动了苗族经济的发展。据说,尧舜“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时,太昊后裔苴人由长江流域南迁,其仡轲与仡驩﹑仡侨﹑仡僮﹑仡沙等苗族五宗首先进入五溪地区。仡卡以首先种植的苴朵,织出苴布,并在此基础上绣织出象形的几何纹样,追忆苗族的历史遭遇,文化崇向的秘迹概貌。据《疏》《礼经·王制》记载:“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雕刻其额。”“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说明了现存的插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雕题就是用刺刺破皮,涂以朱砂或其它色彩,文身就是在人身上刺出龙、凤等保护色花纹,以避蛟龙之害。到了濮人的后裔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出现了骨针、竹针之后,雕题文身开始从残酷的保身艺术演变成插花。到周代有了铁针之后,濮人后裔的插花技艺便发展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插花是用五彩线在蚕帛或麻布上插出物体的图案,这也满足了濮人后裔——南蛮对美化生活的需求。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其插花技术向幻想的艺术境界发展,据范晔所著《后汉书·南蛮传》中关于槃瓠种落“好五色衣”和“衣裳斑斓”的记载,在绥宁苗民的穿戴中此装饰至今仍依稀可见。据《绥宁县志》记载,500年前的明嘉靖时期,绥宁苗族民间的插绣就己经成为官府进贡朝庭的一种贡品。
后来,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逐渐形成了现在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艺术风格的绥宁苗族插绣。
苗族插绣的主要特点
(一)插绣的绣针十分原始。是用鸟骨或苗山石窝上生长的箭竹削制而成。针管内空,直径一毫米左右,针尖斜削面钻一圆孔,将丝线从针管穿入经针尖圆孔导出,刺绣时将丝线从竹针的空心中引出,再穿过针尖孔,这种用苗山箭竹制成的插绣竹针,用桐油浸泡三个月后,尖利无比、经久耐用,现在关峡、寨市一带仍有苗族妇女用这种竹针插绣。竹棚是用苗山楠竹做成的双层圆形竹圈,直经为20一25公分。
(二)用材讲究。苗族插绣用材讲究,用苗山自纺自染的五色丝线和麻布。衬底主要是苗家妇女自织的土棉布或麻布;插绣用的线即为五色丝线,都是自纺自染的。
(三)绣法独特。绣女根据自己的构图需要,在竹棚架上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直插入麻布,再将绣针抽出,一插一抽,用力要均匀,针刺的深浅要到位,绣线就成双股形留在布的正面,形成反面绣线平整,正面图案线头凸起的立体造型图案,再用剪刀将正面凸起的绣线依图案所需修剪好。修剪时按绣线颜色由深至浅,最后用干净的棉毛巾轻轻拭擦,以免剪脱的短绣线影响美观,绣好的图案没有线头,永不会抽线,并且绣线越洗越紧凑,色彩越洗越鲜艳,不会串染。
插绣的针法比较讲究,主要有平针法、抽针法、并针法、混针法、叠针法等。“苗家插绣没有线头,正反两面都很好看!”苗族插绣还有一个其他绣品难以比拟的特点:绣布旧了,甚至烂了,而插绣图案却依旧鲜艳如新。”
(四)构图用色大胆、精巧。苗族插绣以红绿两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着色热烈、张扬鲜活。它是苗族妇女聪明才智的表现,审美情趣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充满神秘和灵气。它所蕴含的技艺特点和原真性,是苗族文化的瑰宝。
(五)插绣包括构思、插绣、修剪、拭擦等技艺。 1.构思:在制作时首先要构思、要布局,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绘。插绣能手则不用描图,根据自己的构思,可以随心所欲,就能绣出精美的图案。
2.插绣:绣图案时,从左至右,用穿好五色线的插绣针从布料的背面插入并沿同一孔从该面拔出,在正面留下小线圈,不停地沿背面图案花样插入拔出,正面留下众多紧紧相依的小线圈,这些小线圈组成预先需要绣出的绣花图案样。绣好的图案色彩热烈,非常有立体感,并且没有线头,永不会抽线,不会染色。
3.修剪:图案坯子绣好后,再用剪刀将正面凸起绣线依图案所需修剪好,修剪时按颜色由深至浅。
4.拭擦:最后用干净的棉毛巾轻轻拭擦,以免剪脱的短绣线影响美观。
苗族插绣的传承
目前,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有220多个,虽然我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只有4年多的时间,让我印象最深刻还是绥宁县的苗族插绣。绥宁苗族插绣,把我带进了苗族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之中。2013年6月,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湘鄂皖赣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中,湖南挑选了苗族插绣等非遗项目参展。我作为工作人员,有了第一次与苗族插绣亲密接触的机会,使我被苗族插绣的构图古拙而淳朴原始,色彩热烈而立体感强烈所深深吸引。苗族插绣的传承人阳利春的精湛技艺,让我爱上了苗族插绣。在与阳俐春的交流中,让我对苗族插绣有了更深的认识。
绥宁县苗族插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阳利春,1941年出生于邵阳市绥宁县,苗族。受家庭熏陶,13岁开始跟着祖母、母亲学习插绣技艺,并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苗族插绣60多年,在插绣制针及技艺上有很深的造诣,阳利春既秉承插绣的传统技法,又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阳利春的苗族插绣作品图案色彩主要以红绿色为主,其它颜色为辅,着色热烈、大胆、张扬鲜活,用反差大而对比强的手法,把色块的分割与组合适用到极至,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强烈的震撼力。阳利春的代表作主要有“黄桑锦鸡”“花开富贵”“富贵相伴”“和风飘香”十二生肖系列、民族风情系列、蝴蝶、布鞋、绣屏等等。
从2007年冬开始,阳利春带着她的苗族刺绣作品在绥宁县“四八姑娘节”上亮相,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刻引来轰动。民俗学家认为,阳利春和她的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成熟的苗家插绣艺术重见天日。民族学家认为,阳利春的祖母系唐绥宁县家坊镇唐市村人,母亲系绥宁县李熙桥镇人,她们都身怀高超的苗家插绣技艺,充分说明了绥宁北片自古就代代传承着苗家插绣技艺,绥宁北片也应该自古便是苗民聚居之地。近年来,在绥宁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阳俐春在关峡苗族乡创办了一个苗家插绣传承基地,仅嫡传弟子就培养出了15人。多年来,阳利春积极带徒授艺,被多个村寨聘为苗族插绣辅导老师,阳利春在辅导自己学徒插绣的同时,又利用一切可用时间走村串寨,免费传授苗族插绣技艺,为传承苗族插绣技艺,培养插绣传承人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她还多次带着弟子和苗族插绣作品参加省、市和国家级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也让绥宁插绣这一古老刺绣技艺名气与日俱增。如今,苗族插绣已走出苗寨,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插绣作品通常装饰在苗族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苗族妇女精心打扮和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给苗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很多的插绣作品中,有记录苗族历史的图案。这些插绣作品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苗族插绣的图案承载着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载了苗族人民不同的信息,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极高的收藏价值。
绥宁苗族插绣,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浪漫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苗族插绣不受自然形态和时空的约束,比较注重的是情趣的表现。绥宁苗族插绣是苗族妇女用五色丝线在苗布上插绣出立体图案,充分反映出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反映出了苗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苗族插绣民族特色浓郁,绣法独具特色、构图古拙淳朴、色彩热烈原始、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充满了神秘和灵气。苗族插绣蕴含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内含并折射出苗族历史的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适用性,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苗族插绣体现了传统的手工技艺的本真性特点,是苗族传统文化遗存在民间的瑰宝。我们相信,绥宁苗族插绣技艺通过苗族妇女的世代传承,一定会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绥宁苗家插绣是苗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不仅形式多样、构图质朴、工艺精湛、色彩艳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世代相传而形成的手工技艺,具有民族的独创性和地方特征,蕴藏着深厚的艺术价值。绥宁苗族插绣是苗族人民生活装饰的重要部分,并广泛用于苗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用在服装上,男女服装都满绣彩色花纹。此外,苗族插绣还用在各种装饰物品方面,如门帘、被面、床檐、壁挂、坐垫、鞋帕、佩饰等,处处都用插绣织锦来装饰,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五彩斑斓的色彩。
历史悠久的苗族插绣
史料记载,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至今湘西、邵阳、娄底等地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赤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
苗族曾经历过漫长的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同时中原铁器和生产技术的传入,推动了苗族经济的发展。据说,尧舜“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时,太昊后裔苴人由长江流域南迁,其仡轲与仡驩﹑仡侨﹑仡僮﹑仡沙等苗族五宗首先进入五溪地区。仡卡以首先种植的苴朵,织出苴布,并在此基础上绣织出象形的几何纹样,追忆苗族的历史遭遇,文化崇向的秘迹概貌。据《疏》《礼经·王制》记载:“雕,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雕刻其额。”“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方曰蛮,雕题……”说明了现存的插绣起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雕题就是用刺刺破皮,涂以朱砂或其它色彩,文身就是在人身上刺出龙、凤等保护色花纹,以避蛟龙之害。到了濮人的后裔南蛮,发明了蚕桑之术,出现了骨针、竹针之后,雕题文身开始从残酷的保身艺术演变成插花。到周代有了铁针之后,濮人后裔的插花技艺便发展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插花是用五彩线在蚕帛或麻布上插出物体的图案,这也满足了濮人后裔——南蛮对美化生活的需求。到了春秋战国以后,其插花技术向幻想的艺术境界发展,据范晔所著《后汉书·南蛮传》中关于槃瓠种落“好五色衣”和“衣裳斑斓”的记载,在绥宁苗民的穿戴中此装饰至今仍依稀可见。据《绥宁县志》记载,500年前的明嘉靖时期,绥宁苗族民间的插绣就己经成为官府进贡朝庭的一种贡品。
后来,经过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逐渐形成了现在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和艺术风格的绥宁苗族插绣。
苗族插绣的主要特点
(一)插绣的绣针十分原始。是用鸟骨或苗山石窝上生长的箭竹削制而成。针管内空,直径一毫米左右,针尖斜削面钻一圆孔,将丝线从针管穿入经针尖圆孔导出,刺绣时将丝线从竹针的空心中引出,再穿过针尖孔,这种用苗山箭竹制成的插绣竹针,用桐油浸泡三个月后,尖利无比、经久耐用,现在关峡、寨市一带仍有苗族妇女用这种竹针插绣。竹棚是用苗山楠竹做成的双层圆形竹圈,直经为20一25公分。
(二)用材讲究。苗族插绣用材讲究,用苗山自纺自染的五色丝线和麻布。衬底主要是苗家妇女自织的土棉布或麻布;插绣用的线即为五色丝线,都是自纺自染的。
(三)绣法独特。绣女根据自己的构图需要,在竹棚架上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直插入麻布,再将绣针抽出,一插一抽,用力要均匀,针刺的深浅要到位,绣线就成双股形留在布的正面,形成反面绣线平整,正面图案线头凸起的立体造型图案,再用剪刀将正面凸起的绣线依图案所需修剪好。修剪时按绣线颜色由深至浅,最后用干净的棉毛巾轻轻拭擦,以免剪脱的短绣线影响美观,绣好的图案没有线头,永不会抽线,并且绣线越洗越紧凑,色彩越洗越鲜艳,不会串染。
插绣的针法比较讲究,主要有平针法、抽针法、并针法、混针法、叠针法等。“苗家插绣没有线头,正反两面都很好看!”苗族插绣还有一个其他绣品难以比拟的特点:绣布旧了,甚至烂了,而插绣图案却依旧鲜艳如新。”
(四)构图用色大胆、精巧。苗族插绣以红绿两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着色热烈、张扬鲜活。它是苗族妇女聪明才智的表现,审美情趣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充满神秘和灵气。它所蕴含的技艺特点和原真性,是苗族文化的瑰宝。
(五)插绣包括构思、插绣、修剪、拭擦等技艺。 1.构思:在制作时首先要构思、要布局,对画面进行具体的描绘。插绣能手则不用描图,根据自己的构思,可以随心所欲,就能绣出精美的图案。
2.插绣:绣图案时,从左至右,用穿好五色线的插绣针从布料的背面插入并沿同一孔从该面拔出,在正面留下小线圈,不停地沿背面图案花样插入拔出,正面留下众多紧紧相依的小线圈,这些小线圈组成预先需要绣出的绣花图案样。绣好的图案色彩热烈,非常有立体感,并且没有线头,永不会抽线,不会染色。
3.修剪:图案坯子绣好后,再用剪刀将正面凸起绣线依图案所需修剪好,修剪时按颜色由深至浅。
4.拭擦:最后用干净的棉毛巾轻轻拭擦,以免剪脱的短绣线影响美观。
苗族插绣的传承
目前,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有220多个,虽然我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只有4年多的时间,让我印象最深刻还是绥宁县的苗族插绣。绥宁苗族插绣,把我带进了苗族人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之中。2013年6月,在湖北武汉举办的“湘鄂皖赣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中,湖南挑选了苗族插绣等非遗项目参展。我作为工作人员,有了第一次与苗族插绣亲密接触的机会,使我被苗族插绣的构图古拙而淳朴原始,色彩热烈而立体感强烈所深深吸引。苗族插绣的传承人阳利春的精湛技艺,让我爱上了苗族插绣。在与阳俐春的交流中,让我对苗族插绣有了更深的认识。
绥宁县苗族插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阳利春,1941年出生于邵阳市绥宁县,苗族。受家庭熏陶,13岁开始跟着祖母、母亲学习插绣技艺,并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苗族插绣60多年,在插绣制针及技艺上有很深的造诣,阳利春既秉承插绣的传统技法,又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阳利春的苗族插绣作品图案色彩主要以红绿色为主,其它颜色为辅,着色热烈、大胆、张扬鲜活,用反差大而对比强的手法,把色块的分割与组合适用到极至,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强烈的震撼力。阳利春的代表作主要有“黄桑锦鸡”“花开富贵”“富贵相伴”“和风飘香”十二生肖系列、民族风情系列、蝴蝶、布鞋、绣屏等等。
从2007年冬开始,阳利春带着她的苗族刺绣作品在绥宁县“四八姑娘节”上亮相,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刻引来轰动。民俗学家认为,阳利春和她的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成熟的苗家插绣艺术重见天日。民族学家认为,阳利春的祖母系唐绥宁县家坊镇唐市村人,母亲系绥宁县李熙桥镇人,她们都身怀高超的苗家插绣技艺,充分说明了绥宁北片自古就代代传承着苗家插绣技艺,绥宁北片也应该自古便是苗民聚居之地。近年来,在绥宁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阳俐春在关峡苗族乡创办了一个苗家插绣传承基地,仅嫡传弟子就培养出了15人。多年来,阳利春积极带徒授艺,被多个村寨聘为苗族插绣辅导老师,阳利春在辅导自己学徒插绣的同时,又利用一切可用时间走村串寨,免费传授苗族插绣技艺,为传承苗族插绣技艺,培养插绣传承人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她还多次带着弟子和苗族插绣作品参加省、市和国家级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也让绥宁插绣这一古老刺绣技艺名气与日俱增。如今,苗族插绣已走出苗寨,走出湖南,走向世界。
插绣作品通常装饰在苗族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苗族妇女精心打扮和与周围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给苗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很多的插绣作品中,有记录苗族历史的图案。这些插绣作品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历史研究价值。苗族插绣的图案承载着苗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载了苗族人民不同的信息,对研究苗族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极高的收藏价值。
绥宁苗族插绣,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浪漫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苗族插绣不受自然形态和时空的约束,比较注重的是情趣的表现。绥宁苗族插绣是苗族妇女用五色丝线在苗布上插绣出立体图案,充分反映出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反映出了苗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苗族插绣民族特色浓郁,绣法独具特色、构图古拙淳朴、色彩热烈原始、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充满了神秘和灵气。苗族插绣蕴含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内含并折射出苗族历史的变迁过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适用性,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苗族插绣体现了传统的手工技艺的本真性特点,是苗族传统文化遗存在民间的瑰宝。我们相信,绥宁苗族插绣技艺通过苗族妇女的世代传承,一定会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