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观点认为,数学只重视逻辑思维,而缺乏感性认识,认为数学只是对人的思维能力培养有一定作用。其实并非这样,在数学中也需要阅读,数学中的阅读能力提高,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基本技巧。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需要教师事先设计读的内容和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14-0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常常会把简单的问题做错。如果教师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这些题并不是孩子不会做,而是因为孩子审题不够细致,或者有的学生根本没把题目读完整就急于做题。一道题如果读不完整,理解自然不会透彻,所以学生做错了。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数学老师通常只讲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把这些精髓再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通常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只要听懂,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但考试是全面测验,学生如果不会阅读数学,他还是会犯错误,还是不会有好的成绩。那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呢?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观点,重视数学阅读
通常我们认为数学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教师不重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也不会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老师的带动能直接影响孩子对数学的认识。传统的课堂,数学教师只是出示题目,然后自己复述一遍。语文上有一句有关阅读的名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作为教师,我们只是把题读一遍就开始下笔,又怎能期待孩子在做题时认真反复的读题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如老师。所以,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反复的读题,领着学生把题研究透彻,然后再做题。小学数学老师长期这样做下去,这样不但加深了孩子对试题的印象和把握,也培养了孩子数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二、课内课外,培养数学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条件,给学生寻找读的契机。不但在课内要让学生大声的读,在课外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到底让孩子们读什么呢?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上要提供各种典型例题和各种数学阅读的材料。在教学中,如果是需要反复琢磨的习题,一定要给孩子留充分的观察阅读时间。比如,教学中的图形,教师的板书等,这些需要花费时间的板块,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尽情的读。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外要创设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鼓励孩子阅读。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阅读,需要一定的环境。这样会诱发孩子的阅读动机,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自我发展和完善。如课外时间,小学数学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数学的发展史》、《生活中的数学》等等。三、明确目的,找准方法
小学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并非是盲目的无序的,只要我们老师用心,明确数学阅读的目的,寻找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小学数學教师应该运用以下几点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适合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在数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上,教师应该同样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数学课上应该让学生带着老师事先设计的问题阅读,在学生的自我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上一般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比较多,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些枯燥乏味。老师在出示这些教学内容时,要明确让学生读的重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在阅读前已经明白了要解决的问题,就会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手脑协调,边读边动手。
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由于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不要口算,要边写边画边写,用孩子易于接受的速度讲课。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下,边读问题,边动手演算,首脑一致,提高学习的效率。
3.语言多样化,激发学生阅读。
教师的语言的灵活性,体现在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阐述一个数学问题,在阐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比如小学四年级有这样一个题:“某学校三年级560名学生中,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比是7:8,那么,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道题的关键是女生男生的人数比是7:8,同时他还有其他的描述方法,比如女生占15分之7,男生占15分之8等等。这样不同的描述方法,会让学生对题中的各种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四、及时评价,时时鼓励
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其在过程中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适当的制定“小红旗”奖励制度。如果有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表现的好,就奖励一面钢笔画的小红旗。一月或者一周汇总一次,对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给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一个棒棒糖,一个聪明贴等等。对于暂时在数学阅读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老师应该及时寻找原因,以便促进他们很快进步。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让学生完全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就不能忽视数学阅读教学。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小学数学老师长期的监督、提醒、帮助。只有我们数学老师长期把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才能促使学生把数学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214-01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常常会把简单的问题做错。如果教师稍加留意,我们会发现,这些题并不是孩子不会做,而是因为孩子审题不够细致,或者有的学生根本没把题目读完整就急于做题。一道题如果读不完整,理解自然不会透彻,所以学生做错了。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我们数学老师通常只讲教学内容的精髓,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把这些精髓再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通常会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只要听懂,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但考试是全面测验,学生如果不会阅读数学,他还是会犯错误,还是不会有好的成绩。那么,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呢?这就要求我们数学老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观点,重视数学阅读
通常我们认为数学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教师不重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也不会提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老师的带动能直接影响孩子对数学的认识。传统的课堂,数学教师只是出示题目,然后自己复述一遍。语文上有一句有关阅读的名言是“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作为教师,我们只是把题读一遍就开始下笔,又怎能期待孩子在做题时认真反复的读题呢?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不如老师。所以,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反复的读题,领着学生把题研究透彻,然后再做题。小学数学老师长期这样做下去,这样不但加深了孩子对试题的印象和把握,也培养了孩子数学阅读的习惯和能力。二、课内课外,培养数学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条件,给学生寻找读的契机。不但在课内要让学生大声的读,在课外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到底让孩子们读什么呢?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上要提供各种典型例题和各种数学阅读的材料。在教学中,如果是需要反复琢磨的习题,一定要给孩子留充分的观察阅读时间。比如,教学中的图形,教师的板书等,这些需要花费时间的板块,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尽情的读。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外要创设适合学生阅读的环境,鼓励孩子阅读。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阅读,需要一定的环境。这样会诱发孩子的阅读动机,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促进他们自我发展和完善。如课外时间,小学数学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数学的发展史》、《生活中的数学》等等。三、明确目的,找准方法
小学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发展,并非是盲目的无序的,只要我们老师用心,明确数学阅读的目的,寻找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小学数學教师应该运用以下几点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点适合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在数学阅读兴趣的培养上,教师应该同样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数学课上应该让学生带着老师事先设计的问题阅读,在学生的自我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上一般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比较多,这些对学生来说有些枯燥乏味。老师在出示这些教学内容时,要明确让学生读的重点,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在阅读前已经明白了要解决的问题,就会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手脑协调,边读边动手。
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语言严谨周密,逻辑性强,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由于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课堂中尽量不要口算,要边写边画边写,用孩子易于接受的速度讲课。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下,边读问题,边动手演算,首脑一致,提高学习的效率。
3.语言多样化,激发学生阅读。
教师的语言的灵活性,体现在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去阐述一个数学问题,在阐述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比如小学四年级有这样一个题:“某学校三年级560名学生中,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比是7:8,那么,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道题的关键是女生男生的人数比是7:8,同时他还有其他的描述方法,比如女生占15分之7,男生占15分之8等等。这样不同的描述方法,会让学生对题中的各种量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四、及时评价,时时鼓励
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其在过程中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适当的制定“小红旗”奖励制度。如果有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表现的好,就奖励一面钢笔画的小红旗。一月或者一周汇总一次,对表现好的同学,可以给适当的物质奖励,比如一个棒棒糖,一个聪明贴等等。对于暂时在数学阅读中表现不好的同学,老师应该及时寻找原因,以便促进他们很快进步。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让学生完全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就不能忽视数学阅读教学。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小学数学老师长期的监督、提醒、帮助。只有我们数学老师长期把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才能促使学生把数学阅读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