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角色由主导向引导在慢慢转变。本文中,笔者从理论联系实际,内化知识,升华情感;注重知识理解,巧妙记忆,总结经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思品;自主学习;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75-01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学生受授,导致教学低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功进行自我教育,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情感、能力、觉悟三维目标得以有效完成,自我克制力得到有效培养。对此,笔者从如下方面进行了思考,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内化知识,升华情感
在政治教学中,有些知识较为枯燥、抽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现实事例,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将复杂知识变得简单化,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自主探究。而这些现实事例,既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也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是社会时事,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新闻时事,由生活中发掘学习资源,内化知识,升华情感。
如教学《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自觉依法维权,增强维权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现实案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某天深夜,某地派出所以"治安巡查"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展开全面搜查。有的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 而有的人则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未按照法定程序搜查。你们又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 先小组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然后选出代表呈现学习成果,全班交流。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与小结: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住宅是不受侵犯的。即便是警察执行公务,也需根据法定程序。进入民宅,先有法律明确授权,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其次,遵循正当程序,这是行政机关执法必然要求。这样,可让学生懂得维护合法权益。
2注重知识理解,巧妙记忆,总结经验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若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做题时则难以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对接起来,会陷入束手无策之境。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理解为积淀,引导学生构建形象记忆。如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比较、综合分析、图示等方法,把知识转化成易于感知的具体、形象资料,巧妙记忆。比如专题记忆法,即依照知识规律,把同一主题的知识集中到一起记忆,变零散为整体。譬如,记忆有关"两岸统一的问题": 为什么两岸必须统一? 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两岸统一的基础什么? 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等等。
其次,总结经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业与练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与应用情况。但对于练习,学生认识不一。有些同学认为大量做题,则能把握解题技巧,而有些学生则侧重背题,以便获取高分。这些错误观点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对接知识与实践应用,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同时,借助练习,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总结学习经验,归纳解题技巧与方法,学会有效迁移,举一反三。
如总结政治题目的解题技巧。
( 1)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三审法。首先,审题干,了解题干含义,找出其规定性。然后审题肢,了解题肢意思,看是否与题意相符。而后找出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即比较题肢与题干,看两者的联系点,明确答案。②排除法。题肢本身错误,排除( 不包括逆向选择题) ; 题肢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题肢和题干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 题肢观点太过绝对,一般不选。等等。
( 2) 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字,然后由整体上把握问题,将材料问题都看一遍,明确哪一问该答什么。即遵循三点: 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注意层次性,标明序号。同时,对材料需要全面考虑,不要丢失要点。例如: 依法打击制售假药的行为表明( )
A.我国法律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B.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C.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财产 D.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对于这一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快速确定正确答案。这样,当学生把握方法后,则可提高自学实效性。
3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具体操作分为两个环节, 即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小组讨论就是在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各种感兴趣的"热点",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讨论题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其他人倾听,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畅所欲言,民主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通过讨论,让学生辨别是非,做出选择,得出结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地读书、思考;即解决应该怎样认识问题,更要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长避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教师在讨论中要巡回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及时引导,注意发现对立面,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大组交流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先由某一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汇报该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由其他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再由各自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集体性质的争论中发展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增长新知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思品;自主学习;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75-01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学生受授,导致教学低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成功进行自我教育,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情感、能力、觉悟三维目标得以有效完成,自我克制力得到有效培养。对此,笔者从如下方面进行了思考,以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内化知识,升华情感
在政治教学中,有些知识较为枯燥、抽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现实事例,利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将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将复杂知识变得简单化,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自主探究。而这些现实事例,既可以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也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还可以是社会时事,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新闻时事,由生活中发掘学习资源,内化知识,升华情感。
如教学《尊重别人隐私维护合法权益》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自觉依法维权,增强维权的意识与能力,教师可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现实案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多媒体展示)某天深夜,某地派出所以"治安巡查"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展开全面搜查。有的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 而有的人则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未按照法定程序搜查。你们又是如何看待此问题的? 先小组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然后选出代表呈现学习成果,全班交流。当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与小结: 根据我国宪法,公民的住宅是不受侵犯的。即便是警察执行公务,也需根据法定程序。进入民宅,先有法律明确授权,这是行政机关执法的前提条件。其次,遵循正当程序,这是行政机关执法必然要求。这样,可让学生懂得维护合法权益。
2注重知识理解,巧妙记忆,总结经验
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若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做题时则难以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对接起来,会陷入束手无策之境。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理解为积淀,引导学生构建形象记忆。如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比较、综合分析、图示等方法,把知识转化成易于感知的具体、形象资料,巧妙记忆。比如专题记忆法,即依照知识规律,把同一主题的知识集中到一起记忆,变零散为整体。譬如,记忆有关"两岸统一的问题": 为什么两岸必须统一? 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 两岸统一的基础什么? 一个中国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等等。
其次,总结经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作业与练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与应用情况。但对于练习,学生认识不一。有些同学认为大量做题,则能把握解题技巧,而有些学生则侧重背题,以便获取高分。这些错误观点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对接知识与实践应用,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同时,借助练习,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总结学习经验,归纳解题技巧与方法,学会有效迁移,举一反三。
如总结政治题目的解题技巧。
( 1)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①三审法。首先,审题干,了解题干含义,找出其规定性。然后审题肢,了解题肢意思,看是否与题意相符。而后找出题肢与题干之间的关系。即比较题肢与题干,看两者的联系点,明确答案。②排除法。题肢本身错误,排除( 不包括逆向选择题) ; 题肢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题肢和题干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 题肢观点太过绝对,一般不选。等等。
( 2) 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首先需要仔细审题,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字,然后由整体上把握问题,将材料问题都看一遍,明确哪一问该答什么。即遵循三点: 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然后根据要求作答,注意层次性,标明序号。同时,对材料需要全面考虑,不要丢失要点。例如: 依法打击制售假药的行为表明( )
A.我国法律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B.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C.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财产 D.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对于这一选择题,可运用排除法快速确定正确答案。这样,当学生把握方法后,则可提高自学实效性。
3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具体操作分为两个环节, 即小组讨论和大组交流。小组讨论就是在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各种感兴趣的"热点",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围绕讨论题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其他人倾听,形成信息的多向传递,畅所欲言,民主讨论,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通过讨论,让学生辨别是非,做出选择,得出结论,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地读书、思考;即解决应该怎样认识问题,更要学会如何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充分发挥思维的"共振效应",让学生扬长避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从而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教师在讨论中要巡回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及时引导,注意发现对立面,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大组交流是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先由某一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汇报该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由其他小组做出评价和补充;再由各自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际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集体性质的争论中发展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增长新知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