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作为”现象透视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自主性”是探究性学习的首要原则,即必须坚持一切由学生自主进行。从开始到结束,学生始终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思想与行动都是自由的。正是基于此,有些教师过分强调了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而淡化、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一些教师干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研究,自己不参与,不发表意见,不作适当的点拨引导,成了一个旁观者,认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自主性。殊不知,这其实是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一、探究学习前,在铺垫引导上“不作为”
  
  镜头一
  一位老师在上《看雪》一文,她的教学环节为:1.听课文录音,画出文中的生字,读一读;2.进行生字教学;3.小组探究,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台湾小朋友非常盼望到北京来看雪,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4.指名小朋友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悟。读后老师问:“他读的语气怎么样?有没有感情?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学生评价之后,第二个、第三个学生接着读,还是没有读出感情。老师没办法,只好自己来范读,然后让学生照着老师的样子来读。
  引导学生读思结合、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阅读教学的一大基本理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关背景、情境不作适当的铺垫(如上例中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欣赏一下北国雪景图片),在学生不得要领时不作画龙点睛的引导,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学生缺乏对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只好照着别人的样子,读得有形无神。其实,如果教师能够在探究性学习之前,作些适当的铺垫、引导,就能给学生的想象添上翅膀,为学生的探索扫除障碍,为学生的独特感悟打下基础,这样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探究过程中,在科学评价上“不作为”
  
  镜头二
  学生在自主学习《麻雀》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猎狗张开大嘴要吃小麻雀时,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落下来,想拯救小麻雀,假如我是老麻雀,我可不敢这样做,因为这样,既救不了小麻雀,还会白搭上自己的一条命,不值得。于是,许多学生纷纷附和。有的说:“是呀,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种无谓的牺牲完全没有必要。”有的说:“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几只小麻雀。”当然也有学生说:“每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心头肉,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骨肉被吃掉。我就是拼掉一条老命,也要拯救自己的孩子。”……对此,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看法作出适当的判断、引导。
  当今语文教学,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即老师一味强调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多元体验,而对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够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必然有自己的感悟,但是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局限,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难免有高下、是非之分,需要教师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科学评价,引领学生识别真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各种体验反应都不置可否,就会丧失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因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久远的”。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深入挖掘蕴涵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作出多元反应的同时,不应放弃科学评价的引领。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价值导向与多元解读的辩证统一,要在注意学习内容的价值取向、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三、探究交流时,在点拨提升上“不作为”
  
  镜头三
  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探究“雪地捕鸟”、“瓜地刺猹”这两部分内容。学生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师:下面来交流你们的研究成果或发现的问题。
  生1 :我发现闰土捕鸟很有经验,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秕谷”等词语可以看出。尤其是用短棒支起竹匾,更能看出他是捕鸟高手,因为一拉短棒,竹匾很快落地,鸟想飞走根本来不及了。
  生 2:从“素不知道”这个词中,可以看出“我”对闰土说的这些事从来没有听说过,感到十分新奇。
  生3:从“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奇事,只看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一句中看出“我”对闰土说的这些事感到十分新奇。
  探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感悟、体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能力正处在发展之中,对课文的某些方面不可能立即读懂和领悟,在交流反馈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回答不全、理解不深甚至文不对题等情况。此时,如果教师放任自流,不及时加以点拨和提升,学生的理解往往就会停留在表面,这样既达不到探究的预期效果,又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点拨引导,应是点燃学生心智的火花,是学生与文本情感“通幽”的“曲径”、“过渡”的“小舟”。教师的知识优势和言语优势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交流中,应当转化成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相长的催化剂,真正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认识有较大的提高。
  
  四、探究拓展时,在落实语文本体上“不作为”
  
  镜头四
  有位老师在上完了《称赞》一课后,设计了这样几个拓展题:1.你觉得我们班谁值得你称赞?选一件他最值得你称赞的事情,约几个同学一起演一演;2.设计一张称赞卡,画上你要称赞的这个小朋友的头像。卡的四周适当地作一些美化,再写上你称赞他的一句话;3.几个小朋友合作编一首歌,题目就是《称赞》。
  最后这个拓展环节,可以看出教师花费了很多心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室里热闹非凡:学生唱唱跳跳的有之,谈笑风生的有之,吵吵闹闹的有之,埋头画画的有之。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给了学生久违的快乐。但是听课的老师不禁要问:这是语文课,还是思想品德课,或者是音乐、美术课?原汁原味的“语文”味哪儿去了?
  不同的学科共同构建了人类的知识大厦,一起承担着发展人的整体素质的神圣职责。从这一角度看,各学科之间有着相互联系、彼此沟通的一面,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向邻近学科开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全面素养。但是,不同学科反映不同的知识领域,有着自己不同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要防止语文本体弱化。让学生在语言文字实践中学习语文,是语文教学之基。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大量观察和调查发现,不适当的教学策略使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打折,亟须调整。下文试斗胆探索,以求教方家。    一、确立小组时,将“固定小组”调整为“随机建组”    确立小组是为了异质的学生学习有一个互补互助,显现自我价值和团队力量的环境。现在不少课堂经常简单地让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形成“固定小组”,导致教学效果打折,实现不了确立小组的初衷。因为小组成员经常就那几个,学
葱油拌面,似乎是一份微含暴力的美味。青葱在热油中从嫩绿变翠绿再变焦黄,酱油烧熟后去掉豆腥气味,浇在沥干的面条里拌开来,炸得酥酥的葱叶拌在酱色的细面里,呈现出闪着乌光
宜宾市地处川南盆周山区 ,气候温和 ,降雨充沛 ,四季分明 ,霜雪少有 ,适合多种牧草和饲料植物生长。有丰富的天然草地 ,农作物秸秆和牛、羊、兔、鹅等资源 ,发展草食畜禽具有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说。可在口语交际课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四人小组交流时气氛热烈、滔滔不绝,可一到全班交流时则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即使勉强站起来也是结结巴巴、
为比较洛克沙生和阿散酸对4周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公母比例一致的迪卡CD系4周龄断奶仔猪141头,分别在两个万头猪场进行断奶0~14天的饲养实验。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
分析小水电接入变电站自动重合闸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原重合闸方式改为"检查线路有压、母线无压"方式的解决措施。实施效果表明,该措施效果明显,且易于实现。