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视野下传记的阅读方法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kny6194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情况下,我们是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阅读名人传记的。我们从中得到心灵的滋养,智慧的启迪,经验的补足,资源的供给,方向的校对,视野的丰富,视点的矫正——我们多么感激。这是一个需要英雄而又缺乏英雄的时代,面对成功人士给我们提供的稀缺资源,我们应该珍惜。有了这样的精神状态,传记的阅读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实用文阅读中的传记包括人物传记、自传、评传、小传、回忆录、长篇或中篇传记文学。比较强的故事性,情节完整,手法多样,情感真挚,使其成为一种很有魅力的阅读。
  首先,要关注文章叙述了传主哪些事迹,边读边标记;这些事迹是否可以分成几类,这些事件的内部是否有某种联系。这些事迹体现了传主哪些品格(性格特征),传主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等等,都是在阅读中要注意捕捉的信息。除了常问“事迹”“形象”“性格”外,传记的设题还包括:传主在某个问题上有哪些观点(主张)?传主有哪些贡献?传主取得了哪些成就?传主在某个阶段针对某件事有哪些做法?这些问题的答题区间乃至要点都是在第一遍阅读中就要心中有数的。
  其次,要分析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叙述事件,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人物形象。一般地说,高考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是必须了如指掌,并能在作品中熟练辨认的。如比喻、对比、排比、夸张、反语、引用、衬托、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欲扬先抑、欲擒故纵、伏笔、铺垫、照应、点题、设置线索、设置小标题、合理选材等。在实际的检测中还经常涉及这些手法的作用,学生在回答时,就要紧扣文章结构、文章主旨、情节发展、性格刻画、形象塑造、社会意义等方面,然后组织语言表述。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将平时备考中训练的手法、作用题进行总结、积累,同类的方法,作用大同小异。
  第三,要关注文章中的因果联系。传主的某一行为、事迹,常常是某些原因促使的。考查因果关系的捕捉,是常设的题型。显性的因果和隐性的因果往往交织在文章之中,有时候是覆盖全篇的,这就要求有较强的筛选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常设的问题有:传主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传主做出某一选择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对传主如此评价的原因是什么?形成传主的性格特征的原因如何?方法有可能是局部筛选、概括,也可能是全文筛选、概括。
  第四,要思考文章对人生的启迪意义。读名人传记不是为了消磨时光,也不是为了收集茶余饭后的谈资。其意义在于学生跟名人“对话”后,心灵受到的震撼,身心受到的洗礼,人生受到启迪。新课标强调探究能力,这种能力着眼于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之后形成的知识、能力、观念的积极质变。传主的人生选择,传主的生命态度,传主的精神意志,传主的伟大成就,都会使学生获益良多,学生读后必会醍醐灌顶。能够读有所得,就是阅读的目的。常见的设题有:传主的成功经历给我们哪些启迪?传主的事迹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意义?传主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有人说……有人说……你认为……?这类题主要检测学生对原文的吸收消化能力。鉴于语文阅读是筛选性阅读,故而大部分答案要点都可以从原文的信息中整合而成。
  最后,在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带着属于“分析综合”(筛选概括)的第一题去读传记,而且读一遍就能了解全文精髓。这也是传记阅读的魅力所在。
  下面以夏明亮的《大气人生》为例,来分享传记阅读的快乐。(文章略,全文参见《党史文汇》2000年12期)
  1. 马寅初一生作出了多次重要抉择,结合本文,简要概括。
  2. 第⑤段的作用是什么?
  3. 马寅初的经历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全文,谈谈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要想有所成就,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第一道题“马寅初一生作出了多次重要抉择,结合本文,简要概括”,可以说成“马寅初一生作出了哪几次重要的抉择?”属于“分析综合”。其中关键词是“抉择”——有并列出现的情形才能说得上“抉择”:(1)少年时代,放弃家业,走上了求学之路(干扰:父亲要求他继承家业);(2)解放前,不屈服于蒋介石的利诱与淫威,坚持抨击国民党统治者(干扰:统治者引诱他出国考察,去任驻美大使);(3)解放后,不屈服于国内公开的批判,坚持自己的“新人口论”(干扰:放弃学术主张)。
  文章总共写了四件事,我们经过分析,综合为三点,而“去北大任教”不存在并列出现的情况,不存在“干扰”,就不属于“抉择”的筛选范围。
  第二道题“第⑤段的作用是什么?”属于“鉴赏”层面,这是关于文章的结构、谋篇、布局的赏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形式是指与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相关的要素;内容是与主旨相关的要素。有了这些辅助元素,我们可以表述为:(1)领起有关“人口论”事件的叙述,与⑥⑦构成一个整体,将有关传主马寅初在解放后所做的这件大事的片断呈现于读者面前。(2)马寅初是学经济的,但当他敏锐地发现人口问题以后立即着手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了他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学者的赤诚和对国家的爱。(3)马寅初发现问题后进行了5年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表现了他治学的严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4)有助于塑造马寅初的光辉形象,展示他的优秀品格,讴歌他的伟大精神,突出主旨。
  第三道题“马寅初的经历给我们很多启示,结合全文,谈谈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要想有所成就,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这是“探究”题,要求学生从名人的成长经历中吸取教益,规划人生,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指导人生。值得指出的,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属于筛选性阅读,即便是探究题,答案的主体应该来自原文,否则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筛选性阅读也是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阅读考试的精髓,也是其命题遵循的原则。回到原文,我们由上往下提炼概括便得出:(1)抱定理想,百折不挠(对他少年时期经历的提炼)。(2)淡薄名利(对他去做无权无职的北大经济学教授一事的概括)。(3)为国家前途尽匹夫之责,勇敢面对强权、利诱、威胁、批判,而不改变自己的政治操守和学术品格(对他解放前后不屈服于强权、利诱、威胁、批判的事件的浓缩)。
  传记的阅读能比较全面地体现阅读的内涵,思想性与技巧性并重,知识化与美感化同步,吸纳与释放的全过程是充满快乐的。
其他文献
新学期开学三天了,班级里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正在形成。我暗暗庆幸,运气好,没有遇到问题生。可没等我高兴几天,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了,并且是大难题。  小谢来自本市一所重点学校,开学不到一个星期,连续三天都迟到。第一次迟到的时候我问他:“怎么迟到了?”他很不在乎地回答:“我家远,还掌握不了到这里需要多少时间。”我觉得他说得在理,就说了一句:“明天早点,不要迟到。”第二天早晨
宿舍是课堂教育功能的延伸,是学生重要的第二课堂,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只有妥善解决学生“住”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文明、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投身学习。  如何管理好学生公寓,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日益成为寄宿制学校的重要课题。多年来,佛山市一中从实际出发,在宿舍管理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创建“温馨家园”为目
随着新大纲的贯彻实施,课外阅读越来越被广大有识之士重视,学生的自主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推动学生进行自主课外阅读,加强对学生自主课外阅读指导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目的指导    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鲁迅先生则提出“不要只把课内的书抱住”“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这说明学生语文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着重策略方法。    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来书读就是了,但是并不是这样简单。”教师要在阅读内容、方法与习惯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1. 内容选择  学生自己缺少较高的文学辨别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新课标教材后面名著导读中的作品,以及与课文相关的一些作品和其他优秀刊物。如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弥补课内教学不足,拓宽人的视野,发展人的思维,陶冶人的性情。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这一块长期处于“无政府”的管理状态。怎样才能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起来,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检测与评价探索”就是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指导和调控,从而激励和鼓舞学生将视野从课内扩展到课外,积极进行课外阅读。    一、检测、评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