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另类美学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以《四个春天》和《天梯》两部优秀的纪录片为对象,谈谈其中另类的美学特征,探索他们客观记录之外的主观情绪表达,发现他们在纪录片美学特征上不被约束的声画不同步处理,以及冲突矛盾的结构处理。正是这些不被传统美学特征约束的部分,才使得这两部纪录片如春风般温柔,如散文般深情,如夏花般灿烂,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关键词】纪录片;另类;美学;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4-126-03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would like to focus on the two excellent documentaries "Four Springs" and "Sky Ladder" to talk about the alternativ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explore their objective record of subjective emotional expression, find that their documentary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bound by the sound painting out of sync,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conflict contradictions. It is these parts that are not bound by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se two documentaries as gentle as the spring breeze, as deep as prose, as brilliant as summer flowers, deeply touched every audience.
  Keywords: Documentary; Alternative; Aesthetics; Aesthetic Value
  從1895年第一部电影公映以来,电影作为新的艺术在100多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将戏剧歌剧搬上了荧幕,也形成了丰富的电影类型。纪录片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产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仅涌现了一大批纪录片的经典之作,更是形成了其独有的美学特征,如记录的的客观性、声画同步的真实性,矛盾冲突的节奏性等。这些特征不仅构成了纪录片纪实性的内涵,更凸显出纪录片类型电影独一无二的美。
  因此,对于大多电影制作人来说,严格遵照已形成标准与规则的美学特征来制作“技术达标”的电影,无疑是把控作品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优秀的电影不应该被这些已有的美学特征所禁锢。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以《四个春天》和《天梯》两部优秀的纪录片为对象,谈谈其中另类的美学特征,探索他们客观记录之外的主观情绪表达,发现他们在纪录片美学特征上不被约束的声画不同步处理,以及冲突矛盾的结构处理。正是这些不被传统美学特征约束的部分,才使得这两部纪录片如春风般温柔,如散文般深情,如夏花般灿烂,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下面我将对这些另类的美学特征一一进行解构。
  首先,在我看来,客观叙述的真实性是纪录片最首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纪录片一般以真实见长,同时又以真实作为其本质特征。尽管编创人员在创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烙上主观色彩,渗透着自己的好恶,在收集视频素材与剪辑时都会加以主观选择。就如《天梯》中导演对烟花炸裂片段的选取,酣畅淋漓视觉盛宴,都是导演的个人态度的表现。但总的来说,纪录片是真实的,即使是经过创作者重新组合,它所表现的仍是一种真实,因而决定了在叙述上的绝对客观性。当然,作为一部将视角面向生活面向烟火面向人生的纪录片,客观是其必不可少的特点。对于大多数纪录片来说,在镜头表现上,全片的拍摄角度大多为正常的平拍,几乎没有太多心里暗示的非常规镜头;在镜头的运动上,除了个别的跟镜头和摇镜头,几乎没有水平垂直运动,而诸如急推急拉这些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表现主观思想的镜头更是一个几乎没有。在内容设置上,影片也很少会刻意去把控制作高潮。比如《四个春天》即便是姐姐去世这样对观影者来说极富刺激性的元素,也是几乎一直稳稳当当,不跳脱于镜头,不用镜头去重组去改造生活。
  然而观影者一定都注意到了,两位导演都设置了一些有意打破了这样的客观真实性的镜头。《天梯》中,影片介绍火药时,出现了烟火炸开的各种视频资料,以及蔡国强点燃烟花后插入的火箭发射的片段,这种视频的插入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极具主观色彩。而在《四个春天》中,姐姐去世后,当记录完姐姐的丧仪,有三个姐姐之前的镜头再次出现。这不再是单纯的视频素材剪辑,不是导演将关于姐姐的镜头进行规整与安排,而是他特意选取了之前已经出现的三个镜头进行了特效处理,调整出了明显区别于先前记录时的影调,插入在姐姐的丧仪记录完整之后。
  无论是火箭发射的片段还是姐姐游玩的片段,被导演有意安排再次出现,其实是打破了纪录片的旁观原则,这在众多纪录片中是几乎很少出现的情况。正是这个打破原则的主观再现,许多观众原本那种还被束缚的压抑的悲情终于得以喷发,达到了与导演共情的效果。所以,尽管这个处理没有遵守约定俗成的表达惯例,确是撬动观影者情感的撬杆。但是,这个短短的镜头又恰到好处,使影片不至于滑向抒情的泥沼。点到为止,但还是忠实于记录,而不会停留在大悲大喜中。
  其次,声画同步的逼真性也是纪录片不能不提的美学特征之一。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电影还是电视剧等一些影视拍摄中,声音往往不是同期拾取的,因为同期拾音往往达不到电影制作人所追求的艺术效果。但是,在纪录片中,由于纪实是一种特殊的多媒体纪录形态,这一特殊的纪录形态特别强调多维空间的各种原始状态,于是同期拾音就成了还原真实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纪实方式。《天梯》中每一次烟花炸裂的爆破音,都在画面带给观影者冲击感的同时刺激着观影者的大脑皮层。《四个春天》不论是老父亲摆弄不同的乐器,还是亲戚的清声对歌,甚至是姐姐去世后办丧事时的丧歌,都是不加处理的最原始的声音,都是使人物形象饱满的重要因素。同时,导演也保留了各种环境声音,燕鸣鸟叫、流水声等,都能增强观众现场介入的接受心理,从而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
  在这一点上,两位导演又打破制约,加入了不同步的画外音进行人物渲染或是加入背景声以润色画面。
  在《天梯》中,在插入发射火箭的画面时,导演安排了主人公蔡国强的个人独白,这个独白并不是同期拾音,而是被特意运用在此处进行个人渲染,开始累积情感力量。可以说,这部影片中导演很喜欢运用画外音,无论是片头对烟花的介绍,还是片中不同人的对白,都是导演选取安排用来推进影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个春天》中,影片播放到一小时三十五分钟后,导演先给了一个几秒的老爷子拉手风琴的镜头,渐入手风琴曲调后,这个调子一直延续到了父母亲二人吹完蒲公英,长达一分多钟。这是四个春天中最后一个春天,导演不仅用了色调更暖的滤镜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加温暖,也通过加入这样的昂扬的手风琴曲调来使画面温暖。经历了姐姐的去世,父母亲压抑了许久,歌声也消失了许久,这种压抑的情感也一直占据着观影者的心。可是,正如前面所提,这部影片尽管有许多脱离约束的处理,有许多感情的喷发点,但并没有滑向抒情的泥沼。点到为止,导演用这段插入的音乐将悲伤与彷徨的情感拉回来,使观影者不停留在大悲大喜中,这才是导演记录的生活。
  再者,矛盾冲突构成的悬念美也在不少文献中被提及,我认为,这种矛盾冲突也是形成影片节奏的原因之一,是记录片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往往来说,矛盾冲突可以构成明显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以推进情节,也可以感染观众。而这个过程就存在人为的节奏控制。现代美学认为,节奏是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是有组织的序列。节奏的本质在于显示生命活力,其意蕴表现为快与慢、轻与重、抑与扬、缓与急、紧张与松弛的相互对比与关照。在纪录片中,节奏也是影片能够跌宕起伏、轻重缓急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大多数电影制片人来说,如果不去构造、控制影片的节奏,即使它的镜头衔接再顺畅、画面再优美,也容易使观众产生心理上和视觉上的疲劳,他们是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的。因此,纪录片要赢得观众,往往都是遵循节奏规律,让观众在松紧有度的艺术氛围中获得审美享受。
  但在《天梯》中,影片对于“动机”的渲染,让“天梯”在影片中,成为主人公蔡国强“情绪释放”的顶峰。“天梯”燃放的本身,无疑是剧情的高潮。影片通过对蔡国强人物内心动机的渲染,自然得让观影者开始期盼。其渲染之深刻,基于真实本身,适当结合叙事手法,比剧情片的悬疑更抓人心。但是导演并没有制造矛盾,而是选择通过不断累积,将情感推至高潮,整个节奏也是平缓的,没有大起大落。在《四个春天》中,导演也没有过分追求矛盾冲突和节奏规律,反而一直将影片控制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中,在看似平稳的记录中感动观影者。在最初的镜头中,便是看似毫无波澜的语言,丧曲、河流、天窗……构成看似粗糙、简陋、平缓的片段,与观影者约定俗成的观看期待形成了反差。随着时间的推进,影片才慢慢流露出真切而樸实的感情。而且,如前文提及,即便是姐姐去世,导演也一再克制,除了感情迸发设制的一个小出口,几乎都是稳稳当当得旁观,不跳脱于镜头。这种不刻意得对矛盾与节奏的追求,使影片呈现出一种安静平缓的、如茶如菊的美,饱含了一种被时间氲久了的生活原生的审美。
  总的来说,《天梯》和《四个春天》乍一看原本有着很大差别,给人以完全不一样的观影体验。但通过纪录片美学角度的分析,不难发现两部影片的一些共通之处:除了影片大量表现出的纪录片美学特征外,主观的内容设置表达,声画不同步的功能安排,矛盾节奏的淡化,都巧妙得为电影增添了可看性,在生活美与艺术美的追求上达到了一定高度。一方面,这两部优秀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纪录片,都是作者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进行美学构思,对生活中美的事物加以选择、概括、提炼、逻辑构架而成的艺术画卷。另一方面,两位导演通过对生活美进行加工、提炼、集中、概括而表现在影片中的美,是艺术形象和意境的和谐与统一,因而比生活美更集中、更典型、更普遍、更强烈和更富有感染力。
  由此,以上分析与举例,我想要说明,纪录片美学特征不应该成为优秀纪录片的约束,真正可以深深打动人的影片是一定符合纪录片美学特征的;但不是所有符合纪录片美学的影片都是优秀的影片。不被美学制约的美学追求的突破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这个美学追求可以是夏花般灿烂的,也可以是散文般悠长的,是在不脱离记录美学的前提下的美学追求。无论是客观叙述的真实性、声画同步的逼真性,还是长镜头的自然性,节奏感的把控,这些原本对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的特征,都应该是电影人运用的驾驭的表现的美学特征,而不是受其约束。在不脱离纪录片美学得前提下,巧妙运用这些美学特征,或是插入一点反其道而行之的特征外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点睛之笔,为影片的故事表达和情感表达添彩。
  参考文献:
  [1]纪录片《消失的村庄》创作阐述.学位论文库
  [2]怎么评价纪录片《天梯:蔡国强的艺术》? - 知乎 互联网资源库.
  [3]论新闻报道的叙事节奏 学术期刊库.
  [4]传统电视纪录片如何借力新媒体进行网络推广 学术期刊库.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全媒体语境的发展,电视编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实现角色的转型以及功能的拓展方能够全媒体语境发展的需求相一致。因此,本文首先探索了电视编辑的发生转变的背景和原因,然后具体阐述了转变的内容,最后提出了电视便捷的创新对策,希望能够提升电视编辑的业务能力,促进全媒体的发展。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编辑;角色转型;功能拓展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由于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很好的为数字网络等一些新媒体提供便利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使得其飞速发展。但是这也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之下,广播电视行业需要加快技术转型,这样才会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才会更好的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时代作为背景,对广播电视技
期刊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面临着较大的困境。目前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方式发生了改变,媒介不断的融合,为新型电视节目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视节目传统的制作方式,其次分析了媒介融合对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媒介融合环境下新型电视节目制播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型电视节目;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獻
期刊
【摘要】当前,音乐类题材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媒介融合背景下,音乐互动类综艺节目不再固守传统节目模式,而是尝试寻找新的创新路径。本文以湖南卫视《嗨唱转起来》为例,从节目叙事形式、嘉宾设置等方面对其特色呈现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此类综艺节目的未来发展及启示。  【关键词】融媒体;音乐互动类;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刘忻怡: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都打造了有关传统文化类的节目,比如《中国诗词大会》至今已经是第五季了,还有很多此类的电视节目,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那么电视文化类节目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非常高,节目主持人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研究电视文化类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养与其他节目主持人的区别
期刊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电视编导负责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工作,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对电视编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探讨了在媒介融合视角下,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以期待为业界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编导;创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期刊
【摘要】影像媒介为我们勾勒出想象中的美好世界,电影《开罗紫玫瑰》讲述的就是当媒介构建出的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世界融合在一起时,人们会有怎样的反应与体验。本文从该影片独特的叙事方式入手,探讨其超越现实的情节构建、聚焦个体的故事铺排以及温情动人的结尾转折,以此来把握整部影片的文化内涵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开罗紫玫瑰;影像媒介;叙事方式;伍迪·艾伦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
期刊
【摘要】“纪录片”一词最早由英国的格里尔逊提出并对它作了这样的解释: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从这时开始,纪录片才逐渐确立自己的美学意义和社会价值。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向着贴近观众艺术审美追求的方向发展,也涌现出一批批制作精良,有影响力的美食纪录片,本文以《老广的味道》为例,从整体架构及实际操作来探讨美食纪录片中的“美”如何构建。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美食;美学构建  中图分类号:TN94
期刊
【摘要】广播电视行业经历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技术革命,从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变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内容技术”的海量媒体资源不仅是推动媒体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媒体的内容资产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实现电视台数字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转换、共享和发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称CRI,是全球使用语种最多的国际传播机构,汇集来自世界多
期刊
【摘要】随着市场上游戏类真人秀、竞技类综艺真人秀节目(如《我是歌手》、《奔跑吧》等)趋于饱和且呈现同质竞争的状态,致使此类节目热潮逐渐退去。而与此同时,倡导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观察类真人秀应运而生,并引发一波浪潮。因此,本文以湖南卫视《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节目为例,通过对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进行概念界定,从情感共鸣、情感矛盾及情感窥探三个方面阐述该类型真人秀节目的情感表达,继而对其未来能够在市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