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课文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对一个单元内的文章进行梳理整合,进行单元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督促学生大量、高效地进行有目的的阅读。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为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我在教学本单元时,进行了单元阅读、整合资料的策略。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对五年级上册学习的“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的延续与推进,体现了针对不同难度的文章,资料发挥的作用不同。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差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教学《有的人》,可以借助前面三篇课文以及其他关于鲁迅的资料,读懂诗句,进一步了解鲁迅。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材的编辑意图融合,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
于永正老师所言:“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但語文能力的形成,靠语文实践。读课外书应该是最重要的家庭作业。”所以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势在必行。因此,我在教学《有的人》一课时,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阅读资料,为课堂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按以下表格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阅读:
此表格提示了资料类型及指向,同时留有学生自主补充的空间。“我对鲁迅的了解”一栏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和所查资料,自主梳理相关信息。
学生在学习自学课文《有的人》一课时,我组织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梳理表格,围绕“诗题是“有的人”,如果没有副标题和学习提示,你能借助资料,读出其中一种人就是指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吗?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一问题展开学习。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最后由各小组推选的代表进行汇报。
主题阅读难度最大,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本次教学我围绕单元主题阅读,让学生充分阅读、搜集、整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在略读课文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结合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表格,迅速发现了《有的人》中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出自鲁迅《自嘲》一诗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其名言“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来理解,感受鲁迅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还有学生从“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发现了蛛丝马迹——野草,这句话借助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名字——《野草》来理解,更有同学还能借助搜集的阅读资料,补充鲁迅在《野草》中的“题辞”中写的话,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名字背后的情感。有的学生从“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与学过的课文及相关资料,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的事例,从而感受鲁迅关心劳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而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还有的学生从“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出发,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追悼会上,来参加追悼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以及毛泽东、叶圣陶等人对鲁迅的评价,体会“人民永远记住他”一句包含的情感。像这样的细节与阅读材料的碰撞,激发了更多学生思考的火花,一节课下来,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学生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抢着说,让学生真正发挥了课堂主体的作用。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在教学中摒弃单一的文本教学模式,实现语文学习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过程将更加有趣和高效,可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洪美《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05期《浅谈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策略》
[2]于海璘《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04期《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课型漫谈》
[3]魏敏《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年第03月《浅谈小学语文主题阅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方面是对五年级上册学习的“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的延续与推进,体现了针对不同难度的文章,资料发挥的作用不同。因为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差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教学《有的人》,可以借助前面三篇课文以及其他关于鲁迅的资料,读懂诗句,进一步了解鲁迅。整个单元作为一个系统,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教材的编辑意图融合,以单元主题为“魂”,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拓展和丰富了课程资源。
于永正老师所言:“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课堂上老师必要的讲解不可少,但語文能力的形成,靠语文实践。读课外书应该是最重要的家庭作业。”所以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势在必行。因此,我在教学《有的人》一课时,要求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阅读资料,为课堂学习作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之前,我让学生按以下表格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阅读:
此表格提示了资料类型及指向,同时留有学生自主补充的空间。“我对鲁迅的了解”一栏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和所查资料,自主梳理相关信息。
学生在学习自学课文《有的人》一课时,我组织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梳理表格,围绕“诗题是“有的人”,如果没有副标题和学习提示,你能借助资料,读出其中一种人就是指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吗?从哪里读出来的”这一问题展开学习。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最后由各小组推选的代表进行汇报。
主题阅读难度最大,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本次教学我围绕单元主题阅读,让学生充分阅读、搜集、整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在略读课文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结合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表格,迅速发现了《有的人》中的“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出自鲁迅《自嘲》一诗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其名言“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 来理解,感受鲁迅一心为民,甘愿为民牺牲的精神。还有学生从“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发现了蛛丝马迹——野草,这句话借助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名字——《野草》来理解,更有同学还能借助搜集的阅读资料,补充鲁迅在《野草》中的“题辞”中写的话,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名字背后的情感。有的学生从“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与学过的课文及相关资料,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救助车夫,关心女佣的事例,从而感受鲁迅关心劳苦大众、为别人想得多而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还有的学生从“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出发,结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追悼会上,来参加追悼会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以及毛泽东、叶圣陶等人对鲁迅的评价,体会“人民永远记住他”一句包含的情感。像这样的细节与阅读材料的碰撞,激发了更多学生思考的火花,一节课下来,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学生们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抢着说,让学生真正发挥了课堂主体的作用。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在教学中摒弃单一的文本教学模式,实现语文学习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习过程将更加有趣和高效,可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洪美《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05期《浅谈小学语文单元主题阅读策略》
[2]于海璘《神州·下旬刊》2017年第04期《小学语文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课型漫谈》
[3]魏敏《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年第03月《浅谈小学语文主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